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二卷鎮守東北 第四十章空地一體戰爭1 文 / 我自漫步

    第四十章空地一體戰爭1

    九月初,營州城內開始熱鬧起來。來自大唐周邊的各個部落首領,在接到大唐遼王發給他們的關於派遣觀摩團,前往營州觀摩大唐對高句麗的作戰的信件後,紛紛的派出了他們庶出或者不被他們喜歡的兒子前往營州。

    在他們看來,儘管這個大唐的遼王說的很客氣,還什麼觀摩團,實際上就是在變相的要求人質。

    儘管他們的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些不痛快,但是大唐的實力在那裡擺著呢。以前一直是高句麗一家獨大,現如今大唐開始強盛起來。連續幾次作戰都是大獲全勝。高句麗已經是日薄西山、外強中乾了。再指望讓它來牽扯大唐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一次所謂的觀摩團就是一個信號,如果誰敢不派出人質到營州的話,大唐收拾完高句麗以後,下一個倒霉的就會落到他的頭上。這已經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部落首領派來的都是沒用的廢物點心。就像黑山部的古麗娜就是作為部族首領的身份來的。與她一同前來的還有一同跟著她前往黑山部的那一千閃電部隊。他們已經在那邊待了一年多,也是時候回來換防了。另外兩個和她交好的部族,這一次派來的也是他們的部族首領的長子,也就是未來的部族首領。他們是在古麗娜的勸說和保證下隨她一同前來的。

    除了這三個部族以外,距離營州最近的契丹方面,則派了他們的軍方統帥前來。當初就是他率領著八千部隊與高句麗作戰,最後還逼迫高句麗放棄進攻,設下營寨與他對峙。以不足對方一半的兵力,卻能和對方對峙,而且還是進攻的一方,只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他在指揮作戰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的。

    契丹方面這一次之所以派他前來,據說還是他自主要求的。來之前他就曾經對契丹的首領說,這一次大唐的舉動絕非是要人質,而是要讓所有人知道,大唐擁有絕對的實力,是不屑採取那些不入流的手段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堅決要來親眼看一看,大唐的軍隊到底強大到什麼地步

    九月初五,隨著靺鞨諸部距離大唐最遙遠的北海部的到來,所有該來的部族所派出的質子全部抵達營州。大唐對於高句麗的戰爭正式開始進入倒計時。

    經過近三個月的囤積,現在營州城內擁有一萬多枚炮彈,以及一千多枚專供熱氣球投放的炸彈。有了這些具有決定性的武器,這次針對高句麗的戰役,可以算得上是萬無一失,如果運用得當的話,甚至可以把士卒的損傷降低到千人以下。李恪的宗旨是,只要可以避免自己手下的士卒傷亡,他絕不介意把對方的城市夷為平地。

    九月二十日,大唐軍隊共計五萬人馬,兵分三路向高句麗所屬的瀋陽進發。其中左路行軍總管為薛仁貴,統帥一萬人馬負責攔截高句麗開原方向派來的援兵,右路行軍總管為李靖,同樣統帥一萬人馬負責攔截牟城方向派來的援兵。中軍則由李恪親自指揮,統帥三萬人馬,直指高句麗重兵佈防的瀋陽城。

    李恪所率的中路大軍以每日六十里的速度,穩步向前推進。於第四天到達高句麗重兵佈防的第一座縣城曲東縣。當大唐軍隊來到縣城外十五里處,並且安營紮寨的時候,整個縣城早已經嚴陣以待。包括從各地派來的援兵,這個人口不過一萬戶左右的縣城內,高句麗的士卒總數超過了一萬四千人,整個縣城簡直成為了一座巨大的兵營。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看,李恪所統帥的三萬人馬根本就不可能打下這座相當於自己兵力一半的縣城。通常來講,要五倍於守城一方的兵力才可以發動攻城,十倍於守城一方才可以圍城。

    而李恪此刻只有三萬人馬,只要守城一方的主將不是愚蠢到了極點,是根本沒有任何機會的。

    跟隨李恪一同前來觀摩的各部族觀摩團的成員,已經開始在私底下議論紛紛,唯一的話題就是李恪要怎樣才能拿下這座縣城。討論的結果顯而易見——沒戲!

