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我謀洪荒

第五卷 封神大劫,闡截爭鋒 第六十一章 唇槍舌戰,鴻玄發威 文 / 夜之冊

    紫霄宮,眾聖再次聚集,不過這次情形很是詭異,大家都滿腹心事,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整個紫霄宮座位也開始出現了變化,以前是按身份從大到小,從左到右排列,現在開始分化開來。老子與元始一組緊挨著,准提與接引一組,女媧孑然一身,不倚不靠,剩下的鴻玄和通天兩人雖然坐的挺近的,但之間還有段距離,看來兩人關係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親密。

    眾聖也知道坐的並不妥當,但卻沒有開口,聖人們之間隱隱約約的發出一道氣場,似是拒人於千里之外。其中幾人眼神之中發出了若隱若現的怒火,雖然一逝而過,但毫不懷疑的,若是這怒火若是發洩出來,另一場天地大劫肯定會爆發起來。

    至此,鴻鈞門下弟子從面和心不和開始走向了心不合面也不和!

    此次眾人齊聚紫霄宮是受道祖召集解決封神一事的。

    隨著殷商與西周之間的戰事更加頻繁,封神榜榜上的人數早已湊齊,只等封神一事由姜子牙或申公豹其中一人主持召開冊封就能徹底解決糾纏了整個洪荒多年,填埋無數仙人性命,消耗聖人們巨大心力的封神大劫。但這還沒有結束,或者說封神大劫過去了,可爭鬥還沒有停下來,因為人族至今還打不出個結果。

    此次封神大劫除了闡截二教聖人關心自己門下弟子性命之外,其餘聖人其實都把目光打向了如何藉著大劫謀取氣運的方向上去。解決大劫很重要,但謀奪氣運更重要。雖然封神大劫過去了,仙道之爭結束,神道即將建立,但人道還沒有分出個結果,聖人們是不甘心就這樣完結的。

    可是,不這樣又能怎樣呢?

    紂王在牧野之戰之後夜襲西周大營,結果大敗西周。接著馬不停蹄,竟然率領著一萬大軍化作一把時刻頂在姬發屁股後面的鋒矛追擊而去。

    姬發的西周大軍就像是一股瘟疫一樣將西周的大敗的消息給傳了出去,每每等到姬發挺到一座城池關卡之後,不到一刻鐘紂王就緊隨而來,西周大敗的消息早已讓守城的軍士心慌意亂,隨著戰爭的頻繁,西週一次又一次的調撥士兵前往前線作戰,這守城的人數本來就極少,再加上姬發在在撤退之後怒急攻心,早已喪失神智,昏迷不醒。這可好了,失去了主心骨,西週一下子更是慌亂,即使姜子牙身為丞相也鎮壓不住這股席捲而來的巨浪。眼瞧著奔襲而來的殷商大軍,那些將士們根本無心作戰,城池不過數下便一擊而破,於是大家群作鳥獸散,又撒開腳丫子逃離,朝著下一道城池而去。

    殷商大軍在紂王的帶領之下本已是疲憊不堪,但看這西周大軍如此廢物,簡直是不敢相信,於是軍心振奮,又開始追擊了起來。

    紂王率領大軍馬不停蹄的接連打下了三座城池,而且每一次戰鬥都像是之前的翻版,西周稍作抵抗便落荒而逃。

    隨著逃跑的人數越來越多,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轟動。紂王大軍於是強提著精神繼續作戰,追擊而去。

    到了後來,看著前方數萬西周大軍在姜子牙率領之下,抬著沉睡不醒的武王姬發狼狽逃來,後方烽煙滾滾,殷商大軍氣勢洶洶的殺來,那些留守的士兵大駭之下更是不假思索,直接打開城門,加入了這場逃亡當中。姜子牙即使知道局勢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糟糕,殷商大軍其實也是吊著最後一口氣,可是他根本沒辦法、也沒時間重整士氣,再加上姬發已經昏迷不醒,你說他又能怎樣?

    跑吧,還是盡情的跑吧,跑到殷商大軍走不動了他們就安全了!

    於是乎,西周大軍潰退千里,一路上城池接連被殷商給收復了。紂王毫不猶豫,直接將那些累倒的士兵留守城池之後又帶著其餘將士們繼續跑下去。幾千殷商將士一路上就這樣勢不可擋的追著幾萬士兵,形成了一道奇異的風景線。

    當然,也有人想要攔阻殷商大軍,可是士氣戰力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檔次,試了幾次之後西週一方也就失去了信心!

