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卜卦

第一卷 卦不過三 第八十六章 卦境三層次 文 / 在路上

    丁一默默憶起天機訣中關於卦術三大層次的描述:卦術分為象物、御元、通神,據說往上有更高的境界,但無人企及過。像物是依借於算卦用具,如龜爻、蓍草、銅錢等物來推演卦象,而此間需要具有一定的卦境為基礎,否則,演出的卦,只是有其形無其神,便淪為江湖常見的欺世盜名的坑蒙拐騙之徒。

    象物層次者的卦境是依借於人體血肉身軀,如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對境的感覺,產生如視覺、聽視、嗅覺、味覺、觸覺五種感覺,此時,便能以算卦用具來引動演卦,若以眼來演,便是龜殼、蓍草中所用的大壬法、蓍草堆疊法,在演得卦象時,以眼觀得卦象,再加以剖析,這用的便是眼的視覺。若以耳來演,便是梅花易數中所用的納音法,用的是耳的聽覺。徐半仙、卦上仙、蓍草神卜等便是此流。

    若是以銅錢來演卦,是為六爻演卦法,各家有所長,神算子便是屬於這一類。而丁一的卦術造詣卻不僅是以銅錢演卦,還能以手推演,更不用眼來觀卦,是因為他踏入了更高深的境界。

    象物層次中,若能夠突破五官的感官,輔以第六感官,也就是第六意識或第六感,便能藉著意念、夢幻、情緒、觀念、知覺等玄妙的氣機感應,把卦術推到更高妙的境界。這時,便能如丁一般銅錢演卦與徒手演卦相結合,在大腦中形成卦象推演預測。

    這時,已達到了淺層意識的剖析操控機能,若再加深強化,突破瓶頸,便有望達到潛識意、本能意志、自我的御元境界,駕馭自然氣機,輕鬆推演卦象,斷測未來。

    若再突破御元境界,便能企及比潛意識更深的深層潛意識,達到超我、忘我、無我的極奇妙卦境,與自然完全融為一體,天人合一,自然即我,我即自然,以無形的意念來推演臆斷,一切盡在掌握中。此時,便達到通神境界。

    丁一大腦回憶著這一段描述,感應著千年醒一回帶來的奇妙境界,慢慢對應著一直以來想要突破卻無法突破的瓶頸,第六感早已瞭然於胸,能借由意識、意念來推演卦象,但無法清晰、自由的演化,平時必須以銅錢為輔助,而戰時又必須徒手演卦。

    丁一突入第六感近兩年,始終在這一關口徘徊不前,以至於演卦的方式被分化成兩部分,而上次與獨孤一戰時,卻神奇的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並推演玄妙的氣機。事後,丁一曾多次嘗試推演,最終卻是無果而終,如今隨著千年醒一回酒勁的催壓,意識不斷深入強化,深層潛意識已被激發,隱隱如那日畫竹參卦,引來無法捉摸的靈蘊玄氣,癒合傷口的感覺。

    丁一捕捉這極難得的契機,順著法訣的感覺,控制意識環轉全身,左手指節不由得拔動,右手隨之一晃,化出六枚銅錢,兩邊同時和著體內的氣息游動的節奏,相互變幻。左手指節如彈奏到輕明興奮的高妙之處,越拔越快,右手的銅錢也玄異的交錯舞動,方孔中射卦光交疊的卦芒,錢體上浮現宛如點點繁星的卦星。

    兩手變化的幅度、旋律越來越快,手心裡慢慢縈繞乾、坤、震、巽、離、坎、艮、兌八大卦位的卦象氣旋,四面八方的自然氣息像百鳥朝鳳般紛紛往這裡湧來,聚到一起時,隨即強化卦象,光芒不覺間變的越來越盛,透亮的鋪灑到外圍的重重石林間,石縫忽然宛若有了生命般,呼呼的吐納著蘊藏在深層巖質裡的潛伏石氣。

    六枚銅錢按著八大卦位在不斷變幻,卦光迴旋倒轉,一重強過一重,光芒不斷熾烈,漸漸的強盛到了酥似小太陽的程度,而此時,右手拔動的指節也環環疊疊的演化層層的卦光,只是光亮越來越暗,弱化到不能再弱化時,又神奇萬分的濃縮成一個團團圓圓的渾圓球體,光芒看似暗淡,卻陰寒凌厲,頗似縮小化的月亮。

    「右為陽,左為陰,陰陽合一!」感受到左右手變化的丁一迅速順著天機訣往下煉化,雙手瞬息間拍合在一起,迸發一聲清脆無比的響音,銅錢詭異莫測的融成虛無的影子形體,完完全全的揉合左手的所有氣息。

    細細看時,兩手合二為一的空隙中,虛影形態的六枚銅錢正按著星辰運轉奇妙規律在旋動著,劃過一道道的光弧,光弧光暗分明,轉眼間,一個太極般的光弧體形成,上面浮動比原先更加玄妙的卦氣、卦光和卦星。

