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迷失在星空

第二卷 潛龍 第二十一章 穩步推進 文 / 純牌老狼

    李莊送走旅遊團,關注的中心重新回到動力電池上來,這是公司在未來幾年內最有可能取得大筆進項的重要項目。

    威森科技管理層和業務處詳細調研了動力電池行業的實際情況,才確定了研發和業務方向。

    電動車之所以很難推廣開,主要原因在於電池容量、行駛里程、充電和最重要的價格。家用a級車是銷量最大的車種,兼顧舒適和安全性,動力是1.4~2.0之間,空載質量1000~1400公斤。

    電機具有扭矩大、緊湊、能量轉換效率高等優點,混合動力車是未來十多年的主流,全電動車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讓客戶選擇的標準,原因還是因為電池技術複雜而且貴。

    轎車機艙狹小,電池比不了燃油引擎的緊湊,通風、散熱和安全都必須認真考慮。相比之下,個頭龐大的純電動公交車是汽車公司競相研發的對象,容易實現。威森科技提供給省城幾家汽車公司的動力組合方案以電動客車為主,報價相對便宜,沒有獅子大開口,實際上公司的利潤空間仍然非常大。全自動化生產雖然投資大,但廢品率低,在動力電池塊上的組裝上優勢十足。

    省城交通擁堵嚴重,混合動力客車多年前就已經分批投入使用。省汽車公司也生產了電動客車但價格太高,行駛里程不長。充電方面,公交公司建有專用的充電站,但十幾輛大型電動客車經常將充電站附近擠得水洩不通。

    相比電動轎車,電動客車不那麼引人注意,但電池用量大,是個重要的財源,所以威森科技這次將電動客車的動力組合為主打項目。

    樣品是在實驗室生產的,這個只能代表技術水平,不代表批量生產質量。幾家汽車公司要求這邊再提供一批正式樣品,裝在電動大客車上進行試驗,看看行駛里程、電池壽命和充放電能力。

    與公司領導層預期的相比,汽車公司對用於轎車的動力組合更感興趣,因為這塊的銷量大,比較吸引人眼球。王志傑帶著草草完成的轎車動力組合設計方案報到幾家公司後,連老總都被驚動了,再三讓威森科技這邊完善方案,說會有大訂單。

    「我呸,大訂單?還不是讓我們這邊先花錢替他們搞研發,希望拿到大訂單時我們還活著。」接到王志傑報告的何修文勃然大怒,他很熟悉省裡的這些汽車公司的做法,經常引誘供應商替他們打基礎。

    何修文選擇電池合作工廠時,當然會想到自己的舅舅,李莊沒什麼兩樣,只不過齊董跟他也熟,幸好兩家達成一致,沒有把他擠扁。

    動力電池是明擺著的肥肉,正在註冊的新公司齊董有49%的股份。至於車間,去年八月份就已經建好,只等著威森科技的設備和電池技術。

    李莊聽到兩位老闆協商好的公司名稱時,頭有點暈,據說叫k市柳齊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他認識齊董十來年,知道他是個懶人,現在看來柳哥也勤快不到哪裡去。

    「莫非當初柳靜的名字也是隨大流取的?我高看了他。」李莊惡意地揣測著。

    柳齊動力電池公司的車間設備是真正的高級貨,自動線由威森科技智能生產實驗室設計,精密加工實驗室用剛建好的實驗室附屬工廠生產了部分超精密配件,新能源實驗室提供技術支持,生產控制系統使用了李莊根據電動汽車動力組合方案升級的lf3電池製造專家系統。首批建設有兩條自動線和巨大的活化及分容檢測車間,以應對這個行業特殊的生產流程,不至於讓自動線等著很耗時間的後道工序。

    目前的員工除了為數不多的協調人員,其他的都是從威森科技裡面抽調,是真正的高科技工廠,無論設備質量還是員工素質。

    齊董這些天一直呆在k城,天天往車間跑,把下棋的愛好丟到一邊。今天是出成品的日子,他早早在車間候著。

    太過先進的工廠有些詭異,就像何修文說的,感覺像個大機器人。齊董沒有在意,他不懂,也不想懂,逼他去瞭解這些遠離他時代的先進玩意,無異於要了他的老命。

    動力電池塊組裝車間裡沒人,只有使用超精密機械手的機器人在操作,潔淨度很高,圍觀的眾人眼裡只有激光焊接設備發出的刺眼白光。

    齊董嘴裡發出「嘖嘖」的聲音,李莊站在他旁邊,不禁轉頭問了一句:「齊董,有什麼不對?」

    「李總,算了,還是叫你李工,你喜歡這個稱呼。你要是早生十年,估計就沒我們這些老傢伙什麼事了。」胖子感歎一聲。

    李莊有點暈,隨口回復:「我又不是神仙,這些設備是無數人共同努力的結果,現在只不過被集成在一起,十年前可沒有這麼先進的玩意。」

    齊董沒有接口,轉頭盯著組裝車間裡的勤奮工作的機器人。焊接的速度很快,完成一個小模塊,邊上的檢測機器人便接過開始檢測分類擺放。邊上的貨架慢慢被電池塊塞滿,完成後的同類小電池塊通過傳送帶重新來次循環。焊接機器人忙得不亦樂乎,每隔一段時間自動對標準件,以保證精度。

