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玩轉官場

第四卷 y市官場 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莫傑的教育 上 文 / 大示申

    第五百五十一章對莫傑的教育上

    在外人眼中,可能會認為王清華對莫傑的打壓要比對唐福雲和羅天成更甚,但是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來,王清華對莫傑並沒有一棒子打死,而對唐福雲和羅天成擺出的卻是完全放棄的姿態。只是唐福雲和羅天成在y市根深蒂固,一下想要把他們弄倒的可能性幾乎很小。

    莫傑雖然也跟王清華做對,但是從本質上來講,莫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目的,就是一個紈褲,如果能加以引導,還是可以為y市的經濟建設做出很大貢獻的。這一方面主要還是跟莫傑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莫傑出身仕宦家庭,從小就比一班人要見多識廣,而且受過很好的高等教育,是國內某知名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還到國外學了一個mba,對經濟發展有著自己獨到的眼光和策略。只是他對王清華這種草根領導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牴觸情緒。甚至可以說有點看不起王清華。就跟封建社會的士族之人,看不起平民百姓一樣,他總覺得像王清華這樣的人,從本質上來講,還是草蜢匹夫。

    不過經過這半年來的磨合之後,他也開始逐漸認識到,王清華並非他所想像的那麼不濟,y市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如果單從學校學習的那些經濟學原理來看待的話,根本上是行不通的。而王清華的每一次提出,他經過仔細的琢磨和研究以後,都會發現王清華其實是跳出了經濟學的樊籠,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角度看問題,並不是從某個單方面來解決問題。這讓他不得不對王清華另有相看。

    坐在沙發裡,王清華沉默了一會,雖然莫傑的話充滿了對y市未來的信心,但畢竟還是有些過於自信了,並沒有把y市的問題看清楚。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絕不能光看財政收入和gdp的增長情況,還要綜合各方面的平衡發展。這些年沿海城市的發展就是一些現成的教訓,財政收入上去,gdp增長指數也在不斷攀升,不要說環境是否不斷惡化了,但就經濟的增長點和可持續發展而言,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旦遇到金融風暴這樣的全球性危機,馬上就會對這些地方造成致命的打擊。

    王清華不懂什麼經濟學,但王清華知道一點,那就是無論是經濟如何發展都無法離開農業和工業這兩項基礎產業。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建設沒有搞上去,人們就連最起碼的吃飯問題都沒辦法解決,其他的就別想了。即便是眼前一片繁榮,稍遇挫折,馬上就會出現恐慌,甚至動亂。另外一點就是工業的發展必須跟社會需求持平。而真正的社會需求,是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需求,而不是寅吃卯糧,或者是股市的資本市場需求。

    資本市場說白了其實是市場經濟最大的障眼法,資本市場從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帶有很大的欺詐性,是某些人利用不正當手段,劍走偏鋒,從別人的手中攫取社會利益的一種極為惡劣的經濟手段。說好聽一點叫資本運作,說難聽點就是利用鈔票這個不具有任何價值的貨幣符號在市場中進行欺詐。

    國內房價虛高跟這方面的資本運作就有著很大的關係。事實上在我們國內的老百姓對房屋的需求並沒有達到供不應求的程度,而美國花旗等國外銀行和財團,把自己手中所掌握的資本大量投放到國內市場,然後又讓一股人(比如x州炒房團)對房價進行不斷購進賣出的操作,造成房價完全與市場實際價值脫節,而某些傻x,非但看不清這裡面的門道,還在不斷地推波助瀾,大量佔有商品房,致使房屋空置率不斷提高,而房價虛高不下。當然這些也離不開像「任大炮」這樣的業內人屎的吶喊助威——國內房價起碼在2030年以內不會出現下滑。

    更重要的是,房價的虛高的,土地出讓價格也水漲船高,地方政府可以從中大大收益,即便是明知道自己在上美國人的當,還是忍不住鈔票和政績的誘惑,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放任房價不斷攀升。直到有一天老百姓開始怨聲載道,cpi不斷創出新高,匯率不斷攀升,購買力卻不斷下跌,才幡然醒悟,可一切都已經遲了。不光是老百姓的鈔票,就連自己的鈔票,也白白被美國人帶走,用於為美國人的次貸危機買單了。最後不得不用一塊像皇帝新裝一樣的遮羞布來蒙騙一下自己和人們——豬肉價格引領了cpi增長。

