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三國之親兵傳奇

第五卷 袁曹爭雄王者現 175 曹操稱王 文 / 風靈子夜

    175曹操稱王

    許昌之戰結束時袁紹自刎於大營中,曹操派人護送屍首回鄴城,一場驚天大戰到此結束,此後曹操宣佈因為心傷舊友的逝去暫時休兵,消息一經傳出立即轟動天下,曹軍的精銳讓無數人心生恐懼,前後兩年的戰爭都是以二十萬人迎戰號稱百萬的大軍獲得勝利,這樣的戰績任誰都無法不正視。

    過了不久,袁譚和袁熙見曹操真的沒有趁勢來攻,放下心事之餘不顧父親屍骨未寒立即就開始為繼承家業爭吵起來,最後乾脆就撕破臉皮大打出手,雙方所在的冀州和幽州兩地打得不可開交,連綿不斷的戰火將袁紹遺留的諾大一片基業糟蹋得不成樣子,袁尚在郭圖勸說下遠避并州,發出決不參戰以及不爭奪家主位置的聲明。

    經過一年多的較量,僅僅擁有南皮的袁譚漸漸居於下風,冀州在袁紹大敗後元氣盡失,他本身最大的兵力來源青州又早早失去,無論人力還是物力都比不了全據幽州的袁熙,最後一咬牙投靠了曹操,就在這一年曹軍再次揮師北上,袁熙剛獲得家主的位置還沒高興多久就被曹軍大軍來臨的消息驚呆,拚死反抗之下遲滯曹軍於鄴城下長達三月,最後曹軍在郭嘉調動潛伏裡面大部分細作配合下,暗影營進入城中大肆造謠,破壞,挑撥,城外則切斷所有鄴城與外面的聯繫,趁著袁熙忙於鎮壓城中不滿的時候終於破城而入,亂軍中袁熙身死,之後被抓的審配於菜市口斬首示眾,并州袁尚隨即投降,整個北方全部落入曹操之手。

    袁紹靈前,曹操怔怔的站著,整個靈堂一片肅穆,袁譚老實的跪在地上,這會他說什麼也不敢亂動,袁尚年紀並不大,這時正眼圈泛紅聲音哽咽。

    「你們真不愧是本初的好兒子,屍骨未寒尚未下葬就為家主的位置打生打死,骨肉相殘很有趣嗎?」曹操冰冷的聲音迴盪在靈堂裡,霍然回身大步來到袁譚面前:「要不是我答應本初為他保留血脈,今天就要替他收拾你這個不孝子。」

    被磅礡殺意嚇得冷汗直流的袁譚背上全部濕透,連連磕頭求饒,曹操冷哼一聲:「滾出去!」袁譚爬起來頭也不回就跑出去,這時候什麼家主什麼榮耀全都沒有自己小命重要。

    曹操在那個礙眼人物離開後幽幽說道:「奉孝,你說我的後代會不會也是如此?」

    郭嘉為難的抓抓頭皮,這個問題實在無法回答,當今天下所有大點的家族都存在這種現象,為了家主位置爭得你死我活,袁家實力龐大,打成這樣也是必然,何況曹操未來會統一天下,成為皇帝是遲早的事情,為了這個唯一的至尊之位恐怕還有更多更可怕的事情發生。

    本來就沒指望郭嘉能夠回答上來的曹操把眼光放在楊風身上,沉聲問道:「正世,你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

    楊風無奈的攤開雙手:「主公還是別指望我的好,這個問題太難解決,除非你只有一個兒子。」肚子裡也在發愁,這個時代怎麼都不可能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只會嫌少不會嫌多,何況在他建議下,遲早有一天要走上擴張道路,恨不得每家多生幾個才好,有時候豬也挺不錯的。

    沒能得到期望中的回答,曹操有些失望,比鬼才賈詡,郭嘉還要多點子的楊風都說沒辦法,看來確實沒辦法,卻不知道這個痼疾在中國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根治過,綿延數千年的王朝歷史中,家族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畢竟由於出自同一血脈,至於某些陰暗的事情,同室操戈的情況並不在他們的思考裡,能夠獲勝的人怎麼說都是強人,從而使得家族更加繁榮昌盛。

    賈詡卻吐出幾句話來:「分家,把大家族以各房為基礎分割成無數個小家族,主公可以制定出專門的法令,規定分家後地位平等,而且任何理由都不能再度合併,這樣數代之後家族的聯繫漸漸稀少,要想再度聚合也決無可能,只是這個做法還有待商榷,畢竟要強行破壞傳統還是比較艱難的。」

    楊風有些傻眼的看著賈詡,腦子急速開動,這個可以說是當年推恩令的翻版,只不過是從諸王延伸到家族而已,要實行並不難,只要統一天下後帝皇一聲令下就可以進行,但不能不想到可能的結果,天下世家家族何其多,一旦公佈就算是程昱這老頭也頂不住洶湧而來的壓力,何況新王朝初建的時候需要穩定,被這一道法令弄得天下大亂可就不好了,但拖延的太久誰知道後繼者會不會實行也是個問題,越想眉頭皺得越緊,最後還是搖頭作罷。

    還沒等曹操發言,郭嘉首先就不幹,自家兩個兒子,手心是肉難道手背就不是肉了?立即就開口反對:「文和這個主意極不妥當,一個不慎就導致天下大亂,我覺得還是按照正世的做法,把他們從土地上轉移到商業上來比較妥當,何況西域一旦打通與更為遙遠的西方進行交易獲利巨大,只要不是傻子誰還會老實呆在家裡,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分家,主公都不必親自動手就可以解決。」

