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一章 韜光養晦 第二十二節 異姓7435 文 / 莊不周

    什麼」懷王十分不解!」武信君吊然率大軍出仁」共卿還在彭城,彰城很安全啊。」

    項粱暗自冷笑,就是因為共尉在彭城,所以才不能讓你留在彭城的。我出征了,讓共尉和你勾接在一起,那我怎麼能安心?他恭敬地行了一禮,沉聲說道:「大王,彭城離前線太近,眼下秦軍正強,他們正在圍攻臨濟,我軍遲遲未能趕去救援,誰也說不准臨濟是不是還在魏軍手中,萬一秦軍已經攻破了臨濟,那麼他們很快就會東下,彰城是當其衝。如果大王在彭城,我軍就缺少迴旋餘地,只能與秦軍硬拚,而眼下我楚軍的實力,根本沒有十足的把握。小。

    「盯貽則不然。盯胎在淮水以南,就算秦軍全取了灑水郡,他也不可能長驅渡准。且盯胎離大江更近,假如軍事不利,我們還有以退回江東,暫避秦軍銳氣。秦軍在沒有蕩平齊、趙之前,他們是不敢渡江攻擊會稽郡的。會稽郡物阜民豐,足夠我們休養生息,捲土重來的。小。

    項梁早有準備,大道理說了一堆又一堆,軟硬兼施,反正就是要懷王遷都旺貽,不能在彭城呆著。懷王不好硬頂,只好把問題推給了白公和共教。白公和共教眼神驚懼的互相看了看。項粱這個想法並沒有事先通知他們,他們也能體會出其中的意味,項梁這是防止他們和懷王走得太近,所以一定要把他們分開,之所以封陳嬰為上柱國,目的大概就在於此。離開了彭城,到了旺貽,那就是陳嬰的勢力範圍,而陳嬰卻是他項梁的手下。項梁讓陳嬰做上柱國,守護彭城,既給他升了官,又名正言順的讓陳嬰和他的手下分開了,可謂是一舉三得。

    但是讓他們真正震驚的卻不是這個」共尉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個局面,他們來參加朝會之前,共尉特地關照了他們,不管項梁說什麼,一聽都聽懷王的,懷王怎麼說都是好,懷王同意遷都,那就遷都,懷王不同意遷都,那就堅決反對遷都,反正一句話,把問題推給懷王自己做主。

    「全憑大王決斷白公和共教站起身來,也不說遷都好,也不說遷都不好,一句話就把皮球又踢了回來。項粱眼光閃了一下,雖然有些意外,卻沒有想太多,只是目光炯炯的看著懷王。

    懷王略一沉思,當即點頭同意:「既然諸卿都這麼說,那就遷都肝貽。小。

    項梁暗自鬆了一丘氣,躬身唱道:「大王英明。」

    眾臣不敢怠慢,齊聲說道:「大王英明。小。

    這件事決定了,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懷王將魏王的使者周市請了上來,開始商議援魏的方案。心願達成的項粱隨即提議,由目前駐在陳縣的項羽作前軍,先去臨濟城,不求解圍,至少可以先給魏軍打打氣,讓他們安心堅守,他自己帶大軍隨後就到。白公、共教率兩萬人馬從彭城出,取道睢陽,隨時準備接應。共尉身體不好。暫時不能出征,就坐鎮彰城,作為第二道防線,同時負責籌集大軍所需的糧草插重,兼護估都城盯貽的側翼安全。

    一切安排妥當,眾人散去各自準備。項羽隨即準備跟著周市起程趕赴臨濟,出之前,他帶著周市到共尉府中辭行。周市看到共尉時十分難堪。他知道共尉對他立魏王咎的事情很不爽,他看共尉也不爽,可是眼下有求於人,只好忍氣吞聲,陪著笑臉。

    「共將軍,,不,共君侯」周市一臉笑容:「恭喜共君侯了,我家大王與君侯陳縣一別,已經有半年多了吧,臨濟一被圍,我家大王就盼著君侯能去救援,沒想到事情這麼不湊巧,唉共尉聽他提到魏王咎,只好擠出一絲笑容,故作遺憾的說道:「是啊,我本當親自去解臨濟之圍,可惜天不作美。

    不過,有子羽去,可比我去強多了。周相,你就不要擔心了,只要子羽一到,再多的秦軍也是望風而逃。」

    項羽笑著連連擺手:「共君侯,你這可就說錯了。我現在可擔心得很呢,到你這兒來,一走向你辭行,二是想請你幫忙

    「幫忙?」共尉打量了他一眼,笑了:「糧草輻重不是已經給你了嗎,還有什麼卓我能幫你的?」

    「兵太少。」項羽誠懇的說道:「英布等人還在南陽一帶,我在陳縣只有兩萬多人馬,要想攻擊秦軍,解臨濟之圍,兵力太單薄了些。你看,能不能把陳縣的人馬暫歸我調遣?」

    共尉皺起了眉頭,沒有立刻答應他。6賈在一旁不高興了,「項將軍,我們已經將陳縣所有的糧草全部支持給你們了,陳縣的守軍也不多,不過一萬五千人,再撥給你,陳縣可淺「你們擋不住秦軍,那陳縣丟了誰負責?,

