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五十八章 對峙 文 / 我自漫步

    第五十八章對峙

    就在黑珍珠部隊作戰的同時,大唐軍隊的另外幾支部隊,也先後與回紇部隊遭遇並發生激戰。

    事實上黑珍珠部隊是最後一個發現敵人,並且第一個結束戰鬥的部隊。之所以他們能夠第一個結束戰鬥,只能用運氣太好來形容。

    首先遇敵的部隊要數房遺愛的部隊,還是頭一天下午,他麾下的一支分隊便意外的遇到了回紇的部隊。當時,那支分隊在向前行進的時候,途徑一座高坡,實際上這座高坡並不算高,也就是三四十丈的樣子。一般來講用滑雪板行進的時候,遇到高坡都是盡可能的繞開,因為一旦衝不上去的話,後面的那段距離只能靠雙腿一點點的走上去,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而這個高坡又不是這支部隊的必經之路,所以這支部隊便經由高坡下方繼續向前趕路。

    他們的目的地是前往前方幾里之外的一處稀疏的樹林偵察。但是等到大部分人都已經從高坡下經過的時候,隊伍靠近末端的兩個士卒也不知道抽的哪門子風,居然脫離了大部隊的行進路線,向那座高坡衝了過去。由於坡下距坡上的距離並不遠,再加上行軍路上也並沒有規定一定要跟隨前面的人走,再說他們倆沒準兒只是想通過,從高坡上往下衝所產生的短時間的高速行駛,來尋找一些刺激罷了。這種事幾乎所有人都曾經幹過,只要不長時間的脫離大部隊行進,一般來講是沒有人在意的。所以他們的小隊長不但沒有阻止他們的這一舉動,反倒在看到他們的行為後,高聲的告訴他們來一個高難度的空中翻滾讓大家看看。從他的話語間便不難看出,這種遊戲他們在此之前經常會玩兒。甚至有些個後面的士卒減慢了行進的速度,好一睹他們能夠做出什麼樣的空中翻滾動作來。

    連個人很快的便到達了高坡的頂端,衝在前面的一個人再轉身前的一瞬間,很隨意的向四周掃了一眼,然後身體下意識的抖了一下,緊接著便扯開嗓子聲嘶力竭的喊道:「有敵情!」

    緊隨其後的那名士卒,原本已經做好了轉身的準備,聽到他的喊聲以後,下意識的也想轉過身看看,結果在原地轉了一圈差點摔倒在地。穩定好身形以後,像個鴨子似的晃晃著個身子往前走了幾步,順著那名士卒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高坡的另一面至少有數千名回紇的騎兵,正在馬下休息。當聽到前一名士卒的叫喊聲後,正在匆匆忙忙的上馬。於是也扯開嗓子喊道:「有回紇騎兵,五千人左右!」

    早在第一名士卒喊過之後,留在坡下準備看他們表演的士卒們就已經聽到,趕緊繼續向前滑去。一是向前面的大部隊傳遞信息,二是他們現在的速度已經降了下來,不足以衝上高坡。必須要通過向前滑行一段時間,把速度提上來以後再向上衝。

    眼前的這座土坡並不算高,佔地面積也並不算太大,正常情況下高坡下隱匿不下很多的人,否則的話正在搜索前進的大唐部隊也不會忽略這裡的。如果不是因為大唐軍隊經過時,由於切入的角度問題,正好把隱匿在高坡另一面的五千回紇騎兵給擋在視線之外的話,只要在行進過程中,哪怕稍稍向右側偏轉幾十步的距離,緊貼著高坡下經過,都有可能發現隱匿在對面的回紇部隊。

    這也不能怨大唐部隊搜索的時候不夠認真。在得知對方有大量部隊躲在一百里外準備發動偷襲的消息後,士卒們在搜索的過程中,自然也就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可以藏匿上萬人的地方,從而忽略了一些藏匿不下很多人的地方。而回紇方面則充分的利用了燈下黑道理,把大部隊打散分別藏匿在一些看起來不可能的地方。

    這時,前面的唐軍已經得到了消息,正在掉轉身形準備迎敵。快速行駛中的部隊要想調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好比行進中的火車要調頭一般,必須要劃一個大大的圓圈,才能轉過身來。在準備迎敵的同時,這支分隊的隊長依然沒有忘記,要趕緊向周圍的部隊以及他們的主將房遺愛報信。

    等到整個分隊掉轉過頭來以後,回紇的騎兵部隊已經佔領了整個高坡。畢竟他們就在高坡的另一面,相對於大唐的部隊來說,距離坡頂的距離要近得多。不過他們在成功的佔領了高坡之後,並沒有急於向大唐的軍隊發動進攻。因為他們知道,雪地之中不利於騎兵的衝鋒,再加上他們的弓箭射程不如大唐的弩箭射程遠,貿然發動進攻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好處。而他們現在佔據了高坡,對方想要發動進攻的話,速度必定會受到影響,再加上從高處往下射箭,可以增加一定的射程,從而縮短雙方之間的差距。