    對於他們的一輪,李恪完全不予以理會,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準備著。紮下營寨時,剛剛過了午時,按理說應該乘著手底下士卒的士氣正旺,發動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然後根據對方的防禦態勢決定接下來的的主攻方向,然後集中所有的兵力攻城。這似乎是唯一有可能取勝的辦法。

    誰知李恪不但沒有發動進攻,反倒下令所有的士卒都解散,回到各自的營房休息。

    難道他想利用夜間進行偷襲?所有人又在猜測李恪可能採取的辦法。但是偷襲顯然是行不通的,對方不是營寨,而是一座固若金湯的縣城,在他們做好準備嚴陣以待的時候,任何方式的偷襲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那麼他是如何打算的呢?

    就在所有的人都在暗暗猜測之時,李恪再次做出出人預料的舉動。他居然天一黑就回到了自己的大帳之中休息。所有前去他的大帳探聽消息的人都被侍衛所攔阻:「殿下已經休息,有什麼事都請明日一早再來!」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濛濛亮,全軍便已經集合。吃過早飯後李恪下令:全軍盡起,列兵於縣城南門,務必於黃昏前攻下縣城。

    觀摩團的人聽到李恪的這個命令後倍感疑惑:他憑什麼可以肯定能在黃昏前拿下縣城?莫非這個所謂的能征善戰的遼王殿下是被吹出來的?實際情況就是一個不懂得任何軍事常識的草包?所有的人越發的相信這種判斷還是很有道理的。

    在大唐刀盾兵的掩護下,工程兵開始在縣城的南門外架設投石車。而且是一下子架設了足足有上百架的投石車。

    難道說這就是那個遼王的殺手鑭?觀看的人開始哭笑不得。還沒有見到過誰用投石車作為攻破城池主要手段,這位殿下不會天真的以為,單靠投石車就能把這座縣城佔領了吧?這也太異想天開了!

    就在他們在那裡胡亂琢磨的時候,投石車已經組裝完畢,並且已經進行調校式的試發射。每輛投石車在試發射了三塊只有二十斤左右的石塊後固定好了位置,並且在投石車的投籃裡放進了一個酒罈似的陶瓷罐。

    還不等這些人反應過來這些個投石車為什麼不去投石塊,反倒是把酒罈似的東西放進了投籃。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這些個酒罈子怎麼可能會對防守的人造成傷害的時候,那些個投石車已經隨著一聲令下,把那些個酒罈子投擲了過去。

    當那些個酒罈子落到城牆之上時,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巨響,以及城牆之上亂作一團的景象,讓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那些個酒罈子會發出如此巨大的響聲?即使是身處在一里意外的地方,仍然可以感覺到大地在顫抖!

    就在所有人都被這已經像驚呆的時候,大唐的投石車已經接二連三的把那些個酒罈子投擲到城牆之上以及城牆內部的時候,劇烈的爆炸聲已經淒慘的呼救聲不絕於耳。此刻的城牆之上已經見不到任何一個高句麗士卒的身影。

    知道這個時候,那些個觀摩團的成員才反應過來,這位遼王殿下這次邀請他們來觀摩,還真就是來觀摩的。他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把他們親眼所見的這一切,等到回去以後告訴他們的首領,大唐已經擁有了非常厲害的攻城武器,他們完全可以做到不動用士卒,就可以把城內的人屠戮一空!

    短短的半柱香的功夫,整個縣城的南城牆上已經完全的陷入了火海之中(有一部分投石車投出去的炮彈內部是高度酒精,再通過專門的火球點燃)。見到此刻的情景,所有的觀摩團成員都知道,這座縣城已經完了。只要不是這個時候天降大雨的話,誰也不可能阻止火勢綿延開來。

    投石車並沒有因為城牆上已經燃起熊熊烈火而停下來,反倒是向前移動了大約五十步左右的距離,然後再一次投出大量的火球。

    儘管已經進入到冬季,有些地面已經開始結冰,但是觀摩團的所有人員卻是大汗淋漓。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如果換成自己作為守城一方,結果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