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謀定三國

第六卷 第398章 文 / 避世的麒麟

    第398章

    公元197年夏,五月十七日,周瑜用黃祖帳下投降的八千名荊州降兵為前鋒,成功地詐開了江陵水寨大門,舉兵三萬突如其來地攻擊了江陵城外長江口的水寨。

    江陵十萬水師一時間潰不成軍,紛紛逃亡。而江陵太守王威趁亂,在大將文聘的掩護下,逃回了襄陽。

    在襄陽城內,一座新建成不久的華麗的宮殿內。

    劉表坐在龍椅上,額頭上青筋跳動,臉色黑得難堪,他此刻看著手中的那份奏折,突然間大怒將那份奏折扔到了地上罵道:「江陵有十萬水軍,可是竟然被周瑜只用了三萬多人就偷襲成功了,如今江夏丟了,江陵丟了,我們在長江口的主動權完全被江東佔去了,你們說說看,朕該怎麼辦?」

    丞相蒯良走上前,躬身說道:「陛下,我們荊州還有步兵十萬,騎兵三萬,水軍十二萬,江陵之所以丟了,主要是因為江東水師的突然襲擊。這次黃祖敗亡,多是輕敵所致。臣願意帶五萬精兵,奪回江陵,還望陛下恩准。」

    太尉蔡瑁一聽當下說道:「臣也願意率荊州水師,奪回江陵。」很顯然,蔡瑁不願意讓蒯家的人獨佔頭功,因此不得不出來搶。

    劉表思索了一下說道:「江東來犯,只怕曹操也會落井下石。子柔,你看朕該如何是好?若是曹操也來犯,只怕我們首尾不能兩顧。」

    蒯良沉思了一下走出來說道:「陛下可以派王太守帶兩萬人馬屯於安眾,同時派三千人馬攜帶軍糧輜重等物前去宛城犒賞張繡的軍隊,派人封張繡為征北大將軍,鎮遠侯,令其安心鎮守宛城,以拒曹操。」

    「如今曹操北門的官渡,袁紹屯有二十萬大軍,其又對雍州用兵,一時間無法舉大軍南征。有張繡在宛城拒守曹操足矣。」蒯良繼續說道。

    「臣反而比較擔心長沙以南的四郡。如今嚴新奪了江夏,臣聽聞張飛率領所部的三萬山地營,江東又有三萬步兵可用,而且這一年多來,嚴新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江東兵多將廣,只怕遲早會對這四郡用兵。倘若江東拿下這四郡,那麼長江以南皆屬江東,我們就算收復了江陵,也不能久守。」

    沒錯,江東一下子拿下了江夏、江陵這兩郡,就像是拿了一把刀,將整個荊州南北截斷,使荊州一分為二了。

    蒯良的一席話聽得劉表是倒吸冷氣。倘若如此的話,那荊州豈不是不保了?他當下問道:「子柔,你有何辦法?」

    「陛下可派去四個使者分別至零陵、桂陽、武陵三郡,分別加封這三郡的郡守為零陵侯,桂陽侯,武陵侯,准其子嗣繼承侯爵,讓其三郡抵抗江東的兵馬。重利之下,這三郡太守必然不會降江東。」

    「唯有這長江郡太守張羨早懷二心,想自立為長沙王,陛下可以下旨封他為長沙王,令其出兵攻打江夏,許諾一旦攻下江夏,允其子為江夏王。其必然會與江東人馬拚個魚死網破。屆時我們可以收漁翁之利。」蒯良沉思了一會說道。

    劉表聽了之後,點頭說道:「准卿所奏!此事就交由愛卿去負責吧!」

    「臣遵旨。」蒯良當下躬身說道。

    這個時候,公子劉琦走出列看向劉表說道:「父皇,兒臣願意親率一軍奪回江陵,還請父皇恩准。」

    原來方才尚書令伊籍目視劉琦,讓劉琦出列爭奪這個統領軍隊的兵權。要知道,攻打江陵,起碼要十萬軍隊,而這個軍隊在攻取江陵之後,肯定就歸那個攻取江陵的主帥所有,而且整個江陵郡只怕也是誰攻取了,誰就為江陵之主。

    如今劉琦在襄陽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劉表不喜歡,而蔡家的人也不喜歡,因為劉琮已經娶了蔡家的女兒為妻,劉琮已經等於是蔡家那邊的人了。蔡家一心想讓劉表立劉琮為太子,而劉表顧慮到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始,所以太子之位一直空懸著。

    身為長子的劉琦雖然有心想要爭奪這太子之位,可是卻無力,畢竟他此刻沒有任何權利,沒有任何謀臣。只要他有了兵權,有了江陵郡為依靠,那麼他就可以挺直腰桿來爭奪這太子之位了。

    看著兒子突然間要帶兵出征江陵,劉表先是愣了一下,自己的兒子有幾斤幾兩,自己當父親的還不知道?劉琦是一個懦弱的人,這帶兵出征江陵的主意絕對不是他能想得出來的。那只能是他帳下其他人有意劉琦的,給他出的主意。

