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三十六章 談判 一 文 / 我自漫步

    第三十六章談判一

    今冬的降雪要比往年都要晚很多,一直到了十一月初八,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才羞羞答答的飄然而至。只是在地面上鋪了淺淺的一層,甚至還不到兩指的厚度,天上的太陽便迫不及待的露出了笑臉。

    伐木的工作並沒有收到這場雪的影響,而是在降雪之後又連續了砍伐了十天,才最終停止下來。原本李恪還行利用雪天,讓士卒們滑雪回長嶺縣城,但是第一場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第二場雪又遲遲的沒有動靜,只好讓士卒們再受一回累走著回去了。

    知道最多也就是七八天莫知禮就會回到長春,李恪自然不能夠繼續鳩佔鵲巢,便利用靺鞨諸部的戰士還沒走的這段時間,在西城外十里西山下的野鴨湖畔,花了三天時間用原木搭建了十幾間木屋,作為自己在長春的臨時行轅。雖說外觀上看顯得有些粗糙,但是依山傍水中幾間錯落有致的木屋,倒也顯得非常的別緻。木屋建成的那一天,李恪在遠處欣賞的時候還在想,這要是到了後世,那絕對是超級富豪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平日裡,李恪基本上不插手長春城的政務,即便是莫知禮主動來找自己匯報長春的政務,只要不是必須他出面才能解決的事情,他都會讓莫知禮去看著解決。剩下的時間裡,就是率領著從瀋陽帶來的兩千士卒,在附近的山林裡操練。偶爾的古麗娜也會纏著他,讓他講解一番帶兵打仗、行軍佈陣方面的知識。日子過得倒也逍遙。

    到了十一月下旬,終於開始下雪,而且這一下就是沒完沒了,之後的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內,只是有四天沒有下雪,所幸的是這場持續了半個月的降雪的降雪量並不大,也就是剛剛沒過膝蓋的樣子,這倒是和往年的情形差不多。

    這一日,李恪帶著古麗娜以及二十幾名親衛在附近的山裡打獵。前幾天有個士卒向他匯報,無意中發現了野豬的蹤跡,於是正閒極無聊的他,便帶著人前往圍捕。說白了就是去消磨時光,這裡的氣溫比瀋陽還要低上一些,等到大雪封山以後,根本就沒有什麼娛樂項目可供消遣,長春城內更是百廢待興,更加不可能會有什麼娛樂項目,於是打獵也就成為了他唯一的消遣。

    在東北有句俗話叫做:一豬二熊三老虎。也就是說,這裡的野豬要比熊和老虎還難對付。東北的野豬個頭比別的地方的野豬要打上許多不說,還身披戰甲,一般的武器很難傷害到它。這裡所說的戰甲,並非是真正的戰甲,而是松油和沙粒組成。眾所周知,豬有個習慣就是到處蹭癢。東北的樹林中多為松樹,到了夏季松樹上會流出松油,野豬在蹭癢的時候,便會把松油粘在身上,而野豬還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在泥地裡打滾,打滾的目的是為了消滅身上的寄生蟲。如果身上沾上了松油,再到泥地裡打滾,等到身上的水分揮發掉以後,松油以及站上的碎石顆粒、沙粒等就會在身上形成一層堅硬的外殼,長此以往自然而然的便會在身上形成一層堅硬的保護殼,甚至比一般的盔甲還要堅固許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東北的獵戶一般的情況下,寧願去面對熊和老虎,不願意去打野豬。

    李恪他們之所以會去打野豬,說白了就是閒的難受,越是不好打的獵物,就意味著要花費越多的時間,而他們最不缺少的恰恰就是時間。這一次隨同李恪一同前往的這二十幾名士卒,都是孔武有力之輩。除了打獵必備的弓箭之外,還特意把鋼叉換成了鐵棍,他們要嘗試一下,刀劍都不能砍傷的野豬的堅硬外殼,是否能夠經受得住二十多根重達四十斤的鐵棍的群毆。即便是打不死你,把你打成腦震盪總還是可以的吧。到時候不管是戳眼睛,扎耳朵還是捅**那還不是自己的一句話,我就不信你連這些地方也刀槍不入!李恪惡狠狠地想到。

    還沒有到達野豬出沒的地方,後面便趕來一隊親衛,向他匯報:王妃們到了。李恪聽後一愣:這大冷的天,她們怎麼來了?剛要掉頭回去,再一想野豬肉難得吃上一回,正好讓她們也嘗嘗鮮。於是吩咐其中的兩名親衛回去告訴她們一聲,最多兩三天他便可以回去,其餘的人則留下跟著自己一起圍獵野豬。原本還想好好的和這頭野豬玩玩的,但是情況有變,只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獵殺。至於那個群毆,並將其打成腦震盪的計劃只能留待他日再做試驗了。