    雙手極速回壓,直抵小腹的氣海穴,虛形的銅錢連著光弧體的太極全部滲入體內,極速沉淪到丹田維谷,千年醒一回的酒勁攢動著四面八方聚來的氣勁極速匯合在一起,凝聚出六枚銅錢,按著星雲般的奇妙軌跡在飛快的繞動太極旋轉翻騰著。

    潛意識慢慢透過感官納入到意念中,丁一眉頭往上略微跳動,體內便會明顯的回應,指節拔動時,丹田維谷裡也會隨之跌宕起伏,波動起後浪追前浪的卦勁氣芒,腦海裡會隨之展現奇妙莫測的卦象,一幕一幕,一重一重,似乎渾然天成,卦境修為在無形中衝入到了御元境界。丁一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肌肉、筋骨時,潛意識並不會完全給予回應,兩者之間協調並沒有達到完全契合的地步,還需要多加強化修煉。

    沉睡中的丁一藉著象物最高層次中的第六感修煉,卦境突入了一直以來難以突破的瓶境,而卦術也隨之提升。千年醒一回的酒勁被演練吸化,丁一才真正睡去。

    東昇的旭日懶洋洋的爬上高空,一如既往的普照著那陣陣的生機陽光,鋪灑到一片片的大地上,掃盡夜間的山林呼吸出的蒙霧,還綠水清山一個蒼翠怡然的真貌。林野間阡陌交錯的道路中來往著各色各樣的人群,或背上扛著行囊,或手上推動小車,或挑著物什……有的走到邊上時,會坐上路邊的小船,沿江而去,他們在為各自的生活而忙碌。

    丁一眼裡射來縷縷陽光,落入眼簾時,本能的伸手遮擋,身體微微側動,慢慢以手撐地坐了起來,隨後拄著枯木枴杖,撣了撣身上的塵土,伸伸略有些酸痛的懶腰,滿滿的呼吸晨曦的清新空氣,哼的用力撐開肌肉,爽爽的道:「昨晚一覺真是暢快!」

    此時,丁一瞇動雙眼瞧見不遠處有座城池,極目眺去隱隱能辨別懸在城門口的溜金字樣——萬壽城,心時暗自忖著:「我與半面羅剎並無怨仇,相反,在竹源居時還救了她一命,對她算是有恩,可昨晚她的反應太過反常,身上明明暴發極強的殺氣要殺我,眼裡又夾著複雜的情義,她似乎認識我……

    她的衣領裡隱約閃現著我送與紫萱的心形貓眼項鏈,她又與紫萱極相似,難道這真的是巧合?如果不是巧合,那她便是紫萱。可她要是紫萱,兩年前苦苦追戀著我,還不顧生死的救我,如今又為何要殺我?還有,在我追她時,又設障礙來攔我?不管是什麼原因,必須要找到她問清楚!」

    丁一心裡一番思考後,打定暫時不返回竹源居,前往萬壽城打探半面羅剎的消息,隨即整了整衣袖,元氣順勢鋪化,驅除所有的汗臭污晦,比洗過了十次澡還要乾淨清潔百倍。他閒情信步的拄動枯木枴杖,悠哉自得的走向萬壽城。

    萬壽城地處蒼雲國南面,與幾百里外的文曲城共同守衛南面邊陲,抵禦蠻荒區域的入侵,是南部的重要城池。城池佔地極廣,裡邊按著蒼江支流衡江所漫延擴伸的水系分化出東南西北中五個城區,城區間都有橋樑交錯貫穿,也有烏蓬船一類的船隻作為水路交通。

    烏蓬船上坐著的艄公在不時的招呼路邊走過的客人,攬上生意後,便會滿面堆笑的問要去哪裡,確定後,便轉身撿起遮陽的斗笠,順手抓起船槳,全力頂住岸上長滿深綠色青苔的石基,船兒頓時往外彈飛一米多,船槳噗落一聲撲入水面,劃著水往客人所要的地點駛去。

    水路在城中四通八達,又連接著衡江、淮江等眾多支線江流,可以沿線東去,直奔福祿城、環入逍遙近海後,還能繞到沐風城,若是順入雲京大運河,還能抵達雲京,而城處在蒼江之南,物產豐富,素來有江南魚米之鄉、江南水鄉的美稱,因而來往這裡的客商極多。

    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名利客,飄泊未還家。衡峰山前漁唱遠,淮江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咕嚕……肚子咕嚕叫,快拜五臟廟!丁一腳踏石子路面,捂著肚子,拄立枯木枴杖,抬頭遙望街邊路口的客棧小店,只見其中斜側面的小店,離地四丈處橫著根搭拉青色燕尾長條的招牌——段氏蛋王派,下方影影綽綽的走動著形形色色的人群,不少剛從店裡出來的,還意猶未盡的嚼著還沒有咽盡的餘味,與旁邊的人品頭論足的不斷說道著,真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這店看起來好像很不錯,就是不知道蛋王派是什麼意思,不如就去吃吃!」丁一嘴裡念叨著,拄動枴杖登登登的往店裡走去,剛要抬腳踏入門檻時,卻被一肩上搭著白布條的店小二給攔住道:「本店不歡迎道士!你要吃東西,請你到其他地方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