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兒女成雙福滿堂

正文 第二百八十九章 文 / 紅粟

    眼下的大明朝沒有經歷元蒙人的統治,但也是接的南宋的江山。江北大片土地當初都是金地,金國的京城中都,也就是燕京,也被沿用了下來,由開國皇帝改名為『北京』。

    歷經兩朝的京城,氣象自然非同一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只因為生於天子腳下,長於四九城中,這一份眼界和見識,也絕非其他鄉野村民能夠比擬。

    而且,京城裡的老百姓,不管是家底殷實的富戶,還是趕腳的車伕,就連乞丐,似乎也特別愛呆在遍佈京城大街小巷的茶館門外,聽茶館中說書先兒講一段大明開國的鐵血征戰,或者說一段靖北侯大敗北戎,將大片疆土納入大明版圖的卓著功勳,也或者,趕上說書先兒未開場或者中途休息,茶客們閒聊的四九城中的大小新聞軼事……有人曾經形容過京城的茶館,稱其為『謠言集散之地,消息勾當之所。』短短十餘字,就將京城茶館的重要性清楚明白地表述了出來。

    也因為消息謠言傳播的快,話題也更新的極為迅速。前些日子,靖北侯的功績卓著剛剛被南直隸的水災和瘟疫取代,這些日子,茶館中的話題一變,就成了幾位成年皇子齊齊封王,開府建牙,甚至各個王爺後院的香艷傳聞……

    穿了一身洗的發白的青布夾直綴的,一副落魄文人模樣的茶客甲坐在角落的茶桌上,品著一杯淡的看不出顏色的茶,默然聽著旁邊桌上幾個人熱烈地議論著最近異軍突起的雍王。聽那幾個人說雍王謙和溫厚,為百姓隱瞞身份親入疫區……等等,說到熱烈處,有一個感歎道:「這位是真的仁人君子,而且雍容大氣,若是……那就是天下百姓之福氣啊!」

    其他幾個也紛紛附和起來。

    那落魄文人聽得連連搖頭道:「自古,立嫡立長……這位……」

    含含糊糊地說了兩句,落魄文人又搖搖頭,摸出兩枚茶錢放在桌角,逕自起身,竟是匆匆走了。

    剛剛那幾個說的熱鬧的面面相覷了一會兒,也多少在彼此的眼睛裡看到了一抹憂懼之色,也拱拱手,各自付了茶錢離開了。

    這幾個人離開之後,很快茶館中又有人高談闊論起了三皇子齊王親往南直隸,督修河工……也有消息靈通人士帶著一臉的別有意味,悄悄說起齊王去了一趟南直隸,齊王府又添了一批絕色……甚至還有人抖露出了齊王的兄友弟恭,從南直隸回來,不但親哥哥誠王送了『禮』,連二皇子雍王那裡都沒落下。

    「……也不知道,齊王送人的『禮』,有沒有被他自己受用過!」

    不知誰猥瑣地說了一句,引來一陣同樣猥瑣的低笑。

    繼而,這話題又從皇子封王,開府建牙,說起了如今這幾位王爺,大皇子、三皇子俱娶了正妃、側妃,但雍王年過二十,可還沒立妃,據說雍王府裡連個侍妾都沒有呢。眾人紛紛議論起,眼下雍王得了聖眷,不知是誰家的小姐能這麼好命地嫁入雍王府……

    因之前雍王楊璟庸低調的幾乎不存在,幾乎從不出現在人前,前些日子突然做出幾件大事,得了皇上的連番嘉許,並與之前風頭最勁的大皇子三皇子一起封王,開府建牙,前後落差如此之大,自然也是被人議論最多的一個。

    皇子們成年後,分封爵位,開府建牙。因大明京都沿用了金京都,內城格局雖然闊朗,但經過兩代的經營,早已經沒了空閒的土地,於是分封過的皇子建府,多是賜下各種舊宅院,重新翻蓋或者休整後改成。

    之前大皇子三皇子雖然都沒有封王,卻都已經成親,並開府建牙。是以,此次封王的幾個人中,只有二皇子雍王楊璟庸賜了府邸,在皇城西北,臨什剎海,曾經是開國十八功臣之一燕國公的府邸,之後曾賜給一位公主作為公主府,公主剛過二十歲就早逝,未留子息,不過三年,駙馬獲罪,公主府也就重新閒置了下來。