    通過年初與大唐的交鋒,回紇的部隊,尤其是東溫可汗麾下,與閃電部隊有過交鋒的部隊早就吸取了教訓,知道在雪地之上遇到大唐的步卒,前往不能與之拼速度。而現在佔據了高坡的這支回紇部隊的主將,恰巧就是當初準備襲擊姜文暉,最後被程懷亮擊退的那支部隊,主將也還是那個主將,所以他才會選擇在這裡隱匿。

    回紇的這支部隊不發動進攻,大唐的這一支部隊同樣的也沒有發動進攻。因為他們彼此都明白,以目前的態勢來看,發動進攻的一方,無疑是處於絕對的劣勢。於是兩支崇尚進攻的部隊,就這麼相隔約兩里的距離,形成了對峙的態勢。

    幾乎在他們形成對峙態勢的同時,其他的地方也先後出現了這種情況。可以毫無疑問的說,在經歷了年初的戰爭以後,回紇方面肯定是認真的進行了總結與反思,並且做過有針對性的部署。這一點從他們佈置的藏身地點便不難看出,很多地方都是大唐軍隊無法發揮快速移動的地形,比如說密林、高地以及積雪比較淺的地方。這些地方雖然也並不能發揮回紇騎兵的作戰特點,但是也同樣的制約了大唐軍隊的特點,使得雙方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這其中雙方最大的兩股力量對峙的地點,就發生在達裡諾爾湖上。回紇部隊有兩萬人馬駐紮在湖中的冰面之上,而與之對峙的則是薛仁貴的一萬人馬。由於湖面的積雪很淺,厚度還不到一掌,腳踏著滑雪板的大唐士卒到了冰面之上容易打滑,很難掌握好平衡。而回紇騎兵由於坐騎的馬掌之上都有馬蹄鐵,可以有效防止在冰面上打滑。

    當初,一支大唐的分隊無意中發現,湖面與陸地交界的地方,居然隱匿著一支回紇騎兵部隊,由於雙方人數相等,便冒然的發動了進攻。在對方的有意安排下,這支隸屬於薛仁貴麾下的分隊被一點點的吸引到湖面之上。當他們發現情況不對,並且準備離開湖面之時,已經來不及了,如果不是附近的援軍趕來的及時,只怕這支千人的分隊將全軍覆沒於此。儘管得到援軍的及時營救,這支部隊依舊喪失了大半的兵力,而這只是發生在短短的一炷香多一點的時間內。

    就當薛仁貴排兵布將,準備對這股人數不多的回紇部隊發動圍殲的時候,回紇方面的增援部隊便源源不斷地來到了這裡。短短的半個時辰裡,人數居然超過了薛仁貴的兩倍。不過對方也不敢冒然的離開冰面,向大唐的軍隊發動進攻,所以也就形成了對峙態勢。

    等到太陽落山之時,方圓兩百多里的範圍之內,至少有二十幾處地方,可以看到人數上佔優的回紇部隊,佔據著有利的地形,與人數上明顯上少於對方的大唐部隊形成對峙態勢。雙方之間都盡量的保持冷靜,避免主動的挑起戰爭。

    從場面上來看,不管是所佔據的地形還是隊伍的人數方面,回紇無疑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是此刻的他們卻有苦說不出,別看此刻大唐部隊場面上一點優勢都沒有,但是如果他們願意的話,隨時都可以從戰場之上撤離,而回紇方面卻不敢尾隨攻擊。相反的是,一旦回紇方面做出相同的舉動,除去正在與薛仁貴對峙的那兩萬部隊以外,剩餘的部隊將會在瞬時間喪失所有的優勢不說,還會遭受到對方的尾隨攻擊。所以,此刻的回紇部隊是正處於騎虎難下的境地,進退兩難。大唐的部隊只要不撤出戰鬥,他們便不得不繼續對峙下去

    整整的一夜時間,就在雙方互不相讓的對峙中渡過。當太陽照常的升起之時,雙方的人馬都已經疲憊不堪。到了此刻,不只是回紇的部隊難以維持,就連大唐的部隊也同樣的到了崩潰的邊緣。要知道他們雙方都已經是整整的一天一夜時間,都不曾吃飯和休息,現在又正是冬季,對於體力和一支的消耗都是非常的嚴重。再這樣繼續下去的話,只怕雙方都不用交手,光是冰冷的天氣,便可以使得對峙的雙方全軍覆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