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迷失在星空

第四卷 太陽系行走 第三十二章 兩難 文 / 純牌老狼

    李莊不是商人,也不是政客,所以第二天的會議他就是個列席的。張凱迫不及待地接過了安全委員會主任的位置,有條不紊地開始內部清查。正如他自己所說,準備了六七年,輕鬆上手,連行話都瞭如指掌,看來閒著的時候沒少在這方面下功夫。

    聯合技術公司的運行效率因為公司規模的日益擴大已有下降的趨勢,以前為了避免成為大國的提款機和研發中心,才使用嚴格的商業保密體制。隨著威州的穩固,與澳洲其他州已經無法分開,被翻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澳洲這個國家解體,而這種設想從沒有在媒體上出現過。

    醫學研究院覆蓋數千萬人,醫療健康集團的規模龐大,客戶群驚人,公司的管理框架已經跟不上這兩個機構的發展。醫療及健康領域複雜之極,所以這兩個部門才會自行管理,總部以監督為主。

    九十九人聯席會議加上李莊這個木偶,剛好一百人,他們籌劃已久,僅用一周就拿出了完善的內部調整方案。該方案在持有股份的員工大會上通過,維姬統計的數據是85%的支持率,參加投票的員工總數近450萬。

    有資格持有股份的員工們進入公司時需在數百份文件上簽字,這些文件光研讀就需要兩周的時間,為此愁眉苦臉的人不在少數。有些人乾脆把眼睛一閉,不管不顧,先簽了再說。

    這些經過高手完善的文件後來漸漸流傳出去,被不少新興企業採用。澳洲媒體把聯合技術公司的管理模式稱為契約與義務複合式制度,民主氣氛濃厚,不過一旦簽訂契約,必須承擔責任。拍拍屁股隨便走人這種愜意的事員工們從來沒有奢望過,光法務部的那群人就足以讓人頭大。

    沒有完美的管理制度,人的層次差別較大的區域,不能使用這種管理方式,因為容易出現利益分配問題進而導致管理架構解體。

    整個威州約有三百萬博士,它是地球上高級知識分子密度最大的地方,李莊的同道中人佔了多數。雖然怪人很多,但都是執著於研究的人。主動上門的人越來越少,門檻高還在其次,主要是這裡整體水平極高,他們來之後不容易獲得好的職位。

    「地球上人才多的是,不是同道中人再出色也不能接受,他們只會讓大集體的運行出現遲滯,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

    人事部當初在高手的選擇上猶豫,李莊說了上面的話,現在不是獨行俠橫行的時代。即使像他這樣的多面手,如果沒有其他研究員的支持,維姬級智腦和高級機器人也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研發出來。

    一個正常運行的團體,確實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包括李莊在內,他的弟子群已經足以支撐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後續研究。威州的體系已經成型,李莊做木偶的時間越來越多,雖然這個木偶的思想活動從沒有停止過。

    「你回去吧,我會把資料發到你的郵箱,真不知道你跑到這裡來幹嘛。」周奇森捅捅計算機專家讓他走人。

    李莊笑道:「呵呵,這種大事我總得關心一下自己的利益吧,要知道我可是大股東。」

    「切,你的股份要跟不要沒有差別。」周志在邊上諷刺他,計算機專家嘿嘿傻笑一陣,轉身離開。剛回到辦公室,大喇叭便說周奇森的郵件到了,李莊打開一看,是終稿,裡面有管理層的集體電子簽名。

    這次變動向國家體系和財團體系前進了一步,原有體系經過多年完善運行效率相當不錯。在這次調整中,非核心業務全部剝離。有興趣和有能力經商的員工不少,非核心業務將由這部分員工註冊成各類公司經營。

    管理層把這種策略稱為「開枝散葉」,從內部培養各類獨立運作的大集團,只需要抓住核心業務。研究部門和科技事業部繼續加強,這部分好管理,而太過龐大的實業集團瑣事繁雜,會極大地牽扯管理層的精力。

    這次調整完成後,公司的外圍勢力將分成兩部分,同盟軍和源出威州的公司群。後者幾乎可以放到無限大的程度,它們將來如果成功上市,傾向於公司的人群會成倍增加。農業集團gsaa是第二個確定上市的子集團,公司將不再控股。環境改造集團aea上市多年,澳洲的業務量龐大,在中東、北非和華夏都很活躍,是時常登上媒體的商業企業。

    親情、友情和出身是人類世界永遠無法逃避的三個主題,除非不是人。源出威州的各類公司既有效提高了運行效率,又增強了公司的觸角。這些公司的管理層與威州盤根錯節,以前擔心安全,現在只要安全委員會強大,一切都不是問題,屬於能控制的範圍。龐大體系之下想面面俱到,那超出了人的能力範圍,估計只有直接洞悉人心的神能做到。