    京都內城多年經營,早已人口繁密,寸金寸土,臨什剎海的宅院聚集了當朝六大功勳和後起權貴,自然更是最受人推崇的,只是這一個佔地近四十畝的大宅院卻彷彿被遺忘了,一直閒置著任由風吹雨打和歲月的磋磨,一路損舊、蕭條下來。是以,當今此次將這個宅子賜給雍王,各人意見也有不同,有艷羨雍王得了這麼個巧宗撿了個便宜的,也有暗暗撇嘴不以為意的,那個宅子位置是不錯,規制也不錯,可奈何幾十年閒置著,房屋早已陳舊腐朽,不大修甚至不翻蓋根本沒法住人,就雍王一個剛剛封王的皇子,又沒有強勢豪富的外家支援,從哪裡來錢修房子?王爺府邸規制夠高,可也最燒錢吶!這麼大一座院子,沒個十幾萬兩銀子,根本修不起來,這說的還是主體建築,至於園子花木,屋裡的陳設擺佈,那就更是燒錢沒個數了,若是想要擺佈的四角俱全,那銀子可就要往海裡花了,遠比蓋屋子起房子花錢多得多。

    但讓朝堂上下大跌眼鏡的是,雍王並沒有煩難,人家直接修了正路的一座院子就搬了進去,後邊頹廢的房屋仍舊保持著原樣,動都沒動。而且據說,就那一個院子也是略略修整加固了一下,沒有粉飾,更沒有翻蓋……所費可想而知沒幾個錢。

    就在朝堂上下驚訝於居然還能這樣的時候,聖上再一次嘉獎了雍王,克勤克儉,堪為人臣之楷模,並賜下白銀兩萬兩,給雍王修整府邸。於是,那些紛紛的議論嗤笑聲音,一下子湮滅無蹤了。

    兩萬兩銀子拿到手,雍王也沒有大興土木,而是仍舊只是加固修整,一切從簡。如此一來,工程也快,如今的雍王府雖然仍舊樸素,但卻整齊了許多,關鍵是院落裡不時有人走動,讓這個頹廢寂靜了多年的宅子,重新恢復了人氣。

    就在雍王府後院角落的一所小院裡,三間正屋帶著兩間廂房,簡單樸素的房舍,幾乎沒有任何裝飾,讓不大的小院子更像是一個農家小院。唯一生動之處,大概就是院中西牆根兒的一架古籐,籐莖粗壯虯結扭曲,密密匝匝的枝葉在西牆根兒上架成一個籐蘿架,如今季節尚早,古籐的葉片剛剛長齊,花籐已經萌發,卻還細小如一簇簇的米粒兒,遠沒有花期的似錦繁華,卻別有一種蓬勃動人的生機盎然。

    林嫻娘一件湖藍錦緞通臂,下著乳白色繡蘭花多幅裙,髮髻簡單,只攢了一支白玉簪,孑然立在籐蘿架下,微微仰著頭,似是在看銅錢般大小的嫩綠葉子,也似乎透過了籐蘿綠葉,望向了不知何處的某一處。

    自從被齊王楊璟郁當成禮物送給雍王后,林嫻娘就成了真正的籠中鳥,盆中花。更因為雍王府沒有正妃、側妃,她自然不需要晨昏定省,當然也就不需要四處走動,每日只待在這個不足半畝的狹小院落裡,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著這架籐蘿從枯枝生發出嫩芽,嫩芽又漸漸長成葉片成為一片蔭涼。

    雖是被送給雍王做禮物,可進了雍王府三個多月,她到目前還一次都未見過那個曾經被傳為窩囊,如今卻異軍突起的雍王爺……

    長日寂寞,寒夜孤清……經歷了許多日日夜夜的交替,從焦灼到冷靜,她終於明白了曾經的愛護和規勸何等可貴,也終於明白了,曾經的自由和隨意是何等值得珍惜……只可惜,她親自講那些丟棄了,將自己送進了這麼一方禁錮的小天地裡。

    她自己都不知道,會不會就這麼每日望著四角的狹小的天空,日復一日,任由年華老去,雞皮白髮。

    不知什麼時辰,門外進來一個婦人和一個小內侍,小內侍甩著拂塵,在林嫻娘身旁不遠處站定,躬身稟報:「林姑娘,王爺知道您喜歡刺繡,特替您請了蘇繡師傅來……從今兒起,蘇繡師傅每日未時中來教授一個時辰。」

