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一章 關中經略 第七節 義帝歸天 文 / 莊不周

    馬臣和熊英面煮憔悴,風塵僕只年緊緊的拉在工舊淵:職英的身體在簌簌抖,而呂臣的左肩上一道傷,還在不停的滲著血。

    「怎麼會這樣?」共尉很驚訝。趕上去檢委了一下呂臣的傷口,見他傷得雖然很重,但只是貫通傷,並沒有傷到骨頭,這才鬆了口氣。

    呂臣見共尉關心之情形諸於色。感到一種別樣的溫暖,他笑了笑,聲音沙啞:「不妨事的。」

    「別著急。」共尉安慰道。他瞇著眼睛想了想。在熊英面前躬身下拜:「臣西楚王共尉,拜見公主。」熊英驚魂未定,看著拜倒在面前的共尉,不知道自己應該去扶,還是應該讓開。她緊張的抬起頭看了一眼呂臣,呂臣衝她使了個眼色,緩緩的點點頭。熊英這才鬆開了緊握著呂臣的手。欠身還了一禮:「大王請起。」

    「臣敢問,義帝安否?」共尉的聲音也有些緊張。看到呂臣和熊英這副樣子,他估計義帝熊心應該是凶多吉少了,但是從時間上來說,項羽下手似乎有些太急了,會不會走出了意外?自己這一拜下去,如果義帝沒死,那可就麻煩大了。

    「父王」父王」熊英一想到父親現在不知是死是活,忍不住抽泣起來。

    她只是哭,卻不說話,共尉這心裡更是七上八下的了,他都有些後悔自己剛才這一拜了,這豈不是給自己套了一個緊箍咒?他的臉色微微一變,沉浸在悲痛中的熊英沒注意,呂臣卻看愕清清楚楚。他咳嗽了一聲,接上去說道:「我們從彭城出之前,大王還安然無恙,只是後來在路上受到追捕,依我看,,大王十有**是遇害了。」

    熊英驚駭的看著呂臣,在路上的時候,她擔心熊心的安全,呂臣還說項羽不會那麼急著下手,可是現在聽呂臣這麼對共尉說,她知道呂臣那只是在安慰她,父親恐怕已經不在人世了。一想到此,她忍不住哭出聲來。

    昌臣輕歎一聲,伸手緊緊的握著熊英的手,輕輕的拍了拍她顫抖的肩膀,熊英依在呂臣肩上,淚水很快打濕了呂臣的肩頭。共尉這才鬆了一口氣,聲音也鎮定了下來:「你們遠來辛苦,先去洗漱,然後我給你們接風。」

    呂臣臉色有些為難,欲言又止。共尉笑了笑,擺擺手說道:「沒有外人,還是以前那幾個兄弟,上柱國最近很忙,也不知道能不能抽出空來。」

    呂臣聽了,這才鬆了口氣,共尉隨即讓朱雞石帶著呂臣去側殿洗漱。這時,木不韋帶著兩個女侍匆匆的趕了過來,請熊英一起去後宮。共尉看著梳著偏髻的木不韋,打趣道:「韓夫人怎麼抽得出空來?」

    木不韋臉一紅,沒理共尉,帶著熊英匆匆的走了。熊英有些不解。她從木不韋的髻看出來她已經出嫁了,但是就是不知道嫁的是誰。依理說,木不韋是白媚的貼心人。也就是共尉不言而喻的侍妾,怎麼反而成了韓夫人?

    一個女侍見熊英一臉的疑問。掩著嘴笑道:「公主有所不知,木姊姊現在是韓柱國的夫人呢。」

    「多嘴。」木不韋咄了那個女侍一口,嗔道:「這麼好說話,早晚讓夫人把你趕出去。」

    那個女侍也不害怕,咯咯的笑著。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木不韋。木不韋也不理她,陪著熊英一路進了後宮。白媚帶著呂翌和薄姬站在宮門口,遠遠的就躬身施禮。

