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迷失在星空

第四卷 太陽系行走 第四十二章 畫人畫鬼 文 / 純牌老狼

    李莊跟往常一樣,跑到深層地下室第二層去看了喇叭家族,再進入三層維姬家族的領地替她們詳細檢查硬件運行工況。

    「父親,陳德齊剛在系統裡添加了一份檔案,還留言說您有空可以看看。」維姬提醒。

    「嗯,知道了,伊芙,你那邊的進展怎麼樣?」伊芙即eve,五十維姬的大名,上個月取的,好像是維姬的主意。因為eve是夏娃的名字,有長命百歲的美好祝願在裡面。v字打頭的名字老早被五十維姬的姐姐們占完,只好求其次選擇帶「v」的名字。

    伊芙是維姬級的小升級版,體積較維姬的原始版本小了三分之一,性能略有提升,硬件成本相當。

    「父親,通道光纜已經修復,正在建設復線到地下避難中心,施工機器人的優化還在進行中,預計性能可以提高5%左右。」

    「知道了,繼續施工並與李志森配合,讓他那邊根據實際調查情況提交改進清單。」

    伊芙應了一聲,然後陷入沉默狀態,她不怎麼說話。人工智能理論研究所的研究員們現在還沒有徹底查清智腦出現性格差異的真實原因。李莊每天雷打不動地和維姬級智腦溝通,這是一項艱巨而枯燥的工作,一般人根本堅持不下來。

    維姬級的設計似乎已經到了某種邊緣,極限放大版五十二維姬智能等級為7.2,只比維姬略強,而她的神經元數量已經達到兩千萬。軟硬件邏輯判斷都堪稱完美,維姬親自測試的,前後持續了半年才完成。

    「超級大喇叭」方案出現後,李莊在設計維姬時,對v級智腦的可升級性進行了重點研究,但進步的幅度越來越小。除了v級放大版,他還研究了一億神經元的100m級,才發現遇到了瓶頸,似乎哪裡不對,現有體系有問題,人工神經網絡的極限理論推導跟驗證結果不符。

    李莊想起「音障」和「熱障」,莫非這是「智障」?想到這個詞,他便不由得哈哈大笑,不能胡亂類比。古斯特爾給這種現象取了名字,叫「高原障礙」,後來就成為內部的專用稱呼,當然只有核心研究員知道。

    「算了,不考慮這個,新語言的研發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結果,vai在維姬級放大版上已經到了極限,先看看陳德齊寫了什麼。」

    作為華人在asa的領軍人物,陳德齊跟李莊談不上親熱。這傢伙畢業於n大天體物理專業,在cit讀的碩士,博士在斯坦福。他沒來之前跟公司裡很多主管都認識,有兩個領域的博士學位,搞航天是後來才有的事,三十歲洗心革面投入蓬勃發展的宇航事業中。

    陳博士官宦家庭出身,卻沒有從政的興趣,剛開始搞理論研究,後來轉行做工程。他沒能從家庭中享受到什麼好處,卻受政治鬥爭牽連丟掉了工作。博士畢業後在花旗國呆的兩年比較複雜,估計有隱情。他這種智商情商雙高的人物,受家庭影響,見多識廣,不容易被找到漏洞。

    華夏兩大情報機構找不出他的問題,更擔心,乾脆將這廝掃地出門,免得將來出現意外。航天是華夏能拿得出的領域,日本人當年沒少偷師,間諜不少。

    輕車熟路打開安全委員會檔案,陳德齊的文章排在第三名,開篇很有意思,「我們馬上就要開始畫人,吳文凱那廝以後就不能老是說我在畫鬼了。」

    李莊看到這句話忍俊不禁,公司裡的華人都知道這兩個傢伙不對付,經常彼此冷嘲熱諷。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有些人就是看對方不順眼,而跟其他的人比較投緣,比如李莊跟安德列夫和陶侃。

    公司裡這種情況很普遍,陳德齊最好的朋友不是華人,而是兼任宇航飛行器研究所所長的比利.康福斯。吳文凱現任凝聚態物理研究所所長,跟「法國兔子」杜蘭德關係極佳。

    複雜多樣的物質形態基本上分成三類:氣態、液態和固態,在這三種物態中,凝聚態物理研究的對象就佔了兩個,這門學科的每一步進展都與人類的生活休戚相關。從傳統的各種金屬、合金到新型的半導體、超導材料,從玻璃、陶瓷到聚合物和複合材料,從光學晶體到液晶材料等等,所有這些材料所涉及到的聲、光、電、磁、熱等特性都建立在凝聚態物理研究的基礎上。

    凝聚態物理研究直接為許多高科技提供了基礎。正在蓬勃發展的微電子技術、激光技術、光電子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等都密切聯繫著凝聚態物理的研究和發展。它沒有超出量子力學的範圍,應用廣泛,容易出成果。

    凝聚態物理研究所是物理學部下屬的最大分支機構,有近三萬高級研究員。冷核聚變實驗室、功能材料實驗室和超導超流實驗室都是凝聚態物理研究所下屬的單位,與asa來往頻繁。當初吳文凱能搶到這個位置,周奇森和張凱都大感慶幸。當然這些李莊不知道,摻雜了科學以外的東西總是比較複雜。

    陳德齊是asa副局長兼空間科學研究所長,這個機構規模比不上凝聚態物理研究所,研究的玩意就是它的名字。空間科學是指利用航天器研究發生在日地空間、行星際空間及至整個宇宙空間的物理、天文、化學及生命等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空間科學以航天技術為基礎,包括空間飛行、空間探測和空間開發等幾個方面。它不僅能揭示宇宙奧秘,而且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陳德齊現在要搞管理,以理論研究為主,方向正是大名鼎鼎的宇宙學,這是從整體角度來研究宇宙的結構和演化的天文學分支學科。

