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異陸修仙

第2卷 第344章 側面攻擊 文 / 廢齋居士

    第344章側面攻擊

    雖然奇克帝國在戰線北部也集中了十幾個軍團,但在教廷精銳部隊面前,那些部隊還是顯得不堪一擊,尤其是在教廷部隊中還有兩支法師團,都是一水的飛行部隊。雖然其中大部分還只是大魔法師和魔法師水平,但已經不是普通部隊可以抵禦。

    奇克太子還在和四名副手設計大反攻的計劃,教廷部隊的突然出擊,打了奇克部隊一個措手不及,還來不及做出反應,戰線北部就被突破,教廷的大隊人馬很順利的通過了奇克帝國的防線,並迅速向奇克帝國縱深區域深入。

    帝國太子和副手並未察覺教廷聯軍的真實目的,而是認為敵軍可能會直插都城,於是趕緊調動剛剛趕往前線增援的四十支軍團,趕往教廷部隊向帝國都城前進的沿途攔截。然而,四十支軍團火速趕到教廷深入的必經之路上佈置防線攔截時,卻發現教廷部隊已經轉向抄中路防線的後路。

    奇克太子所在的後路被教廷部隊佔領,而正面的敵軍也開始發動攻擊,這讓奇克太子不禁有些驚慌失措。雖然在四名副手的反覆建議下最終決定堅守陣地,但還是發出命令,調動原本攔截教廷部隊的四十支軍團和高天賜部隊火速前往救援。

    比較而言,高天賜部隊距離中央戰區最遠。不過,他們在連番大戰中繳獲了大量的戰馬,除了原有的八萬多騎兵部隊外,又臨時組建了七支會騎馬的步兵軍團。這些步兵軍團雖然不精通騎馬作戰,但卻可以依靠自己騎馬快速行進。

    而在大戰中,高天賜軍團還先後繳獲了兩支運輸軍團的裝備,加上原有配給自己部隊的兩支運輸軍團,部隊又徵召、新建了兩支運輸軍團。有了六支運輸軍團,九支步兵軍團也可以快速行軍。

    高天賜和林肯讓剩餘的一萬多重傷士兵就在榆樹城修養,他們則率領著其它部隊開拔。林肯的情報網為了配合當初作戰情報的需求,大部分都調到了東北戰區的範圍。不過,中央戰區也還留著一些常駐的情報機構,倒是將教廷部隊行蹤和大概兵力情報傳訊匯報了上來。

    林肯當然也知道那原本負責攔截教廷部隊的四十支軍團距離太子的位置只有數百里,救援應該遠比自己的部隊要方便。於是,林肯決定部隊不去向戰線中部靠攏,而是直奔當初教廷部隊穿過的戰線北部。

    林肯從情報知道教廷突擊部隊隨軍帶著兩支運輸軍團,他當然不是打算去攔截教廷突擊部隊的物資運輸,而是打算以戰線北部作為突破口,從那裡直接殺入敵軍陣地,從側面攻擊敵軍陣線,配合中央戰區進行大舉反擊。

    既然教廷突擊部隊是從戰線北部突進,近二十支軍團集結,必然會佔據了那片區域,敵軍的北部必然也相對空虛。而且,敵軍突進的部隊戰鬥力極強,由此可以斷定應該是由教廷部隊組成,敵軍戰線的部隊實力也就必然相對較弱。

    高天賜部隊現在只有二十多萬人,和教廷部隊硬拚根本沒有任何勝算。但只要將波多帝國正面戰場的敵軍解決,太子的中央戰團自然壓力也就能大減。

    對付個人實力強悍的教廷部隊,若與之硬碰硬的對沖必然大大吃虧。而就地防禦相對就要容易得多。林肯建議太子部隊對著教廷突進部隊的後方採取就地防禦的姿態。而那四十支軍團的後援部隊趕到,也以防禦陣型困住敵軍的突進部隊。