    裝配完成的數個巨大的電池塊最後被傳送帶送出裝配車間,早已守候在指定位置的檢測人員開始進行人工檢測,測試容量、安全性、快速充放電能力、循環使用壽命,這些都需要花很長時間。

    「不懂,無聊!」李莊其實對電池沒興趣,他喜歡的是輸配電和電子電工。之所以在這塊投入巨大的精力,只有兩個原因:有錢賺和涉及到機器人的能源。從這點看來,所有實驗室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以後的研發提供資金和將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系列方向都拓展到極致。

    回到六角大樓辦公室後,李莊想想打開何修文發過來報告,揣摩了一番,看看哪裡不對,求人不如求己,多學點總會有好處的,各學科都有交叉的地方。

    報告的附頁是周奇森跟幾家汽車公司簽署的合作協議,很詳細。李莊草草掃了一遍,沒有在意。周奇森這麼精明的人還會吃虧,那才叫天方夜譚,再說還有何修文這個真正的行業專家在邊上出主意。

    何修文的報告不長,主要是一些技術方面的說明和汽車公司對公司樣品的評價,還有常見的套話。

    全文列如下:

    電動汽車這些年非常熱門,基本上大點的汽車公司都建立了相關的研究部門。國內的汽車公司基本上沒有核心技術,精密加工、材料和設計能力都很欠缺,人浮於事,外行領導內行。傳統的動力組合,燃油發動機和變速箱,目前的水平都遠不如發達國家,自動變速箱領域,幾乎是空白,偶爾有吹牛的,往往多年拿不出成績。眾多的國內廠商都將寶壓在電動汽車上,但電池、電源管理、電機等電動汽車三大件,都很一般。

    電池方面國內研究還算深入,跟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不怎麼樣,批量生產質量一般,成本非常高,主要是均一性不好,組成電池塊時容易出現問題。

    我們的動力組合方案替汽車公司解決了技術難題,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準備獨立開發,想著將來引進國外的技術,這是我們的商機。

    動力組合中使用的超級電容電池是難得的突破,遠高於國內相關企業的研究水平。我們避開了花旗國的專利,開發出了一種復合硫酸鹽塗料,比花旗國用的鈦鋇酸鹽價格略高,但效率更高,生產工藝改進後,成本將會大幅降低。我們委託阿克曼進行了納米顆粒化處理,可以穩定得到0.35kwh/kg的放電容量,體積縮小了四分之一,散熱的難題將在三個月內攻克。

    目前能穩定量產的是0.35kwh/kg的設計方案,體積小,比較成熟,這次提供給汽車公司的就是這種。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理論比容量是170mah/g,實際比容量最多160,這意味著我們工業生產中最多能做到約0.5kwh/kg。

    相比之下,以硫作為正極的鋰硫電池理論比容量為1672mah/g,,這種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不過有一定的潛力,新能源實驗室制得的正極首次放電比容量為1000mah/g。

    將容量大比較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塊和比較貴但效率更高的超級電容器電池配合使用,既考慮到行駛里程和大電流充放電,又有效降低了成本。這是我們理論研究小組分析國外設計後提出的解決方案,並在實驗室裡得到證明,效果良好,但路試結果還需要等汽車公司的通知。

    提供給汽車公司的樣品沒有超出大公司在媒體上宣稱能達到的最高水準,做出頭鳥只會引來麻煩。公司目前實力不強,撐不住眾多的大企業和利益集團的壓力。

    動力組合方案包括磷酸鐵鋰電池塊、超級電容電池、能量回收系統、電源管理系統和周董那邊與公司聯合研發的雙定子磁懸浮復合轉子直流電動機。

    電動客車有兩種技術方案。

    第一種,0.35kwh/kg的磷酸鐵鋰電池塊,重約1000公斤;0.20kwh/kg的超級電容器電池組合,約100公斤。整個電池組合的放電容量是370kwh,噸公里耗電0.032度,循環使用壽命2000次,

