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五卷 東擴 第六章 殲滅百濟 一 文 / 我自漫步

    第六章殲滅百濟一

    濟州島的百濟艦隊被劉仁軌所率的大唐艦隊殲滅的消息,很快的便傳到了百濟。百濟朝廷上下在得知,大唐的軍隊居然可以在十里之外便發動攻擊,而且威力及其的驚人後,頓時間慌成了一團。

    百濟地處朝鮮半島西南端,和高句麗以及新羅不同,百濟的地勢相對較為平坦,並沒有太多的山脈用於阻隔大唐軍的進攻。尤其是大唐軍那可以在十里之外發射的投石車,在平原之上根本就是單方面的屠殺一般。

    很快百濟朝廷便分成了兩方,一方認為大唐太過於強大,應當在大唐軍隊到來之前,排除使者向大唐乞降,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亡國之危。持這種觀點的以扶余隆為首,支持他的以朝中文官為主。而二王子扶余泰則認為,大唐強則強矣,但是勞師遠征,所以應當在熊津江口布下埋伏,乘大唐的軍隊登陸之時半渡而擊,從而徹底的斷絕了大唐染指朝鮮半島的念頭。朝中武將多支持二王子的觀點。

    經過一番爭執,最後雙方相互妥協決定。派出五萬大軍在熊津江口設下埋伏,如果能夠將大唐軍隊拒之門外,則繼續作戰,否則的話則派出使者向大唐乞降。

    為保證在熊津江入海口的阻擊戰能夠獲得勝利,百濟又從民間徵集了近千艘漁船,潛伏在距離熊津江入海口八十里外,古群山群島內部,意圖等到天黑之後,悄悄地靠近大唐的艦隊,然後火攻將大唐的艦隊點燃,從而達到令大唐退兵的目的。

    大唐貞觀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李恪的營州兵在鴨綠江畔發動進攻的第三天,由李世民親自率領的大唐軍隊,浩浩蕩蕩的抵達了百濟國熊津江入海口外。

    為了此番出征百濟,李世民可以算得上出了老本兒,單只是他的親征艦隊,負責運送兵員的禺京艦便有四百艘之多。為了運送更多的兵員,他甚至把禺京艦船員的最低配置給降低到了一百八十人,負責作戰任務的炮手全部由陸軍臨時客串,等到登陸完成以後,再從輔助的鎮海艦以及靖海艦上調配水兵。出了四百艘禺京艦以外,隨行的還有三百鎮海艦,以及五百靖海艦。整支艦隊的規模達到了驚人的一千兩百搜大小戰艦。如果再加上劉仁軌麾下的艦隊,以及李恪麾下的艦隊,此番出征的戰艦總數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兩千艘。

    早在李世民登基之初,便已經有心出征剿滅高句麗,也正是從那時起,大唐便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並且在沿海的十幾個港口同時興建大型戰艦。只不過這些年來周邊一直不太平,再加上國庫始終不夠充裕,所以進度並不夠快。後來還是李恪從江南賑災回來以後,先後幾次給國庫進獻大量的錢財,總數甚至超過了大唐十年的稅收。正是這筆巨款,才使得大唐製造戰艦的速度明顯的提升起來。尤其是最近的兩年時間裡,新建的戰艦數量更是達到了之前十餘年所建戰艦總數的三倍。這才使得李世民這一次御駕親征,能夠擁有如此眾多的戰艦。

    不過這一次出征的艦隊,明顯看出大唐的後力有些不足。總數達到七百艘的大型戰艦,居然只有五百艘靖海艦在四周遊弋護衛,明顯的有些忙不過來。

    正常情況下,負責運送兵員的禺京艦,是很難靠近登陸地點安排登陸士卒登陸的。但是,可能是連老天爺都照顧大唐軍隊,當大唐的艦隊抵達熊津江江口的時候,居然趕上了潮水大漲。根據靖海艦的探查表明,禺京艦可以抵達到距離灘涂不過二十幾丈的地方。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得登陸的士卒,免於通過靖海艦轉運的程序,從而大大的縮短了登陸的時間。

    午時剛過,第一批運送登陸士卒的一百艘禺京戰艦抵達指定位置。為了防止有百濟的軍隊設伏,在士卒登陸以前,艦隊先行對登陸地點五里範圍以外的區域進行了延伸炮擊。而且是進行了地毯式、無間隙的炮擊。

    事先早就埋伏於江口附近的百濟軍隊,儘管已經提前做了許多的掩飾工事,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大唐炮火的威力,更加想不到攻擊的密度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位置比較靠前的近兩千名士卒,頃刻間便被炮火炸得粉身碎骨。不得已,百濟的領軍將領只好下令全軍向後撤。

    大唐艦隊一開始只是進行例行的炮擊,當發現果真有百濟的士卒隱藏於附近的時候,再想調整炮口進行延伸攻擊的時候,百濟的部隊已經退到了炮火攻擊的範圍之外。

    不過這樣一來也好,至少不必為登陸部隊登錄時對方發動襲擊而著急。安排了一百艘鎮海艦逆江而上,進入到江口之內擔任警戒任務之後,大唐的士卒開始進行登錄。等到海水開始退潮之時,大唐的十萬登陸部隊已經全部登上陸地,並且建立起穩固的登陸防禦基地

    入夜以後,潛伏於八十里外的古群山群島港灣內的近千艘百濟漁船,滿載著乾草火油等引火之物,悄悄地向停泊於熊津江江口外,海面之上的大唐艦隊駛去。

    經過近兩個時辰的航行,船隊終於來到距離大唐艦隊,不到十里的雞尾島附近。就當他們想在這裡作短暫的休息,等到體力恢復之後,便向大唐的艦隊發動進攻的時候,雞尾島後面突然間升起三道耀眼的光芒,並且還發出極為刺耳的鳴叫聲。

    百濟的偷襲船隊馬上便意識到,行蹤已經被對方發現。但是還不等他們做出反應,隨著一聲巨響過後,一團火球從前方船隊的上空炸裂開來,漫天的火雨如同下雨般潑灑下來。被火雨所籠罩的兩條漁船,由於裝載著大量的引火材料,頃刻間便被點燃。很快的兩條漁船便燃燒起來,遠遠的看去,就如同兩個巨大的火球,在海面上漂浮一般。兩條漁船附近幾十丈的範圍之內,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光亮處的邊緣,一艘大唐的靖海艦正在快速的向著大唐艦隊的方向駛去。百濟的將領見到這個情況,趕緊大聲喊道:「快去將他攔下來,千萬不能讓他回去報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