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三國之親兵傳奇

第一卷 初入三國為親兵 010 北平之戰(上) 文 / 風靈子夜

    010北平之戰(上)()

    夕陽下,右北平西面五里遠的的一個小山包上,嚴綱站在那裡眺望著這座北方數的上的大城,身後站著的是楊風和趙雲,不得不說嚴綱還是有點腦子的,知道自己只適合衝鋒陷陣,要他來制訂戰鬥計劃肯定是要了他老命都想不出法子來的,乾脆就把楊風他們給拉來做參謀,有趙雲這個智力算的上高超的人在不需要自己多想,反正自己才是主將,打完勝仗把功勞占掉打敗了就把責任推到他頭上,而且他清楚知道公孫瓚想壓制後再慢慢收服他們的想法,這樣做也是順便而已,怎麼都怪罪不到他頭上來。

    嚴綱看了一會回頭問道:「子龍有什麼辦法嗎?我們手上全都是騎兵,一旦被發現他們關上城門就沒辦法攻下來。」趙雲沉聲回答說道:「騎兵攻城確實沒有什麼辦法,右北平城外只是一片曠野,我們出現在遠處一眼就會被看到,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關上城門來利用城牆防禦,我們卻毫無辦法。以現在情況看來必須先派一隊士兵先佔據城門不讓他們關上再用騎兵突擊才有成功的可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是不是知道公孫將軍已經派出軍隊前來討伐,一旦有了警惕行動起來就更加困難。」

    楊風暗地裡直翻白眼:白馬義從們從根本上來說只是平原衝陣用的強力軍隊,拿來沖城真是夠浪費的,而且這些白馬拉風確實夠拉風,可是也太顯眼了,真不知道公孫瓚在組建和使用這支軍隊的時候是什麼個想法。哎,要是自己手上能夠有支特種部隊就好多了,趁著晚上精神鬆懈的時機翻上城牆悄悄幹掉守門士兵開門拿下這座城簡單就是易如反掌,以後一定要想辦法建立一支這樣的部隊才行,這樣攻城作戰損失才會比硬打小。楊風這一念之間使得未來的中原大地誕生了一支可怕的永遠躲在黑暗裡一發動就是雷霆一擊的軍隊,連帶戰爭方式都變的詭異起來。

    嚴綱眉頭打結扭成一團,過了好一會才極不情願的說道:「以目前情況看來只能這麼辦,不如這樣,明天你們中間去一個人帶領一隊精銳士兵扮做商隊,在大車裡藏好武器去接近城門,到了城門邊就暴起發難,阻止他們關門後點燃貨車以濃煙為信號,我這裡再帶領白馬義從發起衝鋒爭取一天之內拿下右北平,給下一步和塞外聯軍作戰打下基礎。」

    楊風不等趙雲開口就搶先說道:「不如由我領軍去,短兵器我用的還不錯,子龍更習慣於馬上作戰,而且城門太狹窄,也不適合他的長槍發揮。」

    趙雲一皺眉說道:「不行,我也必須要去,這件事很危險,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優勢,兵器的長短沒什麼太大影響,你也還是用長槍的好,在城門那裡我們使用長槍照顧的範圍更廣,還不一定就是在城門裡戰鬥,這樣在騎兵到來前守住城門的把握更大。」

    嚴綱這次不假思索就說道:「那就這麼決定,你們帶上三百精銳士兵先行動,一定要在騎兵及時趕到前奪下城門並牢牢守住。」楊風和趙雲齊齊應聲接下這個艱巨的任務。

    第二天早上右北平的西城門打開沒多久,城樓士兵就發現遠處來了一支長長的商隊,正帶著一溜大車向右北平慢慢行來,立即大喊著提醒門下士兵注意警戒,一時間城門大亂。

    接近了城門,楊風看著圍上來這些受到鼓惑夢想著當開國功臣而身穿著簡陋的裝備的人,手裡拿的是和他剛出山那時候一樣的木槍,甚至連竹竿削尖當武器的都大有人在,眼裡閃爍著貪婪的光芒。用腳指頭想都知道眼前的不過是些剛丟下鋤頭的農民,妄圖翻身欺壓人的傢伙們也不想想自己以前是什麼立場,倒過來就全然忘記,就算有幾個清醒點的人也會在群體效應下被拉下水,從而失去應有的頭腦。