    兩人爭吵起來,你來我往鬥雞似的唇槍舌劍,弄得曹操連連後悔自己怎麼挑起這個話題,趕緊發話要他們回去想好後寫成條陳遞上來,這裡可是袁紹的靈堂,吵架也要看地方,傳出去可不是什麼好事。

    孩子氣哼了一聲,兩個智比天高的人站在曹操身後不再言語,陪著主公祭奠完轉身就走,只是兩人互不相讓,誰也不肯落在後面,出門的時候還鬧了個笑話,不甚寬敞的門兩人要同時出去,結果撞了一下,每人頭上頂著個大包灰溜溜逃走,一路上看到的人都掩嘴偷笑不已,自從上次楊風滾個滿地葫蘆後就很少有這麼難得的場景出現,後來人都滿懷遺憾,這下終於得償夙願。

    靈堂裡只剩下兩人的時候,曹操問道:「文和這個提議確實不錯,但細節方面還需要補充。正世,你可有什麼腹稿?」

    楊風無奈的反問:「一定要說嗎?」

    曹操點點頭,說道:「秦二世而亡,這其中有多少貓膩先不說,最有希望和能力的扶蘇莫名其妙死去,無能的胡亥在趙高扶持下登基,其後大漢皇朝也是同出一轍,我思來想去總是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正世只要有想法就說,無論你說什麼我都不會怪你。」

    不會怪才是怪了,楊風勉強說道:「我的法子叫長子繼承法,每一家無論多少兒子都只有老大能夠繼承家業,其餘的在成年後就必須離開家族獨自求存,當然可以給予部分家產用於初期生活,其後就不能再從主家獲得任何幫助,這樣的好處是大家族直接被分割成小家族,經過數代之後則分得更為細小不會再對皇朝構成威脅。」

    後面導致的結果他沒敢說,父母們為了自己子女著想肯定會想辦法減少出現這種事情的可能,也許會造成一夫一妻制度提前出現,反正不會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看到,至於死後誰管那洪水滔天,關我屁事,何況這時代還沒有完整有效的避孕措施,不管怎麼去做都不可避免出現多子的情況。

    曹操震驚的看著楊風,政治敏銳的他一經聯想就想到自己家族,真要實行起來還不鬧翻天才怪,這麼多兒子要是真的分家,各個妻妾非把自己鬧得頭疼死去,連忙交代楊風不准透露出去,以後想清楚具體實行細則了再說,現在也不是好時機。

    楊風爽快的答應下來,這答案夠曹操頭疼很久,也不是立刻就能實行的,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說不定曹操自己就能想出辦法來搞定。

    解決完北方事務的曹操回師東郡,很快就下令搬遷許昌,各個行政機構在自己負責人的分配下有條不紊的進行搬遷還沒有耽擱正常的行政工作,足足半年工夫才把所有工作完成,龐大的許昌城容納完這些人和原本駐守這裡的官兵加起來也不過佔了新城四分之一的空間,後面的事情需要時間來完成。

    才進入許昌,曹操驚愕的發現,百姓們跪付在地上高呼自己的名字,要求他稱王,臉上全是開心的神情沒有絲毫勉強,突然出現的這麼一出把他弄得暈頭轉向,連自己怎麼答應下來都不知道,進到新府邸才醒悟過來,抓著郭嘉等人問道:「是不是你們的主意?為什麼要這麼做?」

    程昱站出來解釋:「主公如今擁有河北四州,外加洛陽以及江北三州,可以說已經擁有昔日大漢一半的天下,如果不稱王極不符合您的實力與身份,稱王一來可以安撫百姓,讓他們對您更有歸屬感,二來也在與其他諸侯交鋒時擁有正大光明的名義,要知道他們都已經據地稱王,除了兩個劉氏之外都有自己的稱號,最近傳來的消息說連江東孫策都自稱吳王,將來對敵沒有個與他們對稱的身份怎麼可以,所以我們一致同意奉孝與文和的做法,並一力促成此事。」

    曹操默然半晌,忽然問道:「文若和公達怎麼沒出現?是不是他們不同意而被你們監禁?」

    郭嘉叫起撞天屈來:「主公,我們怎麼可能會擅自越權,如今各項事務都已經分發到人,誰要是越雷池一步還不被伯寧抓去喝茶才是怪了,您可不能亂說話,至於他們兩人,只不過是腦子還轉不過彎,需要時間適應,所以就沒有加入進來,我覺得他們至少沒有表示反對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滿寵狠狠盯了郭嘉一眼,這個浪子毫無自覺就罷了還敢衝自己微笑,心裡定下決心,非把這傢伙好好整治一番,起碼主公面前不能再這麼隨意,現在是稱王將來要是成為皇帝了呢,覺得自己是在挽救一個無知中年人的正直人暗自盤算起來。

    郭嘉絲毫不知道自己即將落入地獄,一個勁勸說著曹操,其他人有注意到滿寵表情的人紛紛心裡發毛,規規矩矩的行了大禮才說話,生怕得罪到這個曹營中人人懼怕的人物。

    經過數天的勸說,曹操最終還是鬆口答應稱王,於是各路人馬紛紛忙碌起來,為大典奔忙起來。

    在秋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曹操登壇祭天,自號魏王,麾下所有州郡一片歡騰,百姓們高興的張燈結綵大肆慶賀,還請出鄉老攜帶本地特產前去拜偈,他們終於盼到這一天的到來,在他們樸實的心裡,誰也無法取代這個為自己帶來好日子的主公。

    曹操忙碌了足足一個月才獲得安寧,接見各地鄉老,文武百官,世家豪族等等人物,還有初步組建王朝班子,忙得暈暈乎乎,一切完成後,他帶著滿足的笑容回到自己房間,躺在床榻上安靜的睡去。

    第五卷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