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十九章 克敵之道 文 / 橫耳

    「這個……」霍青沒有料到伯爵會提出這種要求,不明白伯爵為何如此迫切地想增強城堡中的守備力量。

    「我聽說大人您可以擁有久經訓練的八百名家族騎士,以我估計,守衛這麼大的城堡,八百人雖說少了一點,但並不至於太過緊張。您知道,山谷中的難民更需要保護。」

    「八百人?」伯爵苦笑一聲,「對我來說,那是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他用手拍了拍地圖上標出的一塊區域,道:「我的領地只有這一塊盆地,有三千多民眾。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也只能供養五百名家族騎士。一名騎士,需要五到十家人供養,才能保證他的裝備和訓練。事實上,我的家族騎士中只有十幾名是獲得帝國封號,進入帝國貴族行列的正規騎士。其他的人不過是見習騎士,平時還要耕作,農閒時才有空訓練。這一仗打下來,我只有三百人了,守衛城堡捉襟見肘啊。」

    帝國的軍制,以重甲騎士為中堅力量,一旦成為重甲騎士,則邁入了貴族門檻。而步兵和預備役--平時耕作,閒時訓練,戰時徵召的農兵,其中的精銳可以被認定是見習騎士,作為正規騎士的後備補充。老奧斯汀公爵在征服了鄂斯人後,因為這片盆地是戰略要點,特意把這裡安排為老部下德門斯伯爵的封地,給予了他自行招募八百騎士和見習騎士的名額。德門斯伯爵深知他的用意,幾十年來不圖享受,傾盡家產,盡力維持一支精銳騎士隊。但盆地狹小,人口不多,伯爵只建成了五百人的隊伍。

    霍青聽了伯爵這一番話,才知道自己以前高估了城堡中的實力。他沉吟良久,最後還是搖搖頭,道:「雖說大人缺乏人手,但依我之意,山谷中的難民更需要人保護,一片寨柵總比不過城牆。我不能丟下處境更危險的難民不管。」

    伯爵臉上浮起失望之色,背著手在房中踱步。格雷芬斯道:「如果先生不能到城堡中來,能否幫助我們訓練一些民眾,協助騎士們作戰呢?」

    霍青不理解格雷芬斯的意思。

    「難道城堡中的騎士不能訓練民眾嗎?」

    格雷芬斯不好向霍青解釋帝國政治的微妙,只得搪塞道:「騎士們都有各自職責,我們抽不出人來負責訓練。」

    霍青狐疑地望了他一眼,想了想還是答應下來了。多訓練一點人馬總是好的。

    伯爵雖然對霍青不到城堡中很是失望,但還是對霍青願意為城堡中訓練民眾表示感謝。他接著向霍青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我聽約夫洛說,你所在的國度曾經打敗了匈人,我很想知道你們用什麼樣的戰術,什麼樣的兵種戰勝了他們。匈人的弓騎兵來去如風,我們的戰士明顯受制於強弓和輕騎。」

    霍青答道:「我不太清楚帝國的軍制,只看到了今天您的城堡出來的兩支軍隊。他們都存在兩個弱點,缺乏遠攻手段和機動能力。沒有與匈人同樣的輕騎和強弓,是無法與匈人作戰的。」

    伯爵皺著眉頭道:「帝國缺乏這樣的兵種。難道其他兵種全都無效嗎?要將其他兵種全部改變成輕騎兵,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霍青搖頭道:「沒有把全部軍隊都改成輕騎兵的必要,只需有一兩支精銳的輕騎就可以了。匈人是馬背上的民族,論弓馬嫻熟我們很難比得過他們。僅有輕騎和強弓,最多只能與匈人打個平手。要破匈人的戰術,關鍵在於各兵種的配合。您需要的是一支輕騎、重騎、步兵、車兵均有的混合部隊,各兵種承擔不同的戰鬥任務,相互配合,進退有序,如同一體。」

    伯爵聽得大感興趣,道:「如你所說,我的重裝騎士隊也能夠對付匈人?」

    霍青道:「不錯。比如說您今天的指揮,取得了一些戰績,關鍵在於抓住了匈人一剎那間喪失了速度的機會。匈人輕騎在與重裝騎士正面作戰時,完全沒有抗衡的能力。如果您有其他兵種的配合,指揮得好,可以將匈人逼到不得不正面作戰的境地。倘若這時重裝騎士隊殺出,匈人必敗無疑。您的重盾步兵同樣也可以發揮出防禦力強的長處,掩護防禦力弱的弓手,阻擋匈人的衝陣。如果他們換掉短刀,使用重矛,應付輕騎強攻再好不過。實際上,我的家鄉--天朝軍隊中兵種的劃分更為細緻,有冒刃之士、陷陣之士、勇銳之士、寇兵之士、死憤之士、待命之士,各有不同,指揮官依據戰場形勢變化,靈活運用不同的士卒。」

    伯爵又提出新的問題:「但是,如果你把部隊劃分得這麼細,又如何指揮呢?戰場上分處各處的士兵,這一支要上前線,那一支要退後,或者左右互調,你怎麼下達命令?這難道不會造成陣形混亂嗎?」

    霍青點頭道:「這當然需要精妙的指揮。我注意到,您的軍隊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是一種緊密的隊形,只能同進同退,內部無法調動。在天朝的軍隊中很少有這樣的情況。一支部隊,或分三軍,或六軍,或九軍,每軍之間,必留通道,以便交通。如果是一支數萬人的大部隊,每軍內部也可能留下通道。指揮的方式,靠的是旗旛金鼓。總指揮官居中,掌握各支部隊的令旗,屬於哪一支部隊的令旗搖動,則是命令哪一支部隊行動。鼓聲和鑼聲,則是指揮如何行動。鳴鼓則進,鳴金則退,金鼓聲有緩急、有遍數,各軍聞聲進退,不得遲疑。如此,則全軍如臂使指,宛若一人。」

    伯爵聽得呆了,半晌方道:「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指揮方式。帝國軍隊的指揮,靠的是傳令兵。小部隊不存在大的問題,但大部隊的指揮就常常延誤。你所說的指揮方式,真是適合大部隊。我今天算是開了眼界了。」

    霍青暗想,帝國國土雖然廣大,但論起人民眾多那就遠遠不如天朝。一個伯爵,在帝國已經能算是高等貴族了,守衛的封地是軍事要道,手下也不過區區五百人,其他人可想而知。聽老約夫洛說過,近幾十年來帝國最大規模的一次軍隊出動,不過三萬人。可想而見,帝國將領在大部隊指揮上缺乏經驗。這恐怕是帝**事上一個極大的缺憾。

    伯爵繼續道:「霍克先生,你這一番話,讓我理解了如何與匈人對抗。但對目前的形勢,我還希望你能給我一些建議。我知道你是有著豐富經驗的軍人,對匈人這樣的遊牧民族很瞭解,你的建議對我來說很重要。」

    霍青沉思了一會兒,道:「目前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們不知道整個戰場的態勢。派人盡快與彼菲克堡和後方聯絡上,這是最重要的事。除此之外,我們必須迅速訓練出一批新兵,尋找與堡外匈人決戰的機會。驅逐了這批匈人的干擾,我們就可以進退自如,不至於危險到來之時連走都走不掉。伯爵大人,我會用克制匈人的辦法訓練新兵,但願匈人會給我一些時間。」

    二人正談說間,伯爵的侍從來報:「外面有人求見霍克先生。」

    霍青和伯爵均感到大為詫異,霍青第一次進入城堡,並無熟識的人,是什麼人會想見霍青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