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路官場

第二卷 省城生涯 第五百七十九章上訪 文 / 石板路

    第五百七十九章上訪

    感謝書友houxd砸來***,非常感謝!

    富連市軸承廠順利破產,算是拉開了富連市國有企業改制的序幕,不過這軸承廠是一個只有三百多職工的小企業,原來專門為歸屬中央直管的富連市造船廠,現在更名為東方船舶集團公司生產船舶配件的,誰知這兩年,隨著這東方船舶集團公司的改制,這家公司轉而向國外進口軸承等配件,這富連市軸承廠一下子失去了市場,自然就陷入了困境,當時政府為了挽救這家小企業,先後出面說動富連市農行向軸承廠貸款兩千多萬,用於更新設備和補發職工工資,結果,還是沒有把這家小廠救活,反而是積重難返,這次的資產清理,軸承廠的機器設備進行折舊後,全部資產只有不到一千二百萬了,這點錢,在支付了職工的安置費用之外,那是所剩無幾,原來市裡有的領導提議讓市政財補貼一部分,以便償還軸承廠的欠款,不過劉思宇並沒同意,而是直接宣佈破產,把農行的兩千萬貸款變成了呆帳,然後通過省農行,讓市農行把這筆貸款進行了沖抵。

    這樣一來,市裡的壓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其實當時市裡要拿出這點錢來填窟隆,還是能夠承受的,但劉思宇卻不敢開這個頭,因為後面還有一大堆企業等著改制,如果這些企業都要市財政進行補貼的話,那把劉思宇這個常務副市長賣了也不夠。

    長久鍋爐廠的資產清理結果,也並不令人滿意,這家鍋爐廠有職工一千多人,其中有兩百多個是退休職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個受著計劃經濟固有思維影響的企業,那是每況月下,現在所有的淨資產,還不到五萬元了,可以說,也是到了破產的邊緣,不過企業改制辦公室在組織相關部門對這家企業進行資產清理的時候,卻發現原廠長侯亭友貪污挪用了一百多萬,結果這個侯亭友直接被紀委帶走,現在已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這個企業的資料,劉思宇詳細看過兩遍,在市長辦公會上,有的副市長提出對這長久鍋爐廠,能不能也像對軸承廠一樣,直接宣佈破產?反正它的淨資產,也只有五萬元了。

    劉思宇聽了,思考了一下,搖了搖頭,說道:「同志們,這個長久鍋爐廠和軸承廠的情況不同,我認為破產這種方式,對這個企業並不適合,大家知道,這軸承廠因為生產技術老舊,生產工藝落後,已沒有任何市場競爭力,這樣的企業,誰也不可能把它救活,況且這軸承廠只有三百多位工人,就算是進行社保,和進行相關的安置,其壓力也小得大。可這鍋爐廠不同,如果宣佈破產,首先是這些固定資產的拍賣變現,就是一個大問題,再者如果把這一千多職工全部下崗,推向社會,讓他們如何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目前的就業形勢本來就十分嚴竣。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這個鍋爐廠不能直接破產。另外,我看了一下,這個鍋爐廠的生產設備和技術都不錯,而鍋爐這個產品還是有市場需求的。這樣吧,韓副市長,你去做一個方案,看能不能對這個鍋爐廠進行有償轉讓,我看轉讓價也不要太高,就要那個淨資產吧,我想只有區區五萬元,應該能把它轉讓出去的。」

    「五萬元,五萬元就把一個有一千人的國有大廠轉讓了?」在坐在副市長和秘書長們,都驚愕地看著他。

    「是的,就五萬元。」劉思宇確定地說道,「相信大家都認真看了一個鍋爐廠的資產清理報告,這個廠的淨資產,現在只有不到五萬元了,也就是說,國家當初的所有投資,現在就只剩下這點了,難道我們還能企望別人用幾千萬買過去?當然,這五萬元也不是沒有條件的,那就是這個鍋爐廠的所有債務和職工,要由他全部接過去。大家想想,如果真的有人出了五萬元,把這個鍋爐廠接了過去,我們市裡不是也鬆了一個大包袱不是?」

    聽到劉思宇這樣一說,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在現在的企業改制中,也不是沒有零轉讓的例子,當然這樣做的人,也背了不少罵名,特別是一些老領導,更是痛心地怒罵是敗家子,把他們當初創下的基業,都全敗光了。

    不過,仔細一想,這或許是一條出路,雖然國家原來的投資,全都泡了湯,但畢竟這企業裡的職工和債務,有人接過去,更重要的,是這些工人,又有了工作,而政府也不再為這企業操心,更不用再往裡面丟錢了。

