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二章 四海歸一 第三十三節 赤子之心 文 / 莊不周

    項羽不知所措。從今天出門起。他就一直覺得不安。略在洲,與虞姬初見的十字路口,他想到的雖然有虞姬,但更多的卻是自己還欠共尉一個人情。來到蕭山,共尉待他一如既往的熱情,讓他不可抑制的想起了當初在彭城的美好時光。洗惚之間,他好像忘記了他們現在是敵對的關係或者,從他決定出城來見共尉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堅定的認清這個。立場,他下意識的又把共尉當成了他意氣相投的好兄弟。共尉和他說做王的使命,他雖然嘴上不承認,可是有共尉這個王在面前做參照,他多多少少也接受了共尉的結論:他項羽不是一個合格的王,至少在共尉面前,他不能稱為一個明君。共尉說他不會打仗,不是一個,合格的將軍,他不服氣,他要和共尉比試一番,以證明自己的失敗並不是因為自己沒有用兵能力。在他看來,這似乎順理成章,他們當初在彭城的時候,一邊喝酒,一邊談論武藝,一旦有不同的看法,常常要起來比試一番以事實說話的。雖然共尉說他把打仗和揮架混為一談有些讓他沒面子,可是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只是有些不好意思而已。

    項羽心底裡還有一個沒有說出來的理由,他雖然自負在軍事上有所心得,面對其他的將領,他總覺得那些人是豬腦袋,就算讀了些兵死搬硬套。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包括現在圍城的三員西楚大將,他也不怎麼看在眼裡,韓信也好,周叔也好,張良也罷。他們如果不是仗著西楚雄厚的實力,他們能把他圍在彭城嗎?他完全可以像攻擊陳余他們那樣,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他們擊敗。張良在南郡,不就沒佔到他一點便宜?

    項羽放眼天下,在軍事上可以說沒有敵手,如果說一定要找一個能和他一較高下的。也許只有眼前這個共尉。共尉出道以來打的那些仗。項羽都比較清楚,他對共尉的用兵能力也是肯的,或者說共尉用兵的方式和他有相近的地方,都喜歡打硬仗,都喜歡用騎兵,都喜歡出奇不意的攻擊對方的要害。正因為如此,項羽才特別想和共尉一較高下。證明自己會打仗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他要讓共尉知道,他這個兄長並不僅僅是大幾歲而已,至少在軍事上,他還有做共尉兄長的資格的。

    然而他沒有想到,自己拔出來的劍卻讓共尉如此傷心,他只是想和共尉比試比試,並不是想殺共尉,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殺共尉。他曾經想過,如果自己得了天下,共尉做了他的臣子,他一定讓共尉做大司馬;兄弟倆並肩戰鬥,縱橫天下。就算他們已經撕破了臉。他也沒有想過要取共尉的性命,現在他都已經放棄了反抗,只想和共尉一戰,然後就向共尉托孤,又怎麼會要殺共尉呢?他知道,天下大局已定,就算自己殺了共尉,也於事無補了,更何況他雖然希望能擊敗共尉,卻沒有把握擊殺共尉。

    共尉誤會了。一怒之下,擊斷了兩口長劍。這兩口劍,項羽認得清楚,他這一口,是共尉仿他的那口巨劍制的,而共尉那一口,卻是仿那口湛盧所制,那兩口」正是他們當初在巨鹿城上擊敗三十萬秦軍、力挽狂瀾的功臣,這不僅是兩口劍。更是他們並肩殺敵、血一般情義的象徵。也正因為如此,共尉才會在上面玄上同樣的銘文:「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和以前任何一口劍上的銘文都不一樣,這其中的深意,項羽一清二楚。

    看著共尉悲憤莫名,項羽更是傷心欲絕。

    共尉將兩口劍扔在地上,如同一頭狂的獅子向台邊緊張的桓楚和季布大步走了過去,須賁張。威猛之極,他走到桓楚面前,怒視著他。揮了揮手,示意虞子期退到一旁。招了招手,以一種極其輕蔑的態度對桓楚說:「要打架?來」。