    車隊前的楊風帶著獻媚的笑容迎上前去,軍中只有他能做到,其他的都是只會衝殺的悍卒做不來這種事,趙雲則是拉不下臉來做這樣的事。

    領頭的張舉士兵問道:「你們從哪裡來?是要到那裡去?在右北平會呆多久?」

    楊風偷偷塞過幾串銅錢然後回答說:「軍爺辛苦了,小的們是從南皮過來的商人,此行是要去北方草原和那些蠻子做點生意,只是經過右北平而已,勞駕您高抬貴手,放我們通行。」

    那士兵掂量掂量手裡的銅錢,眼睛都笑成一條縫,連大車也不檢查,一揮手對手下說道:「知道了,你們馬上散開,不要檔路。」

    旁邊的士兵都羨慕死了,這個商隊可比以往遇到的大方得多,一見面就給了好多銅錢,看情形都有十貫出頭,不過頭領還是很夠義氣,這段時間來每次收到的銅錢布帛都有分發下來,吃不到肉喝點湯也是好的,卻都沒注意到這個商隊裡漢子的精壯,哪裡像是商人,平時所見的商隊護衛可是沒有這麼彪悍,連那些人身上的軍人氣息都給忽略過去。

    張舉士兵鬆懈的軍紀也讓楊風慶幸不已,要是在城外就被察覺而被迫發動會讓完成佔領城門這個任務艱難太多。

    進了城門後,楊風厲聲大喝道:「拿武器,動手!」一直圍著車隊的三百人一齊動手,扯下大車上蓋著的偽裝,傳遞好武器後人人手拿一把大刀,趙雲和楊風則是手拿長槍開始清理起城門的張舉士兵。

    城門士兵們立刻大亂,看到剛才還是軟綿羊般無害的人變身凶神,讓這些剛成為士兵的農民們一陣大亂,在被殺數人後一哄而散紛紛逃跑,機靈點的人離開城門就向城裡四處散去,忠心的人則是撒開丫子就跑向城守府去報信。

    沒多久城門就被楊風他們佔領,楊風迅速吩咐士兵點燃大車,他知道這情況只是暫時現象,城門口的都是些雜兵而已,等城裡負責保衛所謂天子的精銳攻過來,僅僅只依靠這三百人根本守不住城門,被幾千人圍攻起來堅持不了多久,必須讓騎兵們快點到來,只希望嚴綱不要幹傻事,為除掉他們而故意延遲攻擊時間。

    事先就放好引火硫磺的大車迅速燃燒起來,濃煙很快就沖天而起,這下城裡城外都知道城門的變化了,城裡的號角不斷響起,那是張舉的心腹手下在聚集手下要反攻城門的召集號令,雖然知道肯定會有朝廷軍隊來圍剿,只是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號角聲越來越急,得到逃會去士兵報告確切消息的張舉部下瞭解到攻下城門的人並不多,立刻就知道濃煙是召喚援軍的信號,如果不趕快將他們殺死或趕出城去,他們的援軍趕上來破城後自己就死定了。

    楊風,趙雲帶著那三百士兵焦急的等待著城外的騎軍,希望援軍快點到來,不過還是城裡張舉部下先行到達,在兩員手拿長刀將領的率領下從各個方向向他們發起潮水般的攻擊,情況開始危險起來。

    楊風和趙雲率領著僅有的三百士兵分別迎上那兩員將領,就在城門口展開廝殺,雖然那兩員將領都還算是有些本事,但兩人都沒有直接下殺手,打定主意死死拖住不讓他們有指揮攻擊的餘暇,還有餘力照顧一下周圍靠的近的士兵們,一時間槍影和刀光充斥城門前那點並不寬闊的地方,進入攻擊圈的張舉軍士兵經常咽喉中槍,鮮血狂飆而出倒下,掙扎好一會才死去,那慘狀嚇的張舉士兵手腳發軟不敢過分靠近他們。

    楊風和趙雲並排站在隊伍最前列,硬是依靠狹窄地形和高速散發的槍影抵擋著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地上屍體慢慢多了起來,流下的鮮血在地面漸漸彙集成一個個血池,但沒人去理會這些,捨死忘生的拚殺著,為能活下去而努力,生命在這一刻再不值錢不停的流逝,死神跳著歡快的舞蹈在收穫豐富的祭品。

