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路官場

第二卷 省城生涯 第三百二十章 沒發現問題 文 / 石板路

    第三百二十章沒發現問題

    既然市委決定把這國有企業改制當成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自然在資金和人員方面都優先安排,領導小組召開了兩次會議後,就把辦公室的人員編制和辦公地點都確定下來。

    為了方便,政府辦公廳專門在底樓擠出一間大辦公室,添置了一些辦公用品,掛了一個牌子,這山南市國有企業改制辦公室就算正式成立了,來自各個單位的二十多個人全都擠在這裡辦公,當然作為辦公室主任的劉思宇,也在一邊專門隔了一間主任辦公室,他和兩個副主任擠在這間小辦公室裡。

    這兩個副主任,一個是山南市工業局局長江峰樹,另一個是山南市商業局局長鄧樹聲。這兩位局長輪流在辦公室值班,至於劉思宇,自然大多數時間都呆在他六樓的辦公室裡,只是上班的時候來看看而已。

    這企業改制,首先就要對企業進行調研,然後進行資產評估,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改制的具體方案。所以這辦公室下面就設了三個組,因為這企業改制辦公室不過是一個臨時性的機構,所有人員都是臨時從各單位抽調的,當然也就沒有正式編製。

    一組,負責對擬進行改制的企業進行調研,完成相關調查核實,組長由政府辦公廳調研室主任擔任。二組負責資產評估,理清該企業的財務帳目,組長由審計局的一位副局長擔任。三組負責擬定改制方案,組長則由山南學院的一位教授擔任。每個組都有即近十個人。

    這個改制辦公室,雖然是臨時性質的,但大家都知道這個領導小組的組長是葉書記親自掛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進這個辦公室,等到這企業改制完成,自己的履歷上也有光輝的一頁不是,還有,如果在這山南市的一二把手的眼裡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那自己不是就賺得太多了嗎?

    所以當市裡要成立國有企業改制辦公室的時候,不少山南市官場的有心人就開始找門路,到要定人這幾天,劉思宇的電話更是應按不暇,比如張大全的招呼,洪富強的招呼,總是要給的,就連章顯德都打了一個電話來,意思是把他的一個親戚安排進來,劉思宇想了一下,也只好答應了,當然他信得過的人比如陳亮、劉黛和何潔,都抽調進了辦公室,分別安排在三個組裡。

    企業改制辦公室的人員配齊後,就正式上班了,第一天,自然是全體人員在會議室開會,葉書記、陽市長,陳副市長出席了會議,並講了話,葉書記著重講了國有企業改制對我市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陽市長則強調全體工作人員,要以向全市人民負責的態度,把這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幹好,而陳副市長就當前全國各地的企業改制動態進行了介紹,並佈置了接下來的工作。

    山南市八縣一區收到市委市府下發的《山南市國有企業改制指導意見》後,各級常委都組織了幹部認真學習,然後開始對各自所轄的國有企業進行摸底,因為按照指導意義,首批改制的企業,市屬大型企業一家,中型企業二家,其餘的就是各區縣所屬的企業九家,共十二家。也就是說,要求各區縣確定一家企業,進行改制試點,待取得成功後,再在全市全面推廣,爭取用三年的時間,完成國有企業的改制。

    市裡的企業,紅光機械廠被列入了首批改制的大型企業,這讓張道奇十分失望,原本他想藉著申請技改補助資金的名目,從市裡弄一筆錢來,不料這紅光機械廠被列入了首批改制企業,根據企業改制辦公室的工作安排,立即就要派人到紅光機械廠進行摸底,這摸底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調查組不但要看紅光機械廠的各種資料,還有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

    張道奇知道這回事情嚴重,當晚就召集幾個心腹,來到沁園,在一個幽靜的小園落裡,幾人密謀了很久……

    第二天,企業改制辦一組和二組的人就進入了紅光機械廠,一組到處查看,收集各方面對企業改制的意見,而二組直接封存了紅光機械廠的所有帳簿,開始對紅光機械廠的資產進行清理。

    不過劉思宇並沒有去參與細節工作,只是把兩個組的組長叫來,提了幾點工作要求,就讓他們大膽去工作,有什麼情況,及時向自己匯報,至於其餘改制企業的工作,則交給副主任去抓,自己只是聽他們的匯報,然後再向葉書記陽市長他們匯報就行了。

    至於第三組,現在還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工作,在劉思宇的建議下,乾脆讓那個教授帶著組員先到南方去取取經,開闊一下眼界。