    「安全委員會現在越來越像情報機構和武裝力量的總管單位,單從員工來說,應該是聯合技術公司最大的部門。」

    李莊打開安全委員會的頁面,看著可愛的考拉標誌,不禁有些好笑。一個主要在地下行走的部門,與善良可愛的考拉掛上鉤,是很多人都沒有料到的。

    安全委員會下屬有保安部、內務部、海外調查局、保安部情報局和威州警察局等五家單位,算上輔助部門的員工,有近三十萬人。安全委員會主任剛由張凱接手,大衛.布朗、韓德勝、金昌則、裡奇.傑克遜、托德.金澤爾、格雷格.海登等六人任副主任,將聯合技術公司的安保體系進行了整合。

    這些人的家族都在威州,平時嚴格執行安全條例,都是安全等級極高的核心員工。李莊跟他們說得很清楚,以前的事既往不咎,現在重新開始。如果有把柄在別人手上,一定要盡早清除隱患。

    自十多年前安全等級體系設立以來,八級以上的員工就沒有出過事。隨著人類基因研究所、威森醫學研究院和威森社科院研究的深入,在人事部心理分析處和四局的交叉運作下,能逃過行為方式分析的人幾乎不存在。去年一位資深間諜就在密集的分析下現形,這傢伙在情報界工作了三十年,連管理層都沒想過他會是間諜。

    李莊之所以擔心海外調查局,主要原因是王琛領導的四局給海外調查局四位副局長的安全等級評分都不高,跟職位等級不相稱。麻煩的是他們的能力都比較出色,按照公司的用人標準,能力第一,所以他們得以長期身居高位。這些人是威森科技搬到澳洲後聯合技術公司爆發式增長的幕後功臣,海外調查局在出現麻煩之前已經平穩運作了相當長的時間。

    erp系統上的安全委員會頁面介紹很簡單,有價值的資料不會放在上面,員工用密鑰和綜合識別裝置就可以打開,它是半公開的模塊,用途主要是發佈一些注意事項。

    「父親,張凱有機密資料發到。」五喇叭的聲音響起。

    「知道了,我馬上下來。」李莊關掉頁面,走出辦公室進入專用電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深層地下室三年前就建設完工,三層的核生化三防軍用設施。

    第一層是研究院員工的避難所,第二層與四喇叭和五喇叭所在的四層地下室有兩條通道,由各類工廠組成,第三層是地下倉庫和能源動力中心。四五喇叭所在的深層地下室與李莊家的地下室相連,這位老兄挺喜歡在地下亂鑽,與李志森的毛病一樣。

    六喇叭的本體在納米科技研究院,因為兩所研究院不遠,三位喇叭一起照看足矣。說來有意思,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納米科技研究院使用的智腦是各大研究院中最少的,可能跟這兩個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人員結構有關係。

    李莊正想著,高速電梯裡維姬的聲音突然響起,「父親,解析已經完成。」

    「嗯,把資料發到五喇叭的數據庫。」

    「沒想到範圍只擴大一倍,卻多花了八天,看來級別更高的智腦需要加緊設計。」計算機專家有些苦惱,維姬級設計花的時間雖不長,但卻是多年的積累。智能環理論的提出和技術的實現,也是為了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把現有智腦能力發揮到極限。

    各大研究機構研究新智腦時,有大半的時間都投到安全防範上,這是兩難選擇。聰明是雙刃劍,聰明的人類是同類,雖然沒有傻瓜那麼容易忽悠,但總不至於鬧出不可收拾的麻煩。太聰明的智腦跟聰明的人一樣,肯定難管,萬一出事,那將大禍臨頭。現在世界上已經有數十萬機器人,包括戰鬥機器人在內估計超過五十萬台,這個數量足以引發了普通人的不安。

    千萬級智腦已經露面近十年,包括wai在內的其他機構都沒有發佈更先進的智腦。《智能環》和《vai語言》的正式推出,是李莊擔心其他勢力鬧出麻煩殃及池魚,並不是他有多高尚。這兩本書推出後,wai六級以下智腦的銷量便大降,現在純憑著易用性、齊全的專家系統和周密的考慮維持wlfs和wai的地位。

    電梯到了目的地,李莊走入專用房間,開始閱讀秘密文件。這種房間帶有武器系統,十分堅固,普通的武器根本打開。上次周奇森在家裡被劫持,就是利用了它脫身的,事後他讓李莊幫他在家裡加裝了監控及武器系統,再也顧不得以前的誓言。九十九人聯席會議成員每人都擁有一套lf90管家系統,這是內部使用的最高檔次五級智腦。

    「跟以前一樣是個篩子,要不是公司的保密體制,估計現在我們這個團體已經不存在了。」李莊看著五喇叭解開的加密文檔,不由得搖頭苦笑。底蘊的深厚與否,與公司的生存能力息息相關,不是有錢有技術有關係就能暢通無阻。

    內務部的人最多,清查結果表明這裡捅的漏子也最多,海外調查局中下層沒有多少問題,也許是因為當初這個部門篩選嚴格,再加上十三處這個特殊群體的存在。沒有任何背叛者能逃過十三處的追殺,這影響了很多臥底和內奸的信心。

