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三章 老鄂德的托付 文 / 橫耳

    霍青心中大震,急忙回馬。一群人關切地圍在哪裡,見霍青趕到,忙讓開道路。霍青一看,老鄂德躺在地上,臉如白紙,身下卻一片殷紅。依麗婭正抱著他,哭得聲嘶力竭。

    「鄂德先生,你怎麼樣了?」霍青跳下馬,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急問道。

    老鄂德緊閉著眼,不能開聲。他小腹處有一個深深的創口,血不斷地淌出,暗青的臟腑隱約可見。霍青急忙掏出自己的金創藥,灑在傷口上,尋找布帛為老鄂德裹創。依麗婭這才醒過神來,協助霍青為他包紮。

    這一番動作刺激了傷口,產生的疼痛使老鄂德清醒了過來。他睜開眼,輕輕地咳嗽,嘴角流出一絲鮮血。

    「你們別麻煩了……傷到肝臟了,救不了了……」

    「不要說話,比這重的傷我見過,人也活過來了。」霍青口中說著,但心底愈來愈涼。金創藥灑上去,隨即被湧出的血衝散,只得用布緊緊包紮,鮮血仍然止不住,白布上被染得一片通紅。

    「沒希望了……我的傷自己知道……我老了,再也頂不住了。年輕那會兒或許還行……一輩子打了多少次,都沒留個疤……這次也留不下了……」

    「別說了,鄂德伯伯,你沒事的,會沒事的,神會保佑你的……」依麗婭止不住眼淚,抽泣著說道。

    「我得說啊,沒多少時間了,我得說明白。不說明白,我死了也不安心!」老鄂德拼起最後的力氣,一手抓住霍青,另一隻手抓住了依麗婭。

    「依麗婭是個好姑娘,仁慈、美麗、善良,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好的姑娘。」老鄂德強忍著劇烈的疼痛,不停歇地說道,「她的父親臨終前把她托付給我,要我照顧好她。但如今我怕是做不到了,我得把她托付給一個讓我放心的人,一個有能力照顧好她的人。霍克兄弟,你雖然不是一位有封號的騎士,但依我看,你比那些貴族騎士更像騎士,更有騎士的美德。我把依麗婭小姐托付給你了,你不會拒絕一個臨死的老人的請求吧?」

    霍青怎麼可能拒絕老鄂德的請求。是他,向自己詳細介紹了德門斯盆地的地理,讓自己有了走出沃克索山的辦法;是他,在難民們心存疑慮的時候第一個走了出來,給了自己最大的支持;是他,在第一次戰鬥中勇敢地衝了出來,帶動了其他第一次上戰場被嚇呆了的戰士;也只有他,能夠幫助自己訓練軍隊,向新戰士介紹戰鬥經驗,鼓動士氣。自己能帶出這支人馬,老鄂德居功至偉;而更可敬的是,他從不因此自傲,總是處處維護霍青的權威,維護隊伍的統一。

    「你放心地養傷吧,我有什麼不能答應你的。」霍青忍著眼淚說道。

    老鄂德將頭轉向依麗婭。

    「小姐,我辜負了您父親的囑托,再也不能照顧您了。霍克兄弟是一位真正的騎士,他答應的事一定會做到。您不要再衝他發脾氣了,他肩上的擔子很重,要照顧這麼多難民,但他一定會在您的身邊保護您的安全。答應我好嗎?您能跟著他,我就放心了。」

    「你會好起來的……我會照顧好自己……」依麗婭哭著說道。

    「好孩子……您知道,這不是在家的時候了,也不是在夏爾村有村民們保護您的時候了,我也不能再保護您了。我看準的人沒有錯的……霍克兄弟是個好人,把您交給他我放心。」

    老鄂德抓住依麗婭的手,放在霍青的手心,將兩隻手捏在一起,帶著希冀的眼神看著霍青。霍青知道他的心思,握住了依麗婭的手,向老鄂德重重地點了點頭。

    老鄂德看著霍青握住依麗婭的手,臉上泛起輕鬆的微笑。他一隻手緊緊地把他們的手捏在一起,另一隻手從腰間摸出一把小刀,遞給霍青,用模糊不清的聲音說道:「留個記念……或許對你有用……」

