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三國之親兵傳奇

第七卷 荊棘遍地統一路 206 問題多多(中) 文 / 風靈子夜

    206問題多多(中)

    一連串的消息徹底砸得楊風暈暈乎乎,只知道自己關於打擊世家的構想完全是個錯誤,會把曹操拖入深淵的錯誤,頭壓的低低連人都不敢看,典型一個受氣小媳婦的模樣,可惜低著頭的他沒看到其他人為了強忍笑意而憋得滿臉通紅的樣子,郭嘉這個無良浪子臉色都有向紫色靠近的地步。

    弱弱的聲音響起,楊風聲音前所未有的低下:「那個,那個,在下慮事不周,還請主公責罰。」

    曹操輕笑一聲,安慰說道:「正世,這事並不怪你,事實上孤的曹家也勉強算得上是一個半世家,這才知道其中許多內幕,奉孝他們所說的都是結合我家的情況進行的推想,也許並不完全,但也差不了很多,這次給你解說也是希望你能理解,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積蓄力量的階段,孤可以向你保證,一旦時機成熟我就立即對世家下手,畢竟他們的影響力太大,一個不慎就會讓眼前大好局面全部丟失。」

    楊風深深吸了一口氣:「主公不必多慮,這些事情我明白,以往不清楚世家的底細就不知天高地厚的給您提出建議,今後我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等全面瞭解後再考慮如何對付他們。」

    賈詡皺眉說道:「不得不說,世家擁有的土地非常多,依附他們生活的人根本無法統計,冀州世家這次作亂竟然有十萬人之多,各家都擁有私兵數百,多的上千,兗州部分世家仗著以往支持主公獲得的奴隸,私下強練大軍,最多的一家擁有三千人的大軍,他們還安排了人進入主公軍中學習練兵。然後再尋找機會回家訓練,這個問題最難解決,另外有部分世家多次試圖安排人進入工部或者接觸鄭,馬兩人,試圖獲得我軍製造強力武器的秘密,要不是正世對他們極度重視,暗中派了幾十名暗影對他們進行保護,不然這次平亂的損失更為巨大。」

    程昱也是眉頭大皺:「哪有千日防賊地道理。天天都過這種日子可不是個頭,工部目前地位極高,軍中,農事都離不開他們,要不乾脆獨立出來,以後他們要做什麼都不需要經過尚書省直接由主公掌管,多一道手續就多出很多變數,我掌管的尚書省裡不少人與世家有瓜葛。從文書裡看出什麼東西來就麻煩大了。」

    滿寵笑了起來:「人人都想擴大自己的權力,程公卻把自己手裡的權力放出去,怎麼?覺得自己太老,掌握不了這麼重要的位置?」

    程昱身正不怕影子斜:「去你的,伯寧少拿我開心。我這也是為主公著想,別出了問題再來彌補,亡羊補牢是可以,但對主公大業的阻礙可不能馬虎。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我覺得三省六部還是不夠完善,卻又說不上來哪裡不對,特別是兵部,各種事務都需要經過奉孝確認才能進行,未免太過勞累,也耽擱時間。其次是工部,鄭渾他們不止一次抱怨,做兵器還有各種改進研究都忙不過來,還要天天來王府參加會議,而會議大多數又和他們沒關係,還不如不來多留些時間做他們愛好地事情。」

    郭嘉趁機大倒苦水:「沒錯,出兵找我,情報找我。調撥輜重找我。訓練士兵找我,徵募士兵還是找我。拜託,我沒有這麼多手腳,怎麼可能忙的過來,因此我提議,對現行的三省六部制度再度進行改制,反正我不在乎什麼權力不權力,給我減輕負擔才是正理。」

    曹操等人整齊的甩給郭嘉一個白眼,最後這句才是他的心聲,這廝想偷懶才是真,不過現在家大業大,單單依靠一個人統籌這麼大職權也確實過分,不在這裡的荀氏叔侄也抱怨過不少次,他們的效率始終提不上來,楊風那種統籌方式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也敗下陣來,但是怎麼改才合理,這個誰也不知道,眼睛不由都集中到楊風身上,三省六部是他提出來地,要改進也還是得找他。

    楊風無奈,後世那種分工精細的部門劃分絕對不適合當前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但又不能不改,曹營已經完全走上與歷史不同的道路,不能讓後來人倒退,只好一個勁冥思苦想:三省六部按理來說應該是最適合封建時代的制度,但他橫插一手將這些人地認知提高了無數,難怪他們不滿意,明代的制度似乎不錯,一直到清代都還在使用,但是不是一下子提升的太快了?拔苗助長可不是好事,步子邁的太大反而帶來破壞。

