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六十三章 匈人阻擊 文 / 橫耳

    堪堪阻住敵軍重騎兵的衝勢,又有一支騎兵從南邊殺來,「活捉匈人單于」的呼聲不絕於耳。俄提洛轉頭一看,瞳孔不由得猛然收縮。這支騎兵,自己永遠不能忘懷。當日在小山坡下,荊棘叢邊,這支騎兵將自己逼入絕境,讓自己不得不屈辱地簽訂與克林斯堡的和約,今天,他們又一次殺到了自己面前那面利劍貫穿匈人羽冠的旗幟,不正是在嘲笑自己曾經受過他們的脅迫嗎

    俄提洛憤怒已極,暴吼道:「前進前進將敵人殺回去」

    匈人親衛隊嘶喊如雷,不顧性命地向前撲,完全是以自己的血肉來阻擋無堅不催的重騎兵。威爾遜此時已經丟棄了長矛,重劍上下飛舞,連續劈翻了三四個匈人。在他身邊,數十名重騎兵結成一個小隊,以威爾遜為前鋒,為他擴大戰果。後面匈人親衛隊長見對面這名敵軍將官氣勢如虹,已是深深契入已方陣中,如果再讓他深入,只怕是要動搖匈人陣形。匈人隊長怒吼一聲,親自帶領十餘名精銳迎上。兩人甫一交手,匈人隊長手腕一麻,竟然握不緊彎刀。二人手中武器重量差距懸殊太大,讓他吃了大虧。威爾遜得理不饒人,重劍又疾又快再來一招直劈。匈人隊長無力招架,一翻身來個鐙裡藏身,威爾遜的重劍劈在馬鞍上,將木製的馬鞍劈得塊塊碎裂。匈人隊長絕望之下,猛用手扳住威爾遜的重劍,不顧手上鮮血淋漓,從馬上一躍而起,和身撲向威爾遜。威爾遜猝不及防,竟被抱了個正著,身子一歪,倒向馬的一側。由於重騎兵的全身甲是與鞍橋相連的,而匈人隊長又抱得緊,二人一時竟沒有落馬,全掛在了馬的側面。戰馬長嘶數聲,四蹄掙扎幾下,終於扛不住兩個人的重量,轟然翻倒。

    「威爾遜營長落馬了」重騎兵們齊聲驚呼。

    「隊長落馬了」匈人大聲呼叫。

    雙方人馬不約而同地向二人落馬處殺來,此地方圓數十步內,數百人馬攪成一團,各不相讓,陷入混戰。而威爾遜和匈人隊長卻被倒下的馬壓往雙腿,爬不起來,二人摟抱在一起,用手、頭、肘相互攻擊,纏在一塊。

    俄提洛自率一千親衛,向南阻擊鱗甲騎士營。此時有一個萬人隊長臨時糾集起千餘人,前來助戰。俄提洛卻勃然大怒,一鞭抽在萬人隊長的頸背上,怒喝道:「回去去召集你的部屬,防備敵軍全面進攻我不需要你來幫助。」

    萬人隊長忍痛回去。俄提洛面對四倍於已的敵軍,毫無懼意,迎頭殺上。小切肯興奮到了極點,率部直取匈人單于。

    霍青在林邊,見威爾遜落馬,心中一驚。趕忙命斯托馬斯:「你率一百親衛,進入陣中,務必將威爾遜營長解救出來。」

    斯托馬斯領命而去。

    霍青再仔細觀察,威爾遜落馬處雙方大軍糾纏在一起,誰也顧不上下馬來幫助自己的將軍,這種混戰之局下,誰要下馬那是尋死。斯托馬斯的一百人避開混戰的人群,尋路接近威爾遜,但一時也到不了目的地。威爾遜目前還是安全的,霍青將目光又投向整個戰場。

    他心中暗自歎了一口氣,威爾遜的落馬,對整個戰局的影響十分不利。原本以威爾遜為鋒銳的衝擊陣形,隨著他的落馬而打亂。雖然重騎兵們已經大量殺傷敵軍有生力量,但卻不能形成破陣局面,無法直接攻擊正在集結中的匈人主力。俄提洛已經率領一千人與鱗甲騎士營展開亂戰,小切肯雖然人數四倍於敵,但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破敵軍。裡約克森林果然不是埋伏的好地點,這裡林木太過茂密,埋伏於其中的其餘各部出林需要一定時間,現在只能命令他們加快速度了。能夠爭取早點出來,就能多取得一點戰果。

    說時遲,那時快。重騎兵與鱗甲騎士營與敵戰鬥不過十多分鐘的功夫,匈人大隊已經有少部份人完成集結,而這個時候,克莉絲娜所部已有兩萬人出了樹林。霍青不能再等更多的人出來列陣,馬上命克莉絲娜率軍出擊。