    短短兩個月,就是兩個月的時間,紂王所帶領的殷商大軍和姬發、姜子牙所帶領的西周大軍一直在長途拉練著,期間殷商收復了許多城池,最後在青龍關下,曾經擺下誅仙劍陣之地紂王停止了腳步!他們是在是跑不動了,這西周在生命危機的刺激之下完全發揮了人類體內隱藏的禽獸的本能,紂王毫不猶豫,若是自己追擊下去,最後累死的不是西周,而是自己一方,更重要的是此時自己身邊只剩數百士兵,其他的都掉隊了,若是讓西周發現,反攻而來,那是不是又要進行另一場可笑的長途拉練賽呢?

    不過,紂王也該滿意了。他這兩個月的戰果可是之前西週一方花費了數年時間才打下來的,雙方之間的對比完全不成比例。而且西周已經被嚇破膽了,只要自己在,他們再也恢復不了以前的那股縱橫無敵的氣魄。

    另一方面,姬發自醒過來之後也被氣得再次吐血暈倒,好在這次沒有紂王追擊,經過細心調養之後很快就恢復了不少,只是看著那蒼白的臉色,熾烈的眼神,明白人也知道他內心是壓抑著一股怒火!

    太丟臉了,太羞恥了,追擊千里,潰散千里,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難道自己就要這樣被永遠的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面嗎?

    姬發不甘,他實在很想報仇,但那又如何?現在西周是還有一點稱霸的實力,但這些屢遭打擊的士兵們完全成了驚弓之鳥,你讓他們去打仗,完全是在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還有現在諸侯雖然沒有明目張膽的背叛,但暗地裡已經是波濤洶湧,自己還得小心防著。

    頭疼,姬發十分頭疼,就連姜子牙也跟著傷透了腦筋!現在的情況比以前更加糟糕,即使當初面對殷商圍困西岐他們也沒有沮喪過,因為當時他們還有幾道王牌沒有出手,並且留有三分力道,但是現在不同了,不但消耗光了,而且還早洩,你叫他們還能做什麼。

    無奈,姬發只能在此重整旗鼓,小心籌備。不過這次他可學精了,對殷商的戒備可是十層十的盯著!

    其實紂王的情況更慘,雖然軍事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挽回了社稷江山,但面對飽經戰亂折磨的百姓們,他可是束手無策,畢竟之前殷商的元氣早已被消耗光了,不比西周,他們還是留了點底氣的。紂王雖然還想繼續攻擊,局勢已經讓他不得不三思了。最後他只能是留下來與百姓們同甘共苦,當然,他的親民之舉和以身作則的作風也重新贏得了百姓們的支持和信心。

    之後就再也打不起來了!

    雖然殷商和西周之間還彼此再交過幾次手,兩者完全是用自己最後的實力來做賭注,每一次作戰都在削弱自己的根基,到了最後紂王和姬發不約而同的住手了,他們根本不敢再這樣打下去了,再打下去,不是他們贏得對方,而是他們被百姓給推翻了。隨著逍遙的話傳播開來,一批又一批的百姓開始覺醒,大家不再逃避,紛紛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或是加入西周,或是留在殷商,但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不再打戰。任何人再想逼他們打戰那就得考慮會不會引發民憤,引發暴動。

    於是天下就此二分,除此之外還夾雜著諸侯貴族們的勢力,因為大家的後勁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天下進入難見的和平之中去!

    老子和元始他們的算計全部落空了,也在眾大神通者內心引發了軒然大波,難道天道並不是絕對的,天意也是可以逆改的。

    紫霄宮中,眾人心中千回百轉,思緒起伏。鴻玄也是深有觸動,雖然自己極力改變人界局勢,但封神大劫跟歷史差不多,那些原本封神榜上該死之人在此次商周追擊之中一個個都逃不過劫數,武成王黃飛虎、太師聞仲、亞相比乾等人最後個個都身隕上榜,雖說最後殷商沒有覆滅,但也不知道這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突然,大家都收拾了心情,朝著上方恭敬一禮,鴻鈞來了。

    大家端坐著等待著鴻鈞的指示,不過這次鴻鈞跟之前變得不大一樣,具體如何大家也說不清楚,鴻玄暗自感慨,鴻鈞可能是受到天道進一步的控制了吧!

    鴻鈞說道:「封神完畢,由天命之人主持冊封,申公豹雖也身俱飛熊之像,但氣運不足,打神鞭交還姜子牙,由他主持冊封儀式。」

    鴻鈞直接了當的將封神大劫的冊封儀式給定了下來,毫無一絲拖泥帶水,讓旁邊想要反對的人也興不起這個念頭。話都講得這麼白了,看樣子那是不得更改,他們難道還要反對什麼。最鬱悶的是通天,封神榜上大多數是他們截教中人,本來想借用申公豹為上榜的截教諸仙謀個好前程,順道也能瓜分一點天庭氣運。如今他們截教那個窮啊,讓通天也愁白了頭髮。沒想到鴻鈞這麼不夠意思,看來他截教注定是輸死了!

