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六十三章 冰封王座2 文 / 我自漫步

    第六十三章冰封王座2

    出征之前信誓旦旦的要攻破大唐城池,並且進行大肆搶劫的回紇軍隊,如今陷入到了進退維谷的境地。營地外一人深的積雪,使得部隊根本就是難以前進,更不要說什麼進攻了。退回到草原上去也是更加的不可能,那個難度比打下眼前的城池更加的要難上幾百倍。

    如今的回紇主將古部度是滿嘴的大泡——急的、兩眼通紅——熬夜熬的!他也不想熬夜,但是數萬大軍被大雪困在這裡,他也想踏踏實實的睡一覺,但是躺到床上以後,就是合不上眼,滿腦子都是煩人的事。唯一令他得到一點安慰的事情就是,大唐方面並沒有派出部隊來騷擾自己的營寨,作為東溫可汗帳下第一勇將,他自然也參加過年初和大唐的交戰,深知大唐步卒在雪地上作戰的厲害。他至今還想不明白,大唐的步卒怎麼就能夠在雪地上行動如此的迅速,即便是回紇最好的馬,都未必有他們的速度快。

    自從降雪開始,他的精神便開始高度的緊繃,唯恐對方會出動步卒前來襲擾自己的軍營。可是一連四天對方都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他又不禁有些懷疑,這種能夠在雪地之上快速行動的步卒,是不是只有那個遼王的麾下才有,不然的話也不至於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如果真是那樣的話,自己今後一段時間內的日子還能好過點。

    不知不覺中,又是兩天過去。天氣早已經徹底的轉晴,不過帳外的氣溫卻非常低。大帳之內擺著兩個火盆,感覺還是非常的冷。今年的天氣還真是反常,不但雪下的這麼的大,溫度也比往年低太多了。早晨的時候,手下人前來向他匯報,營中的木柴不多了,需要派人出去砍伐一些木柴回來備用。聽到手下人的匯報他先是一愣,六天前才全軍出動,整整的砍了一天樹木,足夠用上一段時間的,怎麼會這麼快就用光了呢?當看到大帳內擺放著的兩個火盆,馬上就反應了過來。自己的大帳的保溫條件,要遠遠的好於士卒們的帳篷,那還要兩個火盆同時取暖,營中的木柴消耗的快了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於是便批准了這個請求,並且提醒派出去的人千萬要小心,萬一大唐的部隊前來騷擾,一定以保存實力為主,切勿輕易與之交戰。

    軍營距離樹林至少有超過五里的距離,回紇當初之所以這麼選擇,也是為了避免被敵人所乘。如果當初把軍營駐紮在樹林邊上的話,萬一對方在夜間把部隊隱藏在樹林之內,並且伺機進行偷襲的話,那豈不是在自找麻煩。所以只要是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部隊在建立營寨之時,都會選擇在空曠之地,周圍即便是有樹木,也會被剷除掉。

    五里的距離並不算很遠只不過花了兩三個時辰的時間,回紇軍隊便清理出一條足有三四丈寬,從軍營直通樹林的道路來。五千回紇士卒在挖通道路後的第一時間,便衝向了樹林伐木。他們要搶在大唐的軍隊發現之前,伐到足夠多的木材。負責此次伐木任務的將領,並非來自東溫可汗帳下的部落,所以儘管在出征之前,東溫可汗曾經無數次的叮囑其他部族的士卒,一定要注意防範大唐的步卒。尤其是在雪地之上,一旦見到之後,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的返回營地,或者是找到一處地勢較高的的地方固守待援,切勿輕易與之交手。他就非常的不明白,自己明明是騎兵,與步卒交戰之時天生的便擁有著巨大的優勢,為什麼東溫可汗會如此鄭重其事的要求他們這麼做。

    回紇的士卒們正在樹林內伐木,外圍負責警戒的士卒,突然間發出發現敵蹤的信號。正在林內避風地點監督手下士卒伐木的將領,在聽到報警後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他倒要看看,唐朝的步卒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居然敢主動向騎兵發起挑戰。

    然而當他站起身來,向樹林外看去的時候,不由得被映入眼簾的一幕景象所驚呆。遠處,一隊唐朝的步卒,正在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動作和速度,迅速的向這裡靠近。如果說僅僅是速度快的話,還不能另他如此的吃驚,關鍵是他們的雙腿似乎並沒有多,只是不時的揮舞一下手臂,身體便會向前移動一大段距離。如此詭異的移動方式,不要說之前沒有見到過,就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儘管心中無比的震驚,但是他還是非常果斷的下達了停止伐木,做好戰鬥準備的命令。他雖然沒有見到過對方的這種運動方式,但是對於唐朝的弩箭的威力,還是非常瞭解的。如果不借助林中樹木作為掩護,自己一方的弓箭是很難和對方的弩箭正面抗衡的。