    兩萬東哥昂人呼嘯著疾馳上前,匈人一陣慌亂,但很快便有一支已經完成集結的萬人隊迎了上來。這兩支部隊在大道上拚殺在一起。

    四千鱗甲騎士與一千匈人親衛隊激烈廝殺,俄提洛身邊有一支重甲衛士,他們身披雙層鏈甲,手持五尺長刀,當先開路。這群匈人單于的貼身衛士,儘是精銳中的精銳,身形敏捷,力大如牛,剛一交手,小切肯便發覺了他們的凶厲。鱗甲騎士是自己刻苦訓練出來的精兵,但遇上這群衛士,多數不是他們三招之敵。他們人數雖然不多,但所起的作用卻如一支千人隊,足以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比。小切肯並不知道,這是俄提洛在舒太德山中吃了大虧之後,深覺身邊沒有強大的護衛力量,特意從各部中選調身強力壯、能征慣戰的勇士而組建的,每一個人都是以一當十之輩。今天俄提洛面臨險境,又碰上了舊仇,當下便親自率領這支衛士隊打了頭陣。

    敵人兇猛,以小切肯的性格,便是以更加兇猛去壓倒敵人。鱗甲騎士營四個連,每連一千人。小切肯自率一個連,惡狠狠地衝了上去。俄提洛在衛士護衛之下,一眼便看見了他,當即怒火萬丈,不顧身邊人的阻攔,一馬當先衝殺上前。

    小切肯牙關緊咬。自己所有的親人,全部死在匈人的手裡。舒太德山中一役,雖然幾乎擒獲匈人單于,但鑒於當時雙方各有顧忌,不得不放俄提洛回去,他心中的仇怨並沒有報復回來。今天二人又對上了,豈能再次放過?這個鱗甲騎士連與俄提洛貼身衛隊硬碰硬撞在一處,頓時爆發出如雷般的殺聲。小切肯勢若瘋虎,俄提洛狀如惡獅,兩支隊伍的領軍人物直接撞上了。刀光如雪,劍光如電,二人捉對廝殺,每一交手,火星四濺,兵器發出刺耳的爆鳴聲。

    霍青觀看小切肯與俄提洛的交手,心中甚為擔憂。小切肯畢竟還只有二十二歲,臨敵經驗遠不如俄提洛豐富,在這種混戰局面下,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小切肯不要出什麼意外才好。

    這時,斯托馬斯已經繞到了威爾遜的落馬處。匈人親衛隊長眼尖,早看見了亂陣中有這一支小隊伍步步向自己逼近,眼看他們快要到了,遂大聲喊叫。有個匈人臨機一動,想出了個好點子,他抽出鞍後放的套馬索,凌空一抖,將圈套一頭扔在隊長身上。匈人隊長小半個身子鑽入套中,那匈人打馬一拖,將隊長拖了出來。威爾遜想抓住他,但稍稍遲了,只揪下了他的脛甲。不過匈人隊長也沒好過,經馬身重重一壓,又挨這粗暴的一拖,整條大腿全脫臼了,疼得他抱著腿長聲慘嘶。

    斯托馬斯率人殺到威爾遜身邊,趕開附近的匈人,將馬拖開,救出威爾遜。幸好威爾遜一身重甲,沒有受多大的傷,只是一支腳崴了。

    仗打到這個時候,在重騎兵營與鱗甲騎士營的夾擊之下,俄提洛親衛隊損失巨大,已是難以支持。剛剛上來的匈人萬人隊,在克莉絲娜的強大攻勢下,被逼得步步後退。兩處損失總計有五六千人。但這五六千人的代價並非沒有效果,他們為匈人集結部隊爭取到了時間。在大道以東的農田里,匈人各部結成方陣,初步作好了戰鬥準備。克林斯堡方面,各營人馬相繼出林,在大道以西結陣。兩軍隔著道路,分別列陣對峙。

    俄提洛與小切肯打馬盤旋,交手數十招,不分勝負。俄提洛並非不想將自己的仇敵斬落馬下,但對手憑著一股子悍勇之氣,一連二三十招搶攻,讓他不得不疲於招架應付。剛剛等到反擊機會時,卻有另外兩個捉對廝殺的人闖入他們的戰圈,逼得俄提洛讓開場地。待要再找對手時,卻已不見了。俄提洛喘口氣,觀察戰局,才發現自己的親衛隊已經剩不下多少人了。敵軍重騎兵正面強攻,鱗甲騎士四下包抄,將親衛隊片片分割吃掉。再向西望,大道以東農田里主力各部正在列陣。自己的阻擊任務已經可以算完成了,俄提洛心中一鬆,現在可以突圍了。

    貼身衛士隊還剩下二十多人,俄提洛撮唇作哨,撥馬向東,二十多人結成一支小隊伍,全力向外突圍。

    林邊戰鼓聲一輪接著一輪,克林斯堡大軍在霍青指揮下,一隊隊人馬緩緩向前湧動。居中的前鋒,是久經戰陣的斯伯特迅風輕騎兵營,五萬東哥昂騎兵分列左右為兩翼,尼蘭達磐石重步兵營押後,與霍青的親衛隊為中軍,威斯瑞德的重錘騎士營殿後,克魯克因的哥安斯騎兵營遊走後方,為機動部隊。各部軍馬旌旗飄搖,行列整齊,前後左右相互呼應。人無喧嘩之聲,只聞金鼓響震。大陣雖未作戰,但已是殺氣凜凜,直衝雲霄。對面的匈人見了,無不心驚。自從來到西大陸,無論是鄂斯人、帝國人、哥昂人,還是西王朝人,他們哪個有這樣嚴謹整齊的隊伍?克林斯堡軍,是他們所見過的最為強大的軍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