    熊英見了,不敢怠慢,連忙還禮。人家把她當公主那是念舊情,自己可不能真把自己當公主了。

    昌臣跟著朱雞石到了偏殿,有人侍候著洗了澡,換了衣服,朱雞石扶著劍,一直在外面候著。呂臣和朱雞石見過面,知道他很早就是共尉的部將,十分奇怪他現在怎麼還是宮裡的一個低級軍官。趁著等頭干的時候,呂臣問道:「你可是朱雞石?」

    「回稟將軍,卑職正是朱雞石。」朱雞石恭敬的回答道。確定他究竟是什麼官職,只知道他身上的衣甲和走廊上站崗的郎衛差不太多,應該是個低紙軍官。

    「卑職恭居威陽宮正門司馬。」朱雞石面不改色的說道,他看出了呂臣的疑惑,接著又說道:「雞石慚愧,部下被人給吃了,隻身來歸大王,虧得大王不棄,帶在身邊,巨鹿之戰時,雞石斬三級,升為司馬。」

    「原來如此。」呂臣沒有再問,心裡卻有些打鼓,朱雞石說的事可能是指他和寧君他們幾個人馬先被宋義吃掉,後被項羽吃掉的事情。但是他跟著共尉那麼久,既然重新來投,共尉這麼待他,未免有些薄了。但是看朱雞石的表情,他似乎又很坦然,並無什麼怨言。

    這麼看來,共尉駐下的手腕又有長進毛

    「阿臣。」共尉在門外叫了一聲。緩步走了進來,打量了一下面目一新的呂臣,讚了一聲:「這才是我印象中的那個阿臣,果然是玉樹臨風,到咸陽城走一圈,只怕田壯又要頭疼了。」

    了臣有此不好意思,其尉看了眼朱雞石,笑著揮揮年弄點酒食來,我先和阿臣小酌兩杯,敘敘話。」

    朱雞石躬身應了,大步走了出去。呂臣和芹尉坐下,膘了一眼朱雞石的背影,共尉看在眼裡,不以為然的說道:「我心裡有數,會給他們機會的。」

    呂臣見他這麼說,也只好不提。共尉靠在矮几上。手指敲擊著光可鑒人的案面,輕聲問道:「你們是什麼時候從彭城出來的?家人呢?」

    呂臣面露悲淒之色,頓了片刻說道:「八月初,大王接到消息,說項羽在關中封王,尊他為義帝,他就知道形勢不妙,當即讓我和公主入關來尋你。」

    「八月初?」共尉仰起頭想了想,笑了:「楚霜好快的腳程他現在怎麼樣了?」

    「不知道。」呂臣搖了搖頭:「估計是活不成了,我當時看他有求死之意。」

    「是個有骨氣的人,可惜」共尉沒有再說下去。當初他一看到楚霜,就知道楚霜的身份有問題。立即把他踢到劉季那裡去了,現在看來,當初的感覺一點也沒有錯。

    「我們出城之後。開始倒也頁利。到了洛陽之後,得知項羽的大軍正在洛陽,我們就避了開去。間行入河東郡,可是沒想到,緊跟著通緝的文告就到了,我們在河東郡差點被項住逮著,狼狽入山,又冒險夜渡大河,這才撿了一條命。只是呂臣雙止含淚,痛苦的低下了頭:「我的父親因為多日疲憊,體力不支,渡河時不慎落水,連,連屍身都」

    呂臣忍不住悲痛,禁不住哭出聲來。

    共尉無言,他看到呂臣的時候就在想。昌青與他一直不和,現在看不到他,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情願留在熊心身邊,與熊心共存亡,一種是逃了出來,但是遇到了意外,現在看來,正是後一種。他對呂青沒什麼好印象,但是看到呂臣這麼傷心,他也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一個安排,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但是呂臣卻家破人亡了。

    「阿臣,我這就派人去三河。讓人尋找令尊的屍身。」共尉站起身。站在呂臣身後,手撫著呂臣的背,安慰道:「人死不能復生,你還是節哀順變吧。以你的能力,封侯拜將不成問題,令尊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昌臣痛哭零涕,搖著頭。「大王。我現在真的很後悔,我一直覺的他,可是現在他死了我才知道。原來父子之間,除了權勢地位之外。還有其他不能代替的感情。我真是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能多陪他說說話。」