    內務部一次清理出兩百來人,甚至有兩個處長級人物,這在聯合技術公司壯大後是從未有過的,看來集中盤查效果明顯,很多蛛絲馬跡都能被找到。

    海外調查局中層只有一位落馬,高層卻讓計算機專家說不出話來。連城查不出毛病,傑羅姆的腦子進水,居然是英國sis的臥底,他還加入了種族主義組織。諾曼.巴裡是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的臥底,彼得洛夫這傢伙卻是花旗國國家安全局nsa成員,還在摩薩德玩,是個雙面諜。

    保安部查出的間諜中有三個處長,其中的兩個是華夏gsh-2d的成員,都是白人;另外一個是華人,他為日本防衛省情報本部dih工作。

    這真是個搞笑的結果。相比之下,保安部情報局在金澤爾的領導下幾乎沒有任何漏洞,這個在sis工作過的澳洲人比李莊想像中的更紮實,怪不得沸沸揚揚的「核彈案」最後不了了之,「悉尼爆炸案」也收官完美。金澤爾搞情報,他大兒子卻在理論物理研究院工作,妻子是雙威大學的教授,一家都是高智商人物。

    李莊接著打開維姬分析的結果,一看之下連眼珠都不會轉。維姬查到的資料數量不遜於張凱領導的安全委員會,不過這些分析結果需要證實。他讓五喇叭將這份資料發給張凱的助手六十六喇叭,然後拿起電子煙,長抽了一口。

    「條條通羅馬,我的謹慎是對的,要是像有些人那樣到處亂跑,估計家裡只能看到我的墓碑。」計算機專家有些精疲力竭,對地下世界的複雜和不正常很頭疼。

    維姬的分析比對十分精密,連說話習慣的細微改變都做了統計,人畢竟不是機器,可以在任何時候保持嚴密的行為方式,總會有漏洞,這是生物網絡的必然。「機器人」已經被人事部心理分析處譽為公司裡的頭號怪胎,跟他相似的人屈指可數,多數是他的同行。

    連公司管理層都不知道的是,由九台維姬級智腦組成的智能環正在地下避難中心的堅固堡壘內分析著全球的通信記錄,以公司漏洞百出的安保體系,不可能抗得住全球頂級情報機構的輪番衝擊。

    威州這個大集體優點明顯,缺點卻非常致命。眾多的研究員來自於一百多個國家,短期內根本無法將他們的心統一起來,連李莊這樣的人都會有莫名其妙的情緒,更不要說有些情商本來就不高的研究員們。威州是高智商人群聚集的地方,可沒人說這幫人情商一流。大部分人在本國科學界的地位都不高,主要是行為方式無法被主流團體接受。

    研究員們經常回國探親,這是正常的行為,特別是一些非關鍵部門的員工活動非常自由,他們的通信保密一直是安全委員會頭大的事情,要知道地球上有上百萬的情報分析員在監聽國際和國內通信。

    公司在加密領域的研究很徹底,數學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配合默契,連威森社會科學院和應用物理研究院通信研究所也加入了聯合項目組。

    李莊站起身來,在地下工廠裡走了走,這裡空間跟他當初設想的差不多,幸好有超能電池電動車。他開著車間工作車到處巡視,看看有什麼不到位的地方,公司機器人方面的研究雖然已經到了新的高度,但喇叭級畢竟不能和他這樣的頂級專家比。

    各類設施的保養正常,六座地下小型核聚變電廠正在建設中,離正式發電還得過段時間,目前都使用地面電力。海水淡化引流渠的施工已經完成,打算下個月進行地下淡化試驗。這是一套規模龐大的設施,足以支撐現有研究員團隊長期在地下生存。

    「希望我的擔心不要發生吧,萬一別的國家做了出格的事,這些設施都能派上用場;有備無患,反正我們的物資多得用不完。」李莊對有些研究員的急功近利憂心忡忡,隨即想到傑羅姆三人帶來的麻煩,不由得頭大。

    按照公司的習慣性做法,這三人必須死,因為數百人因為他們而死,但這三人與公司的重要成員關係都非常密切,以傑羅姆的問題最難處理,他沒有兄弟姐妹。

    巴裡和彼得洛夫牽扯到的也不讓人省心,前者是霍夫曼唯一的表弟,後者是安德列夫交往多年的朋友,這兩位頂級專家都是公司九十九人聯席會議成員。

    如果放過這三人,公司的制度肯定會慢慢崩壞。如果不放,由此引發的後果足以導致公司高層調整。他們三人在公司裡的熟人不在少數,牽扯到的人估計更多。

    「兩難選擇,機器人是不是機器人,這次肯定會被員工們看到。」計算機專家的頭脹得難受,沒有完美的人才體系,湘軍式結構的副作用正在顯現出來。

    剛回到地面辦公室,連城就急匆匆地跑過來找他,「李莊,你一定要幫我,我碰到了大麻煩!」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