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五卷 東擴 第七十四章 平倭 九 文 / 我自漫步

    第七十四章平倭九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時西漢大將陳湯所說的眾所周知的名言。如今遼王李恪的一句:「凡對我大唐有覬覦之心者,縱上天入地亦滅之」!卻比陳湯之言更加的霸道。好歹人家陳湯所說的話的用意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好歹也要對方造成既定事實以後,才會予以反擊。到了李恪這裡卻變成了:別讓我知道你在惦記著算計我,只要讓我知道,你就等著亡族滅種吧!

    李恪的這番話一出口,別說那兩名倭國人,就連站在附近的李世民等人都不禁暗自吸了一口冷氣:這話也未免太過霸道了吧!但是吃驚歸吃驚,又有誰不願意自己的一方擁有強勢呢,所以在驚詫之餘的第一反應就是:這話說得太過癮了!

    第二天中午時分,大唐的軍隊抵達熊本城外,有些意外的發現空空蕩蕩城牆之上居然掛著一面白旗,白旗的下面則站著唯一的一名倭國人。按照這個時候的規矩,升起白旗就意味對方不想交戰,並且想派出人員前來談判。當士卒將這一情況向李恪報告的時候,李恪的答覆是:不需要和對方談判,直接派出炮兵對熊本城進行炮轟。

    炮轟了半個時辰以後,李恪下令在城外紮營,等到第二天城內的大火熄滅以後,部隊再進入到城內搜查。

    晚上的時候,李世民來到了李恪的營帳內,閒聊了幾句以後問道:「為德,朕知道你知道許多朕所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對你的決定有過任何的質疑。只是到目前為止,你已經下令盡屠了倭國下屬的三個屬國,這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二十萬。這戰爭雖說損失人口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但是這過多的殺戮,總是有干天和。」

    李恪歎了口氣,說道:「父皇,兒臣又怎會不知這些呢。只是……父皇,您要是知道這倭國曾經在我大唐的江寧幹過的,就不會再勸兒臣不要殺戮了。」看到李世民似乎有話要說,李恪趕緊繼續說道:「父皇,江寧城中他們肆意的屠殺了我們三十多萬人,三十多萬已經放下武器的人,連老人和孩子都不肯放過!您可知道,他們為了讓那些個初次上戰場,還沒有見過流血的士卒盡快的適應戰場的殘酷,將我們的百姓綁成一排,然後讓這些人練手。您說,這樣冷酷、殘忍、沒有人性的民族,我們為什麼要給他們發展壯大的機會,好讓他們在他們強大起來以後,反過頭來殘害我們的百姓?你可知道至少有三千五百萬人就這麼死在了他們刀口治下!我大唐現在的總人口尚不足這個數字吧!您說,我為什麼要憐憫他們?!」

    「……」

    「父皇,在我知道這個情況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合眼,因為一閉上眼睛我就彷彿看到了整個世界都變成鮮紅的顏色,到處都是哭喊聲和慘叫聲。十四年了,為了等待這個讓我可以為那些個慘死在他們刀下百姓復仇的機會,我苦苦的等待了十四年!現在終於被我等來了這個機會,您說我會便宜了他們嗎!」

    李忠這個時候正站在城頭之上,冷眼觀看著城外突厥和大食人聯軍在進行戰前佈置,兩國聯軍能夠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便組織出十餘萬的聯軍,趕路近兩千里來到這裡,快是快了卻缺少必要的攻城器械。而陵州城周邊由於臨近沙漠地帶,根本就沒有多少樹木供他們砍伐以製造攻城器械。沒有攻城器械作為輔助,僅僅依靠城外的十餘萬騎兵,便想將陵州城攻破,簡直無異於是癡人說夢。所以在見到了城外聯軍的陣容之後,李忠的心情也就變得越發的輕鬆。

    日上三竿,城外的聯軍終於做好了戰前準備,開始向城下進發。當他們的前鋒部隊來到城外三百五十步的時候,終於止住了前進的步伐。因為他們知道再往前進,就會進入到城頭擺放的床弩範圍之內。他們只是短暫的進行了駐停後,便分成數股上千人的騎兵隊,沿著城外三百步的邊緣處催馬繞城奔跑。

    眼見著城外發出的挑釁,李忠身邊的一名親兵咬牙切齒的罵道:「跑吧,可勁兒的跑,一圈下來就累死你們這幫狗日的們!」

    李忠聽到後笑著說道:「他們願意跑就讓他們跑去,你們跟這兒著的哪門子急啊。難不成現在就覺得手癢癢了不成?放心吧,城外的這些人一個都跑不了,就怕你們到時候砍人砍得手都抬不起來了。到那時可別到本將軍這裡來哭訴!」