    桓楚雖然很想衝上去,一劍殺死共尉或者挾持住他,就像曹沫挾持齊桓公一樣,可是他卻不敢,偷眼看了一眼項羽。希望能得到一點暗示。可是項羽站在那裡如木偶一般,根本沒有注意到他的眼色,桓楚無奈,只得訥訥的退到了一邊。

    「哼!」共尉哼了一聲,大步走下高台,虞子期、李托扔下桓楚、季布,一左,右的護著共尉,亦步亦趨。桓楚等人不明所以,也不敢下令攻擊,再加上有虎賁營在一旁,項羽帶來的親衛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共尉下台去了。

    共尉一離開,田錦江指揮著一萬陷陣營將高台團團圍住,劍拔弩張。只等著一聲令下,就將項羽等人射死在亂箭之下。桓楚和季布見了。心如死灰,本來想抓住共尉做人質的,現在共尉已經安然無恙的走了。他們這三百人被一萬陷陣營圍在中間,哪裡還有活路?

    「大王?」桓楚和季布將項羽圍住,焦急的叫道。

    項羽抬起頭,茫然的看著桓楚和季布,雙目之中全是後悔和哀傷。

    「他疼賓。

    「嗯。他走了,可是,我們卻走不了了桓楚低下頭,沮喪的說道。季布一聲不吭,可是從他的眼神裡。也看不出有一點希望。兩人只是看著項羽,這時候項羽就是他們最後的希望。

    「大王蕭公角和丁固衝上台來。一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引目到項羽面固臉煮白,滿臉是汗,年卻冷得教,心停在台邊,注視著下面重重迭迭的西楚軍。心神不寧。蕭公角卻衝到高台的那一面,看了一眼,然後緊張的對項羽說:「大王,台南衝不出去了。北面正在部署,應該還有點可能,我等在南面廝殺,吸引西楚軍的注意力,請大王從北面下台,以大王的戰力

    他的話還沒說完,項羽就打斷了他的話:「我是臨陣脫逃的人嗎?」

    蕭公角一愣,把後面的話全嚥回了肚子裡。項羽確實不是臨陣脫逃的人,可是憑他們這三百人,就算項羽勇猛也不行啊,陷陣營是共尉手下最強悍的步卒,從成軍的那一天起,就沒有打過敗仗。一萬對三百,如果還讓他們跑了,那還是陷陣營嗎?更何況旁邊還有虎豹騎呢。共尉把他手下最精銳的人馬全安排在這裡。顯然沒安好心。

    項羽不退,桓楚等山只得鼓起餘勇,準備拚死一戰。他們扔掉了沒用的東西,重新收拾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裝備,方便接下來的血戰。可是等他們都收拾好了,卻現項羽還沒有動彈,一手握著一口斷劍,神情淒涼。

    「大王,我們快走吧。」桓楚有些不耐煩的催促道:「再不走,等西楚軍全部準備好了,我們就更走不了了

    項羽依然一聲不吭。

    桓楚等人面面相覷,站在台邊一直注意西楚軍動向的丁固急了,趕到項羽面前,大聲叫道:「大王。西楚軍已經將高台圍住了,我們走不脫了。」

    「走?」項羽總算抬起了頭。看著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的丁固,反問了一句。「大王不走嗎?」丁固傻了。也反問了一自。

    「我不走。」項羽搖了搖頭:「你們放心。我不會讓你們白白的死在這裡的,傷他的是我一個人。我去見他,了結我們之間的恩怨,然後向他推薦你們。你們都是難的的勇士,他一定會接受你們的。」

    「他接受我,我還不接受他呢。」一直沒有吭聲的季布哼了一聲。把頭扭在一邊。

    「季布,你兄弟的事,不能怪他。」項羽拍了拍季布的肩膀,歎惜了一聲。

    「與我兄弟的事無關。」季布躬身施禮:「臣侍奉大王多年,眼中從無他人,大王不懼生死,臣又何懼?臣唯願追隨大王

    「臣也願追隨大王。」桓楚隨即慷慨的抱拳施禮。

    「臣也是蕭公角大聲說道。

    「臣,也是丁固最後說。可是他的聲音不是那麼堅定,顯然有些猶豫,不過其他人心情激動。都沒注意他的異常。只有項羽有些異樣,他抬起頭看了丁固一眼,網要說話,卻現李左車負著手,站在台邊,平靜的看著他們君臣。

