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路官場

第二卷 省城生涯 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調到山南市來吧 文 / 石板路

    第二百二十九章你調到山南市來吧

    開發區的小樓只有四層,會議室在四樓,大家進了會議室,鄭玉玲請劉思宇坐在主席台中間,自己挨著劉思宇坐下,蔣明強作為縣府辦副主任,自然挨著劉思宇的另一側坐下,其餘的兩個副主任挨著鄭玉玲坐下。

    台下,開發區的所有工作人員坐在下面,不過卻是三三兩兩的開著小會。

    鄭玉玲代表開發區管委會致了歡迎詞後,劉思宇就開發區的工作作了公式化的講話,無非是縣委縣府很重視開發區的工作,要求開發區全體工作人員,團結一心,開拓進取,在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下,把開發區的工作搞上去等等。

    會後,劉思宇在鄭玉玲等開發區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白樹溪木材加工廠的生產情況,向廠長李孟夏詢問了加工廠的規模、產值等情況。然後鄭玉玲的盛情相邀下,來到七步酒家。

    這七步酒家,劉思宇是只聽其名,還從來沒有來過,這酒家建在白樹溪邊,前面臨街,後面臨河,規模並不大,不過裡面顯得很整潔。

    到了樓上的包間,大家圍著一張大圓桌坐下,桌上除了劉思宇,蔣明強,陳亮和盛小兵外,就是開發區管委會的幾個領導,分別是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鄭玉玲,副主任林長明、胡偉和管委會辦公室主任余倩、項目辦的楊建明、財務科長阮承朋。

    等到服務員上齊酒菜後,鄭玉玲滿臉春風地端起酒杯,說道:「來,我們開發區管委會全體班子敬劉縣長一杯,感謝你對我們開發區的支持。」

    聽到鄭玉玲如此一說,開發區的幾個人全都舉起杯子,笑望著劉思宇,劉思宇掃了眾人一眼,舉起杯子,說道:「今年縣裡給我們開發區的任務很明確,就是走出困境,我在章書記面前立了軍令狀,今年開發區一定要完成招商引資兩千萬的任務,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大家的努力。」說完,和開發區的領導碰了一杯。

    聽到劉思宇的話,鄭玉玲心裡一驚,這劉縣長還真是膽大啊,這開發區的現狀,他難道不清楚?招商引資兩千萬?談何容易。不過劉思宇現在是她的頂頭上司,自己也在竭力改變他對自己的印象,自然不敢質疑。

    可是林長明聽到劉思宇這話,臉上卻露出了不屑的神情,劉思宇看在眼裡,也並不多說。接下來開發區的領導紛紛向劉思宇敬酒,不過和鄭玉玲喝了一杯後,劉思宇就借口下午還有事,誰來敬酒,他都只是隨便喝一口,不再和開發區的領導乾杯了。

    林長明仗著自己的年紀多劉思宇大了十多歲,縣委副書記敖年是自己的親戚,他端起酒杯,故作醉意地對劉思宇說道:「小劉縣長,我敬你一杯,我先乾為敬。」

    說完,一仰脖子,把一杯酒倒進了喉嚨,兩眼盯著劉思宇。

    劉思宇微笑了一下,說道:「你是老前輩,我喝個明顯下降。」說完,舉起杯子,喝了一口。

    林長明看到劉思宇只喝了一口,心裡不悅,看了劉思宇一眼,悶頭吃菜。

    一頓飯下來,劉思宇對這開發區的幾個領導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瞭解,那個林副主任並不怎麼買鄭玉玲的帳,而且對自己也沒有應有的尊敬,竟然稱呼自己小劉縣長。而胡偉,看起來循規蹈矩的,不過那雙眼睛卻暴露了他自己的心機。

    回到自己的住處,劉思宇叫來蔣明強和陳亮,讓他們就今天的調研談談看法。

    蔣明強作為政府辦的副主任,對這開發區的情況比較瞭解,他說道:「劉縣長,這開發區的情況比較複雜,客觀的原因我就不說了,我就說一下它的人員結構。鄭主任是從縣團委書記的位置上調過去的,人年輕,有一股衝勁,可惜她從大學出來,先是教書,後來又調到市團委,可以說她一直在團委這一塊工作,搞經濟不是內行,至於副主任林長明,相信您也看到了,純粹是一個老油條,仗著資格老,又是縣委敖書記的親戚,工作不好好幹,好處卻不少撈,胡偉這個人原來是縣委辦的,寫文章還不錯。」

    聽了蔣明強對開發區幾位領導的評價,劉思宇沉吟了一下,說道:「明強,你對縣裡的幹部比較瞭解,你幫我物色一下,看有沒有人願意到開發區去。」

    聽到劉思宇這樣說,蔣明強兩眼一亮,雖然現在開發區一團糟,不過聽劉縣長的口氣,似乎他已想到辦法讓開發區走出困境,如果自己能到開發區去的話,比這政府辦的副主任可是強多了。

    看到蔣明強的樣子,劉思宇知道蔣明強的想法,就說道:「明強,本來我也打算讓你去開發區的,但鄭主任不願回市裡,你去的話,只能任副主任,所以我的意思你還是在政府辦先呆著,幫我跑完公路的事再說。」

