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倚天屠龍飛鷹記

龍騰世紀 no.172 先執一子 文 / 猛太奇

.    汝陽王府一系列的陰險籌謀暗中佈置彷彿無時無刻不在圖謀中原武林貌似來勢洶洶。小說文字版/|\更新快/|\可在殷揚觀來謹慎即可倒也不用太過憂懼。

    雙端相爭敵明我暗總會要佔上許多便宜。再者說對方的計劃於殷揚而言尚談不上瞭若指掌可也是大略的成竹在胸。接下去無非是單方面相機而動兵來將擋罷了。

    多番籌備設局如今已到圖窮匕現的時候即使以殷揚的克制也禁不住有些興奮異常。別過押送肥屍、回歸江南的殷離四人殷揚依舊悠閒的重履當年西遊之路這日終於抵達青海邊境的一處小鎮。

    此地交接西域某派必經之所。再過去就是莽莽狂沙融融雪山。

    自詡先下一子已比別人快過幾步的殷揚此番駐留該處卻是為了等待。

    根據情報所述六大門派裡面華山派的人馬最先啟程目前也至青海境內。他所等的正是這批人馬。

    殷揚雖然一直孤人只影的獨自行路可天鷹教密佈各地的下屬探子仍能輕鬆自如的聯絡指揮。他不像張無忌般躊躇不定確已知曉教內的援救計劃實際上早已暗中啟動。

    殷天正念及舊情傾力幫助魔教。這事殷揚早在十幾年前便有預料。而對明教並無多大感情更是暗恨當年父親被排擠東走一事的殷野王自然極不情願。只是父命難違他身為如今天鷹教中的實際掌舵者亦只得全力運籌。

    而殷揚看得更遠知道此役對於殷家、對於天鷹教來說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要機遇。天鷹教此時勢力迅猛可相應的也達到了某個極限。一味的埋頭展壯大自身實力終究效率太慢。眼下分崩解離無人領袖的偌大明教在他眼裡實不亞於一快香甜蛋糕若是下嘴太慢可就什麼都吃不著了……

    對於殷天正欲傾全教之力相助光明頂解圍殷揚自然是舉雙手贊成。並且還或公或私的分析形勢相勸己父目前終是有了眉目。按照他的計劃此次援助無須動用天鷹教的外部八壇僅用內堂下的精銳弟子足矣。

    見到這祖孫倆人的意見一致殷野王只能無奈認可。十餘日前已帶著他天微堂的主力武裝分批趕往西域而來。

    這批人手隱秘集中、苦訓多年本是為了日後造反打仗所用戰力之強紀律之嚴確實遠尋常的江湖人士。就算比較明教下轄的五行旗眾亦是不妨多讓!

    殷天正則親往東海邀請韓氏夫婦同行。

    殷揚看到這個消息一時間也無法判斷當初的那位紫衫龍王現今是否仍肯為明教出力?

    殷揚的母親慕容婉兒當然坐鎮後勤而殷天正的師弟李天垣需要分擔殷氏父子揍後遺留下的濃重教務亦要提放蒙古人有何舉措必定要留在中原周旋。

    西域的地理位置畢竟離開中原太過遙遠信息傳遞極為閉塞往往一來一去就要耗費近月時間。即便紫市堂新晉的銀猿壇以及鄰近巴蜀的白虎壇也因實力有限的關係實在起不到什麼關鍵作用。

    也就是說一旦正式進入到真正的西域範圍內天鷹教的勢力可說是完全一抹黑就連殷揚也不例外。

    是以殷揚現在只好倚仗還能獲得訊息的時候呆在青海。青海雖大但也僅有一個青海派較為出名而已確不用多慮有人作祟礙事。他既然已從斯巴達口中得知了華山掌門鮮於通的不妥自是不急著早早的趕赴西域。

    倒不是說他想要一了百了把人給殺個清淨。那樣只會打草驚蛇可能還會提前牽引出汝陽王府的那群高手與其本身的想法可謂大異容易得不償失。但見左右無事在其他五派匯聚以前先行見識下華山一派總能知己知彼沒有壞處。

    想那少林、武當、峨嵋、崆峒、崑崙五派他都全部見過。其中更和某些門派的好手鬥過幾場也自談得上熟悉。可與位於陝西的華山派則是全然沒有會過面的。客觀來點來講華山派亦是屬於那種風格狠辣的西北門派只是它一直低調行事少有遠出故而才讓向來橫行江南的天鷹教資料有限。

    而大多數江湖中人也就只知道一位綽號「神機子」的鮮於通。至於門下那些諸如白觀、薛子遠等二代弟子確要沒名氣得多了……

    就在殷揚扼守去路暫居邊緣小鎮耐心等候他的目標同樣正在慢慢趕路、不斷接近。

    此次六大派的圍剿預案並非匯合一處同進同退反而好似等不及了似的分開行動六面合圍直至光明主峰下才會聚沙成塔一鼓作氣的直殺上山!

    距離偏近的崑崙、華山兩派按理說絕不肯這麼快的大興聲勢獨自面對明教徒眾。可不知為何一向謹慎理性的華山掌門鮮於通此次卻一反常態大仁大義得緊竟然一挑選完合適弟子就立刻下令下山出沒有一刻拖延。僅留下兩位長老押後隨行照顧後隊自己則率領前部弟子一路飆進。

    有識者猜測這是由於他身為本回六派共襄盛舉的起者一番行事確是為了表明決心更為華山派鼓氣增勢。也有盲目者估摸他吃飽了撐太過激動主動找死……

    但只有有做出此項決定的鮮於通本人才清楚自己此舉實有多麼的無可奈何!

    鮮於通眉目清秀俊雅瀟灑外表上看起來不像是一派掌門反似一位四十餘歲的中年文士讓人遇見第一眼心中先存下三分好感。

    可凡事都自有正反兩面就像他這幅六派掌門第一帥的不俗相貌亦同樣有許多人風言詆毀說他是憑了這身皮囊才娶得前任華山掌門之女終獲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

    講這話的人本意當然是出於嫉妒但就殷揚所知此言未必毫無道理。一個連同門師哥都能兇手殺害、以蠱虐之的走狗敗類又有什麼惡事他作不出來?

    因為呼籲剿魔又兼足智多謀的緣故武功稀鬆平常的鮮於通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這次圍攻明教的第一軍師。以其鬼計多端的心性原是極為適合此職但他卻怎麼也高興起來。

    現在更是如此。

    行在官道上的鮮於通此刻風霜滿面皺著眉頭。自從路過剛才的那個小鎮開始他就一直有些心緒不寧。其實以他的心理素質以他曾作過的那些往事便是夜半鬼敲門也並不懼怕應當異常沉穩才對。

    但是方纔那個白衣男子縱馬越眾人時的回眸一望確是讓他不由的心生膽寒。

    直覺告訴他這個男子非常非常的危險。可……危險究竟在哪裡呢?

    如此一想鮮於通暗道自己一行數十人實在沒有什麼好怕的。

    此時在他身後的是華山派經過選擇的數十名精英弟子。這數十名弟子皆穿素色長衣臂環護腕腰間、背後俱是攜帶著長刀短劍白刃綽綽看起來非常利索。眾人當中更有幾名目光如電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外相更屬了得「精英」兩字當之無愧。

    而在這氣勢最強的幾名年輕人裡有一人也正想著和鮮於通類似的問題:

    公子怎會單人匹馬出現在這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