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五卷 東擴 第四十三章 李恪的心思 文 / 我自漫步

    第四十三章李恪的心思

    駕駛著一輛剛剛經過簡單測試的汽車,前往二百多里以外的瀋陽,李恪的這一舉動也可謂是大膽之極。儘管他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是他依然還是太過於低估了大唐的汽車製造水平,與後世的製造水平上的巨大差距。首先,在汽車的減震方面雙方就具有極大地差距,連橡膠輪胎都沒有的汽車,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行駛,其顛簸程度簡直是比起上刑好不到哪裡去。

    剛剛離開營州的時候,李恪的老婆們出於好奇心,還輪番的坐上去實驗一番,但是行駛了不到十里路以後,便再也沒有人肯坐在上面受罪。李恪也不過是堅持了二十餘里,便猶豫顛簸的他都快散了架,而不得不改騎戰馬前進。

    第一天宿營的時候,整個隊伍只是前進了四十餘里,便不得不停止了前進。沒有辦法,從二十里過後,這輛汽車便開始不停地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向什麼螺母脫落、發動機過熱、方向盤鬆動等各種各樣的大小毛病,便接二連三的出現,使得王海川忙得頭暈眼花的。不過萬幸的是,一直到宿營的時候為止,汽車都能夠進行正常的行駛,這倒是令李恪大為驚奇。他之所以提出要駕駛汽車前往瀋陽,並非是一時興起想要炫耀一番,而是想通過此番的長途跋涉,使得這輛汽車設計中的毛病,都能夠通過遠行全部的呈現出來。哪怕是最終抵達瀋陽的時候,這輛汽車已經變成一堆廢銅爛鐵,只要能夠把其中設計不合理或者需要改進的地方,都一一的呈現出來,就已經是最大的收穫了。等到王海川回到營州之後,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與改進,新的具有實際意義的汽車,將會在短時間內製造出來。那時的汽車才真正的初步具備了代步的要求,也就具備了批量生產的可能。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上午準備出發繼續趕路的時候,汽車突然間罷工,王海川想盡了一切辦法,都不能使得汽車發動起來。李恪在得到消息以後,經過一番檢查終於發現,原來是由於汽車就停在露天之中,由於外面的溫度過低,從而造成發動機內的蒸汽結冰,這才使得汽車無法發動起來。於是指點王海川在汽車的下面點起幾堆篝火,慢慢的將整個車子都給考熱,使得存留在發動機內部的冰融化開,汽車這才重新發動起來。

    接下來的三天裡,由於汽車發生故障的頻率越來越頻繁,再加上地面的積雪較厚,使得整個隊伍的行進速度,始終維持在每天四十里左右。到了第四天宿營的時候,這輛汽車從外觀上看,已經不復剛剛組裝完畢時那麼光鮮亮麗,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已經被王海川拆開進行過維修,所以看上去更像是個打滿了補丁的百年前的老爺車。

    第五天一大早,由於距離瀋陽城已經不過百里,再加上連日來都是在雪地之上宿營,李恪的孩子們中已經病倒了兩個。所以在出發的時候,李恪下令讓五名親衛用繩索牽引著汽車前進,天黑前務必要進入到瀋陽城內。

    黃昏時分,當李恪等人來到瀋陽城外的時候,李靖正率領一眾文武官員在城外恭候他的到來。此刻,薛仁貴已經成為了駐守在平壤的安東都護府的從二品大都護,程懷亮也已經早在李恪還在京城之時,便已經被安排到了達裡諾爾湖畔新建的蘇木城任城守,而房遺愛此刻正在後世的海參崴附近建立港口以及水師。

    這樣一來,前來迎接李恪的隊伍當中,就少了很多能征善戰的武將,而文官當中則由於李恪很少過問屬地內的政務,再加上這一次他又離開了近一年的時間,以至於有十數位文官他都叫不上名字來。不過還好的是,前來迎接他的人比較多,所以他也不用和這些個官員們一一的打招呼,這也避免了尷尬的發生。

    在城外寒暄了幾句以後,李恪在文武官員的瞠目結舌之下,邀請了李靖隨同自己一同坐上了汽車,並且在親衛的開路下緩緩地向城內行駛。

    李靖不愧是從軍幾十年的老將軍,隨口詢問了幾句,在瞭解了汽車的性能之後,馬上便意識到了汽車在未來軍中的重要性,對於汽車不由得大加讚美之詞。李恪卻知道距離真正的在軍中派上用場,還有漫長的時間需要等待,絕非是短時間內便可以用得上的。於是向他解釋了實際的情況,並且不等回到遼王府,便開始向他講起自己準備向地處天山之西的突厥,發動進攻的想法。

    李靖的身子骨經過孫思邈的精心調理雖說還算硬朗,但是畢竟年事已高,對於外出征戰之事,也只能提一些建議,而不能親力親為了。當他聽完李恪的講述之後,並沒有立即給出意見,而是需要回到家中仔細的思考一番,然後才能給出建議。

    李恪在長安之時,曾經有過回到瀋陽以後,便趁著冬季到來之際,讓李忠也就是原回紇將軍昆山奉和姜文暉,率領著回紇族、契丹族以及靺鞨族的七萬大軍西出天山去襲擊突厥。但是,自打在營州見到汽車之後,他的心思就難免有些開始活泛,想等著汽車製造出來以後,再讓他們率領大軍出發。屆時哪怕是這些汽車只能負責運送糧草和戰爭物資,也可以為自己節省出一大筆的開支。不過就是連他自己也知道,如果真的要等到汽車配備到軍中效力,恐怕沒有個三五年的時間,很難達到用於實戰以及轉戰數千里的目標。

    思之再三,李恪還是難以放棄這一個令他心動的想法。此番出征吐蕃,行程勢必超過五千里,這對於後勤補給將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考驗,如果還是通過以前的方式,通過牛車運送的話,單單是在路途中的消耗,就足以令李恪為之吐血數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