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路官場

第二卷 省城生涯 第四百二十五章有人要來看看 文 / 石板路

    第四百二十五章有人要來看看

    經過幾位股東協商討論,擬定了公司的章程後,這成立公司的事,自然就交給了環球公司負責,當然各位股東也答應派人參與公司的組建。

    劉思宇回到順江縣後,不幾天,蘇玉林就帶著幾個老總,來到了平西省,省裡柳副省長親自接見,並參加了平西省企業家和海東企業家的座談會,隨後,又陪著這些人到平西市的幾個知名企業看了看。

    省委對這海東的企業老總來訪,非常重視,當晚的接風宴,省長孔利新和省委***吳浩東都出席了宴會,並發表了講話。要知道,這次到平西來訪的企業老總,不但有大型國有企業的掌門人,還有兩個民營企業的老總和三個外資企業的代表。這些人手裡都掌握著巨額的投資,如果能拉來一兩個項目,對發展平西的經濟,自然是大有好處。

    蘇玉林在這群人裡的很有威信,在平西市走看了一下後,蘇玉林提出到林陽市去看看,柳志遠當然知道其中的原因,因為他的二哥柳大奎也在這個考察團裡,不過到下面的市裡去,他自是不會去陪同,只是派了省政府的一個副秘書長專程陪同。

    郭璞成和程延山接到省政府的通知,說海東的幾個老總要到林陽市看看,這讓兩人欣喜不已,林陽市的經濟排名,在全省屬於中等偏下,這幾年,兩人為了林陽市的發展,很是傷了一些腦筋,但由於自身的條件並不具備很大的優勢,在現在各地政府都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情況下,林陽市的招商引資工作,搞得並不出色,為此,曹晶艷這位招商局的局長,還受到了郭***的批評。

    郭璞成和程延山商量了一下,由市政府的林副市長親自到省裡去迎接這些財神爺,而其餘的相關部門,則做好接待工作。

    蘇玉林帶著人跟著林副市長,來到了林陽市,先到市政府,聽程市長給這些老總介紹林陽市的情況,然後在林陽市政府的安排下,到林陽市工業園區和林陽開發區去實地考察了一下,晚上的宴會,郭***代表林陽市委市府和林陽四百多萬人民,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了真誠的歡迎,同時希望林陽這片熱土能留下這些客人,林陽市的發展離不開各方朋友的支持等等。

    這個考察團在林陽市呆了兩天,其間也到林陽市下面的兩個縣走看了一下,當然其中也有企業對參與林陽的建設,產生了興趣,而蘇玉林則透露了準備到平西省建一個生產基地的意圖,蘇玉林的機械集團公司,以生產各類機器設備為主,近期集團內有意擴大生產規模,考慮到中西部地區的原料和人力成本都比海東這些發達地區好得多,所以,蘇玉林也有想到中西部建生產基地的打算。

    當然,這生產基地的建設,是一個比較大的項目,涉及資金不下十個億,所以海東機械集團也不能不慎重,蘇玉林知道,自己只要把這口風放出去,自會有人找上門來。果然,聽到蘇玉林透露出準備到平西投資建生產基地的事,郭璞成和程延山都是為之一振。

    在離開林陽的時候,蘇玉林裝著隨意地說對林衛東說道:「林副市長,我聽說你們市的順江縣還不錯,你能否給順江縣政府打個招呼,我們順道去看一下。」

    林衛東聽到這話,心裡一愣,這次安排他們到下面縣上去走看,他有意把這順江縣避開,劉思宇在林鐵柱的事上,讓他很不高興,只是劉思宇和王強這段時間,很得郭***和程市長的好評,他不敢弄出什麼大動作。但這次的接待,市裡安排他負責,所以也就有意無意地把這順江縣忽略了,沒成想這蘇總竟想到順江縣去看看,這讓他怎麼不心裡一緊,雖然這蘇玉林只是企業老總,但論起級別來,比自己這個常務副市長,還要高出一大截。

    「蘇總,這沒有問題,我們林陽市所有的地方,都歡迎蘇總前去參觀指導,不過這順江縣,雖然地處林陽和平西市的中間,但那是一個農業縣,沒有什麼資源。」林衛東陪著笑說道。

    蘇玉林回頭望了柳大奎一眼,兩人相視而笑。柳大奎在這個考察團裡,一直很低調,平時也不怎麼說話,除了陪同下來的省政府副秘書長知道他是柳副省長的兄長外,就只有考察團內部的人知道。

    因為在介紹柳大奎時,那個副秘書長得到柳副省長的指示,只是輕輕帶過,所以就是郭璞成也不知道。

    「林市長,反正我們回平西都要經過順江縣,順道看一看,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蘇玉林笑著說道,不過語氣中卻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味道。

