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五十六章 致人之術 文 / 橫耳

    第二百五十六章致人之術

    大君堡戰事又持續了兩天,城中平民的傷亡數目極大,傑德已經是左支右絀,兵力運用捉襟見肘。所有能用的人都用上了,但仍然不敷使用。匈人一天之內十餘次登上城頭,外城已經無法防守,傑德只能考慮退守內城了。

    在攻城戰進行到第十二天,隨著格林在達拉尼亞督造的最後一批戰船順流東下,駛入黃金海峽,霍青所要求的能夠一次性渡過全軍的戰船數目終於湊齊。不能再等了,再拖一天,或許大君堡便會陷落。霍青下令,全軍登船,向黃金海峽東岸進發。

    這天攻城戰正打得激烈之時,匈人已經從六處登城,守城軍兵正在後撤到內城,眼見破城在即,忽有人急報俄提洛「海岸邊大批船隻接近」。俄提洛馳至岸邊,正見著克林斯堡船隊駛近。遠遠望去,海上數千船隻,浩浩蕩盪開進,從左至右,一眼看不到邊。俄提洛估算一下,十幾萬大軍總是有的,克林斯堡全軍出動了,其來勢不小。現在匈人大軍幾乎全在攻城,如果不早作防禦準備,只怕敵軍會輕鬆登陸。雖然大君堡隨時可以攻下,但俄提洛哪敢讓克林斯堡主力軍輕易登陸,遂命只奪外城,主力退出城中,集結於海岸邊,準備反登陸戰。

    霍青昂首立於船頭,眼觀大君堡城上。城堡東門已經丟失,但城中喊殺聲未絕。城中有沒有陷落,霍青心中也沒有底。於是回首問旁邊一個坐在椅子上的人:「格涅斯先生,按您的判斷,城中戰況如何?」

    老奧斯汀元帥的左膀右臂之一——格涅斯在大君堡奧斯汀的葬禮上與霍青分別後,心灰意冷地回到希略行省的家鄉,埋頭著書度日,一直默默無聞地過了這些年。這次霍青率兵打到黃金海峽西岸,因密茨要帶領海軍增援大君堡,霍青便向他詢問誰能協助自己指揮海戰,密茨便向他推薦了格涅斯。格涅斯本是海軍出身,由於戰功卓著,後來被老奧斯汀招至帳下,成為帝國統帥部的重要智囊之一。老奧斯汀死後,他這一系的軍方骨幹受朝廷和教廷兩方人物的排斥,以至於星流雲散,只剩下格涅斯這個殘疾人。霍青聽密茨推薦格涅斯,立即回想起當年在大君堡結識的這位性格暴躁、嫉惡如仇的老朋友來。既然帝國海軍元帥也十分推崇他的海軍指揮能力,霍青抽了個空,親自來到希略行省請格涅斯出山。

    見到霍青,格涅斯十分感慨。不過七八年時間,世事如白雲蒼狗,當年盛極一時的帝國,如今已是危如累卵。那時還顯得年輕的異族英雄,如今已屆中年,成為率領十數萬大軍的帝國拯救者。霍青親自來請,格涅斯立即應允。他雖身已殘疾,但胸中熱血未衰,現在是帝國生死存亡之際,不由得他不為帝國文明的延續而出力。

    此時聽霍青詢問,格涅斯昂首靜靜地聽了一會兒東邊傳來的殺聲,然後道:「聽這聲音,大君堡內城未失。內城城牆雖然沒有外城那般高大,但堅固猶有過之。如果傑德撤退有序,再守個一兩天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霍青再聽了一會兒,隨著匈人大軍陸續出城,城中殺聲漸漸稀少,但一直未絕。他相信格涅斯的判斷,遂命令道:「大軍緩緩接近海岸,但現在不作登陸的準備。」

    匈人十餘萬大軍集結於岸邊,排成十餘哩長的陣形,預備迎戰克林斯堡大軍。但過了半天,敵軍只在離岸五百步處,沒有登陸的跡象。俄提洛心中生疑,難道這麼大規模的船隊,霍青也沒有登陸作戰的打算?

    兩個多小時後,風向轉為西南,霍青下令,船隊藉著風勢,穿過黃金海峽,向東北方向緩慢開進。

    俄提洛不敢稍有大意,傳令大軍,隨著船隊移動,以防敵軍登陸。

    此時霍青正在與格涅斯討論,詢問阿索海和布賴克海東岸有何方便的登陸地點。格涅斯道:「兩處海洋南北縱橫九百哩,可供登陸的平緩海灘有十餘處。除大君堡西門外這一處外,從這裡到瑞林根之間,是丘陵地帶,方便登陸的地點不多,只有兩處。一處是瑞林根城外渡口,一處是著名的莫色雷斯海灘,那裡風光極佳,是大君堡貴族們的渡暑勝地。如果要登陸的話,我建議選擇莫色雷斯海灘,海灘周邊沒有堅城,沒有匈人大軍駐守,便於我們上陸建立立足之處。」

    「那麼瑞林根以北呢?」霍青問道。

    格涅斯驚異地揚起眉毛,道:「難道霍克大人不打算在大君堡附近登陸?」

    霍青笑了笑,道:「何必一定要在大君堡附近登陸?匈人大軍已經出了大君堡,想必傑德在內城能堅持更長的時間,讓俄提洛跟著我們走不是更好?」

    格涅斯稍想了一想,忽大笑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記得您在大君堡與我們討論軍事理論的時候,經常提起東方戰術的一句名言——致人而不致於人。您的想法,恐怕還是這個戰術原則的具體應用。」

