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四十五章 鄂斯復國 文 / 橫耳

    重騎突擊,是帝**傳統強項,在霍青手上也一樣指揮如意。威爾遜營人人手執將近二十尺長、六十多磅重的鐵矛,單手根本就提不起,只能用皮帶掛在肩上,把矛尾夾在腋下。重矛無法舞動,僅憑著長而重的優勢,五匹馬並排形成一個矛陣,朝前突擊。匈人用刀矛拼盡全力,也休想擋開如此重的鐵矛。而重錘營所用的短柄重錘,也是匈人的武器格擋不開的。兩支重騎兵一突入陣中,匈人無力正面招架,被一個連一個地打落馬下。

    在以往,匈人對付帝國重騎兵的手段是,避開正面對攻,四下遊走以強弓消磨重騎兵的戰鬥力。但這一次,敵手也同樣擁有輕騎,而且雙方正糾纏在一塊,根本就無法隨意調整陣形。阿拉力格只得抽調後備人馬,集中對付兩支重騎,妄圖以人多的優勢把重騎兵給逼回去。

    破陣營和巨錘營連番衝擊,彷彿兩柄鐵錘一次又一次擊打在鐵砧上,每一輪衝擊,便給匈人帶來幾百人的傷亡。而東哥昂騎兵、鱗甲騎士營和哥安斯騎兵營自覺地配合重騎兵的行動,待重騎兵一輪衝擊後撤回,便蜂擁殺上,解決掉受傷落馬和被衝散的零星匈人。在重騎再度發起衝鋒之時,則退回後方以弓箭為重騎預先開道。輕騎重騎輪番上前屠戮匈人,彷彿洪水沖刷河岸一樣,每一番衝擊的浪頭捲過,便將匈人的陣形削薄一層。

    戰鬥了兩個多小時,阿拉力格不敢再打下去了,心中萌生退意。對手人數既多,戰鬥能力還在已方之上,再打下去,徒增傷亡,更無法前進到多羅河邊接應莫吞。沒過多久,一個消息讓他立即下了撤軍的命令。對手騷擾戴克羅克的那支騎兵也南下了,正在高速接近戰場中。再不走,那就要讓對方合圍了。

    阿拉力格一退,霍青立即看出匈人的意圖,命令全軍突擊。自己也率親衛隊殺上前,力求在匈人脫離戰場時給予他們更大殺傷。

    匈人向東逃遁,大軍追擊五十哩,霍青傳令收兵。諸軍回到多羅河岸邊,準備開始下一步行動。

    多羅河北岸一戰,阿拉力格所率的匈人部隊損失近萬,且全部是匈人本部和北方蠻族軍,大河北岸其他匈人各部多數為鄂斯奴隸兵。此戰過後,來自北岸的威脅已經減弱,霍青可以放心大膽地全力對付南岸莫吞所部。第二天,船隊再次開動,緩緩東進。阿勒克斯、阿布率偵察兵在南岸遠出偵察,尋找莫吞所部的動向。

    匈人左谷蠡王圖格日勒盡起留守部隊,全力進攻羅特堡。格雷芬斯率奧哈德的輕步兵營和特姆普拉特的重步兵磐石營,分守各處要塞,抗擊圖格日勒的猛攻。三日內連番激戰,僅羅特何干處,便連續擊退圖格日勒的數十次強攻。

    三天打下來,圖格日勒已經明白,這支克林斯堡軍隊既非弱旅,人數也不在自己之下。一萬多人,怎麼會從千哩之外的克林斯堡飛到這裡來的?他想不明白。自己手上,只有五千匈人老弱和一萬多鄂斯奴隸兵,想一下子攻破人數和戰鬥力均不弱於自己的敵人,只怕是做不到。只能等待白音日格的兩萬人,或者戴克羅克的部隊回援了。大單于那裡,是指望不上了,大軍已經到達大君堡城下,再要回援時間上來不及。

    圖格日勒放緩了攻勢,主力集中於羅特堡城外,限制克林斯堡軍隊再去攻佔其他城堡。他並不怕克林斯堡人出城與自己野戰,很明顯,這支部隊全部是步兵,城外決戰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況且匈人自從走出冰原,野戰對敵中還沒有輸過一場,他有這個信心。

    而格雷芬斯對他放緩攻勢,正是求也求不來的好事。一萬五千人翻越東克林巴斯山脈,沒有任何後勤支援,攜帶來的軍資輜重都不多。奪取了羅特堡,堡中儲糧倒是豐富,但兵器極少,全被莫吞帶走南征去了。尤其是箭矢這種守城的大宗消耗品,全靠自己帶來的十幾萬支,再打兩天就只能扔石頭守城了。圖格日勒希冀友軍回援,格雷芬斯也是一樣。不過區別在於,霍青的部署早定,格雷芬斯心中有數,先到的必定是自己人。

    克莉絲娜、依麗婭和德羅維奇進軍的速度如風馳電掣,東克林巴斯山脈以北,這將近千哩的區域內沒有任何匈人阻路。他們全隨白音日格向北撤退了,留下的全是東哥昂人部落。克莉絲娜的五彩金鷹旗過處,東哥昂人望旗來歸。