    林衛東沒有辦法,只得給順江縣的政府辦打了電話,通知了海東市來的企業考察團,要到順江縣走看一下。

    彭主任接到通知,知道這是一件大事,急忙跑到到王強縣長的辦公室,向他進行了匯報,這海東市的企業老總到林陽市考察,王強早從程延山市長那裡聽說了,不過他知道這些都是大企業的老總,要投資的項目,都是一些大項目,而自己的順江縣,比起林陽市來,條件自然差得多,所以也不作他想,但沒想到這些人卻提出要到順江縣來,弄得他一頭霧水,卻又不得不認真對待。

    王強坐在椅子上想了半天,自己還沒有和這些大公司的老總打個交道,覺得這個事還是要讓劉***把把關才行,於是打電話問了聶青峰,知道劉***在辦公室裡,他放下電話後,拿著公文包,向劉思宇的辦公室走來。

    這***和縣長,雖然是平級的,但這差別,這時就表現出來了,***有事找縣長,一般都是讓秘書去請,這算是尊敬的,還有的只是打個電話,讓縣長過去,架子擺得十足的大,而縣長有事找***,卻只能親自去匯報請示,或者電話匯報請示。

    所以,在華夏國的官場上,一般情況,***不會到縣長的辦公室來談事的。

    劉思宇聽了王強的匯報,吸著煙半天不語,王強看到劉***陷入了沉思,只得在一邊靜靜地坐著。

    這海東市的老總組團到平西考察,劉思宇在事前就知道了,就在昨天,蘇總還給他打來電話,說要到順江縣實地考察一下,當時劉思宇連忙表示感謝,不過,順江縣的情況,劉思宇心裡有數,並沒有什麼資源,有的,也不過是離平西不足一百公里的地域優勢,他現在想的,就是弄幾個企業來,把工業區搞活,現在的柳樹灣工業區,發展勢頭不錯,已有五家企業入駐,這些企業,在簽訂了協議後,有三家已把相關的資金打到了工業區的帳上,正在進行各種設計,準備動工修建。

    看到王強在一邊等著自己表態,劉思宇歉意地笑了一下,說道:「王縣長,這些尊貴的老總前來考察,這是好事,說明我們順江縣的情況,已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不過,你知道,我們工業區的規模太小,而據我所知,這些老總,都是大公司的,他們不屑於投資小項目,而我們順江縣的情況,想拉點大型的投資,我認為也不很現實。

    當然,這些老總提出到順江縣看看,我們無論如何都要盡點地主之誼,如果能借這些老總的口,宣傳一下我們順江縣,肯定比我們自己去宣傳,效果要好得多,這事我看就由你們政府那邊出面負責接待,規格一定要高,特別要注意,體現出我們順江人的熱情。」

    王強聽到劉思宇把這事交給政府那邊來辦,就在心裡思索了一下,說道:「劉***,其他方面,我還不怎麼擔心,我就怕我們磷肥廠的職工藉機***,影響了我們縣裡的形象,這次聽說還有省政府一位副秘書長陪同,如果這些職工知道了,我怕會出現意外。」

    劉思宇聽到王強提到這磷肥廠的事,也是一陣頭疼,這磷肥廠是在改革開放之初成立的廠子,建在順江縣城東,在建廠的前幾年,效益不錯,很是紅火了一陣子,誰知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這磷肥廠卻一下子變得不景氣了,到了三年前,更是停產連工資也發不出來,更為複雜的是這磷肥廠所佔的土地,當時政府答應讓這些農民到廠裡上班,一家解決兩個工人的指標,所以並沒有對這佔地的農民進行認真的土地青苗賠償等。

    現在這些上班的農民,一時沒有了工作,而土地卻被修成了磷肥廠,於是就找到政府,要求工作,要土地,要吃飯。政府辦為此事,搞了好幾次座談,也想了不少辦法,可是仍然沒能解決問題,更有甚者,這磷肥廠的廠長孫小武,竟然在兩年前突然不見了,把一個爛攤子丟給了縣政府。現在不但是孫小武找不到了,就是這個磷肥廠的其他幾位負責人,也都不見了,弄得縣裡想對這個企業的賬務進行核查,都無從下手,當然,這還只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這個磷肥廠,是由梁光明一手創辦的,當初梁光明任廠長時,這個廠十分紅火,他也因此調到了縣裡,直到兩年前任命為常務副縣長。

    所以,考慮到梁光明的因素,這個企業的問題,很多人都躲避不已,劉思宇對這個問題有點顧忌,一時也沒有去插手。

    「王縣長,這個問題,你給***局和信訪辦聯繫一下,讓他們想辦法讓這些上訪的人,不要在這段時間***,以免影響縣裡的形象。」說到這裡,劉思宇歎了一口氣,說道:「王縣長,這磷肥廠倒底是怎麼會事?我看這事,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等這段時間忙過後,我們商量一下,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王強聽到劉***這樣一說,只得點了點頭,起身離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