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三卷揚威江南 第三章左右逢源 文 / 我自漫步

    第三章左右逢源

    下午,李恪送李治和李明達回宮的時候,李世民把他叫入了御書房,他中午的所作所為先讓已經被李世民所得知。李世民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只是詢問了他一下,想知道他這麼做的動機。

    面對李世民的詢問,李恪的回答是:即便是太子與李泰兩個人有什麼矛盾,也應該在私下裡解決,而不是像中午那樣在大庭廣眾之下,明目張膽的互相拆台。這樣一來,很容易被無關的人,尤其是平民百姓所誤解,到時候損失顏面的並不只是太子和李泰二人,就連朝廷的威信也會隨之受到質疑。自己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兩個人的手下明白,解決矛盾的方法很多,但是如果他們敢胡來,損及朝廷的威嚴的話,自會有人整治他們。

    對於李恪的解釋,李世民還算是滿意。點了點頭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廢話之後,便讓李恪退下。

    李恪剛剛走出御書房的大門,就看到李泰正在門外等候他。一見到他出來,立刻扭動著他那肥碩無比的身軀迎了上來,語氣中不無責怪的說道:「我的好三哥啊,兄弟我沒有得罪過你啊!你你今兒個這是唱的哪一出啊?父皇剛才派人召喚我進宮,怕是就是為了這件事吧!兄弟我這一次可是被你給害慘了!」

    歎了口氣,李恪意味深重的說道:「老四,三哥這麼做還不都是在為你好,沒想到你不但不領情,反倒埋怨起三哥來了。唉,看來我這一次幫你算是好心沒有好報啊!得!下一次我不幫你總可以了吧!」

    聽了李恪的話,李泰不由得一愣。有些不解的問道:「三哥此話怎講?你當眾落了兄弟的面子,怎麼又成了再幫我了?」

    「四弟,你好糊塗啊!你也不想想,父皇最忌諱的是什麼?是兄弟相爭!今日裡你和太子的手下,公然的在大庭廣眾之下引起衝突,不有沒有想過會造成什麼後果?父皇可能會不知道嗎?我今天這一出手,即便是父皇知道了,也會看在我出手維護你們的份上,把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然的話,一會兒你進去的時候,恐怕就不止會簡單的訓斥你幾句了,說不定還會有更加嚴厲的手段也未可知!再說了,中午時分表面上看,三哥我是對太子和你各打五十大板,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是怎麼處置那個武元慶的?難道就是因為他說了我幾句壞話那麼簡單嗎?還不是因為他是太子的人!咱們現在都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遇事要多動腦子。不要被手下的那些人給蒙蔽了,你也不想想,他們這麼做的目的表面上看是在替你爭氣,可是實際上卻是在打著你的旗號,為他們自己在謀私!」

    李泰聽完之後,琢磨了一會兒才試探著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沒事的話他們就可以向我邀功,說他們打壓了太子的勢力,一旦有事就會把責任都推到我的身上?」

    李恪拍了拍李泰的肩膀,語重深長的說道:「四弟你平日裡把心思全都放在著書立說上,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手下人的話也不可全信。要知道這其中有些人的目的並不是在盡心的輔佐你,而是在借助你的力量為自己謀得實惠,這樣的人你要加以區別對待,萬不可因為求賢若渴的心態,給自己招來禍根!一會兒見到父皇,要敢於承認自己一時的疏忽,沒有看清這些人的險惡用心才會有今天的事情發生。

    李泰抱拳深施一禮,說道:「青雀(李泰的乳名)在此謝過三哥提點,如若三哥點醒青雀,只怕被人害死還蒙在鼓裡呢!」

    李恪微微一笑,說道:「好了,三哥我言盡於此,太子那邊還在等著我去給個說法呢!」說完後轉身前往太。

    說實話,這個李泰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看,都與太子有著很大的差距,如若不是有李世民的寵愛,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和太子相爭。

    來到太子所在的東宮,太子並沒有像李泰那樣,一上來就指責李恪,而是先是閒聊了幾句,然後才找了個借口,詢問中午所發生的事情。單從這一點上來看,手段就要比李泰高明了不少。