    「李軍謀」項羽大喜,顧不上其他。連忙分開桓楚等人,大步走到李左車的面前;深深施了一禮。李左車連忙還禮,兩人打躬作揖,不像是生死之間,倒像是參加宴會一般。

    「李軍謀,我想再見你家大王一面,請軍謀代為通稟一聲。」

    李左車苦笑著搖搖頭:「敢告大王。我家大王心情很不好。不想見你。我到這裡來,是向大王傳達他的意思,他請大王即刻離開蕭止回彭城去,做好準備,我軍三日後將開始攻城,到時候大王將親臨戰陣。以你一決雌雄。」

    桓楚等人一聽,驚喜的互相看了看。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共尉居然還會放他們走。丁固更是欣喜若狂,不等項羽說話,他就向下衝去,網走了一步,又覺得有些異樣,連忙站住了。

    季布大怒,恨不得一劍砍殺了他,只是李左車在這裡,他不好在外人面前丟了面子,這才強忍住了。丁固見季布怒。心虛的低下了頭。退到一邊。桓楚和蕭公角不屑的哼了一聲,把頭扭了開去,看看李左車,見他臉色鄭重,並不像玩笑。這才放了些心,又看向項羽。

    項羽皺著濃眉,長歎一聲:「戰又何益,彭城雖有八萬兵,可是存糧不足半年,如何能勝?我不回去了。請李軍謀代為通稟,我要再見他一面,把我們之間的恩恩怨怨一併解決。」

    李左車為難的看著項羽,考慮了好久,見他神情堅決,不像是一時衝動,只得點點頭:「請大王稍候。我去試試看。不過,大王現在心情極差,能不能見你,我可不敢擔保

    「多謝軍謀。」項羽又是躬身一拜。

    李左車下台去了,陷陣營似乎已經得到了命令,鐵桶一般的戰陣分開了一條通道。李左車穿過那條長長的通道,一直向遠處的共尉大營走去。項羽站在台邊。目光一直跟著漸行漸遠的李左車,直到消失在大營裡。

    台上安靜下來,誰也不說話,網自想著自己的心思。共尉說要放他們回去,至少說眼下不會有生命危險了,現在的麻煩是項羽,他放著眼前的機會不抓住,卻一根筋的要見共尉,不知道最後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李左車鑽進大帳,共尉正飲著酒。一看他進來,笑嘻嘻的問道:「如何,他們走了嗎?」

    李左車搖了搖頭,一臉的不解:「大王,又被你猜中了,他堅決不走,要再見你一次。」他看了一臉得色的共尉一眼,歎了

    看來大王賭對了。讀個項羽與普誦人不樣。只能覽櫛樣的辦法來對付。」

    共尉收起了笑容,歎惜了一聲:「所以我說,他還是個赤子,生活在單純的世界裡,不適合這個世界呢。你看看他身邊的那些人就知道了。季布為了一個諾言,可以不惜生死,季心寧可去死,也不吐露一個,字。不讓我們抓住項羽的任何把柄。桓楚、蕭公角,明知蕭山是個死局。卻義不容辭的跟著一起來。」