    元始天尊見鴻鈞如此決斷,心內一喜,本來還考慮著怎麼才能讓姜子牙進行最後冊封,這下好了,不用他開口道祖就直接替他說了出來。元始心中那一個喜啊,想著想著,更是得寸進尺的說道:「老師,封神大劫之事雖已完畢,但人間之戰還未結束,天意屬周,但鴻玄大師兄卻逆天行事,實是不該,還請老師決斷!莫要令我等齒冷!」

    「鴻玄,你有何話可說?」鴻鈞問道。

    鴻玄心中一怒,接著平靜說道:「人界之戰但由人為,這是之前老師與我等在紫霄宮中定下的,豈可更改?老子元始二人妄圖違反約定,故弟子出手攔截。至於人界之事,與弟子一概無關,還請元始師弟管緊自己的嘴巴,莫要瘋言瘋語,失了聖人儀態!」

    眼見鴻玄牙尖嘴利的推卸一切,又明著諷刺自己,元始豈能善罷甘休,元始怒騰道:「鴻玄大師兄,既然人界之事與你無關,那為何你現身朝歌並將打神鞭交付申公豹?這是天下人都知曉的事情,你可不要說沒做過啊。」

    「一城百姓苦求我指點迷津,我難道還能夠坐視不管,像你一樣鐵石心腸嗎?我當然要現身咯,而且其中我也沒有絲毫偏移之處。至於打神鞭,乃是我無意間獲得,申公豹乃是天命之人,我交給他乃是順應天意,有錯嗎?」鴻玄二一推做五,直截了當的反駁。

    元始再怒,接著說道:「那牧野之戰,為何要阻我與老子師兄的去路,難道你不知道天意屬周嗎?即使是聖人之間有約定,難道還能比天道的事情大嗎?」

    鴻玄撇撇嘴,毫不在乎的反擊說道:「知道天意屬周又怎麼樣,難道你們要拿著雞毛當令箭,做一個毫無人格,失去信譽的聖人嗎?而且即使我做得不妥,你元始天尊也知道天意屬周,萬事自有天道安排,一切皆是天意,難道你元始天尊大得過天道或者是根本不懷好心,什麼都要你來橫插一槓,你為何不坐著看看天道如何大顯神威,掉下塊石頭把辛受給砸死了?」

    「你」原始暴怒,看起來是要去控制了。

    「我什麼啊?被我說中了心事,痛得要跳起來打人了?」鴻玄發出一陣鄙夷的目光。

    元始果然是被他說中了,立馬跳起來,拿出盤古幡就準備上演一場全武行。

    鴻玄也不著急,根本沒做防範,這不是在紫霄宮嗎?道祖在這裡,你操傢伙不是找死嗎?

    果然,道祖鴻鈞見元始如此放肆,直接一個冷哼表示不滿,接著一股鋪天蓋地的壓力朝元始而來,壓的元始差點軟倒在地,再也不敢妄動。

    底下其餘聖人也受到波及,不過他們一點也不慌張,甚至還有點偷樂。從來沒見過聖人罵戰,而且罵得如此痛快,讓聖人們大開眼界。這一刻,不論是那個陣營,大家心中都對這場戲看得十分有味!而且大家也總算是見識到鴻玄的真本事了,即使不用動手,靠一張嘴也能把人給說死。

    通天眼冒金光,他沒想到一向自恃風度的元始也有這麼失態的時候啊,完全是一邊倒的羞辱,而且還不能動手,這讓一直對元始懷有怨氣的通天心情大暢,恨不得將鴻玄給抓過來好好的討教一番舌嘴之術,好以後能夠氣氣元始。而西方二人想的也很多,沒想到世界上除了西方教有舌綻蓮花的**之外還有這麼一門學問,能把元始聖人也給說矮了,當真是令他們大歎我道不孤。

    「人間之戰不論結果只能留下一個朝代!」鴻鈞緩緩的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老子回應道:「為人族眾生著想,武王姬發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他不但孝悌恭順,謙良卑躬,而且愛民如子,施行仁政,紂王一介武夫,豈能如他為百姓帶來幸福呢?」老子的話一出口便立馬引來了除鴻玄通天西方二聖和元始的交口稱讚。

    這三人中元始就不必說了,西方二聖根本就是想在東方豎立一個標靶,好讓東方能夠繼續陷入內鬥當中,方不致於讓西方喘不過氣來。闡教要強大,要強大的令人眼紅,這樣才會讓東方無法齊心協力。

    通天內心有些心急,不過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這張嘴是說不過的老子的,看向鴻玄,通天期待著他繼續發威,看看他是否能夠發揚精神,將老子給說死。

    果然,鴻玄發動了。他一揮衣袖,紫霄宮中浮現了一鏡面,接著鏡面之上顯現出了有關伯邑考和姬昌之死的前因後果。沒想到,在世人眼中渾身冒著一股善良的武王姬發竟然是弒兄殺父之人!