    作為一個政府官員,如果對這些基礎的問題認識不清楚,那麼就不可能帶領一個地方發展致富。光憑教科書上學的那些死套路是不可能推進一個地方社會經濟全面進步的。

    對於王清華而言,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莫傑的這個問題。莫傑是有文化,但過於教條,應變能力不夠,對一些問題不懂得聯繫實際,從本地的市情出發考慮問題,總喜歡生搬硬套一些別的地方的所謂的成功經驗來指導當地的經濟發展。

    「莫市長,」王清華用淡淡的口吻道,「如果按照你剛才所說的,y市經濟已經就已經插上騰飛的翅膀了。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現在y市的經濟還存在很大的缺憾,並不能靠引進了幾個大型企業,財政收入提高了,就籠統地認為y市的經濟已經走向了良性發展的路子。」

    莫傑淡然一笑,表現的有些不屑道:「王市長,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曾經在市委常委會上也講過,工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離開了工業,社會發展會停滯不前,現在你怎麼……」莫傑說了一半不說了,等於是在用王清華過去曾經說過的話來堵王清華的嘴,下面的話自然就不需要再說了。

    王清華笑了笑道:「你說的不錯,我是曾經說過,工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但是我所說的工業是符合我們當地產業結構的工業,而不是隨便拉進幾個企業就能成為我們y市經濟發展的動力的。更不能說,有了工業,我們y市的經濟就走上的正軌,走上了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我覺得你對我所說的話的理解有些偏差。」

    「願聞其詳!」莫傑看著王清華,冷不丁說了一句。從內心來講,莫傑對王清華這個草根書記還是有些不服氣的。他不相信自己一個接受過絕對高等教育,還在國外深造過的高材生,對社會經濟的認識會不如一個學歷只有大學本科,而且是教育專業的年輕人。而且從經驗上來講,他並不比王清華的經驗少。

    王清華停頓了一會,不想就這些問題跟莫傑發生過多的爭執,但是又想起自己可能馬上就要離開y市了,又放心不下,想了想道:「這樣給你說吧。你在y市已經有兩三年的時間了吧,應該知道,咱們y市發展經濟最大的瓶頸就是資源匱乏,不像我們的鄰居x市,有礦石,有煤炭,而且交通四通八達,發展經濟可以坐地求財。我們y市發展唯一的出路,用你們的話來說,就是來料加工。我們可以提供更為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但是你仔細想一想,難道我們的目的就是用我們的廉價勞動力和不值錢的土地,換取當地經濟的發展嗎。如果有一天我們y市的企業多了起來,我們的廉價勞動力還會存在嗎。我們的土地還可能便宜嗎。就算是我們自己不提價,市場也會水漲船高。到時候,這些企業會逐漸離開我們y市,給我們留下一個被企業建設搞的滿目蒼夷的爛攤子。等我們再去收拾這個殘局的時候,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說到這裡,莫傑的臉上馬上一震,他或許根本就沒有考慮這麼久遠的問題。不過他的表情更多的是一種愧疚。作為一個有著自命不凡的智商和高學歷的人,他不會考慮不到這一點。只不過,在官場的慣性思維,還是讓他把政績看成了自己政治生涯的生命線。

    自己為y市引進了這麼多的企業就是自己的政績,起碼三五年這種狀況不會改變,自己正好就可以利用這些政績遠走高飛,往上走一級。至於今後的y市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那就只能靠後繼者的努力了,等有一天某個後繼者無法維持下去了,只能說他是個倒霉蛋。而此時大家憤怒的記憶中留存的也只是對當時他莫傑為y市引進企業而給y市帶來的繁榮景象,並把這種繁榮跟眼前的蕭條進行對比,把憤恨發洩到後繼者的身上,而給莫傑的只有頂禮膜拜和讚揚。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莫傑。官場之上,何時何地又不是如此呢。

    莫傑張了幾次嘴,沒有說出一句話。面對王清華的質疑,他無話可說,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或者從內心來講,他還年輕,他依然善良,起碼不像唐福雲和羅天成那樣,把社會和人們當成自己手中的棋子和玩物。而且多少年的政治生涯已經把他們的心變得堅如磐石,並再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錯誤了。莫傑起碼應該還是有救的。如果加以引導肯定能成為一名傑出的政治領導。正如他們的名字一樣,莫傑,莫要把傑出的看得太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