    對於草原上的遊牧部落來講,騎馬和射箭他們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技能,同時也是他們對外作戰的兩**寶。此番出來伐木雖然沒有騎馬,但是弓箭和彎刀這兩種已經和自身融為一體的武器,是永遠也不會離開自己的手邊的。他倒要看看在樹木的掩護下,對方的弩箭手是否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厲害。

    回紇士卒們剛剛做好戰鬥準備,大唐的步卒們便已經來到了熟練的邊緣。正當回紇的將領準備給對方一點顏色看看的時候,卻發現唐朝的士卒們毫不猶豫地便衝進了當中,動作靈活的就如同草原上的兔子、樹林中的梅花鹿、水中的游魚一般,矯捷的身影、靈活快速的動作,再加上林間樹木的掩護,使得自己一方引以為豪的弓箭手們,根本就難以鎖定住目標,就更加不要說擊中他們了。

    很快的,樹林中便傳來一聲淒慘的叫聲,緊接著又是第二聲……第三聲……。被手下們緊緊圍在當中的回紇將領,有些驚恐的發現,所有的慘叫聲都發自自己一方士卒的口中。怎麼會是這樣呢?!難道說回紇人的射箭技巧,在唐朝軍隊面前就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嗎?

    眼見著對方的如同鬼魅般的矯捷身影,不停地在林間穿梭著,並且一點點的蠶食著自己一方的人員,回紇的這名將領終於意識到,在樹林中與對方交戰,實在是以己方之短去攻擊對方的長處,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於是趕緊下達了全部士卒向樹林外移動的命令。到了樹林之外,儘管在射程上要吃一些虧,卻總要好過現在這種只能挨打,不能還手的尷尬境地。

    就在他在護衛們的掩護下往外走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名正在往自己這邊跑過來的己方士卒,被從後面掩殺過來唐朝士卒,從背後一刀將之砍倒在地之後,示威一般的想自己所在的方向瞥了一眼後,迅速的離開。直到這時,被對方用蔑視的眼神掃過的的回紇將領才終於知道,原來對方在樹林中的攻擊,並沒有使用弩箭,而是用的隨身佩戴的唐刀。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蔑視,還不加以掩飾的蔑視!

    唐朝的士卒,尤其是作為弩箭手的步卒,在作戰的時候一般都會隨身攜帶兩把刀。一把是陌刀,屬於長柄兵器類,不用它的時候,可已將刀頭和刀柄可以一分為二,分別掛在腰間。這種武器一般是針對對方騎兵衝鋒的時候用的。還有一種就是隨身佩戴的唐刀,幾乎所有的兵種都會佩戴這種武器。唐刀是直刀,加上刀柄長約四尺,外形上看就像一把劍,只不過是單面開刃。唐朝的武器做工非常優秀,每一把刀都要經過一系列非常複雜的鍛造工序,才能最終交付使用。每一把合格的唐刀,都非常的鋒利,而且還非常的堅固耐用,其他民族或者國家的武器都無法與之相比。

    當步卒與弓箭兵交戰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步卒都是依靠著手中的盾牌作為掩護,然後盡可能的靠近對方,使得對方的遠距離射擊失去作用,然後再通過肉搏與對方交戰。但是此刻的唐朝士卒,不但沒有依靠手中的弩箭的射程優勢,與自己一方的弓箭兵採取遠距離的對射,反倒丟棄了手中的弩箭不用,改用手中的唐刀作戰,最為可氣的是,他們居然連盾牌,哪怕是小型的臂盾都沒有。這種不言而喻的做法,就是說明他們根本就不認為己方的弓箭手,能夠給他們帶來實質性的傷害,才會如此大膽的這麼去做。這種做法落到了回紇將領的眼中,就是在向自己發動挑釁,毫無任何掩飾的挑釁。但是,回紇將領此刻除了憤怒,無比的憤怒之外,能做的事情卻不多,因為他現在也不知道該如何的應對,那些個快如閃電般的唐朝士卒。

    僅僅一刻鐘(半個小時)的時間,匯聚到回紇將領的士卒,居然比出發的時候少了一千多人。對方充其量也就出動了兩千人,居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給自己一方造成如此大的損傷,這簡直是回紇將領之前根本就想想不到的事情。現在他才終於明白過來,為什麼出征之前,東溫可汗為什麼會不厭其煩的一再強調,不要與大唐的步卒,在雪地之上交戰。但是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地方買後悔藥的,否則的話他一定會在發現唐朝軍隊來襲的第一時間內,毫不猶豫地下令手下的士卒全力的往軍營方向撤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