    雖然敵軍突進部隊攜帶了大量的物資,但終究在包圍圈中無法得到補充,物資攜帶的太多,也終有消耗乾淨的時候。而且,部隊水的消耗巨大,只要能將敵軍困在無水之地,恐怕敵軍的物資也堅持不了太長的時間。

    由於當初圍攻光明教廷總部就是採取的圍困策略,太子倒是很容易被說服。高天賜和林肯率領的部隊千里救援,其實距離中央戰區的前線有近兩千里,就算部隊的行進速度較快,但終究需要等待運輸軍團,一天最多也就能行進三百里。

    高天賜部隊日夜兼程也花費了六天才趕到了距離中央戰區北部戰線不足百里的位置,林肯讓部隊原地休息,與太子部隊傳訊聯繫,約定當自己部隊突入敵軍北部戰線後,太子的中路部隊配合對敵軍發動攻擊。

    太子部隊承受了數日的攻擊,在敵軍的強大攻勢下,曾經一度形勢顯得岌岌可危。幸虧中路部隊有六十支軍團,其中還集中了奇克帝國的主要精銳部隊。雖然部隊損失慘重,但還是堅守住了陣地。

    而兩天前,奉命救援的四十支軍團終於先後趕到了戰場,教廷突進部隊在連續幾日的攻擊中雖然大佔上風,卻也傷亡不輕。見到奇克救援部隊趕到,教廷部隊卻也不敢全力攻擊,否則在兩面夾擊之下,很可能會全軍覆沒。

    太子部隊來自教廷軍團的壓力降低,自然也就穩住了陣腳。因此,對林肯提出的先攻擊波多帝國陣地也欣然同意配合。

    當高天賜和林肯讓部隊休息一天後,率領著部隊直接殺向了敵軍的北部戰線。果然,敵軍因為教廷部隊已經將原來波多帝國戰線北部的部隊清掃一空,敵軍也並未在自己的側翼浪費太多的兵力,只是讓兩支後備軍團佔據了原有的陣地。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因為波多帝國的兵力現在也十分有限,除了前一段戰爭中的傷亡外,還從中央戰區調動了二十支軍團到東北戰區。如今,實力最強的教廷部隊還全部出動去包抄太子部隊的後方,留在陣地的波多軍隊數量已經顯得相對不足。

    高天賜和林肯率領部隊很輕鬆的就佔領了敵軍的北部戰線,並迅速開始向南出擊。由於敵軍陣地的防禦工事都是用於對付正面的太子部隊,林肯率領地面部隊攻擊幾乎不用考慮敵軍的防禦工事,自然在進攻中也就簡單了很多。

    而就在敵軍轉而防禦自己的側翼陣地時,太子部隊也如約展開了攻擊。波多帝國在中央戰區的正面戰線如今還有三十多個軍團,但大多屬於步兵,只有六支騎兵軍團。而在前線區域,波多帝國安排的部隊只有二十幾支軍團,其它的十支軍團則是因為連續進攻太子部隊數日而退到後方休息。

    林肯率領的地面部隊有二十幾萬,和波多帝國正面戰場的前線部隊數量相仿。如今敵軍的防禦工事基本沒有起到作用,高天賜率領的飛行部隊現在還有千餘人可以參戰,而敵軍卻沒有飛行部隊,這幾乎成為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砝碼。

    而此時,太子部隊也從正面展開了衝鋒,這對波多正面戰場的敵軍是致命的打擊。堅持、潰敗,戰場上的敵軍卻也不愧是波多帝國的正規軍團,在夾擊中堅持了將近一天時間,但最終還是在飛行部隊和地面騎兵的聯合攻擊下崩潰。

    兵敗如山倒,當敵軍最先正面接觸林肯部隊的四支軍團被殲滅,而其後的三支軍團崩潰敗逃後,相鄰的敵軍也就無力再保持防禦陣型的完整,也在隨後開始混亂,並在林肯率領部隊衝鋒中潰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