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玩轉官場

第三卷 殺出重圍 第四百零八章 破裘(3) 文 / 大示申

    第四百零八章破裘(3)

    裘學敏六十多平米的辦公室內的氣氛馬上緊張了起來。裘學敏說完後,沒有一個人說話,剛才臉上盈溢的虛假的笑容也都收斂了起來,全部一臉嚴肅地將目光落在了王清華的身上。大家心裡也許更想看到的並不是王清華會講些什麼內容,而是王清華會不會跟裘學敏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他們甚至希望能看到,王清華會跟關鳳鳴一樣,提出一個反面意見,並且跟裘學敏大吵一架。這樣這個常委會開的才算過癮,才算有意思。

    根據過去的經驗,王清華跟裘學敏是不可能站在統一立場上的。大家早就在心裡把王清華跟蘭滄海、關鳳鳴劃在了一起。而現在蘭滄海已經被檢察院隔離審查。關鳳鳴又被裘學敏排除在了會議之外,就等於是王清華是在孤軍奮戰。這也難怪裘學敏會將今天的會議地點選在自己的辦公室了,而且開會的時候就強調,這不算是市委常委會,只能算是小範圍的通氣。裘學敏為什麼要這樣說,就是因為少了一個關鳳鳴。不能給關鳳鳴抓住把柄。

    召開市委常委會,不通知你關鳳鳴當然不合規矩,但是市委書記小範圍的通氣會,叫不叫你關鳳鳴就是另一回事了。叫你是信任你,不叫你是不信任你。就是你擺出一個大天來,也沒有人會理你。如果你有什麼意見,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每個人都通知了,就單單不通知你關鳳鳴呢。你自己心裡掂量去吧。就是你以後說到省委,人家也會認為是你關鳳鳴本身有問題。

    「王市長說說吧。現在你可是代表了咱們x市市政府啊。」裘學敏說著點了一根煙,狠狠地抽了一口,煙霧馬上在屋子裡繚繞開了。裘學敏今天沒有抽他往常抽的雪茄,而是一支普通的軟中華,一口抽過之後,軟中華馬上就留下了小半截的煙灰。

    王清華頓了頓道:「我剛剛從首都回來,沒有什麼準備。我就從幹部選撥任用這個角度簡單說兩句吧。」王清華說完在大家臉上看了一圈,有幾個人準備了筆記本和筆,見王清華的目光看了過來,就裝模作樣的準備記錄。當然了,常剛手中的筆是一刻也沒有閒下來,一直在一旁做一些記錄。

    大家可能更多的是關心起了,王清華為什麼不用班子調整這個詞彙,而是用上了幹部選拔任命。雖然只是叫法上不同,但已經有了非常微妙的區別。班子調整並不是一個正規用語,帶有很明顯的潛規則成分在裡面,而幹部的選撥與任命,是一個系統的考核任命過程。此間的區別是不言而喻的。王清華的話一出口,大家就知道裘學敏精心策劃的鋪墊,可能在王清華這裡遇到一個很大的麻煩。

    「關於幹部的選拔任命,我強調兩點:第一,我們一定要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國家關於幹部選拔任命的相關規定執行,真正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形成一種能者上、愚者下的良好風氣,把真正能為經濟發展做貢獻的人選拔上來,把真正能為老百姓謀福利的人選拔上來,把真正品行端正、有奉獻精神的人選拔上來。第二,我們一定要堅持走民主路線。我覺得所謂的民主不是少數人的民主,更不是某些人的民主,而應該是大多數人的民主。要走民主路線一是要發揮黨的民主,二是要發揮人代會的民主,只有把這兩個民主充分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真正的民主。因此我建議:市委在這次幹部選拔任命之前,首先成立一個專門的幹部選拔小組,制定一套具體的、切實可行的、符合我市實際的幹部選拔方案,對預選幹部進行考試、政績考核、民主測評、黨內評議等方面,層層把關,嚴格篩選。我的話說完了。」

    王清華說完後,沒有看任何一個人。即便是不看,王清華也能猜出這些人的表情。在x市以往的幹部選拔大會,其實就是一次分贓大會,市委書記提名幾位,市長提名幾位,分管副書記提名幾位,再給組織部長放一兩個名額,大家在一起商量商量,覺得分的還算公平,基本就定下來了。如果覺得分的不公平,就開始做小動作,小動作不成,就搞大動作,直到干倒一方,最終達到平衡為止。這那裡是選撥幹部,說白就是權利平衡。

