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玩轉官場

第二卷 第215章 交鋒(13) 文 / 大示申

    第215章交鋒(13)

    張儉之是在王清華離開市委招待所後的第二天下午,在蘭滄海的辦公室召見了王清華。

    張儉之來到x市後,沒有跟譚明月一起住在市委招待所。張儉之的毛病,在張儉之來x市之前市接待處的同志們已經給打聽清楚了。安排住處的時候就直接安排到了跟市府街相鄰的迎賓街。

    安排完了之後,市委接待處的人還開玩笑說:大家平時可要多注意張秘書長的飲食,盡量多送一些補品,別幾天的功夫就把張秘書長的身子掏空了,咱們可沒辦法給張秘書長的夫人交差啊。

    一陣寒暄之後,張儉之開門見山道:「清華同志啊,中紀委的同志明天下午就要到了。我是提前過來打個前站,看看大家準備的情況。你現在雖然已經提名副市長了,也基本上能算是走馬上任了,可是你的工作還在檢察院。作為這次小王莊水庫潰壩案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中紀委的同志們肯定要跟你談的。不知道你有什麼想法?說說吧。」

    張儉之說完,看了一下蘭滄海,蘭滄海今天又表現出一副佛爺的表情,張儉之看過去的時候,蘭滄海只一副笑容,略微點了點頭,覺得不夠重視,又加了一句:「對對對,你把你準備的情況給張秘書長匯報匯報。對於這次檢查,省委非常重視,要不是王大成書記到首都看病去了,肯定也是要親自下來的。」

    王清華略一思索,並沒有直接回答,道:「張秘書長,蘭書記,關於小王莊水庫潰壩事件省委調查組和市委都已經做出了明確決定,而且這個案子到目前為止已經結案了。既然張秘書長和蘭書記又問起了,我就說一些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小王莊水庫潰壩案,結的有些草率,起碼對小王莊的死去的老百姓來說,有些草率。」

    張儉之一聽之下,馬上愣住了,哦了一聲道:「清華同志啊,小王莊水庫潰壩案子,在咱們x市,咱們省,甚至全國來說,都是一起大案。為此省委專門派譚明月同志掛帥調查此案。對於這次案件的調查情況,我也瞭解一些,我個人覺得,譚明月同志的處理,還是非常妥當的。這樣處理不僅有利於x市今後的發展,更有利於x市的安定團結嘛。沒什麼不好的。你為什麼說處理有些草率呢?你這個說法,我有些不敢苟同啊。」

    張儉之說完,哈哈笑了兩聲,看著蘭滄海繼續道:「老蘭啊,你覺得呢?」

    蘭滄海好像什麼也沒有聽見一樣,瞇著眼睛哦了兩聲道:「張秘書長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清華同志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嘛。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的結論當然就存在某些偏差,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張儉之就指著蘭滄海笑道:「老狐狸啊,怨不得大家這麼多年都叫你老狐狸。你是兩邊不得罪啊。」張儉之說完,又轉向王清華:「省委王大成書記,專門派我過來協助譚副省長做x市的工作。說明什麼呢?說明你們x市現在已經成為全省工作的重點了,省委都快要搬遷到你們x市來辦公了啊。哈哈哈……」

    張儉之說到最後,又轉身對蘭滄海大聲笑了幾聲。蘭滄海急忙接過話頭道:「這並不是什麼光彩事情啊。我這個市委書記感到臉上無光啊。如果我們是要上個大項目了,省委過來兩位常委親自督察,我心裡高興。現在發生這樣的案子,過來兩位省委常委,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啊。」

    張儉之馬上接了蘭滄海的話道:「你們市在全省也算得上是經濟大市了,這兩年甚至有超過省城的苗頭,這很不簡單嗎。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咱們x市有一批像蘭書記一樣,敢為天下先的好幹部。現在雖然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誰也不願意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啊。當然小王莊的老百姓……真是有些可惜了。我們就是想多給他們一些撫恤金,也沒有地方給了。」

    張儉之說著竟然傷感地低下了頭,好像自己目睹了那些慘死的老百姓一樣。那些渾身是泥,甚至嘴巴、眼睛、耳朵裡都灌滿沙子的老百姓,那些只有不到一米高的孩子,那些剛剛成人,尚未嘗到人間酸甜苦辣的青年……那是一個讓王清華一生都不能忘記的場景,它像一把刀一樣,深深地紮在王清華的心裡。

    「張秘書長,你是不是去過事故現場?」王清華本來不想讓張儉之難堪,畢竟張儉之當初無論處於什麼目的,曾經幫過自己。但是張儉之那種虛情假意的樣子,還是讓王清華忍不住調侃了一把。

    「哦,」張儉之馬上一臉尷尬,「沒有,我沒有去過現場,不過那種場景想一想都讓人心酸啊。」

    「既然如此,你不覺得我們應該把整個案情查個水落石出嗎?」王清華借題發揮,「我記得宋朝的著名宰相包拯曾經說過一句話,叫『水落石出百姓了業』,意思是當官的把冤案查清楚了,百姓們才能高高興興的干自己的事情。宋朝距現在起碼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我們的覺悟應該比他們要高的多吧。」王清華之所以這麼說,是王清華覺得張儉之八成是給譚明月當說客的。或者是譚明月用來給王清華施壓的。

