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路官場

第二卷 省城生涯 第五百六十一章主持市政府工作 文 / 石板路

    第五百六十一章主持市政府工作

    ***局的民主評議,進行得十分順利,最後,包括牟林在內的***局領導班子,都被評議為優秀,不過,隨後的個別談話,就有一定的傾向性了,政治部的人就徐德光等幾位局領導進行了個別的意見徵求,徐德光在***局的人緣一向比較好,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他的工作也十分突出,自然獲得了局機關幹部的好評。

    在***局結束個別談話後,田副主任又來到了市委,和市委***交換了看法,而且才回到了龍城。

    接下來的日子,自然是忙碌不已,直到臘月二十七,政府機關才開始放假,劉思宇的領導值班被安排在正月初五,劉思宇在除夕夜慰問了堅守在崗位上的電力系統的職工後,讓小曾把自己送回了燕京,到家的時候,已是晚上十一點了,柳瑜佳看到丈夫回來,自然跑去替他泡了一杯茶,柳大奎今年也是到燕京來過年的,晚上的時候,就是他們一家人圍著吃飯,現在劉思宇回來了,自然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正月初一這天,劉思宇帶著柳瑜佳和兒子,到師傅家拜年,費老爺子看到劉思宇他們過來,高興地拉著劉銘昊說過不停,費清雲是昨天晚上看望了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的職工後,才趕回燕京的,初一早上,早早地趕了過來,於是,曾珂雅和柳瑜佳到一邊說話去了,劉思宇自然和三哥一起邊喝茶邊聊天,劉思宇雖然現在已是常務副市長了,但論其工作經驗,比之費清雲來說,還是差得很遠。劉思宇向三哥詳細匯報了自己近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在這一年裡,劉思宇算是進步很快,現在已是富連市的常務副市長,照目前這個勢頭發展下去,這前途,應該無法限量。不過,在處理一些小問題上,還是不夠穩重,比如和田成達一夥鬥爭的時候,竟然以身試險等。劉思宇虛心接應了三哥的教導。晚上的時候,費清松一家也回來了,自然又是一番熱鬧。

    正月初二,劉思宇帶著妻子和兒子,回到了平西,在和父母一家團聚後,和平西的一班朋友,自然又是喝了一個痛快,在山南的朋友和在順江縣的部下,知道他回了平西,都跑來給他拜年,整個正月的幾天,都在喝酒在度過。

    從平西回來,只在燕京休息了一夜,然後就自己開著車到富連市上班,這次柳瑜佳和兒子也跟著到了富連市,先到辦公室去打了一趟,然後就和早等候著的陳勁松他們喝酒去了,反正這值班也只是個形式,如果真的有事,辦公室自然會打電話和他聯繫。

    就這樣,喝酒、玩耍,很快這春節就過去了,不過上班也沒有什麼大事,自然是到單位走一趟,就回家陪著妻子兒子去了。過了正月十五,整個機關的工作開始走上正軌,富連市的舊城改造工程正式啟動,由濱海區政府負責的商業區拆遷工作也開始實施,因為拆遷安置房還在修建之中,所以拆遷的居民,都自行聯繫臨時租住的地方,開始搬遷,當然,政府按規定,給付了臨時拆遷的租房補貼,在濱海市政府的努力工作下,整個拆遷工作顯得非常順利。

    雖然劉思宇並沒有具體負責這些工作,不過,他作為舊城改造指揮部的總指揮,還是關注著這些工作的進展。到了正月二十五的時候,省黨校關於處級幹部進修班的入學通知書下來了,鄭艷茹得到了通知書,她立即把工作進行了相關的交接,然後到河東省黨校報到。

    公歷的三月份,富連市的人代會如期召開,王洪照在會上做了政府工作匯報,在匯報中,他總結了富連市政府近一年來的工作,對來年的工作,提出了思路,劉思宇出席了會議,並參與了分組討論,然後又是黨代會和政協會議,這一系列的會議開下來,然後又是全市的經濟工作會議,教育工作會議等,整個三月,基本上是在會議中度過。

    三月底,省委關於富連市的班子調整正式明確下來,王洪照被調到省政協去了,不過省委並沒有重新任命市長,而是出乎意料的由劉思宇同志以副市長的身份,暫時主持市政府的工作,劉思宇接到這個通知,心裡自然是非常激動。而市政法委***兼***局長牟林,也被調到了省***廳去了,徐德光如願以償,接了牟林的班,成了富連市的政法委***兼***局長,至此,費繫在富連市的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既然是主持市政府的工作,劉思宇自然要到省裡,向省委的一班大佬們匯報工作,雖然這些領導並不一定對劉思宇主持工作表示滿意,但向他們匯報工作,則是劉思宇必做的姿態。