    城外的聯軍見到繞城一周後,城內的唐軍沒有上當,也就不再繼續無謂的消耗馬力。回歸本隊後不久,邊見到一騎手舉著白旗向城門口走來,當距離城門外的護城河只有十餘步的時候,高聲喊道:「城內的唐軍聽著,可敢出城來於我大軍決一死戰?」

    城牆之上的大唐士卒在聽完城外的喊話後,不由得開口痛罵城外的聯軍無恥,人數上已經超過了大唐軍隊的五倍,居然讓大唐軍出城與他們進行決戰,真不知道他們的臉皮怎麼就這麼厚,連如此不要臉的話都敢堂堂正正的說出來。李忠揮揮手阻止了麾下士卒們無謂的口舌之爭,只是吩咐一名聲大的士卒回復對方,對方如果有膽量的話,便率軍來攻城,如果沒有膽量的話,便趁早從哪來滾回到哪裡去,免得空有十數萬大軍,卻只敢在城外丟人現眼般的虛張聲勢。

    李忠回復的話令對方的主將感到臉面上無光,傳話的士卒回去後不久,城外聯軍的中軍便開始準備進攻。時間不長,便有一隊約兩千人的步卒方隊,手持巨盾開始緩緩的向前推進。

    為了不過早的暴露出城內的全部實力,李忠下令城牆上的五門神威大炮,在對方剛剛進入到距離城下五百步的時候,便進行齊射。

    城外的聯軍曾經多次與李忠和姜文暉的部隊交過手,對於大唐火炮的威力可謂是記憶深刻,雖說最近的幾年裡再也沒有見過他們使用,卻始終不敢對此掉以輕心。經過研究發現,大唐的神威大炮雖說威力巨大,其實也並非是無可破解的,只要是手持包鐵的巨盾,當炮彈來襲之時將手中巨盾舉過頭頂,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受到傷害。

    就像他們現在出擊的方陣當中,手持巨盾的士卒就佔據了總人數的近三分之一,其目的就是要試探一番,大唐的守城部隊中到底是否有神威大炮的存在。當聽到城牆之上傳來的大炮轟鳴聲後,手持著巨盾的聯軍士卒迅速的將手中的盾牌舉過頭頂,而站在他們前後的兩名士卒也迅速的躲到了巨盾下面,一看就是經過無數次的預先演練才能夠達到如此默契的行動。這個時候從城牆往外看,聯軍的步軍方陣此刻就如同頂起了一塊巨大的鐵板,將所有的聯軍士卒全部都隱藏在了這塊鐵板之下。

    大唐軍隊的這一次齊射,原本就不是為了傷敵,更多的是為了計算一下射程的試射,所以當五枚炮彈在聯軍頭頂之上炸開的時候,並不在一條直線之上,最近和最遠的兩枚炮彈的水平距離,至少相差出了十幾步的距離、

    神威大炮爆炸開來以後的碎片,絕大部分都被成功的擋在了盾牌的外面,當然也有極少數的碎片從盾牌的縫隙間穿過,給聯軍的士卒造成了傷害。但是聯軍方面所組成的盾牆,總的來說防禦還算是比較成功的,這無疑再和大程度上提高了聯軍的士氣。要知道在以往的雙方交戰當中,只要是有神威大炮的參戰,總會給聯軍方面帶來巨大的傷害,從而使得聯軍方面對這神威大炮是又恨又怕。如今終於找到了克制它的方法,又怎麼能不令他們欣喜萬分。

    在接下來的一百步的距離中,大唐的軍隊又連續的發射了四輪齊射,不過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能給聯軍方面帶來的傷害甚至於可以忽略不計。可是李忠像是沒有別的方法拒敵一般,仍舊不停地進行著沒有什麼效果的炮火攻擊。這個時候他的一名親兵忍不住問道:「將軍,一點作用都沒有啊。是不是該考慮一下換上燃燒彈試一試啊?」

    李忠聽後笑著說道:「著什麼急啊。沒看到他們只不過派出來兩千步軍,就是要試探一下我們的火力。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換上燃燒彈的話,雖說能夠消滅這兩千人,卻給後面進攻的隊伍提了醒。如果他們因此而想出破解的辦法來,我們豈不是虧大發了。再說,他這兩千人充其量走到三百步外的時候就會主動地退回去,我們索性就多陪著他們玩兒一會兒,讓他們也多高興一會兒。」

    「……可是,他們要是不退可怎麼辦?」親衛還是有些不放心。

    「那就用床弩射他們啊!難道你以為城牆上擺這麼多床弩就為了好看呢,那可都是用來殺敵的!」

    「哦。」那名親衛聽後不禁有些尷尬的伸手去撓頭,卻不想此刻頭上正頂著頭盔,引得周圍的人一陣大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