    於是,李恪就把剛才對李泰說的那一番話又對太子說了一遍。當然,這其中還是有些話要做些變動的。就拿對付武元慶來說,就要換一個說法,不然的話還不把太子給活活的氣死不可。

    「那個武元慶,唉……簡直就是一頭豬!當時我確實是有私心在裡面,不過這麼做卻對太子沒有任何的壞處。」

    「哦?四弟這話又是怎麼講?」

    「從表面看四弟我對於大哥這邊的處置更重一些,但是只有這樣才能撇清我與大哥之間的關係不是!要知道去年父皇就已經知道大哥曾經到過我的府上,為此還曾訓斥過我。大哥也知道,父皇現在正寵愛老四,什麼事都偏向於他,恨不能找機會把他的位子調換到大哥這裡。而我只一次的舉動,表面上看是在偏向偏向老四,但是就因為這樣,父皇才不會生大哥的氣。也因為他認為我沒有偏向大哥,甚至是在偏向老四,才不會再去找大哥的麻煩!」

    太子點了點頭,說道:「我就說你不會突然之間對大哥我下手嘛!不過你這一手做的還真絕,不但把我們都給騙過了,就連父皇也被你給蒙騙住了……幸好你無意這帝位……」

    「大哥,我在這裡再次重申一遍。我絕對沒有那種心思,不然的話也不會主動要求去那苦寒之地。在外人看來,我是肆意馳騁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可是其中辛酸又有誰能知?說句不該說的話,自古以來明君的子嗣都很難有善終之人。我這也是想自保而已。」

    「……四弟,大哥知道你才是真正的明白人,所以大哥想向你討教,真心實意的討教:我怎樣才能保住這個太子之位?」

    「父皇乃一代明君,說一句好不恭維的話,自古以來的君主,沒有一位可以和父皇相提並論。也正是因為如此,任何人想比父皇做得更好,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大哥稍安勿躁,聽四弟把話說完。然而父皇現在又正值壯年,所以說現在的這種局面還將持續很多年。這樣一來,大哥需要做的就不是體現出自己有多麼的優秀,而是中規中矩的辦事,力爭做到不犯錯。這麼做看起來有可能會讓大哥覺得窩囊,但是卻是唯一的自保之道。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讓父皇或者有心之人找到借口。沒有借口,這個太子之位必將穩如泰山。」

    太子聞後起身對著李恪恭敬的施禮道:「四弟的這番話真是令愚兄茅塞頓開,愚兄受教了!愚兄在這裡對天發誓,一旦有一天我李承乾可以守得雲開霧散,絕不會做出對我三弟李恪不利之事,否則的話叫我絕對活不到第二天的日出!」

    李恪見狀連忙起身還禮,說道:「大哥,你這是為何,好端端的為何要突然間發此重誓!」

    李承乾非常嚴肅的說道:「想我自從記事以來,那些個父皇派來的人,無一不是教導我何為治世之道,卻從沒有人告訴過我應該怎樣面對眼前的困難。尤其是兄弟之間,都很不得我這個太子能夠趕緊的從這太滾出去,而且是有多遠就滾多遠!今天四弟你如此真誠的對待於我,我又怎能像應付別人一樣來應付你!我就是要讓你知道,我李承乾絕非忘恩負義之人,別人對我的好我都銘記於心!」

    李恪暗暗歎了口氣:唉……真是造化弄人啊!其實這個李承乾本身是個相當不錯的人,如果換成另外一個時代,絕對不是一個平庸之輩。相對於後來繼位的李治,他強出的絕非一點半點那麼簡單,只可惜他生長在李世民這位千古一帝的陰影之下,這才使得他的才華難以得到施展,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

    「大哥。父皇指派給你的那些個臣子,雖說做人難免有些迂腐,卻都是正直之人。而像武元慶之流,雖說會曲意奉承,卻是會壞了大哥的大事的。所以還望大哥能夠近君子而遠小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