    看看眾人期待地眼神,楊風一咬牙還是做了交代:「我建議再度劃分職權,將各部分割成小部門,以兵部為例,大軍行動需要的幾個方面單獨分離,主管輜重練兵事宜的成為後勤部,管理情報消息的成為情報部,負責大將陞遷錄用的成為統帥部,此外我還想成立一個參謀部,主要職責是研究各地形勢,為主公下一步出兵目標做出分析,乃至排兵佈陣都有極大作用,關於工部,我想讓他們獨立於官職體系成為格物院,不再進入各部管轄範圍,這樣他們就可以專心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不至於耽誤武器改良,農事工具研究等等,還有刑部,結合以往來看,官員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御史大夫經常沒有能盡到應有的作用,而且貪污受賄這方面沒有明確地懲罰措施出現,不過這個就要看主公和諸位的了,我對這些沒什麼太多建議。」

    眾人面面相覷,這個改動工程有些太大,與現行制度差別極多,最後曹操搖頭否定下來:「正世的建議可以考慮,但不適宜立即進行,三省六部與原本大漢的三公九卿已經是很大的改變,眼下大漢滅亡的時日尚短,全面改革的時機不成熟,也得放放,大家先獨自思考一下怎麼改,過幾年再綜合意見進行討論再實行,不過正世所說的方式孤認為可行,兵部和工部可以先行悄悄改動,職權進行分化,表面上還是按照現行職位進行稱呼,兵部方面奉孝斟酌一下各部分主管名單,但表面上仍然全部由你節制,工部直接脫離現行體系,這個由我來宣佈,本身就無人重視這些工匠,分割出去也不會有人有異議,不過他們地保護措施要加強,我擔心各地諸侯偷竊不成惱羞成怒下進行暗殺,失去他們對我軍極為不利。」

    郭嘉點點頭說道:「其實我平時就有想過這些問題,各部人選都有想法,正世這麼一說思路就清晰多了,後勤部必須精通練兵還有管理輜重等事物,我看應該這樣配置,以於禁於文則為主官,他精通練兵又頗有勇力擔任主官應當極為合適,范疆張達在戶部幹得不錯,對於數字有很強地領會,本身他們也是從軍中出來,所以由他們輔佐文則應當足夠,情報部我就當仁不讓的繼續接任,這個就不予說明了,參謀部我覺得非常重要,必須隨時都能為主公提供需要地建議,文和與子揚都極為適合,這個就請主公來決斷,統帥部關係到大將們,必須由眾將都心服口服的人擔當,個人屬意趙雲趙子龍來擔任,但是他現在是征北將軍府的主將無法脫身,目前只能暫時空缺,好在也不是立即實行,可以等他一段時間後再來擔任。」

    曹操有點頭大,本來以為自己麾下擁有足夠的人才,但這麼一分明顯就顯得極為不足,惱火的說道:「不可思議,我還以為自己擁有的人才可以應付任何局面,沒成想一個制度改革就掏空家底還不夠使用,看來有必要再度發出招賢令,科考也有必要立即開始,不然人才的缺口怎麼才能補上。」

    滿寵說道:「招賢令要發,在當前不宜得罪世家的情況下,雖然不能延續舉薦和孝廉之類,但科考最好延後一點時間,以免引發主公麾下各地豪族的不滿,何況科考最好在太學院有所成就的情況下進行,不然當前學識都被世家豪族掌握,一旦放開科考還是會被他們得到機會,不如拖後處理。」

    賈詡感慨的說道:「我當初求學,世家對我白眼相向,稍有名氣的人也不願意收我做弟子,為此吃了多少苦頭自己都沒辦法算清。」

    眾人集體發寒,難怪賈詡對世家一直不肯放過,想必少年時的經歷給他帶來極大的傷害,看他那副樣子憋得已經太狠。

    郭嘉無奈,接下來的話題還是離不開世家,不過賈詡自身控制力極強,強到他甘拜下風的地步,估計曹操麾下無人能及,謀人謀己都是狠辣無雙,反正自己在穎川學院也受了不少窩囊氣,通過賈詡來發洩似乎也是不錯的辦法,借刀殺人能讓自己不沾血也好,不過他似乎忘了本身所掌握的情報系統已經不知道給自己帶來多少血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