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曹沖與共尉(兼論共喬) 文 / 莊不周

    今天上班,難得的出現了一點空閒,正好偷空說一下有關的問題。

    老莊這個筆名寫過三本,《曹沖》,《衛氏風雲》,以及現在的《楚》,《衛氏風雲》是個不成功的產品,其中有些遺憾,暫時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這裡暫且略過不提。

    這次要說的就是《曹沖》和《楚》的兩個主角,以及與此相關的一些問題。

    起因是因為不少書友是從《曹沖》跟過來的,也有一些是看了《楚》之後再去看《曹沖》的,可能看到了兩本書的不同,便有了一些疑問,書友愛你不是口頭說說就開玩笑說,這三本書風格不一樣,是不是前兩本的作者另有他人,專門替我老莊打名聲的,然後小有了名聲,就換了本人操刀。

    這當然是玩笑話,我想沒有誰會傻到替別人打名聲,更何況《曹沖》雖然尚可,《衛氏風雲》卻是個撲街貨。

    但是這兩本有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主角的區別很大。有個書友說,曹沖有種陽光、溫暖的感覺,而共尉雖然也笑,卻只是讓人覺得陰嗖嗖的。

    確實,這兩個人是不一樣的,而他們的不一樣,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兩本書的風格不一樣。

    曹衝出道的時候,曹操已經蕩平了河北,正準備雄心勃勃的奪取江南,統一天下,達到了他人生中的巔峰。曹沖是他的愛子,十三歲的年齡,也正是花一樣的年齡,加上他的聰明、早慧,可以說,他就是曹操心目中最好的繼承人,曹昂已經死了很多年,而曹丕在曹操心目中的位置,是沒辦法和曹沖相比的。以我的估計,曹操大概已經做好了傳位給曹沖的計劃。這一點,曹丕應該心中有數,縱使有想法,大概也有限。

    身為丞相之子,又有神童之名,不論是外在條件,還是內在條件,都決定了曹沖不需要陰謀,他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不惹惱了曹操,一切事情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而在曹操面前玩陰謀,這是個很危險的事,身為穿越者的主角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所以《曹沖》裡面基本沒有陰謀,大都是陽謀,讓你根本找不到把柄的陽謀。

    他不需要害人,他只要在曹操面前表現出足夠的誠懇,讓曹操覺得他就是最好的繼承人就行了,所以《曹沖》裡面更多的是親情,更多的是父子之愛,更多的是曹沖作為一個勝利者對其他兄弟的寬容和愛護,這大概就是曹沖讓人能感覺到陽光、溫暖的原因。

    因為他本來就是陽光的,他是強者,而且是一個有著仁慈之心的強者。

    共尉不一樣。

    共家曾經是貴族,但是在我的書裡,共家的榮光早已進了歷史堆,根本不能照耀到共尉這個穿越者的身上。開始的時候,他甚至不如呂臣--呂臣至少還是陳勝的親信,而共尉什麼也不是,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夫,臨時一菜刀劈出了個機會。陳勝沒死,他進退兩難,救與不救都不是好抉擇。陳勝死了,他面對著陳勝的遺產,面對著陳勝的舊將呂臣等人,也是個尷尬的局面,如果要繼承,呂臣等人比他更有資格,如果不繼承,他就要面對許多人道義上的攻擊--秦嘉、景駒就差點掀翻了他好不容易積累的果實。

    而以項梁為代表的項家,更是他不能不提足了小心對付的對手。項梁八千人過江,轉眼之間實力就超過他幾倍,在項家的面前,他根本沒有還有之力。

    除了項梁,還有楚懷王,楚懷王憑著貴族的身份,輕而易舉的得到了陳勝根本得不到的東西,這對同樣是庶民的共尉來說,楚懷王也是和項梁一樣必須打敗的對手。

    外有強秦,內有項梁和楚懷王這樣的貴族,共尉又有著統一天下的宏大願意,他能做的,只有隱忍,等待,他沒有什麼施展陽謀的機會,他更多的是陰謀。

    委曲求全,借刀殺人,表裡不一,驅狼吞虎,這都是他不得不用的陰謀。在這種強者多多的多方博弈中,作為一個相對弱小的角色,他能做的只有這些。

    其實,他比劉季還可憐。因為劉季起兵的時候,大概不會想到要做一個天子,能夠封侯,有一塊封地傳以子孫,脫離庶民的地位,他大概就能心滿意足了。而共尉卻是見慣了大一統的人,他的目標要高遠得多。目標越高,和現實的差距越大,他心裡的那種痛苦也就越大。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陽光?

