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我本寂寞

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六章模仿還是不模仿? 文 / 不語樓主

    第四百二十六章模仿還是不模仿?

    今天的比賽是李永鉉執黑先行,星、小目,這種起手式是現在最為流行的開局方式之一:位置高,利於快速向邊路開拆搶戰大場,其中一角為小目,可以根據情況隨時加補一手形成無憂角,變為以取地為主的堅實佈局,靈活多變,易於把握。

    王子明針鋒相對,同樣應以星、小目,兩兩相對,一模一樣。

    黑棋此時的下法極多,比較常見的是右邊中間連片,形成高位或低位中國流佈局,右下守角也經常可以看到,這一盤棋黑方選擇的是左上高掛,這是最積極主動的下法,李永鉉打定主意不能讓對方牽著鼻子走。

    對於黑棋的掛角,白棋下托,二間高夾或是一間低夾都是很常見的應對,不過王子明現在同樣走的是右下高掛。

    「是想走模仿棋嗎?」長谷直一饒有興趣地猜測道。

    「應該不會吧?王子明的棋靈活多變,大概不會喜歡這種有點取巧味道的下法吧?」曹燦輕輕搖著頭懷疑地說道。

    「這可不好說,王子明似乎什麼棋都敢下,如果真走出了模仿棋應該也不會太讓人感到奇怪。」宋玉柱說道。

    所謂圍棋的模仿棋,就是一方隨著另一方在棋盤的對稱處下棋,最後形成一盤黑白方完全對稱的棋局,這就是大家俗稱的模仿棋,在中國還有另一個別稱叫作「東坡棋」。

    關於「東坡棋」的由來是這樣的: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絕頂聰明。不僅是家,詩詞歌賦樣樣皆精,書法尚列當時四大家之一,然而就是棋藝不精。蘇軾的小兒子蘇過愛下棋,而且下得好。蘇軾無論怎樣都輸給蘇過。一次,蘇軾跟兒子下棋,蘇軾第一手下天元。然後隨兒子的對角,對邊地著子。幾十手後,竟然是細棋模樣,蘇過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奇怪地向父親求教問這是什麼棋?結果蘇軾笑著答道︰「這是東坡棋。」

    當然,這只是民間流傳的趣事,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那就沒人敢說了,只不過這也反映出模仿棋古以有之。並非今人獨有。

    在有詳細記載的現代棋戰中,第一局模仿棋是由昭和棋聖吳清源與圍棋大豪木谷實下出來地。當時因還沒有實行貼目制,所以吳清源執黑一上來就先走天元,然後木谷實執白下在哪裡,吳清源執黑也在對稱處下哪裡,亦步亦趨,絲毫不變。

    由於採用「模仿棋」在正式棋戰中進行比賽,這在日本還是第一遭。因此全無心理準備的木谷實長考頻頻,簡直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對付。第一天中午封盤時,木谷實就向裁判嘀咕,說如果再這麼一直模仿下去,這棋就沒法下了。但裁判為難地說。模仿棋沒有違反規則,裁判無權干涉對手的下法。

    得不到裁判的支持,無可奈何的木谷實只有硬著頭皮接著下了下去,痛苦當然是痛苦。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這種痛苦一直到吳清源第六十三招變招之後才得以結束,雖然這盤棋最終因吳清源一招失誤而敗北,但獲勝者木谷實也是累得苦不堪言。

    這件事後,模仿棋遭到日本棋手所有人的反對,認為模仿棋是一種缺乏藝術而又不尊重對手的下法。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棋手執黑走過模仿棋了。

    在圍棋實行貼目制之後,執白棋與對手走模仿棋地首創者是日本已故著名棋手籐澤朋齋。這位第一位通過大手合制度成為九段的著名棋手經常在比賽中執白棋學黑棋走二三十步,弄得對手很頭痛。抱怨和他下棋實在是件苦差事,實在是太累人。想想也是,你在那裡苦思冥想,耗死了多少腦細胞才好不容易下出來的招術,對手可以一秒不用、不加思索地拿過來化為已用,而不必擔心局面不利,反正要壞大家是一樣的塊,要好大家一起好。換誰是被模似一方心裡也沒法舒服。

    曾經一位記者採訪籐澤朋齋時直言不諱地說很多棋手都認為模仿棋缺乏藝術和創造。是棋道的倒退,但籐澤朋齋馬上反駁說。他下模仿棋完全是對對手所下棋的判斷,一旦覺得對手下的不是好棋,他就馬上會終止模仿。因此籐澤認為模仿棋決不是為了模仿而模仿。

    嚴格地說,白模仿棋是一種嚴重的「條件模仿棋」,因為黑方(在不考慮勝負地情況下)可以隨時中止模仿棋--只要走天元即可。如果黑棋不貼目,白棋不會選擇模仿,總是慢半拍自然有敗無勝。而貼目制下,壓力就在黑棋的一方。天元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走的。如果天元一步效率不高則會導致局面落後。另外還可以通過對角征子對付模仿--只適用於白模仿棋。但不論是走天元還是造征子,都要保證對方變招後自己不至於吃虧。這在實戰中很難把握。白棋一方壓力也不一定小,因為變招是遲早的事,掌握不好時機反而會虧損。總之,模仿棋中雙方的風險都很大。模仿棋地勝率也不高。

    日本棋手除籐澤朋齋以外,著名棋手橋本宇太郎和阪田榮男也在正式比賽中下過模仿棋。以務實精神著稱的著名棋手趙治勳也認為:「模仿棋也能被稱為一種佈局吧,而且可以說是漂亮的佈局。雖然對模仿棋有各種各樣的批評,如:沒有獨創性,或者沒有深度等等。但是,我以為在批評之前,還應多想想破壞模仿棋地方法為好。只要能有好辦法破壞對方的模仿,那麼戰勝模仿棋也就非常簡單了。」

    不過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到了現在,不僅圍棋的規則已經修改了很多次,原先的不貼目到現在已經成了大貼目,而且對於圍棋的認識當代棋手和前輩們也有了很大不同,模仿棋不僅在正式比賽中近乎絕跡,甚至在業餘棋手的對局中也是極為少見。

    今天,王子明會不會再給大家一個意外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