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大航海之科技奪寶

第一卷 136 風雲變幻的局勢 文 / 魂魄二代

    136風雲變幻的局勢

    李家是何等存在,雖然自從東方帝國開放對外貿易以來從來沒有任何欺行霸市的惡記,但是卻沒有任何人敢忽視李家李華梅的存在。

    要知道早年間倭寇還橫行與東南沿海的時候,手中可是沒少俘虜過巨艦級別的艦船,而現在再看看來島家這個倭國海盜的頂樑柱,連出自己國門的膽量都已經沒有了,而那些巨艦呢?恐怕你要到某處的海底才能找到他們的蹤影了。

    李家雖然一直對外採取和平外交貿易優先的態度,但是早期雷厲風行的手段也在這些商會大族心理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在李華梅還在的時候千萬別去招惹李家,否則光是靠商業打擊和封鎖造船廠等手段,都能讓這些風光的商會吃盡苦頭。

    相比起來王海冬算個什麼?發展再快在這些大族眼中也不過是個走運的小子,除了那幾個老傢伙的支持外,就如同無根的浮萍一扯就斷。

    雖然這些大族中也隱約從流傳的消息中得知海冬艦隊很早就裝備了發報機這等通信利器,不過李家老頭和李華梅的關係並非真是無人知道的秘密,而李家花費巨大的代價建立聯通南北的電報網絡和公開出售發報機更是讓這些大族們自認為找到了原因。

    阮家的吵鬧並不會影響他們正常的對外貿易,畢竟在外表上他們絕對不能表示出自己的慌張,所以除了幾個核心的家族成員外,就連那位阮家小少爺都對此事一無所知。

    阮家的家主以及那幾位決策者等了幾天,雖然已經收到海盜已經全部關押,而海盜艦長這些大頭目已經在送往杭州城的路上,可是關於阮家的消息卻始終沒有提及,好像只是抓捕了一夥普通的海盜一樣。

    「阮家沒有動靜麼?那也好!望海,你去同業公會幫我把這封文書送過去,對了順便告訴他們,這件事沒得商量!」王海冬把早就準備好的文書交給了羅望海,尤里安雖然是王海冬的心腹,可是羅望海更像是對外的外交官,大部分對外事務王海冬還是會交給羅望海處理。

    羅望海作為心腹自然對自己手中這份文書的內容清楚的一清二楚,在東方帝國建立起海上貿易後,雖然對於商會之間的矛盾早有定論,可是這個手法卻始終被列為下下策的禁忌,特別是同國之間,更是會受到其他勢力以及政府的譴責。

    開戰文書,這封文書視同王海冬宣佈和阮家正式的決裂,不過戰場並不會發生在碼頭港口,而是需要在海上正式對決。

    這種文書在西方諸國的大小商會之間簡直就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特別是在敵對國家的情況下,幾乎每個商會都會有幾個和自己敵對正在開戰的商會,而這些商會艦船一旦在海上遇到通常就意味著一場大戰。

    說得好聽這是在爭奪市場份額,說得不好聽點,這簡直就是國家承認的海盜集團,西方國家中以英國對這種行徑最為明目張膽,甚至依靠此等行徑分封爵位也是常有的事。

    而在東方帝國開戰文書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首先朝廷方面會有問題,其次向來以和平貿易的李家絕對不會允許自己領地範圍內發生如此直接的衝突。

    羅望海接到文書後猶豫了一下,再次確認道:「會長,你說這份宣戰文書真的能實現麼?朝廷那邊恐怕會有些麻煩吧?」

    羅望海當然清楚王海冬和李家的關係,但是李家和朝廷又會是兩碼事,如果朝廷不允許,王海冬私自開戰形同造反,王海冬的實力羅望海毫不質疑,可是讓他對付如此龐大的帝國,顯然有些不太可能。

    「望海你多慮了,要是沒有把我本會長怎麼會這麼傻遞出文書,那一半的份額可不是白白送出去的,李家可以不在乎那些錢,可是眼饞的人可多得是!」王海冬輕鬆地回答道。

    王海冬回到杭州後就在等李華梅的消息,而李華梅也知道這件事要速戰速決,馬上動用了自己朝廷中的關係,把物證和人證全部送到了朝廷,物證不用說自然是那份假造的合同,而人證方面一個是那位倒霉的呂志,而另外一個則是自認為獲得自由被王海冬丟在海盜島上的童三。

    至於那位阮家最擔心的海盜船長,此時卻一路大明大方地緩緩押送進杭州,而阮家的目光也全部集中在了這上面,絲毫沒有意識到李家隱藏在桌面下的動作。

    王海冬回到杭州後並沒有呆上多久,他便已經收到了李華梅發來的密電,他知道李華梅那裡已經辦妥,這份文書自然也就送的理直氣壯了。

    阮家的資產有多少?保守估計不下於200萬金幣,而這200萬還只是包括沿海各個港口的佔有率而已,而且他的田產地業更是不計其數,眼饞這份美食的餓狼們可是不少,雖然被王海冬吞掉了百萬金幣的份額,可是剩下的也足夠讓這群人美餐一頓了。

    阮家在朝廷有自己的關係,可是這份關係也不過是用錢打點下來的,朱家就不用說了,比起在朝中官員眾多的王家,根基更是淺薄。

    阮家這次最失誤的就是簽下了那份自認為聰明的分贓協議,他們認為這是假的不足以對他們構成威脅,但是李家帶來了人證,至於這份物證,有李家作保說他是真的,那麼他就算是假的,也一樣是真的!

