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玩轉官場

第四卷 y市官場 第五百零五章 要王文軍好看 文 / 大示申

    第五百零五章要王文軍好看

    不到一分鐘的沉默中,王清華終於想起了這個聲音好像就是那天晚上自己跟許林海喝醉酒後,跑到自己房間的那個人。想到這裡,王清華就想到了那來歷不明的十萬元,一下子全明白了。那十萬元肯定就是王文軍送的。要不然這小子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顯得如此的鎮定和囂張,竟然在自己耳畔帶著威脅的口吻對自己說話。

    不過為了不打草驚蛇,王清華還是哦哦地應了兩聲,又看了一眼王文軍,點了點頭,同樣低聲道:「請王縣長放心,我也是為了王縣長好。」

    見王清華的話軟了下來,王文軍以為自己的威脅起到了作用,馬上放心不少,不過也不能太放肆了,急忙陪笑道:「謝謝王書記。王書記對下面人一向都非常關心。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呢。事後,我一定代表承過縣政府登門拜謝王書記。」

    王清華就站起來在王文軍的肩膀上拍了拍道:「王縣長是個好同志,這一點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好吧,就這樣吧。你趕緊叫人過來,隨時準備劉部長問話。其實見這些人也不是我的意思,是劉部長想多瞭解一些基層的情況。」

    王文軍放心不少,只要王清華不揭穿他的把戲,劉寶山是不可能看出來的,就賠笑道:「好吧,我這就叫他們幾個過來。」說著轉身去了。

    王清華也沒有馬上給劉寶山說什麼,一行人,出富源鄉政府,直奔果林而去,浩浩蕩蕩十數輛轎車,魚貫而行,不一會到了劉寶山調研的第一站——富源鄉小和村。車就停在小和村村外的果林。正是秋收的季節,老百姓都在田間地頭採摘蘋果。見一下子來了這麼多車,還以為是果商,都跑過來想看個究竟,過來一看並不像是果商,李茂才還站在裡面,就知道是上面的領導下來視察。

    馮躍進見一下子沒有秩序地圍過來這麼多群眾,看了一下劉寶山的臉色,就低聲責備李茂才道:「我是怎麼給你交代的,你應該事先有個安排,你怎麼就不聽呢。萬一出點什麼事兒,誰負責。」

    李茂才好像也不放在心上,呵呵笑道:「馮書記,我錯了,我檢討。不過,我想著也不會出什麼事兒吧。老百姓雖然粗糙些,可也是明事理的。」一句話把馮躍進頂在那裡半天才道:「你什麼意思?你是說我認為老百姓不明事理嗎?」李茂才道:「馮書記,這是你說的,我可不敢這麼說。」把馮躍進氣的七竅生煙,也不好發作,只好哼了一聲,也不理李茂才了。

    這時就有老百姓扯著大嗓門沖李茂才喊:「李書記,這是哪兒的領導檢查你的工作啊?」是一句半開玩笑的話,也足見李茂才跟村裡的老百姓都非常的熟悉。

    李茂才假意嗔怪道:「去、去、去,幹你的活去,哪兒那麼多廢話。」說完了,又後悔了,對轉身要走的老百姓喊道:「回來!給你們介紹一下,讓你們也見見省裡的大官。這位是咱們河西省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寶山同志,是專程來看望咱們富源鄉老百姓的,大家歡迎!」老百姓馬上稀里嘩啦地拍起了手。

    劉寶山當然也覺得很有面子,點頭微笑,也扯開了嗓子道:「鄉親們好,鄉親們辛苦了。我糾正一點,我這次來咱們富源鄉主要是來向大傢伙學習農村經濟建設的先進經驗的。特別是要向你們的李書記學習啊。」說完看了笑瞇瞇地一下站在旁邊的李茂才。李茂才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道:「劉部長抬舉咱了,咱是個大老粗,有啥值得領導學習的呢。」馮躍進和王文軍的臉色卻時陰時晴的,恐怕心裡在恨李茂才這個大老粗搶了他們的風頭。

    劉寶山就站在田間地頭講了幾句話,又走了幾戶果農,問了一下種植果林的收入情況,接著跟老百姓一道摘了半籮筐的果子,直到累的滿頭大汗了,才停了下來,心情卻非常的舒暢,對王清華道:「富源鄉不僅果業發展有特色,民風也很淳樸啊。像這樣的先進經驗,你們市委市政府一定要好好推廣。」

    王清華道:「劉部長剛才估計也看出來了。富源鄉的經濟發展好,關鍵還是富源的幹部選的好。李茂才這個人搞農村工作還是很有一套。這也是承過縣縣委的功勞啊。」跟在後面的馮躍進就覺得臉上也光彩,給王清華投來感激的目光。

    劉寶山想了想道:「既然這個李茂才農業工作搞的這麼好,我們為何不乾脆把他提拔個分管農業的副縣長,讓他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呢。」

