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謀定三國

第四卷:亂乾坤 第249章 文 / 避世的麒麟

    第249章

    曹操感慨萬千地看著熟悉的許昌刺史府邸,一年多了,自己又回來了。當夜,曹操命人在府邸裡擺下酒宴,與眾文武慶賀一翻。

    喝酒席間,曹操絕的無以為樂,當下便向荀彧說道:「文若,這酒席間無以為樂,可有好的詩詞推薦?」

    荀彧看向旁邊的程昱,然後躬身對曹操說道:「主公,彧聽聞仲德酷愛收集天下新作詩詞,主公應當問仲德才是。」

    曹操當下點了點頭看向程昱說道:「仲德,你可收集到什麼好的詩詞?」

    程昱當下說道:「主公,這半年來,昱收集了不少詩詞,請主公過目。」

    他說著便將一本小冊子遞了上去。自從嫣然山莊生產出光滑的紙張,儘管價格不菲,但是許多有錢人漸漸不用竹簡書寫,換成了紙張書寫了。

    曹操疑惑地接過程昱遞過來的冊子,當下翻開。

    「《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曹操當下把林若盜版來的詞讀了出來,讀著讀著曹操的聲音不由亢奮起來,一連讀了好幾遍。果然是好詞啊。

    「仲德,這詞是?嚴子衿寫的?」

    「正是!」程昱當下說道。

    「比起他那個師兄林若只會寫些喝酒詩句,這個病秧子嚴新倒是更有雄才大略。呵呵,不錯不錯!」

    「《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風雪依依,臣心如昔。蠟炬成灰,君子不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讀著林若竄改本該是自己十年後寫的詩句,邊讀邊點頭。

    「劉大耳何其幸運,竟然得此人輔佐!哎,那日孤真不該放走了此人!」曹操當下忍不住憤慨地說道。

    「《春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滿曲阿城。」曹操讀著不由地點了點頭說道:「這嚴新就如同這悄然潛入夜的春雨一般!可惜,此人竟然不為我所得。惜哉!痛哉!」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故人青衫,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曹操讀到這首詩當下眉頭緊皺,然後說道:「夢裡不知身是客……看來,這嚴新認為自己只是劉備軍中的客人,得不到劉備的信任。這劉大耳竟然這般不珍惜此人!真是……」真是暴殄天物!

    「主公,你莫非想招納此人?」郭嘉看到曹操一臉惋惜,一臉替嚴新抱不平的樣子,忍不住詢問道。主公啊,你怎麼知道,這嚴新就是林若呢?哎,就算嚴新在劉備哪裡得不到重用,受懷疑,他也不會跟你的。

    「奉孝以為如何?」曹操忍不住看向郭嘉問道。

    郭嘉搖了搖頭說道:「此事絕不可能的。嚴新此人做事有始有終,就算他不被劉備信任,也絕不會背叛劉備。」

    「操也知曉。讀嚴新的詩句,如觀其肺腑,此人一心為劉備設謀,不存半點私心。那劉大耳何其幸運,竟然能遇到這般忠義之士。」曹操有些心痛地說道。為什麼自己就沒有遇到那個人?

    如果當日自己能遇到此人,自己也一定會對此人推衣餵藥的。可惜偏偏老天竟然讓那劉大耳遇到了這個人。

    「主公,請看這本詩集。」程昱拿出另一本詩集給曹操說道。

    「《答劉使君》:千杯佳釀宴賓客,十里酒香朋滿座。酒醉酒醒我自知,為求知己窮碧落。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遙知此間一樽酒,能解世間空寂寞。」曹操吟道,他當下忍不住拍著大腿叫道:「好一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詩,是林若的。這林若可真是酒中仙,每每喝酒都能吟出千古絕句。答劉使君……哈哈,有趣有趣,那劉備竟然想招攬林若,卻被林若以這句拒絕了!好句啊,好句!」曹操當下人不哈哈大笑起來了,想到當日劉備吃癟的樣子,就覺好笑。

    也是,我曹操都請不動那林言心,你劉備能請得動?你劉備也太不知足了,有一個嚴子衿還不得,還想著林言心?

    想到這裡,曹操突然間暗暗慶幸,倘若劉備能得到林若的垂青,那可是太可怕的,一個嚴新都已經夠可怕了,再加一個林若,那劉備豈不是無敵了?