    項羽有些尷尬,不好意思的看著共尉。他自己清楚,這次項梁一系撈了多少實惠,雖然說項粱的實力確實比共尉強,可是共尉也不是一點反抗餘地也沒有,真把他逼急了,也就是兩敗俱傷。之所以現在能這麼順利的解決問題,共尉看在他的面子上做出了巨大的讓步是個重要原因,項羽很感激他,也一直想報答他,可是還沒得及報答,卻又要提出一個更不近人情的要求。

    本來項羽也不想這麼做,可是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他想在項梁趕到之前,先和秦軍打一仗,挫挫秦軍的銳氣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讓他在城下看著秦軍等項粱,實在有些太煎熬了。

    英布等人還在南陽,他雖然已經派快馬去傳令,但能不能及時趕到實在是個未知數,想來想去,似乎只有向共尉借一些人馬比較實在。但是共尉在做出了這麼大的讓步之後,還能不能借人馬給他,他心裡也沒有底。換一個立場來看。如果共尉來向他借兵,他能借嗎?他也說不準。

    項羽心裡七上八下的看著共尉,共尉臉上輕微的神色變化都讓他不安。

    共尉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他知道項羽這個人與劉季正好相反。如果把他們比作投資機構的話,那麼劉季就是很不靠譜的皮包公司,說不準哪天就把你的本錢都卷跑了。而項羽卻是一隻潛力股,你只要敢捨得投下本錢,他一定會加倍的回報給你。

    既然共尉不願意與項羽死磕,那麼以柔克網就是一個最好的辦法。對付項羽這樣的人,你就要讓他覺得他對不起你,他欠你的,而且要讓他欠的時間越長,能得到的利息就越多。

    陳縣有人馬。陳縣有一萬五干人。其中五千是呂釋之帶過去的,還有一萬多人原來是呂臣的,呂臣趕回來奔喪,病倒之後沒能及時回去,現在就交給呂釋之暫管。這一萬人,可以送給項羽,而具陳縣還有一個人,共尉也想一起送給項羽。

    到季。

    劉季不願意在共尉的眼前晃蕩,他央求著呂椎來找呂翼求情,要去陳縣。共尉正中下懷,裝模作樣的為難了一陣,給了呂翌一今天大的面子,讓劉季去了陳縣。如果讓劉季帶著這一萬人跟著項羽去救魏國,面對近十萬的秦軍,這個結果說不定是共尉夢寐以求的。就算他死不掉,恐怕他在項羽手下也沒什麼好果子吃。這兩個人根本就是兩類人,不可能走到一起去。

    但是共尉不能顯得太隨意,他要讓項羽覺得,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

    所以他猶豫了好半天,才咬咬牙:「既然你開了口,我就支援你一點吧。不過,你可別嫌少,我在陳縣確實沒有多少人。」

    項羽鬆了一口氣,連連點頭,陳縣有多少人,他心裡清楚得很,也不敢多要,五千人就行,如果能給一半,七八千人,那就更好了。加上他的人馬,他也能湊到三萬多人。

    「讓呂釋之帶五千人守城。剩下的一萬人交給劉季,讓他跟你去解臨濟之圍。」共尉似乎下了狠心,才做了這麼一個決定。項羽一聽,喜出望外。一萬人?那可比他預期的還要多。

    「多謝多謝。」項羽恨不得抱著共尉親一口。

    「你小心。小,共尉很虛偽的說,「你雖然勇猛。可是章邯也不是善與之輩。出關以來,他連戰連勝,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我知道,我知道。」項羽用力的拍著共尉的肩膀:「好兄弟,這次你可真幫了大忙了。」

    「為兄弟兩肋插刀嘛。

    共尉嘴上說得慷慨激昂,心裡卻覺得這句話反胃。他哪裡是想為兄弟兩肋插刀,分明是想插兄弟兩刀啊。要換成劉季才不會相信他的鬼話呢,可是項羽卻信以為真。經過這些天的交往,共尉是看出來了,這個項羽武力是高,可是腦子太單純了,不知道江湖險惡。他不是劉季那種兄弟就是用來出賣的傢伙,項羽是把兄弟真當兄弟,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事情,別人可能只是嘴上說說,但他這種一根筋的,吐口唾沫當根釘的人。卻肯定能做得出來。

    項羽確實當真了,他拉著共尉,收了笑容,很鄭重的說道:「我們結為異姓兄弟吧。」

    共尉愣了一下,隨即欣喜若狂,好啊,跟項羽這個傢伙結為異姓兄弟。以後項梁要想下手對付自己也要考慮考慮了。那還猶豫什麼,結拜,立刻結拜,我等這一天等得眼睛都紅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