    看著眾人的神色,尤其是老子那一臉的尷尬,鴻玄說道:「老君,這就是口中的那位孝悌恭順,謙良卑躬的好君王?難道我眼睛瞎了,怎麼看來看去都是一張披著人皮的禽獸?如果不是這樣,難道是這人間的道德標準太低了還是你的道德水準太廉價了?」

    犀利,絕對的犀利!鴻玄不負所望的把老子的嘴巴給堵上了,老子只能怒哼一聲,接著便縮緊了嘴巴不再說話,雖然他很想好好地教訓鴻玄,但元始天尊的前車之鑒還在那呢,自己還是不要自取其辱的好!

    場上,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平靜。聖人們都害怕鴻玄開口反駁他們,把他們狠狠的羞辱一番,於是都不再多做評述,只是等待鴻鈞決斷!

    其實,聖人們也想看看眼前這個局勢鴻鈞會怎麼做?

    若是放任天數的改變不管,那豈不是喪失了天道的威嚴,而且還讓他們這些聖人以後多了弄事的苗頭,畢竟天道都不是絕對的,他們插手也是有了足夠的理由。但若是鴻鈞執意遵行天數,那麼紂王他們殷商一脈又該怎麼辦呢?難道要抹殺掉他們?這可不行,畢竟是事關千千萬萬條人命,鴻鈞這個天道代言人再強硬也得考慮一下。

    左右為難當中!

    鴻玄這時也不想再開口了,他能夠做的已經做了,讓百姓們決定了自己的歸屬,讓聖人們無法插手人間之戰,至於鴻鈞再怎麼決斷他也無法完全抹殺一方,他絕對會為失敗者留下一條後路的!而且自己實力不夠,無法改變鴻鈞內心的真實心意,剛才的表現恐怕也引起他的不滿,在強硬下去真的就要吃排頭了。

    唉!還是一句話,實力不足什麼也不用想了。

    鴻鈞久久無法開口,渾身氣息一會暖一會冷,看得底下人都有一陣腹誹,莫不是被難住了,得了失心瘋?

    鴻玄在下仔細觀察,還是得到了一點結論,鴻鈞正在跟天道做抗爭!或許對於人間的安排鴻鈞和天道有不同的意見,於是正在反覆較量當中。其實鴻鈞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壞的,他最多不過是個懷有私心的修士,為了大道妄圖合身天道,不料卻被天道逐步控制。他所做的一切有一半是身不由己,或者說是受到天道無形中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鴻鈞合道之後也許修為會更加深厚,但天道進步的比他還要快,鴻鈞只怕會被天道慢慢的進一步控制下去,最後淪為天道操縱之下的木偶!

    鴻玄對於鴻鈞始終抱有一份發自內心的同情之意,這其實也是個可憐人啊,一切都源於他自己對道的渴望,只是誤入歧途,受了天道的引誘才會造成現在這個局面。不過鴻玄沒有與天道作對的本事,最多只能自保,所以他也不敢妄想為鴻鈞做點什麼,最多就是提醒他一下罷了

    鴻鈞與天道反覆較量之間,終於,天道獲勝。

    發出了無匹的天道威壓,所有的聖人伏地等待著鴻鈞、不,是天道的最後裁決,只是除了鴻玄之外所有的人都誤以為他是鴻鈞罷了。聖人們從來都沒有仔細想過鴻鈞和天道的關係,都認為鴻鈞合道之後成了天道的代言人,就漸漸的會成為天道的主宰,實際上不是鴻鈞主宰天道,而是天道主宰鴻鈞啊!

    正如逍遙在鴻鈞合道之前問鴻鈞的那個問題:「老師合道之後,鴻鈞便是天道嗎?」

    鴻鈞答:「非也,天道是天道,鴻鈞是鴻鈞,天道是鴻鈞,鴻鈞不是天道。」

    這其實講的是鴻鈞和天道的關係。合道之後鴻鈞和天道還是分開的,只是天道有事要借助鴻鈞管理洪荒,辦些事情,鴻鈞能夠運用天道的能力,但說到底只是一個天道代言人罷了,兩者根本不能混為一談。往深裡說就是天道能夠控制鴻鈞來做事情,而鴻鈞對天道作用有限,一旦天道有事情,鴻鈞就只能聽命於他。就像封神大劫這種事,即使鴻鈞本人有想法,他也只能是依著天道來做事!

    此刻不再是道祖鴻鈞,而是天道鴻鈞,它冷語說道:「既然天意屬周,那麼西周應為人界主宰,若是殷商反抗,則必須抹殺掉一切!防止天意改變!」

    此話一出,眾皆震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