    出乎他的預料,他們所圍獵的這頭野豬竟然是一頭成年的野豬,而且正值壯年,花費了他們整整四天的時間,才終於將其圍困住,並且付出了五人輕傷,兩人重傷的代價,才將其亂棍擊斃。七名傷者外加一頭體重將近四百斤的野豬,如果不是後來又有十幾名親衛的加入,只怕是想順利的回到行轅都不容易。事後李恪曾經非常感慨的說過,幸虧野豬並非肉食動物,否則的話整個東北都是他們的天下了。

    回到行轅才發現,自己的女兒也跟著一塊兒來了這裡。一轉眼的時間,女兒已經九個月大了,只要是離開大人的懷抱,便會四處亂爬,一刻安靜的時間都沒有。大家都說女兒更像是生性好動的古麗娜親生的,而不是安靜溫婉的格根塔娜的女兒,使得古麗娜滿臉通紅。

    還來不及享受閤家歡樂的氣氛,靺鞨諸部的族長們便聯袂來到了長春城內。雖說此次靺鞨諸部的族長全部來到長春,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族長都心甘情願的歸順大唐,只不過是礙於大唐的強大,害怕大唐一怒之下發兵圍剿他們,這才不得不勉為其難的隨同其他的族長一同前來。不過人雖然是來了,卻做好了搗亂的準備。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既然是想搗亂,攪合黃了此次談判,自然就要聯絡其他的部族族長,以壯大自己的聲威。這樣一來自然就無可避免的把消息傳到了古麗娜的耳中,傳到她的耳中自然也就等於傳到了李恪那裡。原本李恪還想好好的招待招待他們的,並且在談判的時候多做一些讓步,沒想到居然有人不知道好歹的想在他這裡鬧事,立刻便火冒三丈。先是下令把他們安排到城內住下,然後便找借口就是不與他們見面商談。同時令人火速趕往瀋陽,調集一萬閃電部隊攜帶二十門神威大炮在最短的時間內趕來長春。他要讓這些個心存僥倖的傢伙知道,大唐的強大是他們無法想像的,任何人妄圖搞小動作,等待他的將只有滅亡。

    從靺鞨諸部的族長們到達的第二天算起,只用了短短的八天時間,一萬閃電部隊便攜帶者二十門神威大炮出現在了長春城內。

    頭一天晚上,長春城內還不過是只有兩千守軍,這個人數還不及靺鞨諸部的族長們此番前來,所帶領的護衛隊的一半人多,即便是加上駐守在城外的兩千人馬,也仍舊沒有他們的人多。這也是那些個想鬧事的族長們,底氣越來越足的一個主要原因。想不到一覺醒來以後去發現,長春城內到處都是大唐的軍隊,只看那些個佈滿縱橫交錯痕跡的鎧甲,以及從士卒們身上散發出來的彪悍氣息,這些個族長們便知道這些個士卒肯定是久經沙場的精銳,剛剛升起的傲慢之氣,不由得遭受了強烈的打擊。

    閃電部隊到達後的當天上午,李恪終於召見了靺鞨諸部的族長們,召見的地點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位於長春南門的城牆之上。

    諸位族長來到城牆之上的時候,一身儒衫打扮,身掛佩劍的李恪正在城頭之上等著他們的到來。等到古麗娜把諸位族長一一介紹給李恪認識以後,李恪笑著說道:「各位族長來了有些日子了,本王一直沒有時間和諸位見面,實在是慢待了諸位遠道而來的客人了。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本王今日特請諸位族長來到這裡,讓本王手下的士卒們表演一番,不知諸位族長意下如何?」

    靺鞨諸部的族長們明知道他這是要向他們立威,但是到了人家的一畝三分地上又能怎麼樣呢。當然是只有客隨主便的份兒了。

    來到城頭,李恪交給每人一個單筒的望遠鏡,並且教會他們該如何使用之後,讓他們用望遠鏡對準距離南門約兩里外的神威大炮的炮群,然後又告訴他們,這些神威大炮將轟擊城外一里處用原木堆砌起來的,長約十丈高約兩丈的木質城牆。

    隨著一聲令下,一陣巨響過後木質城牆在倒塌之後又燃起熊熊大火,久久不能熄滅。李恪的此番舉動就是針對靺鞨諸部的部落營地,都是由巨木搭建的寨牆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表演。目的就是要告訴他們,你們的所謂的寨牆,在我大唐軍隊的眼裡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也不理族長們滿是驚詫的目光,隨著李恪再一次的令下,兩千名閃電部隊腳踏著滑雪板飛快的從城牆前劃過,向著遠方駛去。

    「本王交給你們的望遠鏡可以看清三十里的距離,你們不妨算算三十里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