    既然市政府的所有工作,都壓在了劉思宇的肩上,於是,他在向吳***進行了詳細匯報後,召開了市長辦公會,在會上,他對各位副市長的工作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把舊城改造工程和時代廣場工程交給了副市長郭佳成負責,這兩個工作,劉思宇基本已理上路,剩下的,就是按既定路線去辦就行了,他現在主要思考的,是對富連市的國有企業扭虧增盈的事,這件事,其實劉思宇早就在關心了,只是原來自己只是一個副市長,而工業這一塊,又是別的副市長負責,他不好去過問,現在自己主持工作了,提出利用三年之內,對國有企業進行改制,實現扭虧為盈,那也是名正言順了。

    只是劉思宇知道這個工作,十分複雜,否則,王洪照也不可能把這些事留給他來處理。不過幸好韓代能如願以償升為副市長,讓胡建國接了濱海區的***,韓代能在副市長的分工調整中,接了工業這一塊,所以劉思宇對這國有企業的改制,還是充滿了信心。

    韓代能接到劉思宇秘書江風的電話,急忙來到了劉思宇的辦公室,劉思宇看到他進來,親切地招呼他坐下,江風泡了茶後,劉思宇和他坐在沙發上。

    「韓副市長,我市的國有企業,現在困難重重,很多企業連工人的工資也發不出來,如果再不想辦法,一定會影響我市經濟的發展,現在你分管工業這一塊,我希望你對企業進行詳細的調研,然後提出改制的方案,上報市委,爭取利用一年的時間,對這些企業進行改制,然後在三年之內,讓這些企業脫困。」劉思宇直接說道。

    「劉市長,這些企業的情況,我也瞭解了些,之所以走到今天,有歷史的原因,有市場變化的大氣候,也有人為的因素,要在一年之內,對這些企業進行改制,我怕有點困難。」韓代能聽到劉思宇說要在一年之內完成改制,頓時感覺到困難較大。

    「韓副市長,我詳細瞭解過,我市的國有企業,一共為四十五家,其中較大型的企業為八家,中型企業有二十家,另外十七家為小型企業,我建議你先選擇三家典型的企業,進行試點,比如那種沒有任何發展前途的企業,而且資不抵債,可以試行破產,另外那些不很重要的企業,也可以試行拍賣嘛。反正這改制的方式很多,有條件的還可以實行股份制。反正我的要求是在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盡量盤活資源,這些企業,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反正市政府以後不會再向這些企業輸血了。」劉思宇丟了一支煙給韓代能,兩人點上後,他冷靜地說道。

    聽到劉副市長說得這樣明確,韓代能也有一種想幹好這事的衝動,自己在濱海區擔任***的時候,其實也對區裡的企業,有一定的瞭解,還進行了改制方面的嘗試,只是這市屬國有企業,不管是規模還是涉及面,都比區屬國有企業,要複雜得多,所以由不得他不重視。

    佈置了國有企業改制的工作,劉思宇這才關心起陳川縣的那個化工企業來,本來在美國那家公司和陳川縣簽訂了投資協議後,美國企業開始正是投資,不料不知道什麼人,把這個事捅到了國家環保局,於是國家環保局的人下來檢查,提出這家美國公司必須按國際標準,建立治污設施,這讓美國的那家化工企業頭疼不已,要知道,如果自己要建標準的治污設施,哪裡用得著跑到陳川縣這樣偏僻的山裡來投資?為此,陳川縣的領導,多次找到市委市府,看能不能變通處理,王洪照想到自己就要離開,哪裡會去管這閒事,於是就拖到現在。

    這天,陳川縣的錢副縣長來到了劉思宇的辦公室,劉思宇讓他站了一分鐘,才招呼他坐下,錢副縣長就開始匯報這個化工企業的事,說陳川縣好不容易引來一個大型企業,全縣人民都非常振奮,而且這個企業如果在陳川縣投產,不但能解決不少人的就業,而且還會給縣財政帶來多少的財政收入等等,總之,就是這個企業的入駐,對陳川縣的脫貧致富,具有重大的意義。

    劉思宇靜靜地聽著,臉上並沒有什麼表情,這個企業的入駐,他從根子裡反對,不過,他不會把這種反對放在臉上。

    「錢副縣長,現在國家對環保方面的要求,提得特別高,這個化工企業,究竟會給陳川縣的環境,帶來多大的污染,我也不知道,這樣吧,你們陳川縣出面,和省環境局聯繫一下,如果省環境局覺得這家化工企業的治污設施符合國家要求的話,就讓這個項目上吧。」劉思宇想了想,把這個皮球踢給了省環保局,言下之意,市政府並不想去插手這件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