    聽到劉思宇已為自己做好打算,蔣明強只感到鼻子一酸,感激地說道:「劉縣長,您對我太好了,沒說的,我聽你的。」

    下午的時候,章書記召集白山路工程籌備組的人開會,在會上,他通報了項目建議書已得到市委的認可的事,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到省交通廳跑立項,他代表縣委對工程籌備組的工作進行了表揚,並號召大家再接再厲,確保白山路立項成功。

    既然要到省裡跑立項,這爭取銀行貸款的事就提到了議事日程,所以董月玲就立即組織人進行白山路建成後的收益預算,這項工作相關煩瑣,劉思宇把任務要求和董月玲說了後,就讓董月玲負責完成。

    長嶺鄉黨委書記胡柱才和鄉長曹躍飛拿著申請修整白長路的報告來到劉思宇的辦公室,劉思宇看到他倆,笑著站起來,招呼兩位坐下,詢問了幾句鄉里的情況後,又聽了曹躍飛匯報了鄉里關於這條路的修整設想,按劉思宇在長嶺鄉的表態,鄉里決定再讓百姓出一點義務工,爭取在半個月內,把白樹縣到長嶺鄉的公路填補一下。

    劉思宇接過曹躍飛的方案,仔細地看了一下,拿起筆來,簽字批了五萬元,讓他找交通局拿錢。

    交通局今年的公路維修費還基本上沒用,大約有四十多萬。

    兩人看到劉縣長爽快地簽了字,臉上自然露出感謝的笑容,劉思宇裝著隨意地問道:「老胡,聽說你說是長嶺鄉的人,對鄉里的情況很熟悉,是不是?」

    「劉縣長,說到長嶺鄉,沒有人比我再熟悉了,我從參加工作就一直在那裡,全鄉有幾條溝有幾個埂,我閉著眼睛都能說清楚。」胡柱才自豪地說道。

    「哦,那天我看了一下,你們鄉的公路跟新河縣的公路只有幾公里沒通,你們怎麼沒有想過把它接通?」劉思宇疑惑地問道。

    聽到劉縣長問起這件事,胡柱才一臉尷尬,他不好意思地說道:「劉縣長,我們也想過把兩個縣的公路接通,新河縣的那個鄉還專門為這個事找過我們,為了這事,我們打了一個報告到交通局,沒想到交通局的危局長說這公路涉及到兩個省,他要向上請示之後,才能決定,就這樣,一直拖到現在。」

    劉思宇一聽,還有這事,這不過是一條小公路,又不是國道,還要上面審批?不過他對這些事也不是很瞭解,就只是笑了笑。

    晚上,劉思宇和柳瑜佳通了一番電話後,突然想起何潔的事,翻出田勇寫給的傳呼號,打了過去,過了一會兒,放在茶几上的手機響了,他拿起一看,卻是紅山縣的電話,接起一聽,就聽一個熟悉的聲音問道:「喂,請問剛才是誰打的傳呼。」

    劉思宇一聽正是何潔的聲音,心裡一顫,說道:「是我,劉思宇。」

    何潔今天下班後,一個人回到自己的住處,她現在住的是單位的單身寢室,自從離婚後,她就孤身一人搬了出來,住進了單位的單身寢室,忍受著周圍人的閒言非語。

    她剛給自己弄了點面,吃了幾口,就聽到包裡的傳呼響起來,何潔拿起一看,卻是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碼,這個年頭,用得起手機的人,還不是特別的多,要嘛就是單位的領導,要嘛就是老闆之類的人。

    一般的人,還真用不起,畢竟一個月幾百上千的手機費,不是一個普通的人家能支付的。

    於是她走下樓來,在門口的一個公用電話亭裡回了電話,她原以為是哪位領導找自己有事,沒想到電話那頭卻傳來了一個讓自己永生難忘的聲音,這個聲音,曾多少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自己的耳邊響起,聽到這個聲音,她這兩年來所受的委屈都一下子湧上了心頭,只覺得鼻子一酸。

    「是何潔嗎?你怎麼不說話?」劉思宇聽到話筒裡傳來女人低低的哭泣聲,知道那頭肯定是何潔,著急地問道。

    何潔聽到劉思宇焦急地問話,強忍住心頭的酸楚,說道:「思宇,是我。」

    「你還好嗎?」劉思宇小心地問道。

    何潔聽到劉思宇關切地話語,用手抹了一下臉上的淚,說道:「還不錯,思宇,謝謝你還記得我。」

    「何潔,你的事我都聽說了,這兩年苦了你了,要不,你調到山南市來吧,只要你願意,其餘的我來辦。」劉思宇聽到何潔微微的哭泣,心痛地說道。

    「山南?」何潔聽到劉思宇提出讓她調到山南市去,心裡一動,不過她知道自己調到山南市去有多困難,怕給劉思宇增加麻煩,就說道:「思宇,這跨市調動很困難的,我也知道你才到那邊不久,我還是呆在這邊吧。」

    劉思宇一聽何潔拒絕了自己的提議,一下急了,說道:「何潔,就這樣說定了,你調到山南市來,這事我替你作主,你必須聽我的。」

    聽到劉思宇霸道的話,何潔心裡一暖,說道:「思宇,你有這片心,我就知足了,這跨市調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何潔,我辦事你還不放心嗎?這對別人來說,可能很困難,但對我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你也不用覺得欠我什麼的。」劉思宇故意大大咧咧地說道。

    聽到劉思宇充滿信心的話,何潔也不在堅持,兩人又談了一些別後的事,這才掛斷電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