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路官場

第二卷 省城生涯 第一百八十章 任何單位都有小團體 文 / 石板路

    第一百八十章任何單位都有小團體

    10月24日,經過長達四個小時的你來我往,各種利益的交換補償,最終確定了十家中小企業進行改制試點,費清雲由於有組織部長文傑和省軍區司令員王守道以及省紀委書記傅正鋒的支持,山南市電機廠順利通過,至於賓州市的紅星機械廠,費清雲並沒有提出來,他知道余偉強是吳浩東的人,吳浩東肯定會想法讓賓州的紅星廠進入改制試點名單,所以沒有主動提出。

    果然,省政法委書記曾乾山在談了一番看法後,就提到了賓州在全省地位十分重要,那裡的中小企業比較多,面臨改制的壓力很大,紅星機械廠在賓州的中小企業中很有代表性,如果改製成功,可以為賓州的企業改制探出一條道來。

    曾乾山的話音剛落,宣傳部長彭秀聰接過話說道:「大家都談了看法,我也說一點自己的意見,這中小企業改革是勢在必行,也是大勢所趨。現在南方很多省份早在去年就開始進行中小企業的改制,而且探索出了許多經驗,他們的企業進行改制後,政府的職能發生了轉變,不再對企業大包大攬,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運作。而在我們平西,各地市的中小企業還是有事找政府,一切依賴政府,這樣的結果就是政府干了企業自己應該幹的事,承擔了本該企業自己承擔的責任,如果再不扭轉這種現狀,勢必影響到我省整個經濟發展大局。

    至於說到選哪十家中小企業進行改制試點,這既要照顧地區性,也要照顧行業的差異性,剛才曾書記提到賓州的紅星機械廠,我贊同曾書記的意見,這個企業很有典型性,賓州在全省無論是從經濟發展情況還是地理位置,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市,而且賓州市的中小企業眾多,如果確定紅星機械廠進行改制試點,一則可以點帶面,推動賓州市中小企業改革,二則也有利於賓州的社會穩定。」

    聽到彭秀聰這樣態度鮮明的支持曾乾山,省委秘書長聶田波也表態支持曾書記的發言,賓州的紅星機械廠也順利進入了改制試點名單。

    最後的結果,就是平西作為省會城市,有兩個企業被列入了改制試點名單,剩餘的八個,賓州、山南兩市各有一個,另六個也是一個市一家企業被列入,還有十一個市的企業沒有被列入試點企業。

    省委的文件還沒有出來,很多人就知道常委會上的結果了,得知自己的企業被列入改制試點名單的,自然興奮不已,而那些被涮下來的,自然免不了內心鬱悶。

    隨著這份名單以文件的名義下發到各市和相關廳局,省企改辦的工作一下子又繁忙起來,這次省委為了搞好中小企業改制試點工作,特批了五個億用於中小企業改制資金,對於這筆資金的使用,省企改辦的意見卻不統一,有主張集中使用的,有主張平均使用的,有主張無償補助的,也有主張作為注資的形式投入的。

    總之,是眾說紛紜,而秦副省長卻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任由下面的專家們和成員們各自發表意見,劉思宇在其中的級別太低,當然就只有充當忠實的聽從,不過在他心裡,卻也認真進行了思考。

    張國平廳長作為企改辦的重要成員,自然參與了資金使用的討論,他認為這改制專項資金應該集中使用,由企改辦根據下面報上來的方案,核定補助資金。

    其實下面的各市,之所以積極申請進行企業改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知道這企業改制試點省裡要進行補助,而且數量不小,就算是平均補助,一個企業都可以得到五千萬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它可以幹好多事。

    秦副省長把企改辦的意見收集好後,向省委作了匯報,省委書記吳浩東讓幾個副書記傳閱了一下,就只是讓下面進快審查各市的改制方案,至於資金問題,留在下一步再說。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九七年十二月,省裡各部門都開始準備年終總結,而省財政廳,這時自然更比以往忙得多了,張國平等幾個廳級領導不是到燕京開會,就是在省裡開會,就是沒有會的時候,也很少在廳裡露面,起初劉思宇還沒有明白其中的奧妙,在被地方上的幾個人圍在辦公室,找他要求對市裡的企業進行補助的時候,他實在無法,最後借口企改辦有一個會議,這才脫身,跑到朱處長的辦公室,發現朱處長的辦公室也圍著幾個人,一看也是地方上來的。

    朱中文正在不勝其煩的時候,看到劉思宇在門口一閃,眼睛一亮,想到張廳長叫他有機會叫上劉思宇,幾人聚一聚。就對那幾個人說道:「陳市長,杜局長,我還有點事,你們的事我知道了,你們先把材料留下,能辦的我一定辦,你們放心吧。」說完就對劉思宇說道,「劉處長,你等我一下,我們馬上就走。」

    說完,拿起桌上的公文包,對那幾個人抱歉地笑了笑,出了門,和劉思宇下了樓。

    劉思宇其實也只是準備到朱處長這裡來匯報一下,不過看這行情,正好幫朱處長解了圍,當然會意地與朱處長一起到了樓下,坐上朱處長的奧迪,小車迅速向大門外開去。

    那幾個人看到朱處長確實有事,已經走了,自然只得把帶來的材料交給朱處長的秘書,然後怏怏地離開了財政廳。

    小車直接把朱中文和劉思宇送到財稅賓館,兩人上了六樓,進了608號房間,預算處長徐明得、人事處的塗處長早等在那裡了,看到朱中文帶著劉思宇進來,兩人都有點好奇地望著朱中文,朱處長把包放在一邊,對兩人說道:「剛才被茂州市的陳剛堵在屋裡,好不容易才和思宇逃出來。」