    想想林若兵不血刃奪會稽郡所設計的瞞天過海之計,只怕自己也很容易上當。

    曹操翻開了下一頁,品讀起來。

    「《茉莉香》:茶清香飄情亦重,茉莉花開又相逢。江南煙雨散盡處,婷婷玉立沐晨風。」曹操念完此詩,當下忍不住點頭說道:「此詩讀來,讓人口齒留香,確實是鬼狐所作啊,林若詩句當中透著隱居賢者那份逍遙。」

    「《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曹操讀到這裡當下眉頭緊鎖,好一會才說道,「好一句,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以史為鑒,確實可以明事理。哎,天下人又有幾個人能明白這個道理呢?這個林若倒也透徹得很。可惜了,此人寧可隱居也不肯出仕。」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渭水河畔釣叟廬,下邳橋邊書生居。孔子云:『何陋之有?』」曹操完後哈哈大笑,然後說道,「這林若甚是有趣,看他似乎在隱居,孤幾次請他都不願意輔佐孤,此刻竟然寫這樣的文章,不是告訴世人,他有呂望之才,張良之謀嗎?如今隱居只是等待他的明主出現。阿若此人果然是有趣,有趣得很啊!」

    郭嘉當下心裡暗笑,這林若確實有趣,他竟然能以不同的身份寫出不同是詩句,只怕天下人看了嚴新和林若兩個身份分別寫的不同的詩句,都會以為他們不是同一個人了。這樣的手段,自己真的比不上。

    程昱當下從衣袖拿出一張帛錦遞給曹操說道:「主公,昱這裡還有一首林若寫的新詩,主公請看!」

    「嗯?」曹操接過帛錦後,展開來看:「《浪淘沙》: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祗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曹操讀完後沉思了一會說道:「這林若可真的越來越有趣了。哎,假如伊尹和呂望當年沒有遇到了明主,真的要與草木同朽了。林若是在替伊尹和呂望慶幸嗎?呵呵……還是說在替自己抱不平?說天下間沒有明主?這林若做事情還真的耐人尋味!」

    「主公,可以看得出來,林若也是十分希望有一個賞識他的明主。」程昱當下忍不住說道。

    郭嘉心裡忍不住說道:「但是絕不是主公。」

    「怎麼奉孝,你似乎有心事?」曹操看到郭嘉一臉奇怪的表情,忍不住問道。

    「倘若主公認為主公是哪個明主,主公就錯了。林若在等明主,可是這個明主絕不是主公。」郭嘉當下忍不住說道。他可不願意曹操抱有任何幻想,因為這個幻想永遠不可能實現的。林若對曹操的恨,只怕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曹操當下皺眉頭好一會說道:「確實,當年孤一再挽留他,他也沒有留下來。哎……他到底要等的明主是誰?」這人會比孤優秀?

    「主公,據查明,林若曾經兩次幫過劉備,可是如同他當年幫主公一般,只是為了朋友,而且到最後都是毫不猶豫的走了。」程昱當下說道。

    「看來,這劉大耳也不是他的最終人選。林若你到底在等什麼?莫非天下當中,還真的有那個諸侯值得你去等待?袁紹嗎?還是袁術?公孫瓚?」曹操疑惑地說道。

    「主公,我看這林若就是自持有才,待價而沽。這樣的人,遲早會引來殺身之禍的。」荀攸忍不住說道,「因此主公不必在意他,與他相比,我們更應該在意嚴子衿。」

    曹操歎氣說道:「不管怎麼說,與這樣的賢人失之交臂,確實是一件憾事。奉孝,你與林若畢竟是兄弟,你有空多寫信勸勸他。」

    「此人要是聽勸,只怕也用不著我寫信。當初志才應當沒少勸他。他的脾氣又倔又硬,是勸不動的。」郭嘉苦笑地說道。

    「主公,彧這裡有一首詩,也是林若寫的,是一首短詩。請主公過目。」荀彧說完,當下從衣袖裡拿出錦帕遞給曹操。

    曹操展開錦帕,只見上面寫著:「《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曹操讀完了之後哈哈大笑起來,然後眼神變得有些深邃了,好一會說道:「這林若果然是厲害,厲害啊……諷刺得到骨。秦始皇焚書坑儒,原本就是想愚天下百姓,結果沒到三世就滅了。而這推封秦朝的人,偏偏就是那兩個不愛讀書的劉邦和項羽。」

    「奉孝,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孤很想很想得到林若此人,就算此人不為我設謀,能讓他留下麾下,偶爾談下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曹操突然間看向旁邊的郭嘉說道。

    「主公有朝一日一統天下,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的願望。」郭嘉很實話實說告訴曹操。

    「倘若有這樣一日,這個林若,孤一定任命他為諫議大夫。這人說話不好聽,可是說的都是實話!也只有這樣說實話的人,才能當好這個諫議大夫。」曹操說道。

    郭嘉當下說道:「嘉也希望主公能早日一統天下。」

    「奉孝,你去書告訴你這個兄弟,就說兗州隨時歡迎他,也歡迎他的嫣然山莊來此經商。他的十五萬擔糧食雖然不多,卻幫孤解決了難題,雖然他的本意不是幫孤,但是他確實幫了孤。孤還是感激他的。」曹操看向郭嘉說道。就算得此刻得不到林若的人也得不到林若的心,但是只要自己對林若伸出橄欖枝,終有一日,林若會為自己感動的。

    倘若你曹操不害死他最愛的人,或者會有那麼一天可惜,現在一切都晚了。郭嘉心中忍不住說道。他想到這裡,不由暗暗地歎了口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