    不過,派到紅光機械廠去調查的兩個小組,工作都不十分順利,一組去走訪職工,卻發現周圍總有人不時出沒,弄得那些接受調的職工總是欲言又止,問及對這紅光機械廠改制的看法時,這些人都說,自己是小老百姓,只關心柴米油鹽,只要能讓自己上班,拿工資,不管廠子如何搞都沒得意見。所以收效甚微,而那些原來到處上訪的職工,卻一個也沒有看見,問及家人,不是說到外面打工去了,就是走親戚去了,反正就是不和調查組見面。

    而二組拿過紅光機械廠財務科的帳簿,卻發現這帳簿做得非常工整,每一筆明細帳都清楚,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從帳面上看,這紅光機械廠的虧損,完全是市場大氣候造成的。

    劉思宇聽了這兩個組的匯報,並沒有發表意見,等他們走後,劉思宇先在電話裡向陳遠華把情況匯報了一下,陳遠華聽說是這個情況,就有點懷疑地問道:「思宇,難道這張道奇真的沒有問題?是一個一心為廠的好廠長?」

    「陳市長,我想問題怕沒有這麼簡單,不過,有能力讓這十多個上訪的群眾都銷聲匿跡,只一個張道奇還不能做到,至於二組通過查帳,沒有發現問題,那只能說明這紅光機械廠還有一本帳,那本帳才是真實的帳。」劉思宇想了一下說道。

    是啊,這十多個老上訪戶怎麼一個也沒有在家,這確實讓人費猜疑,不過人家的家人都說他們外出了,自然不好再去追問的。

    兩人在電話裡聊了兩句後,劉思宇又把情況向葉書記和陽市長進行了匯報,兩人聽到劉思宇說這紅光機械廠並沒有查出什麼違紀違規的問題,就吩咐劉思宇,盡快拿出紅光機械廠的改制方案來。

    不過劉思宇並不死心,他知道這裡面絕對有問題,只是市裡的一二把手都表態了,這事就得小心從事。

    晚上的時候,他來到了何潔的住處,下午的時候,何潔接到劉思宇的電話,知道他要來吃晚飯,心裡十分高興,親自去買了菜,回家做了幾樣。

    劉思宇其實對何潔的感情是很複雜的,兩人說有感情,卻又似乎沒有多重,而更多的是男女的激情,不過他知道這樣很對不起何潔的,畢竟自己現在是有家有室的人了,如果還和何潔曖昧下去,不但對何潔是一種傷害,就是對柳瑜佳,也是一種良心的負罪,所以,這晚上,他一是來瞭解二組調查的情況,二是想對兩人的事作一個了斷。

    兩人吃過飯後,劉思宇坐在沙發上邊抽煙邊看電視,何潔收拾好後,進來挨著他坐下。

    「何潔,你參加了二組對紅光機械廠帳目的查對,你把具體情況說一下。」劉思宇把煙按熄在煙灰缸裡,說道。

    何潔沒想到劉思宇竟然在這種氣氛中問起工作上的事,但她知道劉思宇讓自己到二組去工作,就是讓她隨時掌握情況的,於是她進屋去拿了一個筆記本,上面記著她查帳時的一些數據。

    劉思宇接過來,慢慢地翻看著,兩筆帳目進行了他的視線,一筆就是三年前紅光機械廠購進生產設備的帳,這筆支出共達三千多萬,而對方是香港一家叫萬順的公司。另一筆是處理廢品的收入帳,這筆帳共計二十萬元。

    就是這兩筆,檢舉信上說得很清楚,紅光機械廠購進的設備,其實只值一百萬元,結果卻付了三千多萬,而另一筆,其實是把工廠裡的半新的機床,按廢鐵的價格賣給了一家廢品回收公司。而那些機床,至少值三百多萬。

    劉思宇叫過何潔,說道:「何潔,你明天找個機會,把這兩筆帳的情況複印下來,交給我。」何潔看了一眼這兩筆帳,在心裡記下了,點了一下頭,說道:「好,我明天就去辦。」

    雖然二組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但紅光機械廠的帳還放在企業改制辦公室的保險櫃裡。

    談了正事,劉思宇摟住何潔,愛憐地說道:「何潔,你離婚都有兩年了,趁著現在人還年輕,遇到合適的,你還是找一個吧。」

    「宇哥,謝謝你關心我,其實我一個人過,挺好的,你放心,我不會要你給我任何承諾的。」何潔知道劉思宇的意思,說道。

    「你怎麼這麼傻啊,記住,我不是和你說假話,你將來的路還很長,遇到合適的,就一定不要放過,我今天來,就是想對你說這個的。」劉思宇硬著心腸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