    王清華笑了笑道:「劉部長,恕我直言,我覺得這個李茂才雖然是個好干將卻沒有帥才,如果給他個副縣長,恐怕不能勝任。」說完看了一下身後的馮躍進,而王文軍不知道幹什麼去了,心想機會終於來了,接著道:「現在承過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的領導班子就非常不錯。」

    劉寶山一下子來了興趣,哦了一聲道:「聽王書記這麼說,我還真想見一見王書記說的這幾個人了。他們今天來了嗎,如果來了,就讓他們到前面來嘛。」

    王清華就轉身對馮躍進道:「馮書記,你把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的正副局長都叫來,劉部長想瞭解一些情況。」

    王文軍跟馮躍進的矛盾很深,事先不可能承過縣城的事情給馮躍進講明,只輕描淡寫地給馮躍進說了一下梅家灣老百姓上訪的事情,說已經處理了。馮躍進心中竊笑自己幸虧沒有留在縣城,也不便多問具體細節。王清華馬上讓馮躍進叫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的正副局長,馮躍進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然是讓市委辦主任馬上打電話叫人。當然也不會和王文軍通氣。

    按照程序,劉寶山是要開一個現場座談會的,這一點李茂才倒是提前預備好了,地址就選在一家農戶的看果房裡。裡面已經擺好了各種水果和茶水,收拾的也是乾乾淨淨。

    一行人進去落座,李茂才去叫來百姓了。這時王文軍也過來了。王清華看了一下表,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對王文軍道:「王縣長,劉部長想見一見咱們承過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的一班人,你催催他們吧。」

    馮躍進當然也不明就裡,也沒有給王文軍說什麼。王文軍就出去叫人了,不一會王文軍事先已經安排好的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正副局長就進來了。王清華看了一下那位副縣長,還有點印象,應該是分管工業的副縣長,農業局的正副局長則換了林業局的局長和一個副局長。都是沒有參加早上冒充上訪群眾的人員,劉寶山自然也看不出什麼破綻。

    馮躍進一看進來的三個人,馬上愣在了那裡,但也沒有說什麼。冒充的分管副縣長和農業局正副局長進來後和劉寶山、王清華握了握手,倒也顯得很大方,看來演技是相當不錯的。

    這時李茂才也從外面叫來了十幾個老百姓,窗戶外面還圍了一群。王清華主持座談會,清了清嗓子道:「好了,既然人都到齊了,我們就開始吧。在開始之前,我先宣佈一條紀律,請大家把手機全部關閉。」大家就把手機拿出來摁了關閉鍵,因為是劉寶山自己的座談會,劉寶山自己當然也遵照執行了。接著王清華說了幾句開場白,把話題交給了劉寶山。

    劉寶山剛談了幾個老百姓,就有人滿頭大汗推門而入,看樣子應該是剛剛趕過來的。劉寶山不知道怎麼回事,轉身看了一下進來的三個人。其中一個人進來就道歉道:「各位領導,對不起,我們剛剛接到通知,所以來遲了,請領導批評。」開口就是官腔。

    此時的王文軍坐在那裡滿臉通紅,知道事情敗露,看了一下馮躍進,意思是質問馮躍進,為什麼不跟自己打招呼就這幾個人叫過來呢。難道是故意給自己難看嗎。馮躍進也不知內情,見王文軍的眼睛了充滿了敵意,不知道王文軍在刷什麼把戲,同樣狠狠地瞪了王文軍一眼。

    王清華坐在那裡一直沒有說話,跟劉寶山交流了一下眼神。劉寶山就問道:「你們三個是……」

    帶頭的副縣長還以為早上冒充上訪群眾的事情已經擺平了,急忙道:「劉部長,我就是咱們承過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這兩位是農業局的幹部。」說著笑呵呵地看著劉寶山。

    劉寶山當然是一頭霧水,看了一下王清華,王清華一直低著頭,又看了一下馮躍進和王文軍,馮躍進就對劉寶山點了點頭,意思是這位副縣長說的沒錯。王文軍的頭卻馬上低了下去。

    劉寶山豈能感覺不出其中蹊蹺了,再加之面前的這位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還是早上剛剛見過的「上訪群眾」,劉寶山哪能馬上忘掉,就問馮躍進道:「你們承過縣有兩個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嗎?」

    馮躍進只好笑笑道:「沒有,就一個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這位就是。」

    劉寶山馬上質問道:「既然這位是,那位又是誰呢?」說著指了一下坐在那裡低頭不語的分管工業的副縣長。

    王文軍要是再不說話就要徹底完蛋了,急忙抬頭道:「劉部長,這件事情,是我的錯,我向你檢討。剛才王書記讓我叫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過來。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正好聯繫不上,我怕你怪罪,在沒有經過您批准的情況下,擅自主張用分管工業的副縣長頂替了。你批評我吧。」

    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說辭,雖然不可能瞞過劉寶山,但是王文軍也非常清楚,就算是為了黨和政府的尊嚴,劉寶山也不會把他當眾揭穿的。只要劉寶山不當眾揭穿他,就還會有補救的辦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