    現代宇宙學包括觀測宇宙學和理論宇宙學,陳德齊現在的條件好,空間科學研究所與天文學部來往頻繁。他是兼具科學和工程方面經驗的人才,因此研究範圍不小的asa空間研究所需要這位所長,安德列夫沒放他到天體物理研究所任職。

    宇宙學是啥玩意?在人類還不能在太陽系自如行走的時候,它就是「畫鬼」的學科。意思是沒有定論,都是假說,無法描述出準確的輪廓。這種情況跟「鬼」很像,都是沒有完整體系的東西。

    宇宙結構連為數不多的幾個大牛都吵來吵去,其他人自然更撓頭。科學家們不像普通人可以隨意幻想,科學的精神總是要遵守的,否則就成了科幻作家,會被工程師們罵得狗血淋頭。

    李莊看到「畫人畫鬼」的笑談,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人工智能領域的四種方案包括它們的組合方案跟「畫人畫鬼」能扯上關係。

    人工神經網絡目前來說是「畫人」,它是特殊的仿生學設計,模仿有智能的人類,儘管極為複雜,仍能找到參照系。100m級智腦使用了模仿人腦的智能方案,因為它的神經元數量足夠,軟件編寫的工作量大降。

    這種情況可以用複雜指令集cisc和精簡指令集risc來類比,有相同的地方。計算機硬件領域的進步讓低功耗低成本的人工神經元和實現人腦功能的元器件批量出現,腦科學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往日能比的。

    risc微處理器結構簡單,佈局緊湊,設計週期短,且易於採用最新技術;cisc微處理器結構複雜,設計週期長。使用上,risc微處理器因為結構簡單,指令規整,性能容易把握,易學易用;cisc微處理器結構複雜,功能強大,實現特殊功能容易。

    由於risc指令系統的確定與特定的應用領域有關,故risc機器更適合於專用機,而cisc系統則更適合於通用機。

    上面這些是科普上面的資料,其實就兩點。risc之所以江河日下,跟越來越複雜的應用有關。它的硬件邏輯錯誤是很少,但實現複雜任務時軟件編程量很龐大,軟件複雜,不容易上手,而顯然生活中更需要通用的貨色。

    當人工神經元價格比較高的時候,李莊只能選擇使用相對簡單的硬件和複雜的軟件互相配合,這是前期的結果。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穩定性和執行效率,他才想到開發vai這種跨平台語言,犧牲了易用性。

    現在有條件,採用cisc系統類似的方案或許能更進一步,在新語言沒能開發出來之前,李莊正在研究新算法和數據結構,以適應硬件系統的變更。智能環不僅僅是智能環,它是研究過程中的副產品和新智腦的組成部分。

    人工神經網絡加知識處理與符號處理加層次化社會結構模型,這是他設想中的100m級新智腦的方案,比以前更複雜,但符合他的線性升級理念。先研究子方案實現的可能性,然後再升級,僅利用某種模型沒法實現更高級別的智腦。

    至於真正強大的基於生物進化的智能系統,目前屬於「畫鬼」的範疇。新達爾文主義起源是達爾文解釋進化的天擇理論,與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結合,同時也將基本的孟德爾遺傳學,改造為數學化的群體遺傳學。

    現代綜合理論將兩個重要發現結合,也就是進化單位(基因)與進化機制(天擇)。也統合了許多生物學的分支,例如遺傳學、細胞學、系統分類學、植物學與古生物學等等。

    無論是天擇、地選、性選結合現代生物學理論的新達爾文主義,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內共生學說、中性學說、驟變說,都無法完美解釋所有的現象。智能的產生原因仍是謎團,人腦受限於身體結構,能無限拓展的可能性為零,功耗總在那裡,人體改造實驗室的研究給出了結論。

    進化論跟社會學沾邊,更跟宗教思想牽扯不清,神造人或者外星人造人的理論層出不窮。它帶來的麻煩跟醫學沒什麼兩樣,涉及到複雜的利益和觀念,更是讓外行搞不清楚該信誰。

    亂七八糟的牽扯跟計算機專家沒有關係,他只關心什麼時候能出現完善的理論。修修補補這傢伙很拿手,開創一門新理論不是他能完成的任務,畢竟還是正常人,沒有精神分裂症的兆頭。

    形而上學的東西沒法用到工程上,特別是涉及到創造生命這種踏入神域的理論。主流的「生命樹」不完美,也找不到足夠的證據。複雜精密的人眼是怎樣出現的,一直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相反外星人造人和神造人更有說服力,因為人眼從結構上來說就是一套技術方案。

    「畫鬼要畫到什麼時候,莫不成我們真的是神造的物種?外星人就罷了,它們沒法建立這麼完善的體系。按照目前科學發展的進度,我們只要能在太陽系內建立眾多的基地,人類就不是自身能毀滅的,而這一切不會太久。」

    「暈,我在想什麼?月球基地馬上就要開建,估計聯合國很快就會通過某些法案,我的武裝基地計劃破產的可能性不小,」計算機專家拍了拍腦袋,繼續看陳德齊寫的東西。

    一行大字顯示在液晶屏上:「神秘的月球」。

    「神秘?是很神秘,但不至於會讓陳博士這種專業人士吃驚吧?希望不要是探測器發現了什麼古怪的東西。」

    李莊不希望看到月球是人造飛船假說的詳細版,這種理論不怎麼靠譜,雖然他這個實用主義者不在乎理論是否符合現有體系,但不希望看到一個科學家寫科幻小說。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