    「子欲養而親不在,人生之痛莫過於此。」共尉長歎一聲,也覺的有幾分廖落:「阿臣,是我害了你,我對不起你。」

    「不,這與大王無關。」呂臣擦了擦眼淚,堅定的說道:「這是臣的命。」

    共尉皺了皺眉:「你有什麼打算?」

    「臣請大王准許,容臣到韓柱國帳下聽令。」呂臣抬起頭,目不轉睛的看著共尉。共尉一聲不吭。看著呂臣半天才搖搖頭:「不行,你現在的任務是留在咸陽。」「大王」

    共尉打斷了呂臣的話:「你留在咸陽,什麼時候生了兒子,什麼時候再上戰場。」他頓了頓又說:「東線一時半會不可能開戰,東楚王士氣正銳,遠還沒到僵持的時候,你去了有什麼用?好好呆在咸陽,多生幾個兒子,先讓你的老父閉眼再說。」他想了想,忽然有些奇怪:「我先前送你的女人,怎麼一個懷孕的都沒有,你不會是?」

    呂臣被他說得滿臉通紅,尷尬的說道:「臣身陷險地,不敢有所分心。生怕有了牽掛,行動起來不方便,所以,」

    共尉恍然大悟,苦笑著搖搖頭:「既然如此,那你就好好努力吧。公主,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一看就是個多子之相。」

    呂臣看著這個一臉壞笑的西楚王,無言以對。

    共尉說笑了一陣,重新坐下來,呂臣將一路的情況詳細的對他講了。共尉也沒多說什麼。晚上,就在咸陽宮偏殿設了一個簡單的宴會,給呂臣夫妻接風,共教出席,寧君、朱雞石、余樊君等舊識也奉命前來相陪,這幾天為即將出巡的事忙得團團亂的白公也抽時間來了。酒宴上只敘舊事,不論公務,當天晚上,呂臣夫妻就留宿在側殿。第二天。共尉任呂臣為將,駐軍細柳營。細柳營就在咸陽城西十里,離共尉賞給呂臣的宅子很近,這樣他可以不用駐在營裡,每天回家。

    共尉當著熊英的面對呂臣說。不生下兩個兒子,你休想出征立功,就在這個將軍位上做到老吧,把熊英和呂臣二人說得羞愧難當。

    說笑歸說笑,共尉不敢怠慢,加緊了對熊心下落的打聽,半個月之後。一封急件從江南送到。義帝熊心死在綁州,下手的是九江王英布和衡讓王吳薦。

    熊英得到消息,痛不欲生,哭的當場昏厥過去。醒來之後,她趕到宮中,在共尉面前跪在不起,請共尉出兵給義帝報仇,為難,他倒是想趁著讀個幌子出美呢,可惜他現在根舉攻一戰勝項羽的把握,出關時機不到。見他為難,熊英拿出了熊心給她的錦囊。

    「這是父王給我用來保命的。大王仁義,我沒有用到這個,可是現在我要用這個,來換大王一個承諾。」熊英站在高大的青銅燈旁,錦囊離搖晃的燈火不到半尺,她抽泣著說道:「父王說,這個錦囊裡是大王夢寐以求的東西,有了這件東西,大王再也不用隱忍了,可以理直氣壯的面對項羽。」

    共尉沉下了臉,一聲不吭的看著熊英。熊英畢竟還是嫩了,她不知道,義帝一死,他已經可以理直氣壯的面對項羽了,根本不需要什麼錦囊,而且熊英和他談條件,讓他覺得十分不爽。

    「你是要挾我?」共尉冷冰冰的說道。

    「臣妾不敢。」熊英見共尉一點興趣也沒有,反到愣住了,父王說過,這個。東西共尉一定感興趣,可是現在怎麼會是這樣?她正在猶豫是不是要把錦囊給燒了呢,聞訊而來的呂臣趕到了宮裡,一把抱住熊英。將錦囊奪了下來,雙手呈到共尉面前。

