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迷失在星空

第二卷 潛龍 第十七章 初步良性循環 文 / 純牌老狼

    納米科技實驗室的力量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關係套關係加上招聘來的一些博士,已經組成了近五十人的研究團隊,磨合期過後都覺得不錯,全都和公司簽訂了嚴密的協議,持有納米科技實驗室49%的股份。

    阿克曼進公司後就有了個綽號,叫「導師」,他瞭解後也挺喜歡。這人雖然穿著上邋遢,手底的功夫可一點都不含糊,他在納米材料上研究水平極高。這段時間與眾人相處下來,覺得很開心,就又介紹了兩個朋友過來,一個是法國人,一個是德國人,都是不錯的人才,而且背景很乾淨。

    大喇叭搭載a007已經足夠入侵國外的任何電腦系統,取得了這兩人的超詳細資料,連小時候的一些事情也有所瞭解。親戚朋友資料一應俱全,全部存在專用的公司安保系統數據庫內。實際上公司所有重要員工的資料,在該數據庫內都有備份,方便李莊隨時調出來。

    實驗室配套的專用儀器和設備周志的採購部花了大力氣,工作成績都擺在各個實驗室裡面。原子力顯微鏡、場離子顯微鏡、隧道掃瞄探針顯微鏡等流行研究儀器全部都是最好的,這讓李莊大大地出了一把血,更不要說國寶的生物科技實驗室、任明美的基礎物理實驗和肖志成的新材料實驗室都要相關的超精密研究設備,連韓淑梅也嚷嚷著要買。

    前陣子大面那邊轉過來的資金,到現在還剩很多,足夠一年內使用。李莊能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並沒有什麼猶豫。他當初研製小喇叭,哦,是大喇叭,叫習慣了,一直改不過來。研製大喇叭的時候,買了很多組裝設備,每一台都價值不菲,要不是他的動手能力強,自己改裝了部分,估計大喇叭的成本得超過六千萬。

    李莊當然沒有由著這幫人隨便做事,實驗室還是需要目標的。比如納米科技實驗室,除了從外面買了一些高純度的單層和多層碳納米管及純石墨烯、富勒烯等實驗材料用於研究性能及納米化材料制備外,大部分人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鋰電池的電極及相關材料的納米化上,何修文也帶著電解液及鋰電池材料研究小組和納米實驗室團隊組成了一個臨時的聯合攻關小組。

    鋰電池電極的納米化研究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好久了,但市面上始終沒有很大的進展,都是在吹概念。要是真的有突破性的進展,我們也不用為電池續航時間還是這麼短而苦惱。

    鋰電池實驗專家系統是李莊為何修文博士最早開發的系統,他對這塊相對熟悉。何博士也是長期做研究的人,提供的設備及儀器參數、相關技術文檔一應俱全,李莊開發的速度因此非常快。

    實驗專家系統實質上是一種超精密可視化仿真系統,足以讓實驗室研究人員像搭積木一樣隨意安排各種參數,進行不同的實驗。不過這種系統要求支持後台非常強大,而且智能化程度要很高,不然模型設計沒法完成,以至於以後無法在生產設備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裝。

    平時還好,但大規模實驗時參數複雜無比,隨機變量很多,李莊以前使用的三級智能核心沒法解決,所以他升級了系統核心模塊,提升為四級智能,作為平時的研究助手。只有實驗專家系統無法解決問題時,大喇叭才加入進來。實驗室研究員也不是所有的時候都需要做實驗,有些理論和構想還得考慮完善。

    周奇森和何修文都對人工智能不是很瞭解,但阿克曼有好幾個學位,知道開發超級仿真系統的難度,更何況是能進行運行工況和實驗超精密模擬的系統,一時間看著李莊的眼神都有些怪怪的。

    他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就要擁抱李莊。李莊躲開,他像日本人一樣鞠躬,然後對著李莊說了一句,「我以後在這裡永遠不會離開了。」接著就閉口不言,不管周奇森和何修文怎麼問。

    李莊被他驚出了一身冷汗,搖搖欲墜。國外的研究人員果然跟國內的有些差別,前沿研究不是國內能比的,看來以後為其他部門開發實驗專家系統的時候得注意些。

    離開實驗室後,他吩咐周奇森將新能源實驗室全體項目組均提升至納米科技實驗室和生物科技實驗室的保密級別。

    能源,一直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也是最容易引起糾紛的話題之一,他不想在這上面出什麼紕漏。

    基因工程、納米科技、人工智能三大前沿科技,基因工程最敏感,納米科技最實用,人工智能最微妙。納米科技還好點,基因工程已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因為涉及到倫理問題,以目前的水平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進入實用化;人工智能則是個可大可小的事情,一旦大規模出現,世界都將變得面目全非,影響力最大。人們既希望人工智能生命的出現,又擔心可能造成的後果,種種矛盾在各種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顯露無遺。

    大喇叭利用微型超精密機床做了一些小東西,並將它們組合起來,如同小孩子一樣向李莊炫耀自己的玩具,還有一次自己更換了出問題的機械手零件。李莊前前後後開發了數十種相對簡單的製造專家系統模塊,都與大喇叭的智能核心模塊作了對接處理。