    當王海冬這份宣戰文書一送到同業公會的時候,整個同業公會,應該說整個杭州城,一直蔓延到整個東方帝國沿海的海上勢力全都驚呆了,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商會竟然和阮家這樣的大商會叫板,而且還是直接發送被視為禁忌的宣戰文書,他王海冬是不是瘋了?

    要知道前幾天王海冬回到杭州港的時候可是又帶回來足足28條對外出租的小型海船,光是隸屬於海冬商會的附屬海船數量一下子就上升到了43條之多,而且王海冬還帶回來四艘修補好的雙桿大艦,更是讓人們羨慕這位會長撈錢的驚人速度。

    可是就算如此,王海冬以現在規模的艦隊也就和阮家的兩支分艦隊數量相當,如果以質量而言,滿載火炮以全武裝艦隊規模製造的阮家新艦隊,更是有著一艘抵三艘的實力。

    正當那些等著看戲的人想要看著王海冬的開戰文書被駁回,甚至直接遭到處罰並且商會被阮家全面打壓之時。

    同業公會的最高長官竟然宣佈海冬商會發出的宣戰佈告有效,並且表示只要在海上看到懸掛海冬商會和阮家商會的艦船在局裡陸地外10里處交戰,都是屬於合法情況,任何商會和艦隊不得干涉的宣言後,那些等著看好戲的時候突然都傻了眼,而一些聰明的商會紛紛都意識到,這個天要變!

    同業公會的最高長官雖然是朝廷直屬,但是其實他還是操縱在李家的手中,要通過這樣的協議除了朝廷以外,為有李家有如此大的能耐,這個信號無疑在表示,李家要接著這個機會給那些商會一個教訓,至於這個教訓到底有多少,就要看海冬商會和阮家這次戰爭的結果了。

    宣戰佈告一旦經過同業公會宣佈有效,那麼兩家就自動進入了戰爭狀態,這讓以為只要派人除掉還在沒抵達杭州城的那些海盜時,卻突然發現原來李家早就動手了,而執行的傢伙正是那個他們一直忽視的王海冬!

    「王海冬?他算什麼東西?除了靠那幾個老傢伙還有李家,他怎麼比得上我們阮家?」阮家小少爺接到這個消息後十分不屑地道。

    自從他的新建隊建成後,比起過去他可是風光多了,以前在海上或許還會有些不長眼的傢伙來挑逗一下自己,而現在?面對每條船上超過40門的火炮,裝載了整整450名精銳水手的新建隊,可以說到了哪裡都能夠橫著走。

    一些艦船數量比他還要多的中型商會主艦隊看到他阮少爺經過,甚至都要繞道,好像生怕這支龐大的武裝艦隊會對他們開炮似地。

    他雖然得知王海冬的主艦隊數量從5艘又變成了9艘,可是相比起自己艦船清一色都是超過500料的大艦比起來,王海冬除了3艘達到500料,其他都只是400料左右的「小船」,而且每艘船長也只不過裝載了幾門破爛的散彈炮,別說是白刃戰,在他看來連靠近都有點難度。

    這位大少顯然太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絲毫不知道,王海冬的艦隊何須用滿艦的火炮,光靠這一門跑就足以擺平他們整支艦隊了。

    當宣戰佈告一發出,王海冬的主艦隊不知何時就已經出了港口,而另外一支剛從沂州回來的分艦隊,卻龜縮在杭州港擺出一副我就不出來的模樣。

    阮家唯一擁有一艘巨艦的主艦在1個多月前就已經南下到南亞進行交易,預計要回到杭州最少還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另外兩支掌握在二房三房手中的分艦隊,一支自然就是阮家小少爺的艦隊。

    而另外一支艦隊數量雖然也有8艘,不過主要是作為運輸艦隊,雖然在平衡家族內勢力的時候每艘船上也加裝了不少火炮,但是船體大都是400料的戰船,水手方面也沒什麼戰鬥經歷,和專程打造出來的新建隊完全不在兩個等級。

    這支艦隊又必須保證阮家每月巨額的運輸量,如果阮家不想自絕死路自然也不會把這支艦隊派出海域外和王海冬去交手。

    這場海上的戰鬥真正的焦點還是,海冬商會如何對付阮家新成立的艦隊,和如果擊敗了這支艦隊又如何抵禦更加強大的主艦隊的回擊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