    霍青接過小刀,彷彿東都大火之夜的慘痛充滿胸中,口中只能機械地說道:「你放心,放心,你說的我牢記在心……」

    老鄂德帶著微笑,看著兩手握在一起的兩個人,再無牽掛,輕鬆的感覺瀰漫全身,眼中的神采漸漸散去。

    「鄂德伯伯,鄂德伯伯……」依麗婭焦急地呼喚著,但老鄂德不再應聲,她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周圍的人潸然淚下,念誦起救贖的禱文。

    霍青徒勞地按壓著老鄂德的傷口,血漸漸不再流,但老鄂德已經永遠也起不來了。想起老鄂德幫助自己的點點滴滴,霍青再也止不住,淚珠一顆顆落下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霍青才從悲痛中緩過來,看見依麗婭仍在哭泣,他伸手扶住依麗婭。

    「請節哀吧,鄂德先生已經故去,但我們的路還要繼續。此地不能久留,我們走吧。」

    但依麗婭恍若未聞,仍然沉浸在刻骨銘心的悲痛之中。

    霍青再三勸慰,沒有效果。無奈之下,他攔腰抱起依麗婭,一聲忽哨,青騅小步上前,前蹄跪下。霍青把依麗婭輕輕放在馬背上,牽著馬步行。這時跑散的難民已經被斯伯特他們找回,他們面對著地上被亂兵屠殺的同胞,胸中充滿無言的悲憤。為什麼帝國人民的保護者,竟然舉起屠刀殺向供養他們的人民?神的教誨、騎士的誓言都到哪兒去了?他們心中沒有答案。難民中的神父們用低沉的聲音念誦禱詞,指揮他們將遺體葬入土中。

    難民們佇立在山坡上,無言地望著霍青,等待他的安排。

    奧伯溫、艾克德等行走各地的商人,熟悉帝國腹地的地理,在地上拼湊出了一份詳細地圖。奧伯溫向霍青介紹道:「西南方向兩百哩,是拜克城。而正南和東南向,是沃克索山脈的分支葉雷溫山脈的——,山勢崎嶇難行。葉爾尼行省以南,是科科勒行省,那裡完全是平原,是帝國兩大糧倉之一。在那裡,我們或許可以得到官員們的救助接濟。再往南,就是東中央特別區和俄德菲爾行省,帝國首都大君堡就坐落在東中央特別區的西部海岸。」

    霍青問道:「奧伯溫,我們的糧食還可以支持多少時間?」

    奧伯溫心中默算一下,回答道:「能堅持七八天吧。」

    霍青歎了一口氣,道:「你和帶領難民的各隊隊長們分頭去收集在難民們手中的糧食,今後糧食要統一分配使用,不得私藏。」

    奧伯溫疑問道:「您這樣做,難道是說今後還要更困難嗎?」

    霍青點頭道:「不錯。拜克城我們不能去了,以匈人的速度,我們在去那兒的路上肯定會被他們追上。況且拜克城已經將守軍派出增援彼菲克堡和德門斯堡,現在這兩支援軍必然已經潰滅,拜克城很難守得住了。我們只能進入葉雷溫山,向科科勒前進。這一路估計得走上十天。但願匈人攻入葉爾尼之後就會滿足,不然的話,我們就算到了科科勒後還得繼續逃難,困難的日子還會更久,必須從現在起就精打細算。奧伯溫,你要安排好難民的口糧,讓現有的糧食盡量能支持十二到十五天,我們必須留有餘地。」

    奧伯溫等人心情沉重地去安排。雖已入夜,但難民們不敢在此停留。他們點起火把,排成長龍,迤儷向深山中行去。

    霍青沒有向前,牽著青騅來到老鄂德的墳前,向他作最後告別。戰士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跟隨在他身後。

    霍青跪下,撮土為爐,插草為香,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口中祝禱:「與君相逢,其時短暫;受教良多,情意深長;哀君不幸,亂世遭難;哀我雖生,國棄家亡;人生何歡,多艱多險;苟且偷生,非我所願;唯心存道義,不敢有負所托。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戰士們脫帽致敬,肅立默哀。秋風漫卷黃葉,山林嗚咽哀鳴,既像是在為戰死的英靈哀悼,又像是傷感一個老大帝國的沉淪。東洛瑪帝國的廣袤土地上,異族的鐵蹄驚破了貴族們的美夢,帶血的屠刀指向了苦難的民眾,狼煙席捲了帝國的東半部。而霍青和難民們,只不過是這場大災難中微不足道的一粒火星,彷彿隨時就會被狂風吹滅,誰又能指望這粒火星會燃起燎原大火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