    可以說,如果在一個完善的全流程工業區,只要李莊能為它開發足夠的製造專家系統,大喇叭可以造出它理論水平之內的所有東西。

    機器自己設計製造機器,如果讓外人看到了,將不寒而慄。想想機器人滿地走的情況,真是有點恐怖。

    李莊在馮諾依曼型計算機系統上最高已經實現了五級智能,他利用大喇叭反覆改進,名為s5的智能核心對系統後台的要求大大降低,足夠製造出可以使用的機器人,以大喇叭類型智腦作為核心的指揮官機器人,將組成一個龐大鋼鐵風暴,只要動力和能源能支持。

    而動力和能源的問題,解決的時間並不需要太久,他估計實驗室的那些高級科研人員也難以想像未來的進展會有多快。他手上龐大的實驗數據及別人的研發成果都堆在大喇叭旁邊的專用服務器內。

    做小偷,有時候也是很有快感的,不過他是不會只進不出的,這不是他做人的風格。

    想到這,李莊覺得自己還是需要仔細考慮一下,未來不可測的東西太多。大小喇叭使用的事情,還得悠著點,不能超出現有體系內能提高的效率極限,否則很容易被人發現。阿克曼明顯知道點什麼,可能知道這東西太敏感,不願意嚇著其他人,當然猜測的可能性最大,他應該是覺得李莊的水平離開發出真正的人工智能已經很接近。作為一個嚴肅的科研人員,不會那麼輕易斷定人工智能生命能順利出現。

    過了一會,李莊又想到這段時間實驗室的發展情況,不由得會心的一笑。

    李志森的管線部門是最先實現盈利的,承接了工業區的改造施工和市政府樓宇智能化項目,僅僅使用一個二級智能模塊,就控制了所有的參數,讓那些公僕們讚不絕口。什麼是一級智能?李莊把市面上其他的智能統統都劃為一級智能,即使德國某公司推出的高度智能化自動生產線,他覺得也不過剛到二級的門檻。it領域的研究水平肯定遠不止如此,但像李莊這樣執著於應用的it人士,屬於極少數。

    第二個盈利的居然是他認為最難實現的納米科技實驗室。這幫傢伙休息的時候替一家不大的公司開發了材料納米化技術,雖然檔次不高,但小小的收入一百萬。當然這些事情都向公司報備過,不可能逃過大喇叭的監控。

    看到納米科技實驗室有了收入,其他的實驗室也來勁了,紛紛拋出自己的一些個人專利或者乾脆將以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拿過來。一堆高智商的人琢磨著怎麼避過以前的專利,重新改進,然後拿出來出售。法務處審核過,沒有什麼問題,於是又收入三千多萬,給他們發發工資和獎金剛剛好,算是自己自足。

    李莊沒指望過的韓淑梅的醫藥實驗室,現在有二十多人,女生很多,這次很出彩。她們開發了一種新藥,韓淑梅通過自己藥監局的同學推薦,將生產工藝賣給一家製藥企業,獲利一千萬。

    正常流程是不會這麼快的。李莊估計,她們肯定做了高科技小偷,不由得感歎國內的保密和專利體系是一塌糊塗。想到這,他就給張凱打電話,讓法務處多招一些人。

    要說公司收入最高的,還是他自己領銜的智能生產實驗室,現在人不少,光維護和研究人員已經超過四十人。很多都是從工廠那邊跳過來的,弄得楊董說李莊不厚道,還讓他以後有好的東西先給他留著。

    龐大的製造專家系統體系,就已經收入兩億多。柳哥聽說楊董他們付費後,也要求付費,說大家都應該一樣,在商言商。無奈之下,李莊又收入八百多萬。

    李莊估計未來一年收入最大的應該是鋰電池新技術,真正的磷酸鐵鋰電極完全納米化專利和新型電解液專利配方的授權。新能源實驗室的一幫人將自己藏著掖著的東西全部拿出來共享,進展很快,借助實驗專家系統的幫助,全部開發將在三個月內完成。

    電動汽車這些年進展很快,但障礙很多,不過隨著電池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汽車公司採用混合動力系統,兼顧電機驅動和燃油驅動的優點。這點上,日本公司做得非常好,去年豐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普銳斯,價格下降了20%,這刺激了其他公司開發混合動力系統。全電動汽車的壓力非常大,電池容量是一方面,主要是個充電問題,很麻煩,利益集團干擾嚴重,普通人也沒有耐性。

    按照當初承諾的條件,李莊讓王梅計算了各個實驗室及行政人事部門的獎金,連其他輔助部門也沒有漏過,然後分發下去。

    眾人都是喜笑顏開,才三個月,就啥都有了。一時間,k城各個4s店擠滿了不夠配車資格的員工,讓4s店經理有些震驚。原來不打算回來的本地高知人才,也被家裡催促著回來面試。

    有錢了,幹嘛?天氣太熱,一起度假去。

    李莊聯繫了大面,讓他安排在澳洲的旅遊事宜,然後讓周奇森帶隊,包了三架飛機,呼嘯著飛向澳洲。

    李莊沒去,他其實對旅遊並不感興趣,這次一些瑣事也要處理,沒辦法去。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