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二章 溪雲初起 第十八節 意外收穫 文 / 莊不周

    因為這一個插曲,當天報名的人數大增,共尉很快就招滿了五千人,看著五千身強力壯、士氣高昂的將士,共尉心裡的擔心終於放下了。他站在睢陽的城牆上,滿意的看著城外在老兵帶領下操練的新兵們,回頭對陳樂說道:「逍遙,這樣的五千人,只要好好訓練,比兩萬烏合之眾還頂用。」

    陳樂神秘的笑了,輕聲說道:「大人高見,不僅頂用,而且不易引人注意,可以出其不意。」

    「呵呵呵……」共尉心領神會的笑了。他不想招收太多人馬,一方面是擔心軍糧供應不上,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引起陳勝的注意。陳樂很好的體會到了這個精神。

    「大人,那個灌嬰又來了。」田錦江走過來,沉聲說道。

    「又來了?」共尉皺了皺眉,不會是因為明天沒有嚴懲那兩個士卒,又有人頂風作案了吧?

    「嗯,他要投軍。」田錦江點點頭。

    共尉笑了,他看那個灌嬰身體不錯,應該是個當兵的好材料,只是他沒有主動投軍,自己也不好主動招攬,沒想到他今天又來了。「讓他上來吧。」

    不大一會兒,灌嬰挾著一具馬鞍,背著一副弓,大步流星的走上了城牆,一見共尉,他就放下馬鞍和弓拜倒在地,大聲說道:「灌嬰前來投軍,請將軍收錄。」

    共尉上前扶起灌嬰,大聲笑道:「壯士來投,尉歡迎啊。壯士帶著馬鞍,是善於騎術嗎?」

    「回將軍,灌嬰在北疆戍過邊,當過三年騎卒。」灌嬰得意的笑道:「我把所有的錢都留給了老娘和妻子,就帶著馬鞍和這張弓來投軍,希望能憑這一身武藝博個功名。」

    共尉大喜,他現在手下正缺少通騎術的將領,沒想到灌嬰還有這本事。他回過頭看了一眼陳樂,兩人相視而笑。共尉用力的拍了拍灌嬰的肩膀:「太好了,壯士既然通騎術,就去騎兵營吧。你把本事都露出來,能打贏百人將,你就當百人將,能打贏五百主,你就當五百主,如果能能打贏千人將,我就把手下的一千多騎兵全交給你,讓你當個千人將。」

    「謝將軍。」灌嬰狂喜,連忙再拜了一拜,挾起馬鞍,背起弓,跟著一個親衛興沖沖的走了。

    陳樂對著共尉一揖,笑著說:「恭喜將軍,現在車步騎的將領都有合適的人選了。」

    共尉也十分高興。五千多人分成三個軍種,兩千多步卒由親衛營派出去的人擔當五百主和千人將,共尉自己親自掌握,二百多乘戰車由通曉車戰的葉青帶領。而一千多騎兵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千人將。山東以平原為主,通曉步卒和水師戰術的人不難找,但是想找一個通曉騎兵戰術的人就不容易了。特別是他在睢陽打造了一千多副馬鐙和高橋馬鞍裝備了騎兵之後,騎兵即將由輔助兵種變成主戰兵種,他更是急切的需要一個通曉騎戰的內行人。灌嬰如果真有本事,那他手下的三個兵種就都有合適的人了。

    「如果一切順利,明天我們就出發,一邊走一邊訓練。」共尉信心十足的說道。

    「好。」陳樂笑著說:「如果沿途再遇到一些小股的流寇,以戰代練,那就再好不過了。」

    共尉撫掌大笑。

    灌嬰騎上了帶有新式馬鞍和馬鐙的戰馬,立刻發現了其中的妙處,他戰意盎然,縱馬如飛,連發十箭,箭箭中垛,技壓群雄。騎兵營的將官們輸得心服口服,灌嬰順利的當上了千人將。他隨即又向共尉請示,既然有了馬鐙,那麼騎卒在馬背上的穩定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在騎射之外再增加裝備長戟或者長劍,以便於作戰。共尉早有打算,當下二話不說,立刻給騎兵營裝備了長戟。灌嬰興奮異常,隨即一頭扎入營中,和一幫手下開始琢磨新戰術。