    一台12米的標準公交車,在公司的動力組合支持下,綜合工況百公里耗電約70度,充電一次可以行駛530公里,循環壽命完全可以支持到整車報廢。

    第二種方案是降低循環使用壽命,正常情況下公交車不可能需要一百多萬公里的行駛里程,這種方案便宜10%。之所以設計高循環壽命,就是為了保持足夠的余量,以應付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

    電動轎車動力組合我們目前只有一種技術方案,還不成熟,不過打算在半年內完成開發。

    這種方案使用相對高端的技術,以0.40磷酸鐵鋰電池和0.35超級電容電池配合新電機。以常見的a級燃油動力轎車一箱油行駛650公里為基準,百公里耗電12度,需要78度電。動力組合的總質量約250公斤,可以實現快速充電。麻煩在於轎車機艙狹小,電池塊不如燃油發動機緊湊,通風散熱等問題都在攻關中。前懸的壓力過大,前後配重需要平衡,否則會嚴重影響轎車的性能。

    我們改裝了一輛轎車,電動轎車動力組合參數是在100公里/小時的勻速狀態下測得的。專用充電站可以10分鐘充滿50%的電量,電池組合模塊能承受大電流充電。家用狀態下需要的時間比較長,約8個小時。線路需要改裝,不過工程量不大。動力組合的電池塊與整車壽命等同,免維護,高功率電機的維護需要按規定保養。

    這種電動轎車不便宜,比燃油動力轎車要貴40%,但優點不少,估計有人買。我準備慢慢來,免得被汽車公司當槍使。他們有實力,可以跟兩桶油鬥鬥,我們不行,先縮著。

    比容量、比功率一直是電池的重要指標,但線路的充電電流是個大麻煩,有些物理定律還是無法繞過。我們提供樣品時,特別說明這是工廠小批量試製品,大批量生產性能會有10~20%的波動。

    汽車的運行工況複雜,電源管理非常重要,但相對完美的電源管理系統開發很難。我熟悉省裡幾家汽車公司的技術水準,信不過他們,推卸責任是能手,搞技術不行。我怕我們的好東西在他們手裡浪費,所以自行開發了電源管理系統,不用再給他們提供詳細的技術資料配合。

    全文完。

    「就這樣完了?何修文怎麼把報告寫成這樣,顛三倒四的。」李莊無奈地翻過一頁,後面是汽車公司研究人員反饋的評價掃瞄件。

    1、缺點:主要充電和價格問題,希望威森科技繼續改進,爭取能讓電動轎車早日成為主流。價格上,希望能在三年內降低20%。

    2、優點:威森科技的產品均一度非常高,循環壽命長,體積小,散熱效率高,不遜於國外最先進水平。電源管理系統出類拔萃,希望能在轎車動力組合方案上發揚光大。

    「呵呵,轎車,都想玩轎車,知道銷量高,利潤空間大。這幫人果然喜歡引誘人替他們做事,好處自己拿著,風險別人擔著,我們不會這麼容易上當的。」李莊自言自語。

    國內汽車公司除了有限的幾家企業外,巴不得有人提供全套技術支持,這樣他們只需要做做他們最擅長的工作,就是組裝,然後依靠政策賺點錢。至於自主知識產權?想想容易,先得說服領導。

    李莊想想這個月發生的事就有些生氣。

    和幾家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後,那邊一味好高騖遠,頻繁引誘,全混不說,連最簡單的輕混起停系統,也委託給這邊開發,似乎他們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而且還吝嗇得要命。

    「你們這些公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怪不得國內的技術水平這麼爛,都是在養懶人。」李莊咒罵了一句,隨即拿起另外一份報告,是有關國外汽車公司的。

    大公司都很注意商業情報的搜集,威森科技上個月才給省裡幾家公司發了測試樣品。兩個星期之內,印度塔塔和法國psa就把合作意向通過傳真發到公司業務部。

    塔塔雖然是個大集團,但汽車方面不強,這些年進展不大,psa還可以。他們的自動變速箱不行,電動汽車方面的研發一直很注意,這樣他們就只需要做他們擅長的設計和底盤。

    「嗯,和psa有合作的空間,得跟何修文商量,實在不行,價格可以放低點,讓他們先幫我們衝鋒。」

    這段時間進步最大的不是新能源實驗室,而是智能生產實驗室和精密加工實驗室組合,因為堪比國外精密自動線的另類自動線製造工廠已經完工,並向市場推出第一種款產品,目前已經拿到了數十條線的訂單和部分預付款。

    「爽,賺錢的感覺真是爽啊!」李莊得意地哼起了小調,隨即便被敲門聲打斷。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