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二卷鎮守東北 第十七章鏖戰七松嶺2 文 / 我自漫步

    第十七章鏖戰七松嶺2

    趁著夜色高句麗的大軍離開了大營。為了避免被契丹人發現他們的行動,所有人的腳上以及所有馬匹的四蹄之上都裹上了厚厚的棉布。不但如此,所有人的盔甲都必須放在包裹內,就連長槍的槍頭以為了避免反光而包上一層棉布。總之,所有能反光的物品,一律用棉布包上;可以發出聲響的物品,一律都必須收起來,至少要在離開大營五里之後,盔甲才可以重新穿在身上,槍尖的棉布才可以撤除。

    最後為了避免走路時的腳步聲過大,以每百人為一隊,間隔一百丈所有部隊在大營的五里外再重新集合。為了保證這次行動順利完成,高句麗大帥可謂是絞盡了腦汁。

    整理好隊伍剛剛往前行進了不到二里路,順著山谷兩側的山上滾落了許多巨石。事先沒有任何防備的高句麗士卒,頃刻間便有上百人被巨石砸中。沒有受到巨石襲擊的士卒紛紛王山谷兩側跑,尋找可以隱蔽的安全地點。一時之間山谷內亂成一團。

    很快的姜文暉便注意到,看似山上的巨石源源不斷地被人推下來,實際上埋伏在兩側山上的伏兵並不多,根本就不能對己方造成大量的傷害於是傳令下去,山上沒有幾個伏兵,他們只不過是想阻攔大軍的行軍速度。所以沒有必要去理會他們,大軍只管繼續前進,爭取盡快離開這裡,避免更多人遭受傷害。他甚至懶得派人登上兩側並不算陡峭的山坡,去搜尋前來偷襲的敵方人員。敵方前來偷襲的人連一千人都沒有,自己如果大半夜的派人去剿滅的話,勢必要浪費大量的時間,那就是敵方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這個當他才不會上。

    再次上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大軍採取散兵陣型前進。這樣一來,只要不是非常倒霉,滾落下來的巨石一次充氣量只能砸到一個人,剛開始時的巨石落入人群中,造成多人傷亡的事情也就不再發生。也許是山上的伏兵看到繼續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很快的便不再浪費力氣往山下推石頭。

    姜文暉知道,對方的落石計謀被自己看破,那麼接踵而來的將是箭雨襲擊,任何略懂軍事的人都會採取此等辦法,來襲擾對方在山谷中行軍的隊伍。所以山上不再往下推石頭,他便立刻傳令下去,隊伍做適當的收縮,改由刀盾兵行走在隊伍的兩側。一旦山上發動弓箭襲擊,便舉起手中的盾牌為行走在中間的人打掩護。

    果然不出他所料,山谷兩側的山上很快便採取弓箭射擊的方式來襲擾山谷中的隊伍。今日正值月圓之夜,皎潔的月光下甚至可以毫不費力的看清山頭上正在四處移動的敵人,不過由於人數不是很多,兩邊山上的弓箭手加起來也不過一千人左右的規模。在己方有防備的情況下,根本就很難造成傷亡,就連延誤己方行進速度都做不到,無奈之下只好偃旗息鼓。

    看到對方無計可施,姜文暉不由得連連冷笑:這種小把戲也想來哄騙我。老子當初之所以把大營建在這座山谷,就是因為這裡山勢比較平坦,而且無法隱藏下伏兵。還有什麼辦法,你們儘管使出來吧。剛剛下過雨,不管是放火還是點煙都不可能產生效果。我倒要看看你們這一千人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來!

    你們越是這麼不遺餘力的來阻止我們的行動速度,就越是說明一件事,那就是你們還沒有做好準備,不得已才派出這麼一點人來騷擾我,試圖延誤我的行軍速度。那麼我就不妨告訴你們,你們是在做夢!我是不會讓你們如意的!

