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玩轉官場

第二卷 第173章 對決(11) 文 / 大示申

    第173章對決(11)

    兩個人的談話,談到這裡都會隱隱感到對方的火藥味兒。不過誰也不願意將這種火藥味擴大到明刀明槍的份兒上。事實上也沒有必要再將火藥味擴大化,只要彼此到達目的也就應該適可而止了。

    為了緩和尷尬的局面,譚明月故意去了一趟洗手間。譚明月之所以知道譚明月是故意去了一趟洗手間,是因為譚明月進了洗手間之後,王清華只聽到了水龍頭嘩嘩的流水聲,而沒有聽見咕嚕咕嚕的馬桶放水聲。

    譚明月從洗手間出來的時候,手裡多了一條毛巾,一邊走一邊擦。擦完後,將毛巾放在茶几上,重新開了另一個話題。

    「清華同志父母都還好吧?」譚明月似乎很不經意地問了王清華一句。

    不過王清華能聽出來,譚明月又在開始探聽自己的底細。在x市的官場,王清華是一個沒有真實身份的人,有的只是這個名字,從哪裡來,家庭背景是什麼,幾乎無人知曉。王清華的檔案裡,只寫了王清華有一個父親,叫王天來,一個非常土,又非常神秘的名字。天來,天上來的人,鬼才知道是什麼人。母親病故,是個單親家庭,沒有兄弟姐妹,沒有親戚朋友。入黨介紹人是一個叫楊文學的老頭,年齡八十九歲,估計早已經亡故多時。就是楊文學本人也不會想到,自己在死後多年,還能介紹一個叫王清華的人入黨。

    這個檔案,王清華看過一遍,裡面的內容幾乎沒有什麼要記憶的,所以一下子就牢記在心了。

    譚明月不可能沒有看過自己的檔案,但是譚明月問自己的時候,卻故意要問自己的「父母都好」,這明顯是譚明月想矇混王清華。

    王清華笑了笑道:「多謝譚省長記掛,我父親身體還行,不過跟譚省長比起來就差遠了,雖然沒有什麼大病,但小病總是不斷,一年到頭藥不離口。」

    王清華不想說自己的父親有病,但說個小病,覺得總沒什麼大礙。至於母親,那更是王清華至親的人,王清華不願意提及。如果不是那個檔案的限制,王清華真想大聲告訴譚明月,老子的父母身體棒極了。老爸一頓能吃兩大碗炒麵,老媽每天開心的都跟撿了個金元寶似得。

    「你老家是哪兒的?上次聽蘭書記說,你好像是y市的?」譚明月坐下來抿了一口普洱茶,看著王清華慢悠悠地道。

    王清華心想,別給老子胡說八道了,如果你說是李市長說我是y市的,還算靠譜。你卻說是蘭書記說的。這不是胡編亂造又是什麼。老子跟蘭滄海也就是通了兩次電話,還是以他女兒同學的名義說的話。他怎麼可能知道老子是哪兒的。

    想到這裡,王清華忽然又想起了蘭英,估計譚明月是覺得自己和蘭英的非正常關係,才將自己聯繫到蘭滄海身上去了。認為自己應該是蘭滄海的人,或者說的蘭滄海的未來女婿。同時也不難看出,這是譚明月這是在用蘭滄海做幌子,掩飾自己曾經看過王清華檔案的事實。

    王清華的檔案上確實是明明白白地寫著,王清華原籍y市,河水縣,城關鎮,西街居委會人。

    「蘭書記真是體察下情,連我一個鎮上的一般幹部都瞭解的這麼清楚。」王清華笑答道。王清華這樣說的意思,是說蘭滄海在自己就職清水鎮武裝部長的時候,就瞭解這些了。王清華在偷換概念,在故意擾亂譚明月的思路。王清華不想讓譚明月這樣刨根問底的問來問去。這樣問下去,不知那句話不對,就可能在這位譚副省長面前露餡。

    王清華此來,本是想探聽譚明月的情況的。卻不想被譚明月探了探去,探個沒完沒了。

    王清華說完,還沒等譚明月繼續問自己,就接著問道:「譚省長,聽說中紀委要下來專門調查小王莊的案子,不知道有沒有這麼回事?」

    王清華問完,譚明月的臉色就有些不對勁了,不過馬上笑了笑道:「是啊,畢竟這是一件大案,死亡那麼多人,中央下來查一查也是應該的。不過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咱們查的結果,畢竟是咱們自己查的。中紀委下來核實一下,就更具有說服力了。」