    而王清華的提法,是借鑒了國家公務員選撥的方法,這種方法用在公務員考試還可以,用在縣處級幹部的調整上就有些麻煩了。因為它本身是一種准絕對的公平,參與人員多了,誰都沒有操作權了,也就失去了權利平衡的作用了,等於無形中剝奪了本不該屬於,卻實際上屬於的某些人的特權。比如在座的這些市委常委,雖然還可以提名某某某為某縣縣委書記或者縣長,但是卻沒有了決定權。而這正是王清華想要達到的目的。

    王清華說完,會場裡變得一片沉寂,王清華的講話好像把大家的煙癮一下子都勾上來了,從口袋裡摸出各自的煙盒,掏出一支,有些再給身邊的人一支,開始大口大口地吞雲吐霧。裘學敏的辦公室雖然面積很大,但也經不起這麼多人同時防毒,一會的功夫,就有些受不了了。裘學敏不得不給常剛使了個眼色,讓常剛把窗戶打開。

    「清華同志的提法很好,很有創意,也是我們時代發展的需求。我完全贊同清華同志的建議。一直以來,我們的幹部調整都非常混亂,好像成了搞權力平衡,該走的程序,變成了走形式,走過程,這都是我們過去留下來的陋習,應該改,而且應該下大力氣改。班子調整關乎一個經濟區域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調整好了,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調整出了問題,還有可能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障礙。」

    裘學敏說著端起茶杯喝了兩口,將手放在桌子上開始敲動,接著道:「當然了,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就拿民主建設這一塊來說,還非常不完備,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最近在網上看了一個帖子,雖然有些激進,但也講出了一定的道理。帖子的名字叫『人大代表究竟代表了誰』,把某省的人大代表名單羅列了一遍,說那個那個階層的人有多少,那個那個階層的人又有多少,最後質問某某階層的人在哪裡。這個帖子中所說的內容當然跟實際情況出入是很大的,但也說明一個問題,我們的人大這一塊還是有些問題的。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人大的民主,就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一段距離的路要走的。」

    「至於考試、民主測評等方面的事情,我不想說什麼。本身都是好的。清華同志的提法也非常有見地,道出了我們目前班子調整、幹部選拔任命的弊病所在。不過,讓人痛心的是,我們現在的幹部素質還有些令人擔憂。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發展,幹部的文化素質也上去了,但是幹部的整體素質依然不高,小團伙、小幫派、小集體的觀念依然非常的嚴重。如果我們要真正地發揚民主,這些觀念無疑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障礙,我們選撥出來的幹部會成為某些小團伙、小幫派、小集體的代言人。這是非常危險的。不僅會影響到一個區域經濟的發展,還有可能傷害到黨在區域經濟中的執政地位。」

    王清華聽完後,冷笑了一聲,也沒有說什麼。裘學敏的觀點,說白了,還是要搞調整,不搞選拔。似乎不容置疑的理由,已經擺在那裡了。而且王清華相信,裘學敏的理由肯定會得到大多數市委常委的支持。因為下面的班子調整,畢竟是他們手中的一顆非常重要的棋子。

    散會後,王清華去了一下閆紅學的辦公室。他想找閆紅學商量商量,當然了,這個時候,兩個人都不便於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用打啞謎的方式來解決目前最棘手的問題了。

    「坐吧。」閆紅學對王清華顯得並不一定有多麼的客氣,或許這就是閆紅學一貫的作風,對誰都是不冷不熱的,這才能讓他在市委常委、第一副書記的位置上待這麼長時間,成為x市市委常委中的一顆常青樹。

    「閆書記今天在會上的話,讓我受益匪淺啊。」王清華坐下來,閆紅學的秘書送來一杯茶水,放在王清華面前的茶几上。閆紅學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並沒有說什麼,面無表情地看著王清華,好像並不明白王清華指的是哪一方面。

    「場面上的話,還是要講的嗎。具體工作要看具體情況來定。正如樊書記所言,市裡能有目前這種局面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彌足珍惜,再不能出任何差錯了。」閆紅學的話像是接了王清華的話,又像是在隨便扯談,說完了又問王清華:「李市長最近的情況怎麼樣了?這次去首都有沒有看看?」

    這次去首都,王清華的確去看了一下李高矚。王清華能看出來,李高矚已經完全康復了,只是還躺在醫院裡,好像是在故意迴避。王清華也沒有說市裡的情況,只代表市委市政府問候了一下。臨走的時候,李高矚握住王清華的手,捏了好長時間,意味深長。

    「李市長基本康復了,不過還並沒有完全康復,估計還需要療養一段時間才能回來工作。真希望李市長能盡快回來。我肩上的擔子也能放一放了。」

    「裘書記也非常關係李市長的身體狀況,幾次跟我談起。」

    兩個人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拉扯著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其實心裡都清楚對方心裡藏的是什麼內容。只是用李高矚作為一個共同的契合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