    共尉看了一眼那個因為爭奪而被火黃到了一自的錦囊,無動於衷,臉色很不悅。

    臣不敢怠慢,生拉硬拽的將熊英帶回了家。等他們出了宮,共尉才打開錦囊看了一眼,這一看。眼角不由自主的抽*動了兩下,暗自慶幸呂臣來得及時,沒有把這麼一件好東西燒掉。他暗自歎息,熊心這個放羊老頭真是厲害,要麼不出手,出手就是好東西。自己如果先知道這個內容,恐怕就不能那麼鎮定了。

    「英布,吳苗!」共尉冷笑了一聲:「就從這一對翁婿先下手吧。」

    衡王山府,喝得半醉的英布忽然打了個寒噤,手中的犀角杯當咖一聲落地,杯中酒撒了個乾淨。主席上的衡山王吳苗睜著惺怪的醉眼,看著英布道:「賢婿,你這是怎麼了?」

    英布心神不寧,推開懷中的侍女,搖了搖腦袋,強笑了笑:「不知道,沒來由的心驚肉跳,好像有什存禍事似的。」坐在對面相陪的吳茵長子吳臣嘎嘎的笑道:「姊夫,你在巨鹿城下時那麼凶險都沒怕過,現在坐在父王的宮殿裡卻心驚肉跳,難不成這宮裡有刀斧手不成?」

    英布嘿嘿一笑,不屑的看了一眼吳臣,吳家父子雖然在當地有勢力。可是還沒強悍到敢動他九江王英布的時候,也正因為如此,他才為剛才那一陣心悸感到奇怪。他坐在那裡,沉默不語,想著自己可能有什麼仇人。吳苗翻翻眼睛。不怎麼確定的說:「會不會是霸王對你有意見?」

    英布心頭一動,有些心虛的說道:「霸王對我能什麼意見?他要我殺義帝,我殺了,他要我出兵幫他打齊國。我也出了,還能有什麼意見?」

    吳苗放下酒杯,撫了撫鬍鬚。沉吟片亥。看著英布說道:「賢婿,不是老夫多嘴,你這次應該自己去。而不是只派一全部將去的,霸王那個人,好面子。」

    英布轉了轉眼珠,沒有吭聲。心裡也有些不安起來。項羽分封三齊。改封原來的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田市倒是沒敢吱聲,老老實實的自己遷到膠東去,但是田榮不幹,他讓人勸田市回臨淄,不要聽項羽的擺佈。可是田市膽子不敢回來,田榮一怒之下,派人把田市幹掉了,自己做了齊王,派兵驅逐田安、田都、田假三人,結果田安、田假都被他幹掉了,唯獨田都跑了,逃到彰城去向項羽求援。項羽正中下懷。立亥兵征討。出兵之前,他派人到九江來,要英布出兵相助。英布剛剛當上王,正過得舒服呢,不願意出兵打仗。就馬馬虎虎的派了全部將,帶了五千人馬去充個面子。自己卻借口要處理義帝的事。沒有出馬。本來他也覺得沒什麼,項羽要人馬,他也給了人馬,諒項羽也不會說什麼,可是現在被吳苗這麼一說,他也有些不確定起來。項羽那個人的脾氣,他還是知道的。如果讓他覺愕他英布有糊弄他,項羽說不准真會扔下田榮不管,回頭就來攻打九江。

    「岳丈,我要回九江去。」英布越想越怕,起身就走。

    吳苗皺著眉,想說些什麼,卻又沒有說,只是歎了口氣,自顧自的喝起了悶酒。

    英布走了幾步,又轉了回來。他直接走到吳苗面前:「岳丈,我擔心項羽會對我不利,我的人馬不夠,你能不能讓梅絹帶幾萬人去幫幫我?」

    吳苗看著臉色不太好看的英布。暗自吃驚。他雖然聽過項羽的威名。但沒見過項羽本人,一直有些不太以為然,現在一看勇悍無比的英布居然這麼怕項羽,他才意識到。那個重瞳子不是鬧了玩的,真要和他鬧翻了,可能真有性命危險。一想到當初項羽要他們殺義帝,他們翁婿推三阻四的拖延了將就一個月的事,吳苗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肌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