    霍青微微點頭,道:「匈人戰力強悍,而我軍又處於登陸作戰的不利地位,如果不能調動敵軍,我也沒有必勝的信心。」

    「說起瑞林根城以北,那可供登陸的地點就很多了。」格涅斯指著地圖,「科科勒行省為平原地帶,沿海地勢平緩……」

    霍青看著地圖,一邊聽著格涅斯的講解,一邊頻頻點頭。

    克林斯堡船隊駛出黃金海峽,並不深入大海,卻沿著海岸邊慢悠悠地前進。霍青有令,讓船隊與岸邊的距離,保持在可讓岸上看見船隊的範圍之內。操船的海軍水手們不解,不走近路,卻要沿著彎彎曲曲的海岸前進,這不是浪費時間麼?但主帥有令,不得不從。好在密茨手下的海軍水手,對布賴克海的情況極為熟悉,海流、礁石處處摸得清楚,霍青的意圖貫徹得十分到位。

    匈人大部隊隨著克林斯堡的船隊沿著海邊行進,大君堡到瑞林根的大路,本就是沿海,行軍倒也不難。只是無法判斷克林斯堡人馬要在何處登陸,只得緊跟不捨。俄提洛看著地圖,一直在研究敵軍意圖於何處登陸。難道是瑞林根?俄提洛眉頭緊皺。匈人在擊潰荷莫斯的克魯伯防線後,輕取瑞林根,在這座城裡也沒有留多少人,便南下攻打大君堡去了。如果克林斯堡人馬去攻打瑞林根,那倒是十分可慮。俄提洛命令一名萬夫長,率五千騎兵先行出發,增援瑞林根。

    行軍至夜,匈人已經睏倦,但敵軍船隊借風勢行進,並不休息,仍在緩緩前進。俄提洛不敢輕忽,命大軍連夜跟進。行軍一日一夜,克林斯堡船隊到達瑞林根城外海面,此時匈人大隊人馬還在城池南邊十餘哩處。霍青命令數百小船,離開大船向瑞林根城外碼頭開進。城中守軍與先行到來的五千匈人出城列隊,預備迎戰。數百小船接近碼頭邊,見匈人陣勢嚴謹,並不登陸,只亂放了一陣箭矢,便即退回。

    格涅斯問道霍青道:「我們是繼續北上,還是掉頭南下?」

    霍青道:「不著急。俄提洛的主力尚未到達,我們再等等好了。現在不妨再催他一下。」

    小船隊退回之後,不多時,大船上又響起戰鼓。隆隆戰鼓聲中,近千艘小船出動,氣勢洶洶朝岸邊殺來。匈人萬夫長一見,一艘船按十人算,這支隊伍也有將近萬人。而自己人馬五千,加上原先城中守軍也不過六千出頭。敵軍數量遠超自己,他不禁有些懼意。對手可是屢屢戰敗族人的大敵,數量又比自己多,這能擋得住麼?他急忙派人,南下請求俄提洛大軍加快行軍速度,前來救援。

    俄提洛得報,心道「果然他的目標就在瑞林根」瑞林根是座大城,城中儲藏豐富,若是克林斯堡大軍奪下此城,便可以說是在東岸站穩了腳跟。霍青毫不猶豫地選擇此城攻擊,難道他知道城中空虛?匈人大軍不顧疲勞,加速行軍,半個小時之內便趕到了瑞林根。

    俄提洛卻不知道,霍青在瑞林根城外海上一番行動,仍然不過是虛晃一槍。數千小船逼近岸邊,飛矢如蝗,朝岸上匈人射去,匈人以箭矢還擊,兩邊熱熱鬧鬧地打了一番。小船隊接近岸邊,彷彿頂不住匈人的火力,又退回遠處。退回之後,又重整隊形,再次殺近。如此幾番進退,直到俄提洛大軍趕到,克林斯堡大軍也沒有正式登陸作戰。

    霍青見俄提洛已經到了,遂命小船隊撤回。俄提洛率軍剛剛在岸邊排開陣勢,卻見海上船隊又揚起了帆,緩緩向北開進。

    俄提洛心中冷笑:算你識相。若是要強行登陸,我匈人十幾萬大軍,便要趁你半渡之機,殺你個片甲不留他正要再跟敵軍船隊北上,回頭卻見軍中戰士個個疲憊已極。匈人大軍剛剛從艱苦的攻城戰中撤下來,又連日連夜急行軍至數百哩外的瑞林根,就算是鐵打的人也支持不住了。俄提洛皺了皺眉,下令全軍在瑞林根休息半日,然後繼續上路。

    在之後的兩天裡,克林斯堡船隊依然緩緩北上,待到俄提洛大軍跟不上的時候,便選擇一個地點作登陸的樣子。匈人在陸地上趕路,哪有克林斯堡軍人躺在船上的悠閒?雖說科科勒行省是一片平原,但總有小山崗、河流、森林阻路,總不如海上鏡面似的平整。算下來,匈人騎馬跑的路,竟是海路的兩倍以上。兩天之後,離瑞林根城已有二百多哩,風向一變,轉而向南。克林斯堡船隊突然掉頭南下。俄提洛在岸上見了,突覺自己又落入了霍青的圈套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