    劉表當下說道:「琦兒,你若為帥,當令何人為先鋒?」

    很明顯,劉表是要考考自己的兒子,不,或者說是要考考自己兒子身後的那個人的智慧,看看他能不能當得起這個大任。

    「父皇,兒臣想用文聘大將軍為先鋒,同時兒臣還想請父皇恩准長樂王劉磐為副帥,望父皇能夠應允。」劉琦當下說道。這話也是伊籍和幾位大臣教劉琦說的。

    劉表聽了之後不由地點了點頭,很顯然,他對兒子這個回答很滿意。這個時候蔡瑁再也坐不住了,他當下走上前躬身說道:「陛下,大公子金枝玉葉,如何能犯險?臣願意領兵出征江陵。臣相信,以臣的多年用兵的經驗,定然可以一戰拿回江陵。」

    這個時候,伊籍走上前說道:「陛下,蔡太尉驍勇善戰,確實是適合征討江陵的不二之選。然而此時,我們荊州因為新失去江夏和江陵兩郡,人心惶惶,不少世家甚至想舉家搬遷,逃避戰火,此時襄陽城內人心惶惶,非蔡太尉不足以平定人心。還望主公三思。蔡太尉,覺得下官說得正確與否?」

    伊籍這話是告訴蔡瑁,倘若他蔡瑁帶著人馬出征江陵了,萬一這襄陽發生嘩變,那他蔡家多年以來在襄陽的經營,那就作廢了。

    劉表哪裡聽不出伊籍這話的意思,他心裡暗暗冷笑,自己還沒死呢!兩個兒子身邊的人,就開始明爭暗鬥了,倘若自己死了,他們兄弟二人,那豈不是要血流成河了?

    這個時候,劉琦再一次說道:「父皇,蔡太尉德高望重,此刻襄陽確實離不開蔡太尉主持大局,況且北方曹操多有南征的跡象,蔡太尉留在襄陽,也好防萬一。」

    劉表當下說道:「也罷,琦兒,你也該建功立業了。那朕讓你率荊州步兵五萬,水軍三萬,名大將文聘為先鋒,長樂王劉磐為副帥,尚書令伊籍為監軍,司徒鄧羲為隨軍司馬,與你一同率兵出征江陵。」

    「多謝父皇!」劉琦一聽當下躬身說道。

    蔡瑁和兄弟蔡中二人下朝後,便偷偷到了後宮去找自己的妹妹,劉表的皇后。蔡氏被封為皇后之後,一直把持著後宮,而且劉表年歲已經大了,確實也沒辦法再臨幸其他的宮人了。所以蔡氏無疑就是最的寵愛的一個。

    「兄長,你為何來此?」蔡氏忍不住問道。要知道這後宮,可是不允許外戚隨便進入的。不過因為蔡氏得寵,後宮當中她說的算,也沒有人敢說什麼。

    蔡瑁當下便將今日之事告訴了蔡氏。蔡氏聽了之後說道:「如此一來,那劉琦便可以手掌兵權了。屆時,他坐大了,那琮兒想要登基繼位,那豈不是難上加難?」

    「正是如此。娘娘,可有什麼法子?」蔡瑁此刻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了。

    蔡氏思考了一會說道:「大哥,此事還是去問問父親吧!父親大人應該知道當如何是好。雖然他不願意我們過多干涉朝政,反對陛下登基,可是此事畢竟關係到我們蔡家今後的榮辱興衰,他定然不會坐視不管的。」

    當蔡瑁將事情的原原本本告訴了父親蔡諷,蔡諷看向蔡瑁冷笑罵道:「我蔡諷怎麼就生了你這樣一個蠢材?」

    「那劉琦去了江陵,你想想他可還會回來?屆時他遠離了荊州,必然會疏遠於陛下,屆時再有什麼流言傳入陛下的耳朵裡。陛下自然會對他猜忌,太子之位必然無望。」蔡諷當下說道。

    「父親大人,所言甚是,是孩兒愚昧了。」

    「帽兒,中兒,你們可知道我們蔡家在荊州多年的基業,此刻就捏在你們的手中。你們還須小心謹慎為好。那劉琦那邊,你們此刻也不能完全得罪了。萬一,陛下心思裡還是喜歡他這個懦弱的兒子的,想要傳位於他。你這樣得罪了他,他日我們蔡家在荊州日子豈能好過?」

    「那父親你的意思是?」

    「陛下不是要派三萬水軍給劉琦嗎?而荊州的水軍都在你帳下,你可以趁機派出你軍中最強,最精銳的三萬水軍,並且將你的親信安插在其中,這樣一來既可以對劉琦示好,也為拿下江陵盡力,保得荊州的太平,更可以為他人我們蔡家繼續掌控荊州埋下種子。」蔡諷當下拄著枴杖,摸著鬍子說道。

    誠然,這是一個利己利人的辦法。

    只有荊州不失,才有他蔡家的榮華富貴,才有他蔡家在荊州地面上呼風喚雨的能力。江東的嚴新,可是一個只重寒門子弟的諸侯,江東不少世家都死在他的手裡。此人手段狠毒,對世家毫不手軟,要是讓他拿下了荊州,那他蔡家的好日子也就走到了盡頭了。

    蔡瑁聽了之後,當下點了點頭說道:「孩兒明白了。」

    「去吧!哎,你要是有我年輕時候一半聰明就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