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大航海之科技奪寶

第一卷 182 王某人有壓力 文 / 魂魄二代

    182王某人有壓力

    王海冬獨自行動的這段時間裡,特別讓尤里安和羅望海兩人一起辦事,正是為了籌備自己的第三艦隊提前做準備,兩人雖然各有長處,可是在經驗上卻總顯得略有不足。

    在艦隊裡如果真要問誰從王海冬這個復讀機嘴裡挖走的知識最多,那非這兩人莫屬了,有時候王海冬甚至想自己打算把這兩人放在一起,是不是內線潛意識作祟呢?

    而拉爾朗多這位老牌艦長的加入,正好能夠彌補兩人經驗上的不足,按照王海冬對兩人的瞭解,只要在海上鍛煉個一兩年時間,就能彌補上經驗上帶來的不足之處。

    海冬商會的艦隊上採用了大量「現代化」設施,這也就意味著,與以往艦隊相比,操作上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之處,在王海冬「傳授」的知識中有大量包含,現代導航的信息,只要兩人能夠完全吸收這份知識,完全可以媲美那些優秀航海士的能力。

    至於艦長的部分,兩人所處的體系,也是王海冬「獨創」軍銜管理系統,這一點拉爾朗多反而要反過來適應艦隊中的變化。

    第三艦隊,王海冬打算以西方水手為主題,配合上一定比例的東方水手,至於官職大小完全看在船上的能力而定,當然如果有特殊貢獻或者軍功也能夠獲得提升。

    王海冬給予分艦隊的授銜職權直接開放到下士級,如果要獲得更高的軍銜就必須擁有海員級別的能力,在這個實力為尊的世界中,這條規則並沒有被任何水手質疑,反而因為改變而帶來的薪水變化,那水手們更積極地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

    第三艦隊的艦隊主要將由那些被俘的艦船組成,包括那3艘西式巨艦和港口中剩餘的10艘中型艦船組成。

    這些中型艦船基本上都做了極大的改裝,特別是火炮配備上都相當齊全,在那些西式商會艦隊中,這些船通常承擔的任務就是作戰,雖然同樣也載貨,但和那些被運到馬尼拉港等待出售的艦船卻是完全不同的性質。

    當然裝備這些武裝艦隊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就算沒有庫恩商會這些巨頭,在南亞活動的合法商人有時候也不怎麼安分,如果沒有巨艦和強大艦隊坐鎮,難免會有些人開始動起歪腦經來。

    主艦回歸海冬商會又找到了主心骨,當然那些之前不安分的傢伙這段時間也搶了不少小船過了幾把手癮也算安分了下來。

    王海冬回來後整個艦隊開始活動起來,原主艦隊中的人員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則是之前回過馬尼拉的那些水手,他們分別駐紮進三艘西洋巨艦和十艘武裝戰艦中,再配合西方水手進行搭配,讓這些西式艦船和海冬號原來的艦隊一起開動起來。

    三艘西式巨艦的船長,王海冬分別派上了拉爾朗多、尤里安和羅望海三人,如果拋開艦隊操作還不夠熟練等因素,儼然已經是一副第三艦隊的雛形出現。

    雖說是第三艦隊,其實這支艦隊如果建立起來,在現如今的海冬商會中絕對能夠排到第一,如果能夠忽視王海冬這個bug的話,單一艦隊規模而言,就算李華梅答應自己的另外兩艘巨艦完工,兩支艦隊也只是在伯仲之間。

    至於全部由大艦組成的第二艦隊更是不用去說他,那支艦隊雖然有戰鬥能力,不過主要還是以跑運輸為主。

    在相對安全的東方帝國沿海,除了那幾個早已不太出門的海盜王和一些難以預測的天災外,還真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那種規模艦隊的了。

    就連鄧家擁有巨艦的艦隊也大多用來剿滅海盜,而不是用來貿易,真有誰在東方帝國海域用巨艦,除了騷包外就剩下無知了。

    巨艦吃水過深,除了澳門、泉州、沂州、杭州港外,其他像台州港這些小型港口碼頭都只能少量停泊,甚至不能停泊,有這些天然因素阻礙,也使得大運輸量的巨艦不能在東方帝國普及的原因。

    加之巨艦的木料原材料獲得困難,造價高昂以及生產週期漫長等因素,這也是各種阻礙巨艦生產的原因。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東方帝國內想要使用武裝巨艦就必須受到朝廷的批准,如果只是沒有武裝的大載貨量運輸艦,和找死還真沒什麼兩樣。

    別看那些海盜王們整天悶在老窩裡,一副打算從良的模樣,可真要有對自己極為有利的事情,比如一直毫無防護能力的羔羊,你讓這些吃慣了鮮肉的豺狼看著羔羊低頭吃素又怎麼可能?