    劉思宇自然是先恭敬地向兩個處長問好,塗處長是比較熟悉的人,自己來報道,就是塗處長親自送自己到企業處上任的,自己對他也很有好感。

    至於預算處長徐明得,這人平時一臉威嚴,有一點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味道,自己平時和他見面,也只是點頭之交,不過這徐明得也確有驕傲的資格,他所在的預算處,可以說是財政廳所有處室裡權力最大的部門,掌管著財政廳資金的預算和劃撥,他說的話,有時比一般的副廳長還起作用。

    劉思宇從包裡取出一包中華,掏出煙來,給三個處長各遞上一支,徐明得淡笑著接過來,劉思宇又掏出火機,分別為他們三人點上,朱中文看到劉思宇這樣會來事,滿意地點了一下頭。

    徐明得上次也參加了劉思宇的婚宴,從劉思宇的婚宴上隱略猜到劉思宇和費清雲有關係,所以雖然臉上不是很親熱,但也算是給了劉思宇的面子。塗處長則對劉思宇笑道:「思宇啊,你到財政廳不久,可能不知道,這每到年關,下面各市來要錢的人那可是絡繹不絕,弄得廳裡的領導都不敢在辦公室辦公了。」說到這裡,他又轉頭對朱中文說道:「中文你也是,叫你今天別去辦公室,你就是不聽,這下知道了吧。」

    劉思宇這才知道為啥很少看見廳裡的領導。

    這時,徐明得已抽了幾煙,最開初他並沒有在意,這中華煙對他而言,自然是抽得不能再習慣了,這才吸幾口,突然發覺今天劉思宇遞上的中華煙和往日抽的有所不同,味道更加純正,不由仔細一看,可不是,比自己往日抽的煙長了一截。他眼裡就閃出一道精光。

    這煙他上次隨張廳長到燕京參加一個會議,其間隨張廳長拜訪了一位老領導,那個老領導一時高興,就取出一包煙來,撕開散了他和張廳長一支,就是這個味道,至於那剩下的,張廳長還是厚著臉皮,從老領導那裡討了回來,不過卻是一支也沒有分給自己,而是寶貝般的放進了包裡。

    後來才從張廳長口裡得知這是專為部級以上領導生產的特供煙,而且一般的部級領導一年也不過兩條,自然十分難得。就是他,一年也難得蹭到一兩包。

    看到劉思宇那盒剩下的煙還放在桌上,徐處長如同發現了珍寶。「思宇,你這煙不錯,我沒收了。」

    說完,徐明得伸手就把那盒煙抓在手裡。

    這時,朱中文和塗處長也發現了異樣,狐疑地打量了一下手裡的煙,又吸了一口,品味了一下,突然大聲說道:「老徐,你這就不耿直了,什麼東西都想獨吞。不行,見者有份。」

    雖然不能肯定劉思宇放在桌上的煙就是傳說中的特供,但既然徐明得都看得起的東西,那是說什麼也要撈點才行。

    看到兩人氣勢洶洶地向自己逼來,大有要硬搶的樣子,徐明得一急,兩手把煙緊緊抓住。

    正在這時,房間的門被人推開了,一個聲音隨接響起:「你們幾個在搶什麼?」

    劉思宇抬頭一看,卻是張廳長走了進來,謝主任緊跟在後面,劉思宇忙喊了一聲:「張廳長好!」

    這時徐明得、朱中文和塗處長已迅速站好,口裡熱情地說道:「老闆,你終於來了。」

    張國平掃視了幾人一眼,笑著說道:「你們幾個都是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還像小孩子一樣。」

    徐明得就有點尷尬,想把手藏好,又不大敢。張國平這時看到了徐明得手裡似乎是一包煙,眼睛一亮,就說道:「明得,你手裡是什麼?拿來我看看。」

    徐明得有點捨不得,但張國平可是自己的老闆,只好乖乖地把手裡的大半盒特供中華遞了過來。

    張國平接過一看,確實是特供中華,心裡一喜,沉聲問道:「哪來的?」

    徐明得他們三人就用眼睛盯著劉思宇,劉思宇只好接口說道:「別人送我的。只有兩包。」

    「還有一包呢?」張國平一聽劉思宇有兩包,心裡一喜,就繼續問道。

    劉思宇只得心痛地從包裡拿出一包沒有撕開的特供中華來,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只有兩包,他還當著張廳長的面拉開公文包。

    張國平瞟見包裡真的只有一包特供了,至於一般的中華,倒還有兩包。

    那包沒有撕開的特供中華,自然被張國平沒收了,而另外的大半包,卻被張國平和四位處長平分了去,而劉思宇,則只有在一邊乾瞪眼的份。

    看到劉思宇心痛的樣子,張國平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口裡表揚道:「思宇是個好同志,工作幹得不錯。」

    劉思宇只得連聲說道感謝張廳長教育和培養,自己的任何一點小進步,都離不開在座領導的指導之類。

    隨後,幾人就擺開了牌局,劉思宇和謝主任自然充當了跑腿的角色。

    這次活動後,劉思宇算是漸漸溶入了張國平的小團體,他也知道徐明得、朱中文、塗處長和謝主任都是張國平的心腹。而自己,僅算是初步進入了這個小團體,當然,他也知道自己能被張國平接納,更多的則是費清雲的面子。

    自己的兩包特供,也算是加重了自己在張國平眼裡的份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