    韓代能低著頭想了半天,抬起頭來,說道:「我贊成劉市長的意見,這鍋爐廠現在成了壓在我們政府頭上的一塊巨石,中央也一再要求要抓大放小,像富連市鍋爐廠這樣的中小企業,又不涉及國計民生,完全可以放掉,如果五萬元我們能把這個企業轉讓出去,就有可能盤活資源,畢竟接下這個鍋爐廠的人,並不是只出五萬元就了事了,他還得拿出流動資金,還得更新設備等等,這樣,企業活了,企業家賺了錢,工人有了工資,我們政府有了稅收,再怎麼說,都比現在這種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情況好得多。」

    想通了裡面的關節,韓代能立即表態支持劉思宇的提議,隨後,市長辦公會就形成了會議紀要,然後報到了市委。

    常委會上,經過了一番討論,大家又聽了劉思宇的詳細闡述,最後同意了對這鍋爐廠實行低價轉讓,至於紅光貿易公司,最近有人對它產生了興趣,現在正在洽談之中,就不在研究之列。

    富連市鍋爐廠準備五萬元轉讓出去的消息流傳出去後,立即在富連市引起了掀然***,有兩個老領導來到市政府,到劉思宇的辦公室,指著他的鼻子大罵他敗家子,並揚言要到省裡去告他。

    劉思宇看到這兩個領導,都是七十歲年紀的人了,而且這兩個都曾是市政府的副市級以上領導,其中的一個,還曾擔任個當時的富連地區的地委***。劉思宇對這樣的老領導,自然是連連陪著小心,然後耐心地解釋市政府這樣決定的苦衷,並親自替他們泡茶。

    最後,費了不少口舌,才算是把這兩位摸不得碰不得的老領導送走,至於這兩個領導,是不是真的會到省裡去告他,就不是他所管的事了。

    不過,原來鍋爐廠的工人,雖然不敢到劉思宇的辦公室來罵他,但那不滿的情緒,卻一下子被點燃,特別是那些辛辛苦苦地在鍋爐廠上了一輩子班的老工人,更是群情疾奮,最後不知是什麼人有意鼓動,竟然跑到市政府來討說法了。

    守在大門外的保衛人員,看到一大群工人模樣的人,向政府大院走來,立即知道情況不妙,迅速把電話打到了辦公室,信訪辦的工作人員,如臨大敵,急忙跑到大院,攔住憤怒的工人,費盡口舌勸說,不過收效甚微,這些***嚷著,要見劉市長。

    劉思宇聽到大院裡有人喧嚷,皺著眉頭,叫過江風,讓他去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江風還沒有離開辦公室,楊立就臉上微汗跑了進來。

    「劉市長,不好了,鍋爐廠的職工把政府大院門口圍住了,揚言要見您,您看這事怎麼辦,要不要通知***局?」楊立緊張地說道。

    這富連市政府大院的門,被上訪的工人堵住,前幾年還時常發生,但在近兩年,卻基本上一年也遇不到幾次,不過,像今天這樣上百個工人圍住了政府大院,這還是極少見的,這也難怪他這個市政府的秘書長緊張。

    聽到是鍋爐廠的職工圍了政府大院,劉思宇抬起頭來,說道:「楊秘書長,這件事你先去處理一下,我看這樣,你讓他們選幾個代表,到會議室等我,其餘的工人,勸他們回去。我和他們談。」

    群訪事件,稍微處理不當,就會被弄很被動的,特別是現在的通訊很發達,時間稍微拖久點,就可能鬧得滿城風雨的,所以劉思宇還是決定立即和這些工人對話。

    楊立跑出去後,迅速下了樓,看到幾個激動的大約四十多歲的工人在憤怒地和信訪辦的人爭論著什麼,整個場面顯得異常緊張,而且還引來了不少市民的圍觀。

    楊立瞟見一個信訪辦的工作人員的手裡拿著一隻話筒,幾步過去,拿過話筒,往前一站,大聲說道:「大家靜一靜,我是市政府的秘書長楊立,先聽我說。」

    洪亮的聲音從話筒裡傳來,頓時那些還說過不停的人,一下子住了嘴,信訪辦那個老主任,這時才有機會擦了擦自己額上的汗。

    看到這些工人靜下來後,楊立大聲說道:「我知道,今天大家到這裡來,就是希望政府解決你們的問題,不過解決問題也不能圍住我們市政府,影響政府的正常工作,你們的事,劉市長已知道了,他讓我轉告大家,要你們選出幾個代表,到樓上的會議室去,有什麼要求,或是什麼想法,都可以當面提。」

    聽到楊立秘書長說劉市長答應接見上訪代表,這些工人商量了一陣,選出了八個代表,跟著楊立上了樓。而其餘的工人,則在市政府的工作人員的勸說下,陸續離開了富連市政府大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