    真正能吃素的海盜像是孫二娘和趙武這些海盜,早就在李家的第一波招安中從良了,而現今剩下的這些無非都是想要繼續吃肉的豺狼。

    艦隊目標正是德爾納特,現如今德爾納特早就更換了主人,東方帝國四大商會雲集於此,或許有人會問,不應該是三家麼?難道阮家又跳屍復活了?

    如果你真以為王海冬會白白送給這三家利益那就太過天真了,就算和李華梅交易都要扣下半斤肉的王海冬豈會是什麼善人。

    三家在德爾納特的順利純粹是依靠海冬商會創造出來的機會,但是海冬商會在王海冬未歸之前還不方便出面,不過按照約定,三家無論收購到多少產業,其中一半都將以原價售賣於海冬商會所有。

    德爾納特可不是什麼無名的小港口,港口內設施完備的程度不必任何一座東方帝國的小型港口來得差,發達的商業貿易和種植產業,更為重要的是,港口內還有完備的造船廠,能夠生產兩種中型西式艦船,以及小型阿拉伯和小型東方帆船也就是王海冬俗稱的小商船等。

    而且此處的所供應的火炮還沒有東方帝國內的限制,雖然種類只有散彈,曲射,和加農曲射三種,不過裝備普通的商船卻已經是綽綽有餘了,王海冬俘虜來的艦船上多是這種級別的火炮。

    三大商會的收購直接吸納了德爾納特超過4成的佔有率,其中一半都屬於王海冬,放在東方帝國境內光是這一項就足以成為一家極具影響力的中型商會了。

    雖然因為王海冬的影響使得德爾納特港不景氣,整個收購後的價格卻也是不低,港口整體規模在400萬金幣左右,2成佔有率就要用到80萬金幣的巨額資金。

    王某人雖然號稱錢多的數不清,可他畢竟才剛剛白手起家,家底還不夠豐厚,李家的錢自然好說暫且欠著,不過另外兩家和王家也就有過筆交易外,朱家更是連面都沒怎麼見過。

    這次去德爾納特,王海冬顯然要面臨被追漲的窘境,在馬尼拉雖然有之前搶來的貨物足有200個貨倉之多,可是這些大都是豆蔻胡椒,運到東方帝國境內也賣不到30萬金幣,就算把停靠在馬尼拉的20艘西式貨船和販賣絲綢獲得的利潤加起來,才差不多能夠還上這比錢。

    王海冬雖然有信心把庫恩的問題解決,不過在解決後開闢運往西方的商路之前,德爾納特的香料貿易依舊還是顯然停滯,投下80萬金幣的巨款卻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沒有收益,顯然和王海冬以往的辦事作風極不相稱。

    再加上王海冬可不準備只要德爾納特港這一座港口,馬加撒和馬納多早已在他的謀劃之內,只要戰爭勝利這兩座港口就相當於進入了自己的腰包。

    不過安勃那的收購資金卻是個大問題,作為一座擁有極高效益特產的繁榮港口,那怕沒有造船廠他的收購價格依然不會便宜,整體估算下來,就算和另外三家按照德爾納特港口的比例平分,想要接手還要花上最少50萬金幣的價格。

    煩心歸煩心,一大早出發抵達德爾納特時也只不過是下午2點左右,德爾納特此時已經遍了一番摸樣,原本停滿了西式艦船的港口早已被東方艦隊所取代。

    棕褐色的硬帆替代了白色船帆成為了港口的主要基調,此時就連最遲鈍的被白人奴役的奴隸們也意識到,這座港口顯然已經換了個主人。

    4艘巨艦加上20艘大型帆船,當這支規模絲毫不遜於駐紮在港口的聯合艦隊出現時,整個港口都鼓噪了起來。

    那怪異的商會旗幟,讓那些在港口的東方水手都意識到此時來的是何人,關於王海冬在東方帝國內作為,早就在聯合艦隊中流傳,特別是那些隨其他商會艦船歸來的水手,早這一路上可是為某人做了不少的宣傳。

    這也使得這些遠離帝國常年駐紮在南洋地區的水手,也知道原來在短短半年時間,帝國內四大家族中的阮家已經被踢出了這場海上的盛宴,取而代之的正是這位之前連名號都未曾聽說過的王海冬會長的崛起!

    在王海冬獲得了大部分商會的認可後,李家也公開宣佈了和海冬商會的聯盟關係,並且公開表示,李家和海冬商會是完全公平的聯盟,不存在任何隸屬關係,更是讓眾多商會對王海冬所創造的局面所側目。

    當然令王海冬十分揪心發報機也按照他的要求開始了公開售賣,只不過出售的主體卻已經不再是李家,李家只是作為代理商與合作者,代海冬商會進行出售。

    一個接一個的消息,直接讓某人站在了風口浪尖上,王海冬對此只能表示自己壓力很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