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調教誅仙

龍騰世紀 004.師娘親長與十年苦修 文 / 虓虎

    蘇茹一邊說著話,一邊已放下油燈,又麻利的將飯菜拿了出來。

    一素、一葷、一湯、一飯。

    值得一提的是,青雲門雖是正宗的道家門派,但門下弟子卻也不是全都出家。門規裡,也沒有禁止葷腥和嫁娶的條例。

    只是身道門,大魚大肉終歸是件頗犯忌諱的事情。因此擺桌上的「一葷」,也只是一道小葷而已。

    說起來,這種飲食習慣,曾讓無肉不歡的何旭初時頗感難受。可現餓得狠了,這些簡單的菜餚吃進嘴裡,竟是宛若山珍海味。於是,自不免狼吞虎嚥起來。

    「慢點兒吃,你這孩子……」蘇茹看著何旭吃飯的模樣,免不得嗔了一句。只是說過之後,臉上卻又泛起溫柔神色,「你這幾天閉關苦修,你師父和我都頗感欣慰。只是修煉之道,講究一張一弛,你大病初癒,仍當以身體為要求。記下了嘛?」

    「弟子記下了……」何旭扒著飯,應了一句。

    蘇茹見了,便笑笑。今晚的她,許是心情頗佳。看著何旭狼吞虎嚥的模樣,時不時的嗔怪兩句,偶爾也說些「他」小時候的事。

    何旭也是現才知道,原來當年的「他」,竟是被蘇茹帶上山的。

    「……你十歲那年上山,歲時便已考得秀才。早慧之才,那是誰都看得見的。這些年,我和你師父都對你期望頗深。原以為這次敗於蕭逸才之手,會對你修道之心頗有影響。但現見你勇猛精進,師娘這顆心,才終歸放了下來。旭兒,你資質頗佳,悟性也算得上乘,只肖心性堅韌,他日未嘗不能超過蕭逸才。因此,切不可因為一時之失就心灰意懶了,明白嘛?」

    何旭靜靜的聽著,雖然蘇茹嘴上說著「放下心來」;但從她不自覺吐露的後半句話,他還是聽出了的隱隱擔憂。否則她便不會補上一句「切不可因為一時之失就心灰意懶了」。

    何旭暗感好笑,心說:什麼心灰意懶呀,哥們兒現是鬥志勃勃好。

    但於心深處,他仍舊因為蘇茹的話而暗暗感動。值得一提的是,蘇茹對於他的稱呼,並非「大智」亦或「老四」,反而是他從本名引出的……「旭兒」。

    這個稱呼雖然普通,但其暗藏的親疏意味,自是瞞不過何旭的玲瓏耳目。於是頗感溫暖的同時,他也乖巧的應道:「弟子明白。」

    只是連他自己也沒有察覺到,這一頓飯的不知不覺間,他原本對於蘇茹「師娘」身份的不適應,已忽得煙消雲散。留下的,卻是一股淡淡的敬慕和深深的親切。

    隨後的日子,便一天天反覆而枯燥的修煉過。

    其實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目前的生活與他前世部隊的時候差不多。

    以前那會兒,平時就是訓練,訓練也偶爾出任務;完成任務之後,回來繼續訓練。一年唯一感覺有奔頭的幾天,無非是年假回家的日子。

    而現的生活,則比從前簡單……就倆字兒:苦修!

    說起來,讓何旭感到挺好笑的一點是,似乎局外人聽到「某某某又閉關苦修」的消息後,總會下意識的湧起一股羨慕:啊,他又閉關了?!

    好像對「閉關」這類事充滿了嚮往。

    然而真正體會過這種生活的人,比如何旭自己,就會說:這種生活……嗯,很充實!但他娘也不是人過的。

    好前世時有過軍旅經歷,這種生活對他來說,倒也不算太難。

    至於回家探親,何旭卻沒想過。

    值得一提的是,前任的家境算得上頗為殷實,家庭也很美滿。

    上邊父母俱,與他同輩的還有一雙弟妹。

    因此前任被蘇茹帶回青雲,非但沒有讓家裡人感到難過,反而成了十里八鄉遠近皆知的大喜事。

    畢竟青雲門數千年來累積起的赫赫威名,絕非普通人所能想像。而攀上了青雲,則與常人眼攀上仙門沒有任何區別。

    按說有了這層背景,無論是家人上山探親;還是自己衣錦還鄉,都是頗體面的事兒。只可惜前任的家鄉離青雲山極遠,以前的何大智上山後,也只前年回過家一趟。

    似乎,他妹妹已經訂了親……現大概也嫁人了;弟弟則一心苦讀,希望鄉試上可以舉;至於他父母的身體,也都挺好……何老爹甚至老當益壯,讓何母懷上了第四個娃……

    當然,這些都是現的何旭,翻閱了前任記憶的後瞭解到的情況。

    這讓他感到寬慰的同時,心底又湧起一絲悵然:老爸、老媽……你們,也還好嘛?

    這樣想著,何旭不禁覺得:修真,固然讓人插上了追求長生的翅膀;但追求的過程,其實也不知不覺間失去了很多……

    只是他的心,卻沒有因此而消沉;反而莫名的,變得火熱!

    既然失去了這麼多,就必定要將追逐的目標抓到手裡!否則現的辛苦,又為了什麼?

    只是連他也沒想到,這種想法竟使他那顆道心,變得前所未有的堅定。

    於是,就這個月明星稀的晚上,大竹峰的某個山頭……某男,第一次將一個名為「長生」的任務,列入了人生規劃的「高級別」!

    ————————

    時間一晃,便過了十年。

    十年的光陰,沒有何旭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跡。

    依然明亮的眼神、依然清俊的相貌……唯一的變化,則是沉靜與積澱後,流露出的儒雅與成熟。

    十年間,何旭已順利的將太極玄清道修至了第四層。而前後二十二年,由一介凡人到玉清第四境。這樣的成績,近千青雲弟子,已可列入上。

    只是沒有人知道,其實何旭早穿越後的第二年,就已輕鬆臻入了「驅物」境界。若以此而論,那麼他的級別,則又可往上提高一檔。

    然而突破第三層後,他卻沒有如其他同門那樣,急於下山去尋找一件趁手的法寶。反而將玉清境的前三重心法,從頭至尾、反反覆覆的修煉了無數遍。

    直到「引氣」的過程,經脈再也得不到一分擴充;「化氣」時,精氣的收斂再也提不高一分效率;甚至提煉的「元氣」再也無法壓縮,他從終於「意猶未」的憾然罷手。

    可以說,整個青雲上下;甚至遍數青雲門歷代弟子,能夠同等資質、同等境界的前提下,將自身的根基夯實到這種程……數千年以降,也絕不超過五個!

    若非何旭擁有遠超常人一倍的念力,本身心性又極堅韌。想來,也是決計做不到這等程。

    只是當他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目標……下山的日子,也終於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