    雖然張舉軍隊缺乏訓練,士氣也並不高,但蟻多還能咬死象,楊風他們慢慢的也無法全部照顧過來,三百士兵還是漸漸少下去,楊風雖然心急火繚卻也無可奈何,眼看著一個個平時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一起歡笑的兄弟倒下,心頭血直滴,只能期望嚴綱不是真的想要他們的命而故意放慢進軍速度。

    楊達剛開始第一次殺人還想吐,但在生命的威脅下還是硬撐著緊緊站在趙雲右後方,手裡長槍不停刺出,由於力量的消耗太大,慢慢只能麻木的揮槍戰鬥,看著兄弟們慢慢減少眼裡全是血光,無可奈何之下還是努力振奮精神,力圖多堅持一會能多活幾個兄弟下來。

    城門處殺聲震天,雙方都殺紅了眼,一方要在援軍到來前關上城門,一方要堅持到援軍到來不讓城門關上,不同的信念使他們都在拚命,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被砍中的士兵也不哀號奮力衝前抱住另一方的士兵,以便讓其他人能夠及時砍過來來個同歸於盡拉上個墊背的一起走黃泉路。

    楊風看到這樣的情形心裡十分痛苦,都是同族兄弟,卻為了某個人的權力**而自相殘殺,要是都把這精神發揚到和外族作戰上,誰敢來犯我大漢。

    忽然城外傳來淒厲的號角聲,大地開始震動起來,那是大隊騎兵發起衝鋒帶起的現象,楊風和趙雲對視一眼,知道援軍終於來了,不約而同不再和那兩員將領糾纏,再不留手發動了絕殺。

    楊風起手就是一式「風催雨急」,在和關羽張飛切磋後得到提高的臂力催動下全力發揮,一時間他前方和左右側面全是槍影,槍尖在全力突刺時帶起淒厲連綿的「哧哧」聲音奪人心魄。

    趙雲也全力運槍,切磋後大大改善的「鳳凰七點頭」展開,七朵銀色槍花象徵著死亡的符號籠罩向前方。一瞬間和楊風對敵的將領就渾身是傷打著轉倒在地上聲息全無,周圍有十名士兵陪同倒下;趙雲面前的將領則是咽喉和心口處同時濺血,屍體都被強大衝力打飛,旁邊五名倒霉士兵也被擊飛,或死或傷再也沒有戰鬥能力。

    張舉士兵看到這個情況慌亂了起來,嘴裡大喊道:「王武將軍和張凱將軍都被殺死了!」

    狹窄戰場裡形勢大變,失去將領的張舉士兵開始零散逃跑,不願意面對楊風和趙雲這兩大凶人,連將軍都打不過被殺死,他們這些小卒上去除了送死還能起什麼作用,冷兵器時代軍隊的缺陷在這時候暴露無疑,缺少將領號令的軍隊馬上就軍心渙散,不再有繼續戰鬥的信心。

    白馬義從大隊人馬在嚴綱率領下像一陣旋風掠進城門,馬上就擊潰張舉士兵們的最後抵抗,騎兵的衝擊力表現無餘,一撞之下就把人衝出幾丈遠,馬的衝擊慣性還在向前邁進,直接把屍體的腦袋都踩爆或是踐踏成肉漿,「喀嚓」聲音連綿不絕於耳,這種恐怖的地獄景象立刻讓張舉士兵崩潰,在歇斯底里的失聲狂喊下一個接一個毫不猶豫丟下武器就轉身逃跑。

    楊風心裡大叫僥倖,再晚來一會他們就要頂不住了,晚來最多五分鐘就只有替他們收屍的份,人數的劣勢不是靠他和趙雲兩個人就可以支撐起來的,個人的武勇在大型人群密集的絞殺戰鬥裡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沒有士兵們的拚死戰鬥早就一起躺地上去。

    危機解除後,楊風和趙雲情況還好,他們有內勁的支持,還有力量站著,剩下不到一百士兵都跌坐到地上狂喘粗氣,動都不願動更別管什麼血淋淋的地面,剛才半個多時辰的戰鬥太緊張,面對數千士兵的圍攻,精神體力都消耗到了極限,就靠憋一口氣想活下去的信念頂到現在。楊達則是牢記楊風破而後立的教育,決不倒下,趁這個機會拚命回氣,錘煉內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