    包拯的那句話當然是王清華臨時杜撰的,後來蘭滄海跟王清華較勁,問王清華那句話的出處,王清華就胡謅了一部連自己都沒有見過的書名,讓蘭滄海足足找了幾個月。王清華就笑話自己這位岳丈大人從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後,變成迂腐的老夫子了。

    王清華說完,談話一下子僵持了下來。蘭滄海急忙打了個圓場道:「清華啊,從剛才的談話就能看出來。你可真沒辦法跟張秘書長比啊。張秘書長是心懷天下,從全局的角度看問題。而你呢,只是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死揪住一個問題不放。這種思路起碼就是有問題的。」

    蘭滄海這句話給了張儉之一個很大的面子,當然也給了張儉之一個錯句,讓張儉之覺得,蘭滄海也是跟自己站在一個立場上的。這樣以來張儉之的口氣就硬了起來。

    「清華同志啊,你還年輕,算是咱們省,也可以說是全國最年輕的副市長了吧。魄力很大,但是經驗不足。還需要多多向老同志學習嘛。小王莊的案子,聽明月同志說,你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同時也給明月同志出了不少難題啊。如果你只是一個檢察院的副檢察長,你的這種做法沒有什麼錯。但你現在已經是一位副市長了。作為副市長就要有大局觀念,要把整個x市今後的發展放在心頭,要把x市數百萬老百姓今後的生計放在心頭,不能總是揪住一個問題不放。你這樣做是要出問題的,我想王大成書記也不會同意你這麼做的。」張儉之說完,沉默了一會,低聲接著道:「我可聽說,王大成書記對你的成見不小啊。你可千萬不要把一個本來平步青雲的事情,搞的雞飛蛋打啊。」

    張儉之說到最後,竟然有幾分威脅王清華的意思了。

    蘭滄海也許是害怕王清華說什麼過頭的話,急忙道:「張秘書長的意思是說,王大成書記也非常關心像你這樣的年輕幹部,希望你能再接再厲把今後的工作搞好。」又對轉身對張儉之道:「張秘書長,我說的沒錯吧?」

    既然蘭滄海給王清華說話,張儉之就不能再說什麼了,只好點了點頭道:「蘭書記說的很有道理,王大成書記是這個意思。另外明月同志也是這個意思。希望你能夠全力配合省委和市委,把這次中紀委的調查工作搞好。」

    張儉之說完,還沒等王清華開口,就轉身跟蘭滄海拉起x市過去的事情。

    「x市能有今天的發展不容易啊,裘老都八十歲高齡了還經常從首都打來電話問咱們x市的發展情況。你說從裘老到王大成書記,到關鳳鳴書記,再到你,四屆班子,小三十年的功夫,咱們x市發生多大的變化啊。我昨天下午過來簡直都不敢認了。這哪兒是三十年前那個名不見經傳的爛攤子啊。」

    蘭滄海接過張儉的話不無感慨道:「是啊,那時候我還是個鄉鎮的黨委副書記,是裘老領著我們,讓我們放開膽子干。當時中央的政策還不是很明朗,各方面的壓力還非常大,是裘老頂著各種壓力,帶領我們一直走了過來。一直想去北京看看裘老,卻一直沒有機會。等這次中紀委的檢查過去之後,一定去北京見見他老人家。對了,裘老的身體現在還好嗎?」

    「好著呢,聽說裘老每天早上還能打一套太極拳。」張儉之眉飛色舞道,「這次王大成書記去首都看病,我也順便看了一下裘老。裘老對咱們省,特別是你們x市,那是非常照顧的啊。你們可不能給裘老丟臉啊。x市這面旗之所以能豎起來,我也不是說你和關鳳鳴書記沒有功勞,但是裘老起碼有一半功勞。沒有裘老開的這個好頭,你們x市走不到今天這一步。現在雖然出了一些問題,但也不能影響改革發展的步伐。」

    蘭滄海和張儉之,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一些過去的事情。但主要還是圍繞一個裘老。這個裘老是誰呢?王清華想問一句,覺得又有些過於冒昧,就沒有問。一直聽著。

    「x市能發展到今天,的卻不容易,可以說花費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全部心血。但是發展過程中積病也很多,有些甚至已經成了頑疾,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這個蓋子一直以來沒有人願意把它揭開。看來在我手裡是逃不過去了。」蘭滄海還是把話題說到了問題之上。

    「老蘭啊,揭蓋子的事情,已經提了很長時間了,從中央到省委一直在提這個問題。但是一直不是沒有真正揭開過嗎。現在是有些地方已經有所動靜了,但大氣候還並沒有形成。關鍵問題是揭開這個蓋子不容易啊。」張儉之回應了一句。

    「是不容易,但再不容易,也要有人揭開它吧。要不然是要亡黨亡國的。現在下面的老百姓已經開始不信任政府了。這就是一個苗頭,就是一個警戒。如果我們再這樣放縱下去,和平時期看不出來,一旦有所動靜,問題馬上就會昇華的。前天我上網的時候,竟然看見有些年輕人在網上發表評論說,希望xx國兼併咱們國家,下面的支持竟然還有一大串。我看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了。說明我們政府本身已經存在問題了。」

    蘭滄海所說的同樣的內容,王清華在用手機上網的時候也看到過。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視。一個國家的國民都不愛自己的國家了。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