    一切事務準備停當,共尉帶著五千人馬起程。一路上,李四帶著斥候營來往飛奔,打聽大軍三十里範圍內的一切動靜,一旦發現小股的人馬,灌嬰就帶著一千騎兵火速趕去。裝備了馬鐙和長戟的騎兵如虎添翼,戰力倍增,那些小股人馬根本不是對手,往往一個衝鋒就被打得落花流水。雖然灌嬰每次都覺得不過癮,但是看著將士們在馬上使用長戟的戰術越來越熟練,他心花怒放,整天臉上都帶著笑容,走起路來趾高氣揚,其他幾個千人將看在眼裡,又羨又妒,更是下了狠勁操練手下,恨不得立刻趕到郯縣和秦嘉血戰一場,讓灌嬰看看步卒的利害。

    共尉一邊趕路,一邊練兵,這個時候就看出他當初選精兵的妙用了。不僅需要的軍糧數量大大減少,而且也能適應高強度的急行軍,一天走上六七十里還有餘力。陳樂、葉青都不反對了,隨後寧缺勿濫就成了一個共識,沿途打敗的流寇,強壯的才征招入伍,瘦弱的直接讓他們回家種田。走了十來天,一直趕到下邳城,他們也只是招收了幾百人,個個都是身強力壯的漢子。

    下邳是個大城,西面來的泗水匯合了北面來的沂水之後,轉而南下,再匯合了睢水之後,向南五百多里注入淮水。因為水利便利,下邳南來北往的人特別多,城裡很熱鬧。

    共尉剛到下邳城,下邳城守將就帶著手下迎出城池,一見面,共尉才知道這個守將不是外人,正是葛嬰的親衛將敦武。他還沒有說話,敦武就拜倒在地:「敦武在此等候將軍多日矣。」

    共尉很奇怪,敦武不是送信回陳縣的嗎,怎麼又出現在這裡。敦武見他不解,連忙解釋。原本他把武平君陳畔被殺的消息送回陳縣之後,就去找葛嬰的家人,卻撲了個空。一打聽才知道葛嬰的家人回家了。他又立刻去追趕,後來聽葛嬰夫人說,是共尉幫忙說情,又送了他們很多糧食,敦武就有了主意。他把葛嬰夫人護送回家之後,立刻趕到下邳,召集了葛嬰原來的親信人馬,牢牢的守住下邳等共尉前來。

    共尉大喜,他拉著敦武的手,感激的說道:「將軍大義,尉感激不盡。」

    「將軍,這是葛嬰將軍臨終前的囑咐,是將軍應得的。」敦武謙遜的說道。共尉聽了這話,才知道葛嬰當初要求見敦武是有原因的,想必他跟敦武說好了,如果他能妥善的安排他的家人,敦武就帶著人投靠他,要是他食言,那麼敦武也就不會在這裡迎接他了。

    「唉--」想起葛嬰,共尉不由得長歎一聲,然後在敦武的陪同下一起進了下邳城。進城之後共尉才發現,敦武這些天沒有在下邳白呆,他不僅收攏了兩千多葛嬰的精銳舊部,還準備了充足的物資。共尉隨即決定,把下邳作為臨時的根據地,補充給養,休整大軍,同時派人跟著敦武去收攏葛嬰的其他舊部,擴充實力,同時派人打聽秦嘉所部的消息,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再北上攻擊。

    共尉在下邳城豎起了大旗,很快就來了大批應徵的人,他與眾不同的徵兵方式很快就成了下邳城裡最熱門的話題。別人徵兵都是來者不拒,要的就是人多勢眾,像他這樣挑三撿四的,下邳人還是第一次看到。所以兵還沒征幾個,知名度卻直線上升,很快就來了很多小股的隊伍投靠,每天到大營裡來謁見的人絡繹不絕,共尉、陳樂疲於應付,卻又不敢懈怠,唯恐怠慢了哪位高人。

    這一天,共尉剛剛把一批客人客人送出營門,就看到一個壯年文士帶著一個年輕隨從,背著一個書箱,施施然的站到了共尉面前,捻著打理得整整齊齊的鬍鬚,上下打量著共尉,微笑不語。共尉一見此人見度不凡,連忙上前拱手行禮:「這位先生,不知有何指教?」

    那人還了一禮,笑道:「在下彭城陸賈,來求見共將軍,煩請大人通報一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