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二十七章 破敵 五 文 / 我自漫步

    第二十七章破敵五

    淵男生深深地歎了口氣後,滿臉無奈的說道:「你們以為我願意做出這樣的決定嗎?要知道我十六歲便跟隨父親出征,近二十年來未嘗敗績,我豈是輕易便肯服輸之人!可是昨天上午以及夜間的戰鬥你們都已經看到了,我們甚至連靠近唐軍都做不到,尤其是午後的那一通進攻,我們根本就沒有招架之力,又何從談起決一死戰呢?此番我們出征,調動了國內近六成的兵力,一旦我們全軍覆沒的話,你們有沒有想過後果?如果這個時候新羅、百濟前來攻打我們,我們又拿什麼去抵禦他們?我是在給我們的國家留下一點血脈,不想讓我們大家成為導致國家滅亡的千古罪臣啊!」

    「大將軍……」

    淵男生揮了揮手阻止了手下將軍的話,繼續說道:「下面的話一定要記牢。一會兒我會親身前往唐營乞降,我會盡量爭取讓你們全部獲釋的。你們回去以後,一定要牢記:不論到什麼時候,只要這個李恪還世是一天,就不要主動的與他們發動戰爭!這句話不但你們要牢記於心,還要把這句話告訴給我的父親。除此之外,一定還要把鴨綠江邊以及西邊海岸的長城(高句麗建武王在李世民登基之初修建的針對唐朝進攻的防禦工事,全長超過千里,在這裡我把地點稍稍作了調整)進行加固,一旦唐軍前來攻打,一定不要讓他們上岸,否則的話我高句麗唯一可以與唐朝對峙的憑及也將喪失殆盡。」說完後,淵男生站起身準備往外走,剛走了兩步又止住了腳步,說道:「告訴我父親大人,淵成惠可以接替我的位置。」

    這一次,淵男生毫不遲疑的走向了門口,滿臉的毅然之色。房間之內的眾將官單膝著地,向他致以最高的禮儀,用最尊敬的目光護送主將離開,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大門之外。

    大唐方面,李恪所在的軍營之內,一口氣升起了整整三十個熱氣球,每個熱氣球之內都裝有三十枚燃燒彈,這已經是每個熱氣球的最大攜帶量了。李恪已經做好準備,如果對方再不投降的話,他不介意來一次烈火焚城。

    就在這時,有士卒跑到他的身旁匯報:「稟報大都督,對方主將隻身站在城門外的吊橋之上,說要與您當面磋商投降的具體事宜。」

    李恪聽到匯報後稍稍一愣:想不到這個高句麗的主將居然在接連遭受打擊之下,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恢復冷靜,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對方。想到這裡,安排十名工兵前往城門口排雷,打掃出一條供淵男生出來的通道。並且叮囑他們,在排雷的時候一定要在前方先立起一面可以阻擋對方偷窺排雷方式的生牛皮,免得對方學會了排雷的方法。這將會對今後的戰事產生巨大的影響。

    時間不長,淵男生來到李恪所在的大帳之內,上前施了一個軍禮後說道:「敗軍之將淵男生拜見唐朝遼王殿下。」

    「將軍免禮。」吩咐手下人給淵男生搬來一把座椅後,繼續說道:「想不到只相隔一日,便再次與將軍相見,你我二人還真是有緣。不知將軍此番前來,有何見教。」

    「淵男生此番前來,是想與大唐議和的。」

    「泉(要避諱李淵的名諱,今後如果在對話中出現這種情況,便不再解釋。)將軍,此番是你們高句麗率先挑起的戰爭,使得我大唐十餘萬百姓流離失所,無數房屋被焚燬,大量土地荒蕪,而這一切都是由於你們妄動刀兵所引起的。如今你十萬大軍被我大唐圍困於彈丸之地,毀滅在即。這個時候你卻來和本王談什麼議和!將軍不覺得晚了一點嗎?再者說,昨日本王曾經當面勸解將軍,希望將軍能夠主動退兵。如果將軍當時肯於答應退兵的話,自然一切都好說。但是今日卻與昨日不同了,將軍以及將軍麾下的十萬大軍已經如同籠中鳥、甕中鱉,生死全憑我的一句話。將軍認為本王還會向昨日那般好說話嗎?或者可以換種說法,將軍是否做好本王獅子大開口的準備?」

    還不等李恪把話說完,淵男生的臉上便已經顯現出了汗水。他萬萬沒有想到,對方居然會如此直白的說出心中的想法,一時之間還真的有點難以接受他的這種直白的表達方式。

    看到對方沒有開口,李恪繼續說道:「泉將軍,你我都是武將,有什麼話不妨直接說出來,就不要學文臣們的那一套,雞毛蒜皮的一些個小事也要扯上半天的皮,那不是武將應該做的事情。」