    派人傳令下去,再次加快行軍速度,務必要在一個時辰之內到達原來監視唐軍的那座兵營的山下。

    整座山谷只有那裡的地勢才相對狹窄一點。只要通過可以那裡,唐軍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無法阻止部隊回到高句麗的領土之內。

    月已偏西,手下人前來報告,前方有唐軍設置的圍牆攔住的己方的前進步伐。姜文暉聞訊趕往前方,此處正是整個山谷最為狹窄的地段,對方已經在這裡建立起了一道圍牆,不但把整個山谷堵死,還向兩邊山坡上延伸了一段距離。圍牆之上,至少有五六千人正在嚴陣以待的與己方對峙。看到這裡姜文暉不由得深吸一口冷氣:想不到對方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建立起一道如此堅固的圍牆,他們這是要把我們圍困在這裡,這是要把我們置於死地啊!

    轉念再一想,幸好自己反應及時,這要是再拖上幾天,等到唐朝的援軍到來,自己還真的要命喪於此!抹了一把額頭上驚出的冷汗,傳令下去:給我全軍突擊,務必一口作氣拿下這裡。

    高句麗的士卒迅速調整好隊列,刀盾兵在前,弓箭手居於後方掩護,第一個五千人的方陣向對方壓了過去。居於後方的輜重部隊迅速展開,在後軍的掩護下開始伐木建造攻城器械。

    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射程之外,高句麗的進攻方陣停下了腳步。他們這麼做是在給敵方製造壓力,而不是為了進攻。攻城器械沒有造好之前就發動進攻,那不是勇敢,是純粹的找死。

    不到半個時辰,大量的攻城梯便已經做好,並且送到了高句麗前軍的手裡,第一次進攻將要展開。

    隨著進攻的號角響起,高句麗的士卒看是向前移動。

    高句麗的士卒剛剛進入射程,大唐軍隊中的弓箭手便拋射出第一波箭雨。寨牆上可以站下的人並不多,所以這第一波箭雨也不過只有兩三千支箭落下,而高句麗衝在前面的士卒全部都是刀盾兵,所以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十個人中箭倒地。對於幾千人來說,幾十個人根本就什麼都不算。高句麗的進攻士卒根本就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繼續向前衝鋒。

    此時,高句麗的弓箭兵也已經進入射程,於是他們也開始拉弓射箭,對守衛在寨牆上的大唐軍隊進行壓制性的拋射。

    通常情況下,弓箭兵的射程只有五十步左右,也就是六十到八十米之間。這個距離對於攻城的步兵來說,只是一瞬間便可以跨越過去。很快的高句麗的步卒便攜帶者攻城梯衝到了寨牆下。

    肉搏戰即將開始,大唐的弓箭兵開始向寨牆下撤退,以便把空間留給守城的步卒。來到寨牆下,弓箭兵一字排開繼續向寨牆外拋射弓箭。沒有了對方弓箭兵的襲擾,拋射的速度明顯的加快,高句麗攻城的士卒開始大量的中箭倒地。

    寨牆是由五根削尖了頭部的原木構成,所以守城的士卒根本無法探出身子去攻擊寨牆下的攻城士卒。同樣的,高句麗的士卒即使能夠順利的通過攻城梯爬上寨牆,也很難跨過這五根尖頭原木組成的牆頭。而守在牆頭的大唐士卒只要用手中的長矛向前一捅,便可以輕鬆的把對方送下牆去。高句麗的第一波試探性進攻,便以失敗告終。在遺留下近千具屍體後向後退去。

    看到唐朝軍隊嚴密有素的防守部隊,姜文暉不禁暗歎:可憐我枉在山中作戰,卻無法使用投石機。不然的話只要幾下怕是便可以輕鬆打垮對方這薄弱的寨牆。現在看來,要想拿下這裡怕是只有靠人去堆了。唉……這一戰下來即使能夠勝利,怕是也剩不下多少士卒了。傳令下去第二波五千人準備開始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