    「我們的女戰神,草原上的金鷹,她回來了我們的王,他回來了」東哥昂人看著族人的大軍,歡欣鼓舞,老人婦女牽來牛羊犒勞自己的戰士,青壯男子紛紛要求加入軍隊。克莉絲娜讓要求參軍的留下等待阿拉裡克王的後繼部隊,只取乾酪肉脯充作行軍乾糧,馬不停蹄繼續上路。千哩長途奔襲,雖是吃慣了苦的東哥昂人也受不了。到了最後兩天,多數人只能用皮帶將自己捆在馬上前進。

    十天後,連日連夜趕路的一萬三千東哥昂人和鄂斯人聯軍終於通過了泥炭沼澤與東克林巴斯山之間的狹窄地帶,進入南鄂草原。戰士們疲累萬分,克莉絲娜一面下令休息,一面探聽格雷芬斯所部的消息。

    不過一天,克莉絲娜派出的人便回來了,格雷芬斯推算東哥昂大軍的行軍進程,這兩天也該趕到了,與是預先派人向西尋找,正巧與克莉絲娜派出的信使相遇。克莉絲娜得知格雷芬斯暫時無憂,於是全軍在克林巴斯山北麓休整,恢復體力。兩天過後,克莉絲娜率本部一萬人直奔羅特堡,而德羅維奇則直取基西內。

    八月中旬,克莉絲娜率領的東哥昂騎兵抵達羅特堡以北,依麗婭隨軍到來。圖格日勒駭然發現,自己的部隊已經處於東哥昂人和克林斯堡軍隊的前後夾擊之中。一萬東哥昂人分作四路,朝羅特堡城下包抄而來,而羅特堡城門大開,磐石營重步兵魚貫而出,列成人牆,成排推進。

    圖格日勒整軍欲戰,但軍中早已大亂。在克莉絲娜的護衛下,一桿純白的巨熊旗迎風招展,那是諾曼采夫家族的標誌。

    「鄂斯人的勇士們,我的族人們,復國的日子到了奴隸的日子結束了回來吧,不要為仇人賣命了,我會帶著你們,回到家鄉去,回到基沃城去」依麗婭在陣前喊道。

    「是依麗婭公主,她終於回來了」鄂斯奴隸兵騷動起來,「克林斯堡的那位英雄是她的丈夫,他在為她而恢復鄂斯人的國度,我們還打什麼呢?」

    圖格日勒連聲呼喝,但對手軍心一旦不穩,克莉絲娜怎會放過。

    「鄂斯人,讓開道路」克莉絲娜彎刀一指,東哥昂騎兵諸路並進,朝匈人殺去。

    「鄂斯人,放下武器,避開友軍」依麗婭叫道。

    鄂斯奴隸兵的防禦線霎時破開了幾個大口子,鄂斯奴隸兵擠在一塊,抱頭蹲下,讓東哥昂人從身邊馳入陣中。

    沒有了鄂斯人步兵防禦線,圖格日勒哪還敢再打下去。匈人頭一次尚未與敵人正面交手,便開始了潰逃。東哥昂人一路追殺一百多哩地,直到圖格日勒逃過爾布格河才算罷休。

    與此同時,德羅維奇打著巨熊旗,北上基西內,輕易便奪取了城池。圖格日勒已經帶走了基西內幾乎所有的人馬,此時已是空城一座。城中鄂斯人見了王族的巨熊旗,知道復國的日子到了,趕散了守衛城門的幾個匈人士兵,打開城門放德羅維奇進城。

    圖格日勒逃過爾布格河,聽到基西內丟失的消息,心知大勢已去,急忙趕往沃特佳與米諾爾交界的佛克城。那裡是南鄂草原與帝國北部邊境的連結點,如果佛克城丟了,那麼俄提洛的二十多萬大軍,將無路回歸鄂斯草原。

    在南鄂草原上,諾曼采夫家的巨熊旗再次高高飄揚,數天之內,便從羅特堡傳至林加城。六百哩的範圍內,鄂斯奴隸們紛紛起來趕跑匈人奴隸主,迎接族人的復**到來。德羅維奇大軍主力留於基西內不動,只派了十幾個騎兵小分隊,便已經恢復鄂斯公國的小半國土。

    此時,阿拉裡克王率領的東哥昂人主力和利凡率領的鄂斯人步兵也到達了南鄂草原,德羅維奇回師迎接,而格雷芬斯則率領兩個步兵營繼續向東,渡過爾布格河直逼佛克城。

    阿拉裡克王這一支東哥昂人和鄂斯人聯軍在阿雷克斯河河邊再度會合,大軍整頓之後,靜等另一場大戰的到來。

    十天前,白音日格見到了圖格日勒派出的求援信使,吃驚不小。克林斯堡竟然越過東克林巴斯山脈,偷襲了羅特堡,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基西內一帶的戰略地位,他明白得很,一旦此地丟失,俄提洛大單于所部、莫吞所部、南鄂草原上的匈人後方,還有自己這兩萬人,匈人四大塊人馬就被分割開了,等於是被人一招掐住了咽喉。他本想趁東哥昂人大舉東進的時候,偷襲舒太德山,大軍已經偷偷掩至山北了,誰知竟出了這種情況。他這時才明白過來,為什麼東哥昂人大舉出山,不尋找自己決戰,反而不顧後方疾速東進,原來他們打得是攻破基西內的主意。

    事已至此,不由得白音日格不援救圖格日勒,匈人兩萬大軍,跟隨在阿拉裡克王后面,於兩日後也進入了南鄂草原。而此時,近七萬東哥昂人和鄂斯人聯軍早已在此等候。v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