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五卷 東擴 第三十七章 訓斥 文 / 我自漫步

    第三十七章訓斥

    「你們這些個吃裡爬外的傢伙,分明就是『土奸』!知道什麼是『土奸』嗎?就是吐蕃安排在我大唐內部的奸細、探子,是賣國賊!」

    李恪的這一番話說的不可謂不重,原本是慣例的一件事居然被他冠上了「漢奸、賣國賊」的罪名。那些個禮部的侍郎和郎中們,哪裡想得到原本是按照祖宗傳下來的規矩辦事,居然落得個如此的下場。登時間有的人彷徨,有的人憤怒,有的人驚慌,更多的人則是面露出疑惑的表情。

    那個孫侍郎是禮部官員中歲數最大的,早在前朝的時候他就是禮部的官員,也算得上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如今年歲已大,禮部的官員們多多少少都曾經受過他的提點,平日裡自然是唯他馬首是瞻,時間長了難免會養成指手畫腳的習慣。眼前的這個遼王不過是個毛都沒長齊的毛頭小伙子,居然敢當著如此眾多的人的面,將自己奚落了一番不說,最後給自己扣了一頂「裡通外國、賣國賊」的罪名,這簡直是他有生以來所遭受的最大的恥辱。

    情急之下,他也顧不上對方是誰了,以比士卒還要敏捷的速度,衝到李恪的面前,一把揪住他的領子,嘴中還怒吼道:「黃毛稚口的小兒,居然敢在這裡顛倒是非,老夫今日要代你的父輩教訓於你!」一邊說一邊還要揮手去扇李恪的耳光。

    「放肆!」李世民見狀連忙高聲喊道。

    就在孫侍郎的手掌將將要落在李恪的臉上的時候,李恪伸手擒住了他的手腕。李恪好歹也是個自幼習武之人,如果被一個快七十歲的老頭子一巴掌扇在臉上,他也就可以直接找塊豆腐去撞死了。他之所以沒有在一早便出手,就是要讓眾人都看清楚,進而造成既定事實,他也好那這件事說事。

    當下,李恪冷著臉沉聲說道:「怎麼,說不過了便想動手了嗎?先不管你打不打得過本王,單憑本王的親王身份,又豈是你一個老匹夫所能打的?再說,本王的父親乃當今皇帝,你居然敢當著本王的父皇,說出要替皇帝教訓我,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孫侍郎聽後不由得打了個激靈,一下子便從氣急敗壞的狀態中清醒過來。不由得暗罵自己糊塗,怎麼會做出如此失態的事情來。如今倒好,被人抓住了把柄,鬧不好這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想到這裡趕緊跪倒在地,鼻涕眼淚一大把的向著李世民說道:「皇上,老臣這麼多年來一心為我大唐效力,如今卻被人誣陷謀反,還請皇上給老臣做主啊!」

    還不等李世民開口,李恪便說道:「《論語》有雲,老而不死是為賊。本王看你現在就是如此!先是依仗著自己年事已高,在這裡倚老賣老,被人指出你的錯誤之後不但不知道悔改,反倒是變本加厲的要用拳頭解決問題,當發現拳頭也不能解決以後,又使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潑婦行徑。虧你還自稱知書達理,難道古人都像你這般的不知廉恥嗎?你還有什麼臉賴在這禮部侍郎的位置上?就不怕誤人子弟,將後進晚輩都教導成你這樣的胡攪蠻纏之人嗎?!」

    「啊……皇上,老臣冤枉啊!老臣絕非那種不知廉恥之人……老臣……老臣願以死明志!」說完後,孫侍郎起身低著頭直奔殿中的大柱而去,看那架勢是想一頭撞死在柱前。

    李世民見狀趕緊吩咐殿中的侍衛阻攔,孫侍郎被侍衛攔下之後繼續的在那裡哭天抹淚的,不停地叫囂著要以死明志。

    李恪這時冷冷的說道:「侍衛們鬆開他吧。俗話說君子不奪人之美,既然人家下定決心要死,就讓他死好了。」見到侍衛們看看李世民,又看看自己沒敢鬆手。李恪繼續說道:「只要他敢死在這甘露殿之上,就說明他做賊心虛,想要以此逃避皇上對他家人的懲處。你們不妨鬆開他,他要是敢死在這裡,就判他個圖謀造反之罪,滅他九族!」

    侍衛們見狀鬆開了手,回到原來各自的位置上。孫侍郎則癱倒在地上,繼續的在那裡大聲的嚎叫。

    「怎麼,怕了嗎?你怎麼不以死明志了?!本王告訴你們這些個整日裡就知道混吃等死的老不休們,當今皇上不是歷史上的那些個混用的帝王,被你們的幾句古人云就能蒙蔽得了的!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們在給皇上進諫之前不妨先摸摸自己的心口,你們所說的話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國家國家,國就好比是一個大家,而你們這些人就是這個大家中的一員,不管你們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這麼做是否對這個家有益,而不是僅僅為了所謂的顏面,便把這個家的家底都給倒空!

    本王不妨在這裡告訴你們,本王就是這個家裡的一員,而且是其中最為忠誠的看門狗。誰要是敢做出損害這個大家的利益的事情來,休怪本王將他咬得連你們的家人都不認識你們,不但如此本王還要將你們的家破壞得比這個大家還要厲害百倍!千倍!!萬倍!!!」

    面對著怒髮衝冠的李恪,這些個禮部的大小官員們,一個個的都噤若寒蟬。以前他們只知道眼前的這位遼王殿下,打仗的時候絕對的是一員百戰百勝的猛將,想不到處理起國事來,同樣的果斷。對於這種根本就不講個人名譽看重,只知道把國事擺放在第一位,而且還是相當的被皇帝看重的人,還是不要招惹為妙。

    「怎麼,你們還有什麼事要向皇上奏報嗎?……既然沒有事了,還不退下!你們當這裡是禮部嗎?整日裡就知道無所事事的四處挑事!這裡是皇帝的寢宮,皇帝陛下有多少政事需要處理,沒有那麼多時間聽你們在這裡說那些廢話!」

    禮部的大小官員離開以後,李世民面帶笑意的說道:「三郎真是好口才,為父都沒有想到你三言兩語,便將這些個滿腹經綸的傢伙辯駁的啞口無言。」

    「兒臣和父皇不同,父皇乃是一代明君,明明知道他們有不對的地方,但是為了顧及他們的顏面,有些話卻不好說出口。但是兒臣就不一樣了,兒臣沒有那些個顧忌,誰敢胡亂的糟蹋我們家的錢財,兒臣就要讓他付出更加大的代價來。相對於吃不上肉還要每天拿豬皮擦過嘴才敢出門而言,兒臣倒寧願身穿破衣爛衫出門,但是家中的錢財卻多得沒有地方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