    李左車默默的點了點頭,插了一句嘴:「只是那個丁固,好像有動搖之意

    「是嗎?」共尉有些意外,想了想,又搖了搖頭:「真是怪了,他和季氏兄弟一母所生,卻相差甚遠。」

    「龍生九子,還子子不同呢李左車也笑了,「項家這麼多人。也不是只有項羽一個人如此嗎,項詫、項伯,恐怕心早不在彰城了

    「那個項莊還不錯,有點骨頭共尉接著說道。

    「嗯李左車坐在共尉對面,自己拿起酒匙給自己添了一杯酒,端起來有滋有味的喝了。「現在怎備辦?」

    「耗他一陣子再說共尉放下酒杯,雙手抱在頭後,愜意的笑道:「李君,只是要麻煩你多跑幾趟腿了

    李左車哈哈大笑:「無妨,如果真能收服項羽,兵不血刃的拿下彭城,免得生靈屠炭,臣願意多跑幾趟

    「知我者,李君也共尉笑著指指李左車,又指指自己:「你我想到一起委了。」

    兩人相視而笑。

    項羽在高台上等了好久,李左車才陰著臉走了回來。項羽一見他的臉色不好,氣勢先弱了幾分,然後聽李左車說共尉正在帳中大雷霆。心裡更是悲痛,覺得自己這次真是傷了共尉的心了。

    李左車越是極力的勸他們立刻離開蕭山,回彭城去準備作戰,項羽越是不肯,他懇請李左車再去請示。無論如何一定要見見共尉。李左車無可奈何,只得唉聲歎氣的再回去請示,一去又是好半天,回來說,共尉還是不見,不過現在他不火了。正在喝悶酒,已經快醉了,大王就不要等了,還是盡早回去吧。

    一聽說共尉喝悶酒,項羽更是著急,他拉著李左車的手著急的說道:「李軍謀,煩勞你再去通稟一聲。阿尉的脾氣我知道,他一旦呵悶酒,一定會喝得爛醉如泥,然後頭會痛好幾天,和大病一場沒有區別。是我傷了他的心,如果他喝醉了,我這心裡」他急得哽咽起來。話都說不下去了,只知道連聲哀求李左車再去通報,說到最後,他撩起衣擺,就要跪在李左車面前。嚇得李左車連忙拉住他,忙不迭的應道:「既然大王如此說,我就再去通報。正如大王所說,我家大王是個重情重義的人,這次他力排重議,邀大王蕭山一會,就是不希望與大王刀兵相見。現在弄成這個樣子。也確實是沒有想到的事情,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

    項羽更是羞愧難當,忍不住又要下跪。李左車如何敢受他的跪拜,連忙下台,匆匆的去了。

    看著李左車健步如飛的身影。項羽懊悔的搓著手,焦急的在台上來回走動著。桓楚和季布等人見了,都哭笑不得。雖然他們覺得共尉的舉止有些可疑,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不願去提醒項羽,一來項羽已經深深的陷入了自責之中,他們如果說共尉這是一個圈套,項羽不僅不會相信,反而會大雷霆。二來如果只尉和項羽真能解開這個結。那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以目前的情況,共尉只要一聲令下,他們就會血灑蕭山。項羽死了,彭城就是共尉的囊中之物,就算他是在做戲,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惡意。

    桓楚他們雖然沒有商量,但是從眼神之中,都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不約而同的閉口不言,靜靜的等待著。他們有了計較,反而倒不著急了,著急的只有項羽一個人。

    就在項羽在台上第一百二十一次轉身的時候,李左車終於又出現了。他一路小跑,氣喘吁吁的趕到台上。上氣不接平氣的對項羽說:「大王,犬,,大王,我家大王,,願意,願意見你了。」

    項羽一聽,心花怒放,顧不上安排桓楚等人,一步就跨到李左車面前。一把拉著李左車的手,大叫道:「太好了,立刻帶我去見他。」

    兩人大步下了台,直奔大帳而去,桓楚等人站在台上,互相看了看。都無聲的歎了口氣。大王雖然力可扛鼎,氣可蓋世,可是遇到共尉。他是徹底的失敗了,一點還手之力也沒有。桓楚本來是想看看這兩個當世的高手對決的,可是現在卻一點興趣也沒有了,他走到台中央。恰起項羽他們的酒壺看了一眼。走到台邊衝著下面的西楚軍大聲叫道:「他娘的,西楚就是這麼待客的?給老子拿酒肉來,老子餓了。」季布等人聽了,也跟著破口大罵。台下的田錦江聽了,哭笑不的。揮了揮手,命人抬了幾甕酒,送了幾隻羊上去,還有一些水陵中剛剛釣上來的魚。桓楚等人見了。也不管地上沒有席,就坐在地上,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