    李恪所說到的話,淵男生都是非常的贊同,作為一員武將就應該做事乾脆利落,但是眼前的事情牽扯到國家的利益,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容不得他出半點錯誤。想到這裡,他長歎了一口氣,非常無奈的說道:「遼王殿下,您不妨先說出您的條件,如果我能做得了主,自然不會有半點遲疑,如果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也只好將您的條件轉送國內,由朝廷作出答覆。」

    「好。看得出將軍也是痛快之人,那麼本王也就不拐彎抹角了。本王的條件非常簡單,只有三條。一,賠償我大唐五十萬貫銅錢,作為我大唐方面百姓的損失;二,高句麗方面在鴨綠江以北地區的駐軍不得超過一萬;三,利源城內的高句麗士卒都是我大唐的俘虜,我大唐有權利處置他們。但是允許你們高句麗用錢贖回他們,具體價格為士卒每名十五貫或者十五兩白銀或者一兩五錢黃金,軍官五品以下每人五百貫,五品以上每人兩千貫,至於泉將軍本人嘛,原本本王還想說個天價,但是現在本王非常欣賞你,就不另外加價了,也兩千吧。」

    淵男生的汗水又一次情不自禁的順著兩腮流了下來。眼前這位唐朝的遼王還真是獅子大開口啊。一張嘴就是二百多萬貫,這也太會算錢了吧。「遼王殿下……這錢也未免太高了吧?恐怕我高句麗舉全國之力,也無法拿出如此之高的賠償來。」

    「泉將軍切勿妄自菲薄,當初本王收回瀋陽城的時候,單單是一座瀋陽城內的庫房內,本王便收穫了白銀和黃金價值幾十萬貫銅錢啊!這瀋陽城在高句麗國內可不算什麼富裕的地方吧!」

    「這……」淵男生一時之間啞口無言。

    「泉將軍,本王給你算一筆賬。想必將軍一定知道本王回到瀋陽以後,便下達了一條搬遷令。單單這一條搬遷令本王所付出的便遠遠不止五十萬貫吧?這可是本王自掏的腰包啊!作為戰勝者,本王沒有額外的加價,已經是非常照顧你們了。還有就是贖回那些個士卒的錢,將軍也是帶兵打仗之人,自然會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和老兵,是根本就沒法相比的。十五貫買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實在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如果本王有這種好機會,本王倒是非常願意一口氣買上三五十萬名這樣的老兵。」

    「可是……可是……這價錢太高了,只怕是……」

    「本王也不是那種不近人情之人,只要你們高句麗先把前兩條做到便可。至於第三條嘛,本王可以允許你們用三年的時間去籌措錢財。不過錢沒有交給本王之前,本王是不會放他們回去的。還有就是,如果在這三年內,他們在我大唐境內娶妻生子了,便算作我大唐人了,即便是你們出再多的錢,本王也絕不會允許他們回去的。不知本王的這些個提議你是否可以答應,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便草擬一份協議,要知道本王還有很多事情要去處理,可沒有這麼多時間放在談判至上。」

    「遼王殿下,實不相瞞,這份協議牽扯的金額數目太過強大,實在不是淵男生所能決定的事情。殿下可否寬限幾日,淵男生安排人快馬趕回京城請示朝廷以後,再行回復殿下的條件如何?」

    「也好。這裡距離平壤不過八百里,快馬加鞭兩日便可到達,本王便給你六日時間。六日時間已過,可就休怪本王烈火焚城了泉將軍慢走,本王就不送將軍了。」

    淵男生想不到李恪留給他的時間居然只有短短的六日,這分明根本就不給自己一方,留出任何可以應變的機會。當下也不敢在做遲疑,趕緊的返回利源城內,給自己的父親淵蓋蘇文,也就是現在的高句麗的大莫離支(最高攝政)去了一封信,心中詳細的說明了此番作戰的情況,以及自己對於唐朝的看法,最後又把李恪提出的條件提了出來,並說明了李恪給出的期限。

    五日後,淵男生得到來自平壤的回信後,再一次來到李恪的營中,同意了李恪提出來的所有條件。也不能算是所有條件,只有第三條的最後部分沒有答應。也就是說淵男生的父親、高句麗的政權實際掌控者同意贖回了除了淵男生以外所有的士卒將領,並且答應在一個月內便把所有贖金送到。

    李恪對此深感不解,便問淵男生這是為何。淵男生悶悶不樂的告訴李恪,他的父親認為他作為一名戰敗的主將,尤其還是他淵蓋蘇文的兒子,這是整個家族的奇恥大辱。所以不準備花錢贖回他。聽完這個話,李恪感覺怪怪的,沉默了半天以後,告訴淵男生,他相信對方的為人,所以允許他先欠著自己的,等到他什麼時候有了錢,再還給自己便是。誰知對方卻告訴李恪,如果他現在回到國內的話,將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他準備追隨李恪,等到他攢夠了錢,再贖回自己的自由之身。李恪也沒有多想,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