    譚明月也在玩文字遊戲,也在偷換概念,王清華問的是查案,事實上也是中紀委下來查案。當然一旦牽扯到查案,那就毫無疑問說明,中紀委對這次小王莊水庫潰壩案的調查結果並不滿意。也就是對他譚明月的工作不滿意。這樣一來,別的不說,就是面子上,他譚明月也下不來。所以譚明月就故意將這個「查」改成了「核實」。

    譚明月既然給王清華這樣說,那麼對下面的人,肯定都是這種說法,說中紀委下來核實小王莊水庫案。這樣一來,下面人也不會有什麼動靜,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是個程序問題罷了。

    譚明月說著,看了王清華一眼,接著笑道:「這此小王莊的案子,能這麼快就結案,你的功勞也不小。要不是你們檢察院工作作風踏實,又能雷厲風行,光憑公安局那邊,恐怕到現在還不會有結果啊。那天我還批評趙金明。趙金明同志,對你上任這個副市長意見可不小啊。你也知道,按照慣例,公安局局長應該是進常委的,可趙金明同志至今還進不了常委。趙金明同志意見不小啊。」

    小王莊的案子,說白了,就是公安局一手查不出來的結果。王清華帶領檢察院調查處的人也調查了一段時間,但並不同意公安局可以結案的結論。但是譚明月一錘定音,說可以結案了,就結案了。現在又將這個天大的「功勞」往王清華身上推。這不是給王清華好處,是想拉清華下水。

    王清華不會吃這一套,聽完譚明月的話,馬上道:「譚省長過獎了。小王莊的案子,韓檢在幾次常委誇大會上都明確表示過,不能這樣結案。而且,在我和調查處的調查過程中,也發現不少漏洞。所以,原則上,我們並不同意做現在這樣的結案定論。」

    王清華說著話,譚明月的臉色立馬開始出現晴轉陰的變化,王清華只用眼睛的餘光看了一下譚明月,並沒有和譚明月對臉。所以王清華只當自己沒有看見,繼續道:「當然,也許是我們檢察院並不擅長刑事案件的偵查工作。也可能是我們在調查過程中,採用的方法不對,才會跟公安局那邊出現那麼大的偏差。」

    譚明月看著王清華,沉默了一會道:「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其實我也知道,這個案子存在很多的漏洞,比如說我們不能排除這次水庫潰壩事件,跟我們的某些幹部的瀆職、受賄,以至於監管不力有關。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x市之所以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跟我們的廣大幹部多年的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們是x市的功臣,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犯了一點錯誤就將他們全盤否定,來個一殺了之。這樣會寒了我們幹部的心。會讓我們的幹部,在今後的工作中畏首畏腳。更會阻止我們今後改革的步伐。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護我們的幹部。」

    譚明月說的聲容並茂,一邊說,一邊打著手勢,繼續道:「你作為一名新任的檢察長,而且還很年輕,有些事情你是體會不到的。x市現任的幹部中,有一多半,都是在我們這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大發展中,出過力,流過血的好同志。別的不說,就說那個清水鎮的書記馮龍吧。據我瞭解,他已經在鄉鎮工作了近三十個念頭了,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這次水庫潰壩事件一發生,竟然鋃鐺入獄。你別看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會寒了很多鄉鎮幹部的心。他們會在下面罵娘,罵我譚明月不是人,罵我譚明月過河拆橋。」

    譚明月說到這裡,情緒已經顯得很激動,也不知道是真激動,還是有意裝作如此,點了一支煙,狠狠地抽了兩口。

    王清華心中冷笑了兩聲,道:「譚省長說的很有道理。大家都知道你非常愛惜幹部。所以……據我瞭解,大家對這次小王莊水庫潰壩案件的處理,還是比較滿意的。」

    王清華這算是奉承了譚明月兩句。現在還不是和譚明月對著干的時候,何況要和譚明月對著幹,也不是這種干法。現在主要的主動權還掌握在譚明月手裡。不管譚明月說的如何激動,做出什麼樣的反應,自己都必須靜觀其變。當然要說譚明月現在已經開始做困獸之鬥,也未曾不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