    或許,也有辦法讓他陽光,穿越者嘛,金手指多開兩個,把火藥搞出來,用步槍裝備部隊,不用多,一千火槍手,基本就能橫掃天下,項羽力拔山兮?一槍撂倒!匈奴人來去如風?一頓排槍全部干廢!步槍不行,咱再造機槍,造大炮,保證能在有生之年統一天下。

    不過,這樣還有意思嗎?

    我承認,共尉現在不夠爽,看起來有些憋屈,要對人陪笑臉,要替人搞後勤,還有些陰險,不夠霸氣。不過,我向你們保證,他肯定會越來越牛的,在——混,這點基本道義還是有的,我只是請那些覺得憋屈的書友多一點耐心。

    陳二狗說過,因為跪過低頭過,所以榮耀。

    人生莫不如此。沒有裝孫子時候的憋屈,又如何有做大爺時的暢快?

    說完了主角的不同,再來說說其他的。

    《曹沖》雖然不是我的第一本書,但卻是第一個簽約、上架,寫到二百萬字的小說,說心底話,第一次駕控這麼長的篇幅,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我能體會到猛子寫大漢帝國風雲錄到最後的心力交悴,雖然我只寫了他一半不到。曹沖的故事相對簡單,派系鬥爭,很多的內涵都沒能涉及到。寫完之後,頗多遺憾,所以在《衛氏風雲》裡是想寫一個錯綜複雜的故事的,但是事與願違,因為種種原因,《衛氏風雲》撲街了。《楚》當初的目標,就是一掃《衛氏風雲》的頹勢,爭取能重新達到《曹沖》的成績,在編輯和各位書友的支持下,這個目標已經基本達成。老莊可以安心的寫自己想寫的故事了。

    《楚》的原先設想架構,比大家看到的還要複雜。我的計劃中,原本有大量的篇幅會去描寫秦朝的宮庭鬥爭,會描寫其他各國的內部爭鬥,比如象趙國的張耳、陳余,比如齊國的田儋、田橫、比如魏國、韓國的故事,爭取寫一個全景式的秦末,但是後來考慮到網文的特點,如果配角的戲份太多,可能會影響大家情緒,所以這些都被我一帶而過了,縱使如此,這個故事還是比《曹沖》要複雜一些。

    雖然離我的計劃卻還有一段距離。

    好在,猛大很快就要動手寫秦末,以他的筆力,我想一定可以看到一個比我在《楚》裡面更恢宏的秦末,大家拭目以待吧。我也正好偷偷懶。

    最後說說共喬。

    我本來已經解釋過關於共喬的事,也在一些貼子裡回復過,這裡再細說一下。

    共喬是我比較滿意的一個形象,這麼不受大家待見,我實在很意外。共喬不是呂雉那種強人,也不是呂?、白媚、武嫖那種的賢內助,甚至連木不韋這樣的聰慧女子都不如,她只是一個敢愛敢恨、沒有太多顧慮的單純少女。她被是英雄的兄長溺愛,也崇拜同樣是英雄的張良。她很幸運,沒有被兄長當作收買人心的工具,還能讓她從心所願,去追求潛在的對手張良,即使張良有利用她的心,她也在所不惜。(順便說一句,共喬追求張良的行為,雖然現在看來不太容易被人接受,但從當時的風俗上講,並不是出格的事情。)

    這是她的幸運。

    她知道自己不是兩個嫂嫂那樣的聰明人,對兄長也好,對張良也好,她都幫不上忙,在他們將來可能你死我活的鬥爭中,她能做的,只是聽天由命--政治鬥爭中的女人,大多數情況下不就是如此嗎?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要求她什麼?所謂的愛情,不就是盲目的嗎?

    其實,我覺得如果換一個角度,比如說是主角一個對手的女兒,拋棄了一切,不顧所有人的反對來追求主角,大概就沒有什麼反對之聲了。這樣的女人,在——可以用堆數,所以共喬之所以招致那麼多罵聲,不是因為她做錯了,而是因為她的出現違反了網文中一切以主角的利益為利益的準則。如果真是如此,我十分遺憾,我可以向諸位不爽的讀者道歉,但是絕不承認我錯了。

    我再次申明,我對共喬這個角色比較滿意。

    最後,向所有支持我的書友表示致謝,不管是支持我的寫法的,還是抱不同意見的(罵人的不算,不管你是看盜貼的,還是看vip的),我都向你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你們的貼子我雖然回復得很少,但我大部分都是看了的,你們指出的錯誤,提供的資料,我也會去查對。

    十分感謝!離開了你們,《楚》將一無是處。

    這裡特別要感謝猛大在準備新書的百忙之中每天來支持我,還替我這個懶人向讀者解釋,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唯有在此表示我衷心的感謝。

    最後再問一句,你那《大秦帝國風雲錄》準備好了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