    說完,也不等林嫻娘回應,仍舊刻板地一絲不苟地行了禮,轉身逕自去了。

    與京城雍王府的清冷不同,劉家岙的林家,則是人來人往,不管是作坊裡還是宅院裡,都是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

    進了四月,氣溫日漸升高,玻璃溫室拆除了,這一片就成了一個長方形的園子。園子裡的馬鈴薯植株已經近一米高,根部附近漸漸膨脹隆起,裂紋也漸漸密集增多增大起來。植株上的淡紫色的花朵已經開過了,邱晨估摸著,馬鈴薯很快就能收穫了。玉米長勢也非常好,寬大濃綠的葉片伸展著,植株竄的很快,已經遠遠高出馬鈴薯一大截,成了家裡人人關注的新鮮事務,每天都會有人過來瞅上幾眼。而邱晨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了旁邊培育的辣椒秧子和西紅柿秧子上,這些秧子已經離地大半尺,長的茁壯,莖稈粗實,邱晨就琢磨著,蓋找個陰天將它們都移栽到大田里去了。

    劉家岙那三畝多地自然還是種植辣椒,西紅柿秧子有限,邱晨打算全部種在後院的園子裡,也能有近兩畝地。辣椒經過兩年培育,今年培植的秧子多了幾倍,劉家岙三畝多地是不夠的,剩下的,邱晨就打算在清水鎮的莊子上大面積種植。

    四月十一,邱晨終於盼來了蒙星小雨的連陰天。

    她跟楊樹猛帶著家裡的家僕丫頭婆子一起動手,將育好苗的西紅柿和辣椒秧子起出來,進行大田移植。

    西紅柿有限,就交給丫頭婆子們栽種,楊樹猛則帶著家裡的僕從和臨時抽調過來的十多名工人,帶了移出來的辣椒秧子去了大田,另一大部分,則派人送去清水鎮的莊子上,指導著那邊的莊戶們種植。

    因為做的小心翼翼,每一棵苗邱晨都很珍貴著,僅僅起秧子就用了大半晌午的功夫。等楊樹猛帶著僕人工人們,帶著一籃子一籃子的秧子離開,邱晨這才鬆了口氣,幫著丫頭婆子們把西紅柿種完,身上已經沾了一層濕漉漉的水霧。

    回到房裡,洗了熱水澡,換了乾爽衣物,正要緩一緩口氣歇歇,前頭大門上飛奔進來報信,說大興打發了人回來,制皂作坊那邊出事兒了。邱晨連忙招了送信人進來詢問,一問才知道,制皂作坊那邊的一名工人被指認是逃逸的罪犯,制皂作坊被封,那名工人被帶走,就連剩下的工人也被集合起來,企圖帶去修築河工。

    邱晨一聽就急了,制皂作坊封不封的她還不太在乎,但若是工人們再出什麼事兒,她是絕對沒法原諒自己的。

    說起來,不管是之前的水匪事件,還是這一次,這些工人們不過都是被殃及的池魚。

    只不過,心裡雖然著急,但邱晨還沒亂了分寸,跟玉鳳和大興家的交待一聲,招呼了秦禮和沈琥二人,換了男裝,騎馬直奔安陽府。

    一路疾奔,邱晨一邊不停地琢磨。

    眼下安陽府的官員,自己與唐知府太太吳氏交好,同知吳雲橋也算是生死之交,唯一不太熟悉的是新任的指揮僉事,但據吳氏透露,這位新任的指揮僉事是北邊軍裡調過來的,應該屬於靖北侯秦錚的人……也不應該找她的麻煩……這一些都排除之後,那麼,可能對制皂作坊下手,而且不必看雲家眼色的人就顯而易見了。

    確定了動手之人,邱晨又開始琢磨,楊璟郁對制皂作坊下手,針對的是雲家?或者僅僅只是制皂的方子和巨大的利潤?

    兩種可能,邱晨倒是希望那位僅僅只是垂涎於制皂方子帶來的巨大利潤,若真是如此,只要她把制皂方子交出去,還可以把工人救出來。若是事涉朝堂風雲,官場爭鬥權力權衡……想要救出工人們,可就難了……

    一路急趕,僅僅兩個時辰,邱晨三人就趕到了安陽府。

    也沒進城,邱晨就直接打馬繞過安陽城直奔城東的制皂作坊。

    ------題外話------

    端午假期啊……崩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